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處置孫權
第二天,我單獨找到了孫權和陳到,準備最后處置孫權。
此時,二人匍匐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出。
對于陳到,其實我已經(jīng)有了安排,那就是在荊南軍團為將。
從此以后,孫權、陳到不能再在一起了,這也是為了進一步防止孫權野心的滋生。
所謂槍桿子里出政權,只要孫權不能接觸到兵權,相信他的野心也不會再次膨脹!
至于我之前為何不殺孫權,放過孫權,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孫權畢竟是我明面上的親弟弟,且是一枚人才,殺了實在可惜。
再者,雖然孫權反叛,但其實知道的人并不是太多。
倘若將其殺之,我確實有理由和證據(jù),也不怕不能服眾。
可一旦殺了,雖然很多事情和問題確實可以得到解決,但也難免損失了一枚人才。
因此,我本著人盡其用的原則,最終還是打算饒他一命。
二是在歷史上,在孫策臨死之際,孫策也是親自將孫權給定為繼承人的。
在當時,孫策之子—孫紹尚且年幼,弟弟中也只有孫權最為出色。
不過現(xiàn)在,我的繼承人卻是有了更多的選擇,也不再只局限于孫權一人了。
一方面是孫紹已經(jīng)長大,如今已經(jīng)十二歲了,再有幾年便會加冠。
另一方面,我的宗族中——孫賁、孫翊、孫暠、孫瑜等人也都是能力出眾之輩,理論上也都是可以作為繼承人作為選擇的。
既然現(xiàn)在的選擇性多了,那就算日后我不幸戰(zhàn)死,孫權再繼位的可能性也不大。
反正有那么多人都盯著我的位子呢,因此多孫權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難不成就因為孫權有野心,有過繼位和反叛的先例,我就要殺了他嘛?
如果其他人也有野心,那我是不是也要殺,道理其實都是一樣的。
總之,殺有殺的好處和壞處,不殺的話卻也有無數(shù)種辦法可以應對。
為此,我先后想到了三種對孫權的處置方案,分別是:
一、將孫權發(fā)配嶺南,讓他統(tǒng)帥山越軍團繼續(xù)攻略交趾;
二、將孫權并入宿衛(wèi)虎騎之中,一直待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擔任一名普通騎卒;
三,將孫權下方一郡擔任太守,今生今世不再接觸兵權,而是只做一名文官。
至于到底是何種選擇,說實話我很猶豫,因此就找來孫權、陳到再問問。
“仲謀、叔至,爾等起來吧!”我說道。
隨即,二人從地上爬了起來,面上卻是顯得很是惶恐。
“叔至,我知道你想跟隨仲謀,但你也知道我才是主公!雖然仲謀是我的弟弟,我理當重用,但畢竟仲謀背叛過我!多的話我也不說了,我饒了仲謀,自然也會饒恕你!你今后就不要和仲謀待在一塊了,就給我老老實實地在軍中效力,你是那塊料子!”我對陳到說道。
“大將軍,末將…”
聞言,陳到越發(fā)地惶恐,不由得看向了孫權。
“叔至,你就聽我兄長的話吧!兄長能夠饒過我,又將你我分開,實際上也是為了保全你我的性命!咱們這兩年來做了太多的錯事,照理來說理當被處死,可兄長還是放過了你我。事到如今,我倆的主仆情份也算是到頭了,從今往后你也不要再效忠于我了!叔至,你應該效忠我兄長,更應該效忠吳國的百姓!”孫權如此說道。
說實話,孫權此言一出,我還真是對他有些刮目相看了。
“兄長!權愿意放下一切,全憑兄長發(fā)落!”孫權說道。
“仲謀,你可愿意用你主公二弟的身份換取自己和陳叔至的性命?我已經(jīng)饒過爾等的性命了,從今往后,你也不用再稱呼我為兄長!日后,你將不再是我的弟弟,而只是我麾下的大臣、官員!”我說道。
“兄…主公,臣知道了!”聞言,孫權卻是有些哽咽了。
一直以來,孫權都一直是個弟弟,活在兄長的陰影之下。
每當接觸到權利的時候,孫權的野心便會滋生,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一切的一切都只因為孫權是弟弟,若非如此,孫權如何能夠掌握到權利?
“嗯…對于陳叔至,我已經(jīng)作出了安排,唯獨仲謀你…我可以做你三個選擇,你可聽好了!”
隨即,我對孫權說出了我的想法,讓他從三個選擇中作出自己的選擇。
“主…主公!權或許做一參軍還湊合,做一軍之將也可以,可唯獨做一軍團主將,權恐怕是不能勝任的!因此,這第一個選項,權是萬萬不能接受的。何況山越軍團已經(jīng)有賀公苗在做主帥了,又有孫伯常在做副帥,權哪有那個本事位居他們二人之上?
至于第二和第三個選項,說實話,權肯定是更愿意選第三個的!”孫權一五一十地說道。
“不錯,你還算是有自知之明,以你的本事確實從政要比從軍好!你的能力現(xiàn)在做一太守,日后做一州刺史也足以勝任!可要你現(xiàn)在做大軍統(tǒng)帥,你也確實沒那個本事,做一騎卒又顯得有些屈才!
也罷,如今臨湘郡和南郡都尚缺一名太守,你自己選一個吧!”我分析了一波,隨即就問道。
臨湘郡昔日乃是荊南第一大郡,人口遠超百萬,甚至還是偽楚的都城所在。
南郡更是昔日的荊州第一大郡,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都城所在,其意義不言而喻。
可相比之下,其實二郡也都差不多了,畢竟現(xiàn)在的南郡北部已經(jīng)被劃分給襄陽郡管轄了。
論及人口,二郡已經(jīng)旗鼓相當;
論及位置,那自然是南郡更好。
一開始,我以為孫權必定會選擇南郡的,那樣一來其權利、地位也會比其他太守們要高。
可誰知,孫權接下來的選擇和表現(xiàn)卻是再次讓我刮目相看了,沒想到孫權真的已經(jīng)洗心革面了。
“主公,隨著南郡反叛、偽楚入侵,如今二郡的人口損失都極大!偏偏這兩件事都與權有關,不過兩相比較之下,臨湘郡的損失更是權一手造成的!因此,權愿意留在臨湘郡擔任太守,一方面為主公牧守一方。另一方面臨湘可以輻射周圍各郡,權可以更好地彌補之前犯下的過錯,還主公一個繁榮的荊南!”孫權說道。
“好,既然如此,孫權聽令!我封你為臨湘郡太守,日后這里就交給你了!”我當即下令道。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