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進展順利
在安排了手下的工作之后,楚山變得十分悠閑了。但是其他人不一樣,李大牛,太史慈、張遼、高順、田豐和杜海波就忙于準備戰(zhàn)斗,忙得一塌糊涂。武將準備調(diào)兵遣將,文臣負責后方糧草與調(diào)度,雖然忙,但是卻有條不紊,一切都在按照楚山的意愿在進行。
三天之后,三支軍隊分別朝著五原郡、河東郡和常山郡三個方向漸漸遠去。楚山望著遠去的軍隊,不僅感慨,大漢有二十六郡,自己現(xiàn)在僅僅掌握了其中的一個郡,雖然這個郡的面積十分大,幾乎趕得上南方兩三個郡的面積了。如果這一次能夠順利的拿下周邊的三個郡的地方,那么自己的地盤就會增加兩倍,雖然數(shù)量上只有四個郡,但是這幾乎是在大漢面積最大的幾個郡了。本來在大漢的北方,就是地廣人稀,再加上北方經(jīng)常打仗,因此,大多數(shù)的人都逃亡到了南方。雖然,最近的幾十年,楚山的北方郡吸引了許多的流民,但是總體來講,周圍的郡縣還是人口十分稀少的。
三路大軍進展十分的順利。不過是三天的功夫,就各自來到了與鄰郡的邊界之上?;ㄩ_兩朵,各表一枝。其他的暫且不說,現(xiàn)在李大牛和太史慈率領的近二十萬的軍隊正準備朝著五原郡與北方郡相連的宜梁縣進發(fā)。其實五原郡領十縣:九原、五原、臨沃、文國、河陰、武都、宜梁、曼柏、成宜、西安陽,有46670戶,222957人。宜梁縣是一個小縣城,其中人口不到一萬,守衛(wèi)五百。太史慈與李大牛率領近二十萬大軍,與老百姓的比例已經(jīng)達到了一比一的程度,簡直是可以輕而易舉的拿下它,但是如果硬拼,到時候的傷亡可不小。于是太史慈對著李大牛說道,“李將軍,慈認為我們拿下五原郡并不困難,主要是減少傷亡。一方面是我們的軍隊傷亡,另外一方面就是軍隊傷亡。不知將軍以為如何?”
“太史將軍所言甚是。”李大牛笑著說,“不過要想減少傷亡,其難度可不小。雖然五原郡只有二十萬老百姓,但是卻有整整五萬軍隊,并且這些軍隊常年與外族征戰(zhàn),是一支精銳部隊,想要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真是很難,不知道將軍有什么辦法?”
“慈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太史慈略微顯得不好意思的說,“不如我們分兵兩路,將軍率領部下以堂堂正正之勢一個一個縣的碾壓過去,其路線為宜梁、臨沃、文國、河陰、武都,而慈率領部下繞道南邊,途徑曼柏、成宜、西安陽,最終會師五原縣,至于最后的九原縣,在整個五原郡幾乎都攻克了前提之下,我們一起聯(lián)手,恐怕不會有什么難度?!?br/>
李大牛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將軍所言甚是。就這么辦!”二人說完也不拖泥帶水,太史慈立即率領手下直接朝南方奔去。留下李大牛的十萬大軍在宜梁城下。十萬大軍將宜梁城團團的圍住,李大牛并沒有立即開始進攻,而是派人喊話招降。出乎李大牛意料的是,還沒有實施自己的計劃,宜梁城就四門打開??h令捧著戶籍、官印出來投降了。
沒有絲毫的猶豫,李大牛立即接受了縣令的投降,在留下了五千士兵鎮(zhèn)守宜梁之后,立即朝著下一個目標過去了。臨沃縣有三萬老百姓,但是卻駐扎了五千士兵,這些士兵是驍勇善戰(zhàn)之輩,李大牛不敢有絲毫的放松。于是按照一般的規(guī)矩開始試探性的攻城了。在一天之內(nèi),李大牛攻城了三次,每一次都丟下了數(shù)百具的尸體,而守城的士兵卻傷亡甚微,于是立即停止了無謂的犧牲,轉而開始圍而不攻。
此時的五原郡郡治五原縣確是一片惶恐。太守鄒個十分著急。此時鄒個已經(jīng)收到了宜梁已經(jīng)被攻破的消息,現(xiàn)在的楚山的軍隊兵分兩路,一路已經(jīng)圍住了臨沃縣,現(xiàn)在臨沃縣的求援信息一波一波的來了,但是自己手下僅有兩萬軍隊。一路朝著曼柏、成宜、西安陽方向移動,此時恐怕已經(jīng)攻克了曼柏,直逼成宜。成宜是一個大縣,有人口五萬,軍隊六千。但是太史慈的軍隊有七萬,這是一比十的比率。鄒個已經(jīng)不抱希望了。于是吩咐手下,收拾細軟,趁著太史慈還沒有截斷南下的道路,立即從轉道西安陽,離開五原郡。
太守鄒個私自離開的消息并沒有瞞多久,在第二天的時候就傳遍了整個五原縣,最后以一種十分快的速度傳遍了整個五原郡。這時候,太史慈順勢發(fā)布消息,說只要投降,以往的過錯一概不究,并且公布了楚山的北方郡治下的老百姓的待遇。隨著太史慈的不斷宣傳,老百姓的抵抗一天比一天弱,終于在第三天的時候,成宜縣投降了。之后的西安陽、文國、河陰、武都都是望風而降,兩支軍隊在短短的十天的時間會師在五原縣。五原縣是五原郡的郡治,人口有七萬,軍隊有兩萬。但是隨著太守鄒個的離去而顯得軍心渙散,在楚山的軍隊直逼城下之后,立即開門投降了。于是整個五原郡僅僅剩下一個九原縣還不是楚山治下。李大牛和太史慈原本以為九原縣十分容易就被拿下了,但是卻沒有想到碰到了激烈的反抗。九原縣的軍隊人數(shù)雖然不多,只有一萬余人。但是由于常年與異族交戰(zhàn),其戰(zhàn)斗力十分強。李大牛和太史慈大意之下,中了守將的計謀,損失了近三千的兵馬。
隨后二人收起了輕視的心態(tài),開始認真的戰(zhàn)斗。太史慈的武力超強,身先士卒,第一個登上了九原縣的城墻。隨著太史慈在城墻之上占據(jù)了一塊地方,李大牛迅速擴大戰(zhàn)果,不過是一盞茶的功夫,就將整片城墻攻下了。攻破城門之后,兩人約束軍隊,對老百姓秋毫無犯,病派出使者,對守將周倉和廖化進行招降。兩人看到楚山的軍隊紀律嚴格,與老百姓約法三章,于是就投降了。在楚山知道了太史慈和李大牛二人招降了周倉和廖化之后,十分高興,因為這兩人也是在東漢時候歷史上有名的將領,雖然能力不強,但是那是與一流武將相比的。論才干,二人指揮一萬軍隊綽綽有余。
河東郡領安邑、聞喜、垣、汾陽、大陽、猗氏、解、蒲坂、河北九縣,戶20萬,人口100萬左右。常山郡郡治真定縣,統(tǒng)縣8,戶15萬,人口80萬左右。河東郡和常山郡的規(guī)模比之五原郡大得多,但是比也就是楚山治下的一個縣的規(guī)模。楚山的另外兩路大軍分別由張遼和高順統(tǒng)領,各自率兵十萬。雖然在過程中也遇到了十分強烈的抵抗,但是在張遼和高順的指揮下,還是一一破解。最終高順的部隊陣亡兩萬,消滅了敵軍十萬,俘虜五萬;張遼的部隊傷亡三萬五,消滅了敵軍十二萬,俘虜了八萬。三路大軍在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就將北方郡周圍的三個大郡五原郡、河東郡和常山郡收為囊中。其中,張遼的部隊傷亡較大的原因就是在常山郡中有一位十分厲害的將軍,有萬夫不敵之勇,其手下有精兵五千,張遼的軍隊大部分傷亡都是他造成的。最后還是張遼親自上場,才將其擒住,但是這位將軍誓死不降。張遼沒有辦法,只好將其押解到北方郡義渠縣,交給楚山處置。
在楚山知道了這位將軍的姓名之后,十分激動親自在義渠縣城外十里迎接。其時楚山說道,“吾不以得到常山郡為喜,只為將軍一人爾!”于是親自為趙云將軍松綁,并與其一同進入義渠縣。之后,楚山與趙云獨自聊了一天的時間,期間楚山以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終于說服了趙云。在周倉和廖化到了之后,楚山照例將趙云、周倉和廖化三人收進了洪荒界,這三人了解到了楚山的神奇之后,沒有絲毫猶豫的獻出了自己的本命精血,從而順利成為了楚山的洪荒界的生靈。當然,楚山的連體的功夫也盡數(shù)傳給了三人。之后,楚山再次征兵,建立一支新的部隊,編制也是十萬,交給趙云統(tǒng)領。至于周倉,則是成為了太史慈的副將。廖化成為了張遼的副將。
雖然順利的拿下了三個郡的地盤,但是這三個郡并不富裕,尤其是五原郡,其面積與北方郡面積相仿,但是人口卻不到北方郡一個縣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其貧窮程度。至于河東郡和常山郡,雖然情況要稍微好一點,但是也好不了多少。楚山接手了這三個郡縣之后,立即命令張遼、高順和太史慈駐扎在當?shù)兀⑶曳謩e任命他們?yōu)樘?。隨后,派出北方郡的一些低級官員,充當個郡的普通官員和縣令等職位,將北方郡的所有政策完全貫徹實施下去。當然,這里面肯定有一些豪門世家不滿,但是楚山也沒有采取過激的行為,而是將他們?nèi)慷Y送出境,并且給了他們大量的財富,比得上他們家族的、所擁有的所有財富。在沒有了地主和豪強的阻攔之后,三個郡的政策才能夠很好的執(zhí)行下去了。
楚山現(xiàn)在手中的四個郡的地盤完全聯(lián)系在一起了,但是北方郡與蠻族相連,五原郡卻與西北的草原民族相連,需要重兵把守。于是,雖然太史慈是五原郡的太守,但是卻與副將周倉處在九原縣,防止草原各族入侵。至于河東郡和常山郡則是與大漢的其他郡相連,以張遼和高順的能力,簡直是萬無一失。至于恢復民生的工作,卻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實現(xiàn)的,如果需要發(fā)展到北方郡的程度,起碼要數(shù)十年的功夫,不過現(xiàn)在的一切都已經(jīng)上了正軌,只需要時間的沉淀,自然能夠發(fā)展到想北方郡一樣的繁華,但是,楚山能夠安安靜靜的發(fā)展嗎?周邊的異族和大漢的其他郡的太守能夠給楚山發(fā)展的時間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