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武昌之戰(zhàn)(上)
如今的武昌城,乃是整個長江以南匯聚的焦點,城內(nèi)兩萬余守軍正被二十萬楚軍團團包圍!
原本荊州下轄七個大郡,從南到北,分別是南陽郡、南郡、江夏郡、臨湘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
其中,南陽郡地處北方,荊州算是南方大州,南郡則算是北方大郡。
南郡、江夏郡又分別橫跨長江南北,比如南郡的公安、江夏的南部五城都在長江以南。
后來,劉裕攻奪荊州,分南陽南部為新野郡,分南郡北部為襄陽郡。
再到孫策奪取荊州,便將新野郡和襄陽郡重新合并為襄陽郡,又分江夏—西陵以西置安陸郡。
至于西陵以南,也就是江夏位于長江以南的五座城,連同臨湘北部的幾座城一起置為岳陽郡。
如今,岳陽郡的治所便是武昌,只不過這個武昌先后變更了兩次。
原本武昌乃是江夏治下,位于長江以南的第一大城,人口眾多。
然而在江夏大戰(zhàn)期間,武昌城內(nèi)人口損失嚴重,再到赤壁之戰(zhàn)后武昌的人口就更少了。
直到后來,孫策一方置岳陽郡,并委任全柔擔任太守。
由于武昌城人口稀少,全柔迫于無奈,便將治所遷到了武昌東面的一座城池,并依舊取名為武昌。
原本的武昌距離赤壁不過區(qū)區(qū)二十余里,后來的武昌卻距離赤壁十分遙遠,因此交通十分不便。
后來,我前往武昌,由于路途的緣故便要求全柔一定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
于是乎,全柔又將治所遷到了原先的武昌,如今的戰(zhàn)事便也爆發(fā)于此!
由于人口稀少,全柔便在遷移治所之時,從另一個武昌遷了一千戶百姓過來。
這使得武昌的人口終于得到充實,只是依舊不足十萬,其中青壯就更少了。
后來,孫權(quán)、陳到在郴縣反叛,陳霸先的大軍趁機席卷荊南。
僅僅幾個月的時間,陳霸先就從桂陽郡一直打到了臨湘郡,再然后就北上岳陽郡了。
就在這時,原先隸屬于孫權(quán)的大將—周泰負傷逃了過來,全柔收留了他。
可面對陳霸先的大軍壓境,岳陽郡首當其沖,武昌城也即將再一次淪為戰(zhàn)場。
結(jié)果這個時候,陳霸先卻在長沙城稱王建國了,并在孫權(quán)的幫助下召集了二十萬大軍!
全柔差一點嚇尿了,當即向西陵中樞和金陵方面求援,以求主力大軍能夠過來。
結(jié)果主力沒來,陶侃、黃忠倒是帶著兩萬大軍來了,在入駐武昌城固守后同時又告知了全柔有關(guān)于西陵中樞的計劃!
好在一切盡在掌控中,原來西陵早就計劃,全柔這才松了口氣。
只是后來,全柔又聽說全琮被狗日的孫權(quán)抓起來了,如今生死不知!
全柔就這一個兒子,如今兒子危在旦夕,全柔也就六神無主起來。
陶侃便寬慰他,開導他,以此來讓全柔安心。
畢竟接下來能否守住武昌城,作為太守的全柔還得發(fā)揮大作用,還得靠他穩(wěn)定城內(nèi)民心呢!
好在全柔對我卻是忠誠,雖然兒子被抓了,但他知道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是得先做好的。
一切盡在人為,只要他能夠幫助陶侃守住武昌,擋住楚軍的兵鋒,兒子一定會沒事的!
何況陶侃、黃忠?guī)淼膬扇f大軍都是精銳,城內(nèi)除了黃忠以外還有周泰這個猛人,兩大猛將皆是軍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
再者,陶侃、黃忠?guī)淼膬扇f大軍也不簡單,陶侃此人更不簡單!
其中,陶侃麾下的一萬人可都是原先隸屬于近衛(wèi)軍團的精銳,兩年前可都是跟秦軍打過的。
黃忠麾下的一萬人訓練多年,雖然欠缺經(jīng)驗,但卻都是真正的江東子弟兵!
如此兩萬大軍,不說都能以一當十,但在城中堅守個一年半載絕不是問題!
關(guān)鍵是全柔作為太守,他能否保證好后勤糧草,這才是關(guān)鍵!
因此,全柔也就此明白了自己的使命,顯然眼下武昌城的安危比之兒子更加重要。
倘若武昌一下,楚軍北上可攻西陵,東進則可以橫掃江東!
由此可見,武昌城是多么地重要,也難怪陶侃、黃忠會率軍提前進駐了。
又倘若武昌丟了,那么作為太守的全柔絕對是難咎其辭,罪大惡極了。
再者,如今全琮被抓本身也不是一件好事,就算他日后性命無憂,但也難保前途。
可只要全柔幫著守住武昌,再進一步幫助己方打敗楚軍,那結(jié)局就不一樣了。
到時候全柔完全可以憑借此功為兒子將功補過,以此挽救全琮的性命和前途,他們?nèi)乙簿筒粫艿綘窟B了。
在陶侃向全柔說明白此中門道之后,他立馬就明白了如今他該干什么,也就此安心下來。
之后,趁著楚軍還未北上,全柔立馬下達了堅壁清野,并集中所有糧草物資的命令!
一時間,整個岳陽郡都動了起來,武昌以南的百姓紛紛北逃。
而其他各處也紛紛慷慨解囊,各地縣令們紛紛派人送來糧草物資,甚至青壯充實武昌的守備。
于是乎,武昌城內(nèi)得以有了三萬大軍,且個個裝備精良,守軍也不用再為后勤糧草而煩惱了。
所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等到武昌城這邊準備完畢之后,二十萬楚軍也殺到了,此時周泰卻也已經(jīng)養(yǎng)好了傷。
于是乎,全柔、陶侃二人進行了分工,一個管后勤、安定民心,一個負責守城。
陶侃隨即下令,將三萬大軍一分為六,分別由黃忠、周泰統(tǒng)帥其中最為精銳的一萬人。
陶侃本人則是統(tǒng)帥三支部隊,一支部署在南城,另外兩支作為預備隊。
全柔作為太守也分了一支,坐鎮(zhèn)城中,負責督運糧草物資。
之后,三萬守軍嚴正以待,以靜候楚軍攻城!
值得一提的是,陶侃的分兵可不是隨便分的,而是按照兵種來分的。
由于黃忠乃是神箭手,于是陶侃分了他五千弓箭手,并擁有所有箭矢的支配權(quán)。
周泰乃是步戰(zhàn)、水戰(zhàn)的猛人,可在守城戰(zhàn)中,周泰的能力并不足以得到全部的發(fā)揮。
于是,陶侃交給了周泰一支五千人的步兵部隊,全部由槍盾兵組成!
而陶侃善于指揮,為人足智多謀,因此手里的三支軍隊都由多兵種組成。
每一支都有一千刀盾兵,兩千投矛手,兩千長槍兵!
至于戰(zhàn)斗力最弱的五千人,陶侃自然是交給了全柔,在一般情況下也不需要承擔守城任務(wù)了。
之后,楚軍殺到,將城池三面包圍,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