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破敵關(guān)鍵
軍議還在繼續(xù)。
此時,在旗艦的船艙內(nèi),除了周瑜、徐琨、甘寧、蔣欽四人外,還有趙大。
“徐琨將軍,黃將軍、董校尉和李四他們,一定會沒事的!”趙大安慰道。
“我倒不是擔(dān)心他們的安危,而是現(xiàn)在交通不便,聯(lián)系不上,心里不安而已?!毙扃忉尩?。
“昨日,韋睿只率領(lǐng)著二百余艘艦船,一萬五千余士卒,便來與我的前軍作戰(zhàn),想必其他主力是去對付黃公覆他們?nèi)チ?!而今日韋睿卻是率領(lǐng)著主力而來,黃公覆他們怕是兇多吉少!”甘寧反倒一臉凝重地分析道。
“即刻派出全部的斥候船,向赤壁和西邊打探情報,不論如何,都要獲取消息!韋睿是死是活?后軍又是否安在!”周瑜皺著眉頭下令道。
“末將這就去安排!”徐琨領(lǐng)命道。
等到徐琨暫時離去后,船艙內(nèi)陷入了詭異的平靜中。
“興霸,你的前軍如今還有多少艦船,多少將士?“周瑜率先打破平靜道。
“回大都督!末將的前軍艦隊,如今武裝艦船已經(jīng)損失殆盡,原先的艦船除了蘇飛的分艦隊還有三十余艘艦船外,還有三十余艘繳獲的敵軍樓船。至于兵力方面,末將的車下虎士還剩下不足半數(shù),兩千余人!蘇飛的殘部也已經(jīng)不足兩千!”甘寧說到蘇飛的時候,神情還是有些悲痛。
“哎,蘇飛校尉的殘部就暫時并入你的部眾里吧!至于那些繳獲的樓船,該修理的修理,其中一半交與你,另一半由蔣公奕來率領(lǐng)!”周瑜回復(fù)道。
“大都督,甘將軍!欽的部眾也只剩下不足兩千了!”蔣欽連忙補充道。
“也就是說,加上蘇飛校尉的艦船,前軍一共還剩下大約七十艘艦船,六千將士咯?”周瑜問道。
“差不多!不知大都督有何吩咐?”甘寧詢問道。
“眼下后軍情況不明,你的前軍又損失過半,怕是原定計劃已經(jīng)無法再實施了!”周瑜不禁說道。
“大都督,不管這韋睿如今是死是活,也不管他是否真的在用誘敵之計,咱們何不將計就計呢?”甘寧建議道。
“哦?不知興霸想要如何將計就計?”周瑜驚喜地問道。
“什么計劃?快說來聽聽?”
這時,徐琨也正好進來,于是連忙問道。
一旁的蔣欽、趙大二人也來了興趣。
“不瞞大都督,其實末將昨日因為蘇飛之死,是有些怨恨大都督的!“甘寧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周瑜依舊微笑著,也沒有惱怒,反而示意甘寧繼續(xù)說下去。
“末將想,咱們何不演一出戲?假裝由末將與大都督鬧出矛盾,然后由大都督你來對末將施以軍法!到時候由末將率部前去詐降,再在船中裝滿引火之物,在敵軍毫無防備之下,將他們的艦船一舉摧毀!再由大都督率主力發(fā)起進攻,必可大獲全勝!”甘寧侃侃而談道。
“好計策啊!大都督,末將贊同興霸的計策!”徐琨有些激動地說道。
蔣欽、趙大二人也表示贊同。
然而周瑜卻沒有說話,而是陷入了沉思。
“莫非末將之策,不能入大都督之眼?”甘寧有些忐忑不安地問道。
“非也,非也,興霸的計策十分精彩,只不過我在思考著是否哪里存在漏洞?”周瑜連忙解釋道。
“不知大都督覺得哪里存在著漏洞呢?”甘寧連忙問道。
“主要是三個地方:一,如何才能演得像一點?以此騙過對方?二、倘若詐降,興霸你就免不了受一頓皮肉之苦,到時候又是否會影響到計劃的實施?三、我等的計策又是否會被對方識破,反過來也被將計就計?”周瑜說道。
“這…”甘寧一時間啞口無言,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大都督!甘興霸的計策可以說十分高明,而且韋睿也可能真的死了。沒了韋睿,區(qū)區(qū)其他將校,誰又能識破這個計策呢?”徐琨說道。
“你也說了萬一韋睿死的話,那萬一他真的沒死呢?這個計策是否會被識破,歸根結(jié)底是建立在韋睿是否詐死的基礎(chǔ)之上。否則的話,我不認為能夠瞞得過他!”周瑜說道。
“大都督!末將愿受皮肉之苦!也愿意冒險前去詐降!”甘寧單膝跪地,請命道。
“興霸快快請起!我并非不相信興霸,而是實在不愿意相信韋睿真的死了。倘若有個萬一,豈不白白害了興霸?”周瑜將甘寧扶起,然后一臉認真地說道。
“大都督!只要我軍能夠取得勝利,末將這條命就算搭進去又何妨?”甘寧也認真地回應(yīng)道。
“興霸切不可如此說!若非有你在,此戰(zhàn)實在是勝負難料,我等又如何能在這里討論破敵之策呢?”周瑜說道。
“大都督之意,在不能確定韋睿是否身死的情況下,這個計策都不能實施咯?”徐琨問道。
“不錯!興霸的這個計策風(fēng)險太大,所以在斥候船沒有回來匯報之前,咱們暫時按兵不動!諸位,這一戰(zhàn)實在太過重要,我等如今可以說是整個揚州最后的屏障!倘若有失,主公的基業(yè)可能就完了!”周瑜解釋道。
眾將聞言也不再多說。
“大都督!主公的陸師主力應(yīng)該就快到了吧!”徐琨突然想到。
“不錯!只要陸師一到,到時候我軍便可南北夾擊!敵軍必敗無疑。哎呀!我怎么就忘記了還有陸師呢?”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周瑜連忙驚喜地說道。
甘寧、蔣欽也不禁大喜。
“大都督!敵軍既然攻下了沿岸陣地,會不會武昌城也已經(jīng)被攻破?”趙大問道。
這個問題一時間又讓眾人失去了喜悅。
“只有兩種可能性,要么孫仲異所部已經(jīng)全軍覆沒,并且連同武昌在內(nèi),都已經(jīng)被敵軍奪?。≡僖淳褪?,因為敵軍人多勢眾,孫仲異在丟了赤壁和沿岸陣地之后,率部退守武昌!”周瑜分析道。
“大都督!倘若是前者的話,陸師必定要被武昌城阻擋!真要如此的話,韋睿詐死的可能性也極大!又倘若是后者的話,等到陸師一到,敵軍也必不會久留,很可能在今夜或者明日一早就全部撤退!”徐琨也分析道。
“不錯!也就是說此戰(zhàn)的關(guān)鍵,其實已經(jīng)不在韋睿是否詐死上了,而在于武昌城到底是在孫仲異手上,還是在敵軍手上!但還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沿岸的敵軍,此時已經(jīng)去攻打武昌城了!”周瑜又分析出了第三種可能性。
“大都督!既然如此的話,不妨派人前去傳令王二,倘若王二的分艦隊能夠暢通無阻地抵達這里,那就說明敵軍的伏兵已經(jīng)離開了沿岸陣地。也可以間接說明武昌城還沒有被攻下來!”徐坤也補充道。
“就算敵軍還沒有攻下武昌,也未必一定要撤離沿岸陣地???”蔣欽不解地問道。
“因為陸師就快到了,倘若他們不撤,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此時岸上的敵軍,要么是在攻打武昌,要么干脆就是在武昌城堅守!”甘寧分析道。
“就算王二真的能夠安然無恙地到來,又如何說明武昌一定還在孫仲異的手上呢?“蔣欽又問道。
“其實興霸有一點說得不對,武昌城如果已經(jīng)被奪走的話,沿岸的敵軍,其實不用撤走也沒有關(guān)系,反而可以和武昌城互為犄角,更好地擋住我軍陸師主力!反而是武昌城還在孫仲異手上的話,敵軍必會全力攻打!“周瑜說道。
“原來如此!”眾將這才恍然大悟。
“徐琨將軍,再辛苦你跑一趟,派人前去通知王二率部過來,為了以防萬一,多派幾艘船前去!此外,在經(jīng)過沿岸陣地時,務(wù)必要大張旗鼓,以此確定一番,在沿岸陣地上到底還有沒有伏兵!“周瑜下令道。
“諾!”徐琨領(lǐng)命道。
注:詐死之計,是三國演義里周瑜想出來的,用來對付諸葛亮,被譽為第三十七計。但最終被諸葛亮識破,導(dǎo)致計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