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蜀吳對峙(下)
南郡,江陵城。
自從蒯恩率軍從夷陵開到后,眼下江陵城內(nèi),蒯良、蒯越及萬余叛軍余孽不禁士氣大振。
尤其是蜀軍主力如今也來了,由于畏懼蜀軍的兵鋒,孫策還帶著吳軍偏師跑路南下了!
沒錯,在二蒯看來,孫策就是畏懼蜀軍主力的兵鋒,從而南下避風(fēng)頭的。
殊不知,此乃孫策之計,目的也是為了讓二蒯和蜀軍方面輕敵。
畢竟當時孫策率軍屯兵水寨,等到蜀軍主力開到,他們在水寨首當其沖。
屆時,雙方的一場惡戰(zhàn)在所難免,同時還不利于吳軍方面繼續(xù)用計。
于是乎,孫策下達了全軍南下的命令,只留張蠔一軍繼續(xù)留在烏林駐守。
孫策帶著數(shù)萬大軍一走,江陵方面壓力大減,進而也有了蒯恩兩萬大軍的東進。
在這一連串的連鎖反應(yīng)之下,如今在蜀軍和叛軍看來,他們的優(yōu)勢就是極大的!
為此,二蒯不再擔驚受怕,膽子也徹底地肥了。
尤其是在蒯恩帶著兩萬大軍開到后,江陵城內(nèi)也又有了三萬余大軍,且戰(zhàn)斗力直線上升!
由于膽子肥了,左近又只有張蠔一軍守在烏林,這讓蒯恩三兄弟又不禁活泛起來。
“二位兄長,眼下吳軍張蠔部就在烏林,我軍主力則在襄陽附近。要不然由小弟率軍前往攻打烏林,將這張蠔孤軍殲滅,然后再率軍北上支援我軍主力?”蒯恩當即請戰(zhàn)道。
“不勞小弟費心,我等畢竟是反叛了孫策,如今占據(jù)江陵便能讓蜀軍方面安心。這張蠔區(qū)區(qū)一萬人駐守在烏林,定是為孫策偏師的支援作后盾,否則屆時孫策的偏師也無處可以登陸!
眼下,蜀軍和吳軍正在襄陽對峙,楚軍和吳軍偏師又在武昌對峙。雙方等的是一個戰(zhàn)機,吳軍方面肯定是想等擊退楚軍之后,再北上夾擊蜀軍。屆時,烏林這一萬吳軍就是關(guān)鍵,而在吳軍偏師開到后也必然會攻打我江陵!因此,小弟你的大軍不能輕動,我不動則吳軍也不敢輕舉妄動!”蒯越分析道。
“不錯!對于吳軍來說,肯定是他們在武昌的偏師會先動的??梢切〉苣氵@會攻打烏林,那么吳軍偏師定會放棄武昌,前來救援。吳楚若是不戰(zhàn),到時候壓力都會轉(zhuǎn)移到咱們的頭上,若是蜀軍方面怪罪下來,我等兄弟三人如何?因此,咱們這會不能輕動,只有等吳軍偏師和楚軍開戰(zhàn)以后才能動。
到時候,如果吳軍偏師擊敗了楚軍,則小弟你再出兵攻打烏林,切斷吳軍水師的登陸通道,以此迫使吳軍偏師無法北上!
吳國楚軍擊敗了吳軍偏師,攻陷了武昌,那我軍也就不用攻打烏林了,對駐守烏林的張蠔直接勸降即可!到時候,小弟你再率軍北上參戰(zhàn),如此方能將我蒯家的利益最大化!”蒯良趁機說道。
在聽了二位兄長的分析之后,蒯恩頓時茅塞頓開,并就此按耐住了心神。
“話雖如此說,不過我還是隱隱有些不安吶~”蒯越不禁說道。
“哦?二弟你指的可是黃蓋、韓玄等人?”蒯良問道。
“不錯!一年前,吳軍的細作救走了他們,之后被他們逃到了南郡、上庸、巴郡三郡交界處的大山之中。還有一年前,吳軍前來攻打之時派遣的那一支偏師!雖然大部被殲滅,但還是有不少漏網(wǎng)之魚,聽說他們后來也逃到了西邊的大山里!”蒯越說道。
“唔…蜀軍的后勤多依賴長江北岸漫長的通道,偏偏在大山里還有吳軍的殘余勢力在,難保他們會下山偷襲啊~”蒯良說道。
“不勞二位兄長擔心,小弟這就派五千軍去夷陵固守,并一路接近護送我軍運糧部隊,以防遭到吳軍小部隊的偷襲!”蒯恩當即請命道。
“哈哈,那就有勞小弟了!”二蒯說道。
雖然是三兄弟,但事實上蒯恩卻是忠于劉裕,二蒯卻是墻頭草。
所謂墻頭草,風(fēng)往哪邊吹就往哪邊倒,在二蒯的心里永遠都是家族利益至上!
為此,二蒯既要明哲保身,又要想盡辦法多撈些功勞,以此來為日后在蜀漢謀利!
………
另一邊,南郡,襄陽。
及至現(xiàn)在,龐統(tǒng)已經(jīng)在城內(nèi)被吳軍主力包圍一年了,眼看著糧草都快光了。
好在千盼萬盼,龐統(tǒng)終于是把蜀軍主力給盼來了,也不枉費他在襄陽城內(nèi)的苦苦支撐。
蜀軍主力一到,由于南城沒有吳軍,這使得蜀軍的糧草可以進入城中。
同時,王鎮(zhèn)惡也派人來了,一方面問詢龐統(tǒng)關(guān)于吳軍的情報,一方面也告知了龐統(tǒng)的計劃。
對于王鎮(zhèn)惡的要求,龐統(tǒng)自然是有求必應(yīng),并且積極配合。
對于王鎮(zhèn)惡的計劃,龐統(tǒng)也是支持的,并且二人的想法可謂是不謀而合。
二人的計劃是——暫時對峙,等待吳軍露出破綻,進而發(fā)動決戰(zhàn)!
所謂吳軍的破綻有兩個——一是吳國大興商業(yè),其后方的糧草必然不濟!
反觀蜀漢雖然新立,但王鎮(zhèn)惡當初在巴郡可是屯田一年,且漢中等北部三郡也不缺糧草。
因此,吳軍的糧道其實有兩條,一條在巴郡至夷陵一線,一條在漢中—上庸一線。
至于吳軍的第二個破綻就是其如今還要應(yīng)對來自楚軍的威脅,所謂雙拳難敵四手,只要楚軍攻破武昌,那么襄陽的吳軍主力也必然軍心受挫!
屆時,蜀軍主力就會對吳軍主力發(fā)起進攻,城內(nèi)龐統(tǒng)率領(lǐng)的十萬叛軍也會出城配合。
在兩兩夾擊,且吳軍后勤不濟,軍心受挫之下必然大??!
何況劉裕本人就在上庸,手里也有大約兩萬大軍,蜀軍方面和龐統(tǒng)方面壓根想不到如何會輸?
等到吳軍主力被擊敗,其必然只能退守樊城,屆時南郡就徹底歸到蜀漢治下了。
反觀蜀軍新勝,屆時吳軍敗退,蜀軍跟進。
只要渡過漢水,蜀軍就能將吳軍包圍在樊城,并一舉將之殲滅!
吳軍主力一旦完蛋,大興工商業(yè)的吳國也無甚底蘊,整個荊州以北甚至淮南,自然也就暴露在了蜀軍的兵鋒之下!
屆時,龐統(tǒng)便是功臣,日后必能在劉裕麾下位極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