序章
白云飄邈,仙霧朦朧。
三十三天外,九十九道宮。
諸天深處,紫霄宮中。
煉丹房內(nèi)。
丹房之中,被火光映得大片赤紅,熱氣如浪,萬分灼燙。
正中央是一座丹爐,下方顯現(xiàn)出八卦圖來。
丹爐之上有八條火龍,栩栩如生,口中噴火,處于丹爐八方各位,與地上八卦圖相合,分別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
八條火龍形態(tài)相似,皆是赤紅之色,鱗片宛然,須發(fā)如生,然而各自吐火又有不同。
一頭吐出空中火,一頭吐出石中火,一頭吐出木中火,一頭吐出三昧火,一個(gè)是天上火,一個(gè)是地底火,一頭又吐人間火,最后一個(gè)是五行自然靈光火。
八類火焰,共攢一處,經(jīng)八龍卦仙爐,合作爐中仙火。
煉丹爐旁,有個(gè)道童,年約十五六歲,長得眉目清秀,道氣盎然。
這是大仙門下道童之一,喚作清原。
紫霄宮大仙不收徒弟,只傳道童,不禁來去,愿入門者為道童,愿離去者也自請便。只是緣生緣滅,去了便無法歸來。
清原看著那八龍卦仙爐,火光映得他臉頰通紅,手中執(zhí)一根搗火棍,時(shí)而在爐下?lián)v動(dòng)。
這搗火棍通體黝黑,似鐵質(zhì),但被仙火炙烤,居然也未燙得通紅,依然冰涼。
這搗火棍其實(shí)材質(zhì)不凡,若是換了一種材質(zhì),頃刻間就會(huì)被八類火焰燒成灰燼。
可惜這黑鐵棍子雖然材質(zhì)不凡,卻不是什么寶貝,實(shí)則是從雜物房里的廢棄堆里取來的,除了堅(jiān)硬,不懼火燒,基本便再無其余妙處。只是拿起來時(shí),不輕不重,較為趁手一些,因此才被挑出來當(dāng)了搗火的棍子。
清原看著爐火燒煉,知曉里面煉的不是什么仙丹妙藥,而是一種面塑,按九牛二虎之形狀。
他托著光潔的下巴,有些出神。
根據(jù)許多故事來講,倘如他不守規(guī)矩,吃下這幾個(gè)面塑,或許就能得了九牛二虎之力。比如某個(gè)傳說里,哪個(gè)道童不守規(guī)矩,吃了幾個(gè)豆子,長了三頭六臂,再比如哪個(gè)弟子,偷吃了兩個(gè)杏兒,結(jié)果長出了兩片翅膀。
不過清原一向安分,從來不敢逾越規(guī)矩,自無這等不良心思。
前兩年就有個(gè)童子,盜了大仙的一丸丹藥,偷偷吞服。
原本這丹藥是極好的寶貝,但是仙家寶貝豈是這般容易受用的?
那童子痛得死去活來,后來還是大仙慈悲,著手施救,不過最終還是把這道童趕出紫霄宮,送回凡塵俗世之間,任其自生自滅。
有此前例,清原更不敢犯了規(guī)矩。
“咦,我那煽火的扇子呢?”
清原往身旁一摸,發(fā)現(xiàn)居然沒有扇子在身旁。他記得清楚,先前分明是帶來了的。
“看來記錯(cuò)了,也是,近些日子觀看黃庭仙經(jīng),不斷揣摩,不免有些心神疲乏?!?br/>
趁著爐火勢頭不變,他匆匆離了煉丹房,忙朝著適才聽法的仙殿而去。
……
小跑了一陣,來到仙殿門外。
大仙不在殿中,而殿門大開,也并未掩上,更無人看守,他可以看見那一柄煽火的扇子就在內(nèi)里。
清原道了聲罪,便小跑入內(nèi),把扇子取到手中,正待離開,可眼睛一瞥,卻見到桌案上有張榜。
這榜是攤開的,邊緣鑲了金紋,榜布是色澤淡金,高貴而威嚴(yán)。此榜兩端有玉石為軸桿,中間一片空白,只在最上方寫了三個(gè)字。
封神榜!
這三個(gè)字韻味深沉,一筆一劃宛如天成,有莫名味道,徐徐如行云流水,幽幽若深潭湖海。
清原看得出,這是大仙的筆跡,至于封神榜的作用,他倒也偶然聽過。
當(dāng)今天地,已至成熟之機(jī),須得定下諸天正神,分雷火瘟斗,三山五岳,群星列宿,興云布雨,幽冥善惡等八部正神,掌控天地秩序。
這是眾仙一并定下的,但如今還未準(zhǔn)備妥當(dāng),故而封神榜還是空白。
清原倒不甚在意這些,他一心修仙,是要得道成仙,得以出青冥,入九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逍遙自在,無拘無束。卻不是要成為死后上榜,遭受拘束的神靈。
作為大仙門下,他并不是一般的修道人,自有仙家氣運(yùn)護(hù)身。若不動(dòng)念下界,倒也沒有殺身之禍,不會(huì)被拘禁上榜。
然而封神榜之側(cè),還有一本白玉冊子,約巴掌大,通體潔凈,上面有字,名作仙根冊。
清原不敢妄動(dòng),只取了扇子就要離開。
這時(shí),門外傳來聲音,說道:“清原,你跑哪兒去了?那九牛二虎是大仙親自做成的,只讓你去燒煉,若是燒個(gè)半生不熟,或是燒得焦了,當(dāng)心治你的罪!”
清原應(yīng)了一聲,道:“清風(fēng)師兄,我忘了拿扇子,這就過去。”
門外那聲音應(yīng)了一聲,然后又疑惑道:“先前不是見你拿走了嗎?”
清原正待回話,忽然聽嘩地一聲。
那白玉冊子忽然翻開,連過十七八頁,才停住了。
清原甚覺奇異,轉(zhuǎn)頭看去,就見上面有一行字在發(fā)光。
清風(fēng),身懷仙根,資質(zhì)上佳。
那光芒朦朧,卻把字體照得發(fā)亮。
見狀,清原遲疑片刻,雖然是個(gè)守規(guī)矩的性子,卻也禁不住少年心性,不免好奇,輕聲道了句:“明月。”
明月也是大仙門下,卻是個(gè)女孩兒,長得十分貌美,皮膚白皙,氣質(zhì)極佳,她為人柔和,人如其名,宛如皎潔月兒。包括清原在內(nèi),所有弟子都對她十分親近。
嘩地一聲。
那白玉冊子往前倒翻了幾頁,定在一頁上面,有一行字在發(fā)光芒。
明月,身懷仙根,資質(zhì)極佳,乃仙根道骨,有成仙之望。
這一行字,卻是比之前要詳細(xì)得多,顯然明月的仙根資質(zhì),要?jiǎng)儆谇屣L(fēng)許多。
清原心中暗喜,忽然道了聲:“清原?!?br/>
白玉冊子動(dòng)也不動(dòng)。
清原微微一愕,怔了一怔。
遲疑片刻,便伸出手去,拿住了這白玉冊子,便想用手翻上一翻,尋到自己的名字。
哪知翻開第一頁,他面色就變得煞白。
第一頁赫然寫著:福薄命薄無仙根者,不入此冊。
“福?。棵??無仙根?”
清原便如墜入冰谷,渾身寒冷,止不住顫抖。他接連翻了許多頁,尋不到自己的名字,心中愈發(fā)寒冷。
他熟讀道書,自然知曉這上面是什么意思。
無仙根者,根本無法邁入修行門檻。
就算仙根低下,資質(zhì)低劣,但畢竟還是有些資質(zhì),所謂勤能補(bǔ)拙,終究還是有望。
可無仙根,便是全無資質(zhì),毫無希望。
至于福薄命薄,更是無須多說,便是天生就沒有大富大貴的命數(shù),更無得道成仙的命數(shù)。
此乃上天注定。
“不可能……我分明觀想出了九重玉樓,坐落于玄都紫府泥丸宮內(nèi),分明觀想出了九重玉樓……”
他忽然身子一僵。
他觀想出了九重玉樓。
但同齡童子中修行此法的,都已推開了玉樓,真正邁入修行坦途。
而他的這九重玉樓,依然紋絲不動(dòng)。
“不可能……”
他喃喃自語,驀地一震,顫抖著想道:“大仙……大仙乃是混元大羅金仙,神通廣大,法力通玄,道行通天徹地,定能幫我……”
可是下一刻,他如若被澆上一盆涼水,便徹底涼了心。
混元大羅金仙,乃是天地之中的仙家之祖。
這等級數(shù)的仙家道祖,甚至堪稱天道顯化的真身,凡事順應(yīng)天命,以天地軌跡而行。
“大仙從來順應(yīng)天命,從不曾逆天而行,怎能為我這么一個(gè)小小道童,而逆天改命?”
清原癱坐在地上。
盡管如此,他仍是抱著一絲希望,往后殿而去,試圖求見大仙。
然而,卻又被后殿的師兄擋了回來。
大仙已然閉關(guān)。
……
他怔怔回了煉丹房。
爐火已經(jīng)熄了。
爐蓋打開,上面是九牛二虎,皆是白面所成,白牛憨態(tài)可掬,二虎兇相畢露,宛如生靈,乍看之下,仿佛活物。
但清原一看,便知火候稍微不足,有些半生不熟。
此刻他已經(jīng)無心理會(huì),只坐在丹爐之旁,默默不語。
爐火余溫仍然十分灼熱。
清原仿若未覺,心中想道:“怎會(huì)這樣?不成仙道,百年之后我便只是一堆白骨,怎么能活?我在紫霄宮多年,一心求的是長生仙道,又怎么甘心百歲而逝?”
忽然有一陣風(fēng)吹來。
上面九牛二虎盡數(shù)倒下。
清原往上看去,只見這九牛二虎,都頭朝南方。
根據(jù)道書所述,這是異象。
北斗主死,南斗主生。
若不得修道,他百年后便會(huì)壽盡離世,但此刻九牛二虎頭朝南方,而道書中曾述,南斗主生。
莫非機(jī)緣應(yīng)在南方?
清原呆了半晌。
他已知曉,再留在紫霄宮,或許可以聽大仙講法,可以觀看仙道典籍,乃是極大的仙緣造化,曠世福法。但他無仙根,無神命,照此下去,此生斷然不可能踏上仙家道路,再大的緣法也是枉然。
大仙雖然是混元大羅金仙,通玄造化之尊,卻也是順應(yīng)天命之仙,定是不會(huì)為他逆天改命。
自身再留下來,已無用處。
“不如下界,尋訪機(jī)緣?”
他躊躇不已。
下界是凡塵俗世,論起仙家緣法,哪能與紫霄宮中相比?
但在紫霄宮已無希望,只得下界尋訪,盡管希望渺茫,然而卻還有一絲一縷。
清原咬了咬牙,道:“南方!”
于是,他略微沉吟,把用得順手的搗火棍插在腰帶間,帶了近日鉆研的那本黃庭仙經(jīng),便即離開。
臨去前,驀然生出了念頭,想起那些三頭六臂以及背生雙翅故事,便又將九牛二虎都吃下肚。
反正是半生不熟,對大仙而言已是毀了,但對于自身而言,好歹也是仙物。到了如今的地步,破罐子破摔,就算服下這仙物,使自身承受不住,那也是命數(shù)。
清原吃得腹部都覺漲痛,來到紫霄宮門前,望著下方,仙云層疊,白霧縈繞。
“師兄,我奉命下界一趟,勞煩你派仙鶴送我下去?!?br/>
;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