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卻月之陣
一夜之間,蜀軍大營被拆除了寨墻,劉裕居然率軍攻打荊北軍團去了!
原本在蜀軍大營的一側(cè)有一條小河,這不僅是蜀軍的取水地,同時也是蜀軍的生命保障線。
俗話說得好,人不吃飯能活七天,不喝水卻只能堅持三天。
正因為有這條小河的存在,蜀軍不僅解決了水源問題,事實上我軍也因此被一分為二!
原本我軍在蜀軍大營的外圍駐扎著三個軍團,荊北軍團在河的對岸,與蜀軍大營遙遙相對。
我和魯肅帶著江東軍團在蜀軍大營的南邊,一起的還有宿衛(wèi)虎騎,乃是我軍的主力。
至于后來才趕到的近衛(wèi)軍團其他軍,他們原本都在蜀軍大營的西側(cè)駐扎,在陳慶、姜維率軍護送三萬余投降的蜀軍離開后,實際上現(xiàn)在只剩下了鄧羌的炮灰營。
就跟包圍城池一樣,我軍三個軍團一分為三,分別圍堵著蜀軍大營的三個方向,唯獨只放過了東側(cè)。
在一連串的變故下,蜀軍一改往日死守大營的策略,如今卻是采取主動出擊了!
蜀軍拆了寨墻,用來制作木筏和竹筏,大部隊竟然在一夜之間就渡河而去。
河的北岸駐扎著荊北軍團的五萬人,他們分成了五座營寨,按照前后左右中的方式分開駐扎。
一夜的變故,使得我軍上下全都毫無防備,直到天亮才發(fā)現(xiàn)了蜀軍的變故!
等到營中戰(zhàn)鼓聲響起,我軍全軍集結(jié)并有許多人出營之后,我等上下所有人全都傻眼了。
只見在河邊,蜀軍用數(shù)百輛大車圍成了一個半月型,后面是數(shù)千蜀軍,
在河面上,還有數(shù)十條木筏和竹筏,上面也各有數(shù)名不等的蜀軍弓箭手。
在河的對岸,還有一支大約五千人的蜀軍在嚴陣以待,顯然是為了預(yù)防我軍渡河而留下的。
算一算人數(shù),就目前能看到的蜀軍就大約有七八千人,至于剩下的兩萬蜀軍去了哪里就不得而知了!
“子敬,你說蜀軍這是要做什么?”我有些不解地詢問魯肅道。
“肅猜測,如果蜀軍是為了撤退的話,那么就不應(yīng)該留下這么多人在這里!主公且看,這用糧車圍起來的陣型十分眼熟,分明就是秦漢大戰(zhàn)之前,我等所研究的卻月陣!而在河面上還有弓箭手,對岸還有數(shù)千蜀軍,這分明就是為了阻擋我等渡河!再看旗號,劉、法,顯然劉字旗號不是劉裕本人,那就是劉遵考與法正了。一個是劉裕的親兵大將,一個是劉裕的謀臣,如此重要的人物也不可能被劉裕放棄!因此,肅斷定,劉裕定是帶著其余蜀軍攻擊荊北軍團的大營去了!”魯肅分析道。
聽了魯肅的分析,我不禁皺起了眉頭,內(nèi)心里卻又是十分不解。
“荊北軍團有五萬人,且剛剛參加完襄陽大戰(zhàn),兵力也得到了補充。韓當(dāng)、孫河、潘璋等將也都是我軍宿將,不僅戰(zhàn)斗力不弱,將軍們也都十分善戰(zhàn)。反觀劉裕麾下頂了天只有三萬人,說不定還沒有,除去此處留下的這些軍隊外,劉裕頂多是帶著兩萬人去進攻荊北軍團!先不說劉裕能不能贏,就算他贏了呢?到時候他的大軍還能剩下幾個?何況北邊是襄陽,駐扎的是戰(zhàn)斗力更強的南陽軍團,更別提咱們這邊還有江東軍團和近衛(wèi)軍團了!
劉裕區(qū)區(qū)三萬人,就算打贏了荊北軍團又能如何?難不成他還可以翻盤?亦或者他的目的是為了擊敗荊北軍團,然后逃回上庸?想不通,我想不通啊!”我向魯肅說道。
“主公,不管劉裕準備干嘛,眼下大戰(zhàn)再起,咱們卻也只能被牽著鼻子走!”魯肅提醒道。
“也是!不管怎么樣,劉裕必然會進攻荊北軍團,也不知道韓當(dāng)他們是否有防備!咱們現(xiàn)在既然知道了,那就不能坐視不管,還得先消滅了眼前之?dāng)吃僬f!”我想了想,然后說道。
“主公,面前的蜀軍滿打滿算只有七八千人,其中大部分還在對岸。也就是說,在咱們消滅眼前之?dāng)常M而在渡河之前,對岸的五千蜀軍是對咱們造不成威脅的!
我軍眼下有著優(yōu)勢兵力,要擊破這個卻月陣并不難,難的是渡河時將會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和困難!”魯肅說道。
“卻月陣需要背靠河流,當(dāng)初我在臨涇時,由于地形問題,擺的卻月陣是個高仿的。沒有車輛,我就用壕溝、拒馬代替;沒有河流,我就背靠城池代替。現(xiàn)如今,蜀軍擺的這個卻月陣倒是正宗,就是不知道有幾成威力!”我分析了一波道。
“主公,卻月陣是用來對付騎兵的陣型,我軍確實有騎兵,但卻還是以步兵為主!雖然卻月陣厲害,但陣中頂了天只有三千人,且陣列長達四五里。我軍人多,主公可命江東軍團全軍出動,讓蜀軍顧此失彼,從而輕易地就能破陣!”魯肅建議道。
“子敬,你的辦法是好辦法,也很高效、快捷!不過這么做會不會傷亡太大了點?你看陣中,蜀軍皆是長槍兵和刀盾兵,弓箭手則都在河面上。我軍五萬人強攻,預(yù)計傷亡至少得五千人,說不定還不止!”我觀察了一會,隨即便說道。
聞言,魯肅不禁緊鎖著眉頭,顯然也是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我這人向來愛兵如子,不喜歡打送人頭的仗,遇戰(zhàn)總喜歡謀定而后動。
魯肅深知這一點,因此在想到他的辦法會導(dǎo)致慘重的傷亡之后,當(dāng)即就嘗試著思考新的辦法了。
“這個卻月陣就已經(jīng)不好對付了,等到待會過河之時,我軍定然又會面臨慘重的傷亡,那樣就得不償失了!咱們得再好好想想!”我再次說道。
“主公!小將請戰(zhàn)!小將愿意帶著宿衛(wèi)虎騎繞道渡河,突襲對岸的蜀軍!”凌統(tǒng)在一旁聆聽著,隨即請戰(zhàn)道。
“好,準了,不過我只許你帶兩千騎前往,把黃敘和另外的一千騎給我留下!”我下令道。
“喏!”
隨后,凌統(tǒng)領(lǐng)命而去,兩千宿衛(wèi)虎騎也很快滾滾而去。
不多時,鄧羌聞訊從西邊趕來,居然也是來請戰(zhàn)的!
“主公,末將的炮灰營有兩萬人,都是蜀軍降卒,死光了也不心疼,讓末將強攻吧!”鄧羌請求道。
我想了想,隨后說道:“什么降卒死光了不心疼,以后這種話別再說了!我志在天下,不管蜀人、楚人,以后都是我大吳的子民!死了我一樣會心疼!再者,面對這種局面,若是一味地強攻,傷亡慘重之下定然有損士氣,得不償失!”
我當(dāng)即駁回了鄧羌的請求,開什么玩笑,老是強攻還爭什么天下?
每遇一場仗就只知道強攻,那以后還有無數(shù)場仗,哪有那么多人命去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