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眾將歸來
雖然這五人都是后來江東聞名的人才,但畢竟初來乍到,我也不好委以他們太高的官職。
所以除了顧雍以外,其余四人都被我暫時安排做了幕僚,又派人分別給他們分配了住房。
只要他們能夠留下來,官職早晚都會有的;
只要我能籠絡(luò)住他們,就能收獲到五人的效忠。
因此,讓他們暫時擔(dān)任我的幕僚,便是我計劃的第一步。
為他們分配住房,安頓好他們及家人的生活,便是我計劃的第二步。
現(xiàn)在跟隨我一起遷移來的人員,住房問題已經(jīng)全都得到了保障。房屋以平均兩人一間進行分配,家里人多,分配到的住房也就更多。
因此,各大族和官員們都在分到房屋之后,對房屋內(nèi)部進行了進一步的裝修。
比如,他們將大片的房屋用圍墻圍起來,然后掛上牌匾,也就成了某某某府。
因為一起遷移來的大多是吳郡大族,所以秣陵這一片新建設(shè)的區(qū)域,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富人區(qū)”。
每天來此叫賣的商販更是絡(luò)繹不絕,甚至還有前來購買商鋪,想要在這里開店做生意的商賈。
各家也基本每天都會派人出來采購物品,這就讓前來金陵定居,或者做生意的商賈變得更多了。
一時間,由于人口的增多,秣陵城也更加地?zé)狒[起來。
至于官方,則分為兩個部分,正在忙得不可開交。
一部分是以張昭為首的文官們,在將錢糧全都登記入庫,清點完畢之后,又開始了對整個秣陵范圍內(nèi)人口的統(tǒng)計工作,以及周邊區(qū)域耕地的丈量工作。
當(dāng)然了,最重要的還是要應(yīng)對已經(jīng)到來的秋收,也就是所謂的秋糧入庫了,這些工作可是要事先準(zhǔn)備起來的。
另一部分則是軍隊方面,因為現(xiàn)在有著三萬五千大軍,其中新兵人數(shù)多達了三萬。
隨著秣陵城的竣工,作為參與建城的獎勵,甲胄在被一一發(fā)放下去以后,這些新兵的訓(xùn)練問題又再一次成為了重中之重!
然而目前在秣陵的將領(lǐng),只有孫權(quán)、朱桓、沈慶、孫翊四人,本身也都是新官上任,再加上五名假校尉又略顯能力不足。所以沒辦法,作為江東軍心目中“戰(zhàn)神”的我,又只得暫時住在軍營之中了。
好在上天總是眷顧我這樣勤勞的人,我竟在接下去兩天的練兵過程中,又發(fā)現(xiàn)了幾名可用之才。
他們分別是:
廣陵人呂岱、呂定公,此人從新兵中脫穎而出,因為能力出眾,所以被我直接授予了校尉之職。
陸績的從子陸遜,年僅十七歲,從吳縣一起遷移過來,也想要從軍。因為足智多謀,勇氣可嘉,也被我授予了別部司馬。
最關(guān)鍵的是,陸遜也是后世東吳四大都督的一員,日后會是一名極為出色的將才!
還有前陣子就來投奔的兩名壯士,分別叫做丁奉字承淵,倪業(yè)字大業(yè)。二人同樣生得孔武有力,其中的丁奉更是江東十二虎臣之一,并且是三國后期,東吳的大將之一。
還有一直跟在孫權(quán)身邊,擔(dān)任保鏢的周泰,也同樣被我單獨授予了別部司馬一職。
而五名假校尉在這些日子以來,因為苦不堪言,所以都來向我請求回歸本部。
無奈之下,我只得答應(yīng),然后對各部將領(lǐng)重新作了一番安排。
除我本部外,三萬大軍,孫權(quán)、朱桓、沈慶、呂岱各領(lǐng)一部,陸遜、丁奉、倪業(yè)、周泰、孫翊各領(lǐng)兩千,正好全部分配完畢。
如此一來,我終于在進入軍營后的第三天,又迎來了一段輕松的日子。
雖然都是新兵,將領(lǐng)也多是剛剛委任,但各將都憑借著自己的真本事,讓士卒們感到服氣。
而這段日子,前往平定山越的各部,也陸陸續(xù)續(xù)地趕了回來。
他們分別是:
昭義中郎將孫靜、孫幼臺;
蕩寇中郎將孫河、孫伯海;
丹陽都尉黃蓋、黃公覆;
先登校尉韓當(dāng)、韓義公;
揚武都尉董襲、董元代;
武猛校尉潘璋、潘文珪;
別部司馬呂蒙、呂子明。
都是歷史上東吳的名將,大部分都是東吳四大都督,以及江東十二虎臣的一員。
秣陵城外,一時間旌旗招展,人聲鼎沸!
當(dāng)晚,我便在軍營內(nèi)舉行了盛大的宴會,一起慶祝新治所的設(shè)立,以及諸將的返回。
除了我手下的一眾文武官員之外,我還邀請了一起遷移來的吳縣各大家族成員,以及秣陵本地的官吏及士族代表一起參加。
整座軍營內(nèi),到處都是推杯換盞,喝酒歡笑的聲音。酒水、肉食、各種菜肴,被一車一車?yán)霠I中。
“主公,來!再干一碗!”
黃蓋喝得最是起勁,九月的天氣已經(jīng)漸漸轉(zhuǎn)涼,而他竟然光著膀子在喝。
酒,永遠是武將們的最愛,這幫宿將又個個都是喝酒的行家里手。不僅喝得面紅耳赤,還都一個勁地向我敬酒,好在這個時代酒水的度數(shù)并不高。
就連一眾新晉將校,也被他們拉著一塊喝,喝著喝著都仿佛成了生死兄弟!
最夸張的還是董襲和周泰兩人,喝到高興處竟然還玩起了摔跤,但董襲顯然不是周泰這個不要命的悍將對手。
而與武將們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旁邊的一群文士了,不僅喝酒喝得斯文,期間還要吟詩作賦。
張昭作為其中官職最高之人,文官之首,當(dāng)仁不讓地就代替我成了他們的中間人。
只見他一邊時不時地接受著來自其他人的敬酒,一邊解說著如今秣陵存在的各種政務(wù)問題,甚至還當(dāng)場給幾人安排了官職。
人人都喝得盡興,人人都在這場宴會中得到了滿足。
就連三萬新兵和幾萬老兵,也都在這場宴會中迅速地打成了一片,徹底地融入了其中。
注: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孫吳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兩任。為人嚴(yán)肅,善于訓(xùn)練士卒,每每征討,他的部隊皆勇猛善戰(zhàn)。早年為郡吏,后追隨孫堅走南闖北。孫堅遇難后,黃蓋跟隨孫策“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諸山越不賓,黃蓋活躍在鎮(zhèn)撫山越的一線,前后九縣,所在悉平,遷丹陽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