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玉璇的奇妙比喻
    “我也反對?!?br/>
    東方紅月站在了方雨這邊。
    很快,張碧玉和江沉魚也同時提出了反對意見。
    玉璇又看向了另一邊,四個男掌門目前都沒有提出意見,等玉璇看了過來,百里流云才道:“道長為了化解殺劫,才有這般說法,不過這件事實施起來確實也有些障礙,不如我們好好討論一個可行的方法?”
    比起干脆的反對派,四個男修士倒是跟玉璇站在了一邊。
    玉璇雖然說的不甚清楚,但意思很明顯,現(xiàn)在他們不出手,死一部分人,殺劫就過去了。
    若是他們執(zhí)意要出手,保護了更多的人,殺劫會越來越嚴重,甚至會讓他們也被波及。
    怎么選擇,其實他們心中都有譜了,只是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特別是身為正道,標榜了正義,自然不能直接說太過無情冷漠的話。
    他們倒是在心里吐槽,反對派里面混進了兩個魔教啊喂!
    玉璇起初以為反對的會只有方雨一人,到時候他再好好和方雨解釋一番,這事兒也就算過去了,沒想到反對的太多,支持的反倒不敢發(fā)聲了。
    玉璇無奈,看著面色頗有不忿的防御,嘆道:“諸位稍安勿躁,且聽我一言?!?br/>
    眾人都安靜下來,望著上首的玉璇。
    玉璇便隨手畫了個陰陽魚出來,解說道:“天地有定數(shù),乾坤清濁辨,清濁轉(zhuǎn)化,陰陽平衡。為人者,乘清氣而生,溺濁氣而亡,此乃定論。修士,納清氣于身,吐濁氣于外,以得長生。
    大周有民十萬萬之眾,俱慕修行之道,妖族有妖八萬萬之眾,皆采日月之精,經(jīng)年累月,清氣少而濁氣增,陰陽逆亂,天地傾覆。故有殺劫以正清濁,定乾坤。”
    玉璇從根本上解釋了殺劫的由來,清氣,將之理解為食物,濁氣,理解為排泄物,人吃了食物,也會排出五谷殘渣,而新的食物,也可以在殘渣的助力下成長,這其中也蘊含清濁轉(zhuǎn)化的道理。
    但一旦人太多,轉(zhuǎn)化的速度就跟不上消耗的速度了。
    所以,為了維持這個系統(tǒng)的平衡,唯一的辦法便是維持一定的人數(shù),多出的人,就要殺掉。
    很無情,但這便是天意。
    每一次殺劫的開啟,也正是這片天地的示警。
    按照以往的慣例,上境修士是鎮(zhèn)守一方的存在,只是作為震懾,互相平衡,而不下場,就算下場,也是互相牽制,主要的戰(zhàn)場,還是上境之下的修士在戰(zhàn)斗。
    這一打,就會死傷無數(shù)。
    而這一次,黃龍真人的死打破了這種慣例,妖族先殺一名知命境修士,挑動了中原人敏感的神經(jīng),接著又是大漠蠢蠢欲動,導致中原壓力太大,頂層修士必須出手,畢竟他們也的確是頂梁柱。
    這一出手,戰(zhàn)爭就以想象不到的速度結(jié)束了。
    玉璇此前也沒參悟到殺劫的本質(zhì),但戰(zhàn)后,他夜觀天象,才悟出了其中的緣由,心情沉重之下,他作為中原修為最高的人,又是正道的領(lǐng)袖,他必須要站出來,領(lǐng)導大家走上正確的道路。
    在玉璇的演示中,陰陽魚的黑色氣團漸漸擴大,繼而將整個白色氣團吞沒。
    后果如何,在場的修士都知道了。
    之前玉璇就說過,人乘清氣而生,溺濁氣而亡,當這片天地只剩濁氣,哪里還有活路。
    即便是他們這樣的修士,也不例外。
    此時,就連方雨也沉默了,她再也說不出反對的意見,倒不是顧惜自身性命,只是一時有些茫然,為了一部分人,殺掉另一部分人,這樣做,真的對嗎?
    可是,如果不這樣做,就是讓所有人都去死,為一時的仁慈,帶來更大的禍患,這難道就對?
    方雨沒有答案,只覺得不對。
    眼前卻也僅有兩條路,兩條路都是錯的。
    在這個時候,東方紅月卻是忽然想到了之前在月神遺跡試練中遇到的一個問題。
    當你需要犧牲一部分人,去拯救更多的另一部分人時,你會怎么做?
    當時東方紅月也不是很理解,為什么忽然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她當時也是隨便回答的。
    “救多數(shù)人?!?br/>
    然后她就通過了,但是,她之后跟張碧玉和劉基交流過,張碧玉的回答是:“順其自然?!?br/>
    不去拯救誰,誰該死,誰自然就會死。
    至于劉基,他更干脆:“關(guān)我屁事?!?br/>
    這兩個人的答案都通過了,可見這一個問題所有答案都是可以的,以至于東方紅月覺得這個問題毫無意義,只是為了湊關(guān)卡。
    現(xiàn)在再遇到同樣的境遇,東方紅月不禁展開了聯(lián)想。
    當初的月神,是不是也像他們現(xiàn)在這樣,遇到了兩難的選擇呢?
    當殺生是為護生,那又該殺了哪些人,救下哪些人?
    桃源會議,第一次進入了僵持狀態(tài)。
    大家能混到這個地位,當然也不是感情用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對的,只是,誰來第一個贊同這個計劃呢?
    而且,日后這里的消息若是走漏了,第一個贊同的人,必然為千夫所指。
    自己被指控就算了,連帶宗門都會受到波及。
    這時候,玉璇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我知道大家要做出這個決策都很不忍心,我知道各位都不是惜命之人,只是,我們不能意氣用事。所以,大家投票決定吧,算上我一共九個人,大家不記名投票,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br/>
    玉璇手一揮,每個人面前便出現(xiàn)了一張白紙。
    眾人將同意和反對的意見寫在了紙上,交給了玉璇,投票的結(jié)果很快就出來了。
    七票同意,一票棄權(quán),一票反對。
    沒有人去追究是誰棄權(quán),誰反對,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了就行,那最后的棄權(quán)與反對,就當是最后的挽尊了。
    至少,大家不是一致的冷酷無情。
    “事已至此,接下來的戰(zhàn)斗,還請各位約束手下,若是對方不出動上境修士,你們也不要出手。”
    眾人紛紛答應,會議到此便也算結(jié)束了。
    幾個掌門都默默退去了,等人走了,方雨才忽然開口道:“要死多少人,這場殺劫才算過去了?”
    玉璇搖搖頭,沒有回答。
    “一切皆隨天命吧!”
    “道長修為通天徹地,也無法違逆天命么?”
    方雨目光灼灼地看著玉璇,玉璇不由苦笑一聲:“知天易,逆天難,天命難違?!?br/>
    他看著方雨,又補充了一句。
    “所有的修士都覺得自己在逆天改命,實際上,每個人就像是水中的魚,想要逆天改命,只能跳出魚塘。但既然是魚,又如何離開水?”
    “天命當真不可違?”
    方雨的道心開始動搖了。
    既然人一開始就是沿著既定的命運在前進,那她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義?
    “或許是可以的,只要呆在這個魚塘里的,一開始就不是一條魚?!?br/>
    玉璇說完,便也離開了桃源秘境,沒過多久,方雨也被桃源秘境送了出來。
    她還在想著玉璇的奇妙比喻,一時沒有答案。
    又想到天命難違,那她和林云的情劫……
    唉……
    方雨長長地嘆了口氣。
    當初她聽聞林云失蹤,便暗自懊惱傷心了許久,后來聽聞林云安全了,才算是安下了心。
    再聽到林玉說起,林云為了保護自己所愛的人,自愿去了草原臥底,方雨又是心疼,又是甜蜜。
    林云一定是擔心她跟人戰(zhàn)斗受傷。
    這一來一去,林云在她心里,已經(jīng)是牢牢扎根了。
    果然,情劫難逃。
    那么,她日后也會傷害林云嗎?
    方雨的心情又很復雜了。
    她有很多次差點就放棄了掙扎,想要順其自然,就這樣愛上林云算了。
    但想到自己可能會殺了林云,便一直在克制自己不去想林云。
    但越是克制,她反倒越陷越深了。
    今天的投票,也讓方雨意識到,自己日后或許也會面臨這樣的選擇。
    殺林云救蒼生,或者,為了林云,不顧蒼生。
    這一次,她選擇了棄權(quán)。
    她不知道怎么選才是對的。
    而選完了之后,她又覺得自己對不起林云。
    如果真的愛他,她應該堅決地反對才是。
    總之,方雨現(xiàn)在的心情非??鄲灐?br/>
    就在這時,有傳令兵來報訊:“草原神子在城外叫陣!”
    獨自在房間里的防御很快聽到了東方紅月的聲音:“我來出戰(zhàn)?!?br/>
    “殺雞焉用牛刀,讓我來就可以了?!?br/>
    這是花仙子。
    “你們都不必爭,讓我去會會他!”
    這是林玉。
    方雨很納悶,怎么你們這一個個的,都這么好戰(zhàn)?
    當初林玉只是告訴她,林云在草原有了個部落,又被雪女看中,這才過去當臥底,那時候,林云也還沒有神子的身份。
    而這一次,她們知道了林云是神子,卻也沒和方雨說明。
    這也是因為方雨沒有找到機會問,她若是問了林玉,林玉當然不會隱瞞,可方雨內(nèi)心還糾結(jié)著,雖然很在意林云的情況,卻不敢讓別人知道她特別在意林云。
    殊不知,現(xiàn)在三個人已經(jīng)盯上她了。
    “你們不必爭搶,讓我來吧!”
    方雨走出房門,主動請纓,她正好心情郁悶,迫不及待想要跟人打一架,宣泄一下自己內(nèi)心的郁悶。
    “不行!”x3
    齊整整的三聲反對,倒是讓方雨愣住了。
    “???”
    怎么,我不配出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