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三輔之戰(zhàn)(六)
此時,楊大眼麾下只剩下了四千余騎兵,可謂是傷亡慘重。
大軍一路南下,一路上不斷地遭到魏延的偷襲,等進入陳倉地界時一萬大軍早就死的死,逃的逃了。
之所以會有人逃跑,這是因為楊大眼軍糧草不足,他們所攜帶的糧草早就在半路上就吃完了。
偏偏魏延的偷襲是只針對楊大眼的步兵,這就讓五千步兵倒了血霉,最后消耗殆盡。
魏延給予了楊大眼沉重的打擊,反觀魏延不僅大獲全勝,甚至還把楊大眼的逃兵全都給抓走了。
直到現(xiàn)在,楊大眼只剩下了四千余騎兵可用,甚至在路上為了不至于挨餓,他們還無奈宰殺了上千匹輔馬。
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楊大眼才帶著騎兵來到了陳倉地界,結(jié)果人困馬乏之際卻又遭到了三萬魏軍的攔截!
謝玄、劉牢之、王僧辯各率一萬步騎,整整三萬魏軍中騎兵也有六千之多,剩下的兩萬四千步兵中更有一萬六千人是“北府兵”的精銳!
楊大眼率領殘軍到來,魏軍卻是以逸待勞,早就已經(jīng)張著口袋嚴陣以待多日了。
眼下,一場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對于楊大眼來說局勢卻是糟糕透了頂。
三萬魏軍且有騎兵,這么龐大的軍隊已經(jīng)不是楊大眼能夠?qū)Ω兜牧?,因此打的話就是必敗的結(jié)局。
可不打就只能跑,如今楊大眼去而復返本就是為了救援陳倉,如果跑了還咋救陳倉???
為今之計,留給楊大眼選擇的余地已經(jīng)不多了,要么打,要么干脆繞過去直奔長安!
可如果打的話就是必敗,到時候別說是救援陳倉了,楊大眼軍也必定會全軍覆沒在這里。
可如果不打的話,那么楊大眼干脆就帶著騎兵直接跑,可到時候魏軍騎兵也必然追擊。
楊大眼的騎兵還有四千余騎,魏軍騎兵也有六千多,雙方差距并不大。
想到這里,楊大眼已然是有了決斷,為今之計就只能是對不起呂光了!
“呂將軍,對不住了!”楊大眼不禁望著陳倉方向,然后喃喃自語道。
“走!”
隨即,楊大眼一聲令下,當即帶著騎兵繞道而走。
開什么玩笑?
魏軍就等著圍點打援呢!現(xiàn)在秦軍的支援來了,謝玄作為此處魏軍的主帥又如何會選擇放走?
“傳令,程靈洗率領騎兵追擊,給本將黏上,步兵緩緩前進,待雙方交戰(zhàn)之時三面合圍!”謝玄下令道。
很快,雙方都動了起來,一名魏將集結(jié)騎兵追擊楊大眼的騎兵而去。
等到魏軍騎兵一走,魏軍剩下的步兵也在三員大將的指揮下緩緩移動,一路跟著雙方騎兵的腳步而去。
楊大眼帶著四千余騎兵一路逃到了渭水之畔,企圖沿河東進,直奔長安。
程靈洗帶著六千魏軍騎兵在后面追擊不止,雙方你追我逃,在渭水之畔上演了精彩的戲碼!
程靈洗(514年―568年),字玄滌,新安郡海寧縣人,南北朝時期南陳名將。
程靈洗年少時以勇猛聞名,于侯景之亂時起兵保衛(wèi)家鄉(xiāng),被授為譙州刺史,進入司徒王僧辯麾下。
王僧辯被陳霸先(陳高祖)襲殺后,他力竭方降,被陳霸先委以重任,助防京口,后參與抵御徐嗣徽、王琳進攻的戰(zhàn)斗。
天嘉五年(564年),又以都督之職擊破叛將周迪。
光大元年(567年),征討起兵的湘州刺史華皎,又招降北周長胡公元定;進軍沔州,生擒北周沔州刺史裴寬。
累官至安西將軍、郢州刺史,封重安縣公。
程靈洗治軍號令分明,與士卒同甘共苦,又勤于耕作,即使是老農(nóng)也無法與之相比。
光大二年(568年),程靈洗去世,時年五十五歲,獲贈鎮(zhèn)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號“忠壯”。
太建四年(572年),配享陳高祖廟庭。
南宋時,追封廣烈侯。
元朝時加封忠烈顯惠靈順善應公。
后再加封至忠烈王。
………
然而楊大眼率軍畢竟遠道而來,本就人困馬乏,現(xiàn)在又被追擊。
很快,掉在后面的秦軍騎兵就被陸續(xù)追上,然后被魏軍騎兵斬于馬下。
由于不斷有人被追上斬殺,楊大眼一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大怒之下干脆就決定不跑了!
“弟兄們,這群狗娘養(yǎng)的魏軍欺人太甚,咱們繼續(xù)跑早晚完蛋。與其如此,不如掉頭和他們拼了!漢人有句話說得好,置之死地而后生,咱們眼下已然是進入了絕境,既然這樣不如和他們拼了!”楊大眼當即停下,然后號令全軍道。
“和魏狗拼了!”
后面的程靈洗一看,秦軍居然不跑了,當即就樂了。
“弟兄們,跟我殺!”程靈洗大喝一聲,當即身先士卒地發(fā)起了沖鋒。
這六千騎兵分屬于謝玄、劉牢之、王僧辯的麾下,現(xiàn)在的魏軍主力每一軍都有兩千騎兵,而程靈洗本就是王僧辯的副將。
此次出征,主帥謝玄發(fā)現(xiàn)了程靈洗的不凡之處,于是提拔他為騎兵主將。
為此,魏軍三軍中的騎兵全部集中于一處,全部交給了程靈洗統(tǒng)帥。
自程靈洗率領騎兵追擊后,謝玄、劉牢之、王僧辯各自率領著八千步兵正在緩緩而來,謝玄、劉牢之更是各自統(tǒng)帥著八千“北府兵”的精銳!
在秦漢大戰(zhàn)時,來自兗州的北府兵,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精銳之名。
然而在渭北決戰(zhàn)之前,四州聯(lián)軍不戰(zhàn)而逃,這也讓北府兵因此蒙受了恥辱。
后來,兗州軍、豫州軍、徐州軍陸續(xù)加入了魏軍的系列,兗州軍(北府兵)更是成為了魏軍中的佼佼者!
如今,魏軍北上關中,誓要奪回故土,北府兵更是要一血當年從渭北逃脫的恥辱!
另一邊,就在雙方騎兵大戰(zhàn)之際,陳倉城內(nèi)的呂光也已經(jīng)整軍做好了突圍的準備。
自從三萬魏軍離開后,如今城外的魏軍只剩下了張郃、高覽兩軍,這無疑讓呂光看到了離開這個絕地的希望。
然而現(xiàn)在的呂光手里騎兵已然只剩下了兩千余騎,反觀張郃、高覽的兩萬大軍中騎兵卻有四千,雙方實力差距懸殊。
而張郃、高覽兩軍則分別布陣在陳倉的東北方向和西北向,這意味著呂光無論選擇從哪個方向突圍,他們都將至少面對魏軍的四千步兵以及一千騎兵!
當然了,若是呂光選擇從正北方向突圍的話,那么就得面對至少一萬魏軍了。
呂光不傻,他此次突圍是為了前往救援長安,因此他選擇了從正東方向突圍!
這個方向負責攔截的魏軍主將正是張郃,身為魏軍名將,張郃的本事可一點都不在呂光之下!
眼看著陳倉的城門打開,呂光率軍傾巢而出,張郃這邊也立馬行動起來。
一場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現(xiàn)如今也已然是到了雙方?jīng)Q戰(zhàn)的時刻,可是鹿死誰手卻是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