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西涼兵團
時間回到半年前。
彼時,馬超、馬岱、王雙已經(jīng)率領五千鐵騎南下武都,其他軍隊則是被留在了隴州。
龐德、李暠鎮(zhèn)守隴西,麾下有三千鐵騎、兩千步兵,以此應對西邊的羌人。
吳才、魏延、丁奉、張軌、胡遵在安定,麾下有六千鐵騎、四千步兵,以此應對北邊的胡人。
期間,呂光、楊大眼率領殘軍通過隴山,然后進入到了漢陽境內(nèi)。
漢陽的趙氏以為是來討伐的秦軍,于是,立即向鎮(zhèn)守隴西的龐德作了匯報。
彼時,龐德麾下只有三千鐵騎可以機動,兵力不足。
由于擔心鐵騎在離開后,西邊的羌人會以此入侵,因此龐德未敢輕動。
結果這些秦軍只是過境,并沒有在漢陽攻城略地,因此西涼軍不再理會。
后來,呂光、楊大眼一路暢通無阻,從而逃到了金城。
彼時,吳才方面想要攻打金城及河西四郡,結果卻得知了有一支秦軍到來。
雖然人數(shù)不多,但也有近兩千鐵騎,因此吳才暫時選擇了觀望。
后來,馬超率軍攻下了武都,同時配合姜維拿下了漢中。
蜀漢滅亡,益州平定,可關中的魏軍主力卻也慘遭消滅。
在此之時,秦軍已經(jīng)開始了對魏軍的反攻,因此局勢十分危急。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秦軍北路軍南下,從而進入了北地郡。
由于強敵來襲,吳才方面頓時面臨困境,因此只能徹底放棄攻打秦國后方的計劃。
再加上隴州遠離吳國本土,西涼兵團又兵力短缺,因此面對強勢的秦軍漸漸地落了下風。
這種壓力是無形的,因為西涼士族本來是看魏吳強而大秦弱,所以才選擇了依附西涼軍。
可隨著局勢的變化,魏軍已然是大勢已去,吳國方面卻也依舊給予不了西涼軍太多的支持。
西涼士族們便開始有了二心,一方面擔心西涼軍被消滅或者被趕走后,秦軍可能會對他們進行報復。
另一方面,他們在依附西涼軍后,只有付出,沒有回報。
因此,久而久之,西涼士族就轉而開始支持秦軍。
一開始,西涼士族對西涼軍提供的支援越來越少,這使得西涼軍得到的補給越來越匱乏。
在無以為繼之下,西涼軍只能找到士族進行對質,結果吃了閉門羹。
這一下子,傻子都知道怎么回事了,因此吳才等人也沒有辦法。
緊接著,匈奴人、奚人、胡人開始進入安定郡,企圖攻打西涼軍。
面對如此局勢,西涼軍再也沒有了和秦軍周旋的實力,因此只能被迫撤退到漢陽境內(nèi)。
另一邊,龐德更慘,他的鐵騎差點深陷狄道城中。
這天,龐德聽聞羌人殺到,于是率軍出戰(zhàn)。
結果大軍一到,羌人又跑了,于是龐德只能無奈罷兵。
緊接著,鐵騎回城,結果在入城時遭到了自己人的暗算!
三千鐵騎遭到了伏擊,因此損失慘重,龐德是又驚又怒!
面對自己人的暗算,龐德大怒之下想要反擊,結果羌人去而復返。
在兩面夾擊之下,龐德大敗,三千鐵騎也因此損失過半。
之后,龐德率領殘軍逃竄,羌人卻在后面緊追不舍。
一直退到了武都境內(nèi),羌人這才罷兵,結果又殺奔漢陽境內(nèi)!
吳才這邊,在退到冀城之后,才終于松了口氣。
然而安定張氏、胡氏,隴西李氏都反了,漢陽趙氏又怎么會獨善其身?
說起來秦將趙貴就出自漢陽趙氏,漢陽趙氏本身與秦軍之間的聯(lián)系,就比其他三族要更加緊密!
果不其然,趙氏好心收留西涼軍,目的不過是為了請君入甕。
待到吳才等人發(fā)現(xiàn)情況不對之時,已經(jīng)為時已晚,匈奴人、奚人、胡人、羌人,還有反叛的士族軍隊已經(jīng)紛紛殺到。
這一下子,吳才的軍隊被困在了冀城,頓時就有了傾覆之危。
城內(nèi)是笑面虎般的趙氏,城外是三萬秦軍,吳才的軍隊若是得不到救援的話,恐怕就要完了。
彼時,吳才、魏延、丁奉麾下只有兩千騎兵,以及四千騎馬步兵。
在安定張氏、胡氏相繼反叛之后,他們痛失了四千兵力,更是丟失了前期苦心經(jīng)營的地盤。
若非不缺馬匹,步兵還能騎著馬匹撤退,否則就連四千騎馬步兵也保不住!
此時,局勢危急,可吳才卻是用強力手腕先一步控制了趙氏。
這使得城內(nèi)的危機暫時得到了解除,可城外的秦軍卻也大軍壓境,這使得城內(nèi)的吳才等人插翅難逃。
好在秦軍本想里應外合,結果在趙氏被控制后,他們失去了機會。
再加上秦軍大多是騎兵,不擅攻城,因此面對占據(jù)冀城的西涼軍也沒辦法。
之后,秦軍包圍了冀城,這一拖就過去了三個月。
彼時,宇文泰稱帝、代秦、建國,隨后向西涼各族的軍隊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同時,西陵方面也通過飛鴿傳書,向西涼兵團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關鍵時刻,馬超、龐德率軍來援,并與秦軍在冀城外展開激戰(zhàn)。
見狀,吳才、魏延、丁奉率軍突圍,并同樣與秦軍展開激戰(zhàn)。
秦軍方面,大約有兩萬五千鐵騎,另有大約五千步兵。
反觀西涼兵團,吳才這邊有兩千鐵騎、四千騎馬步兵,馬超、龐德卻也只帶來了四千鐵騎。
也就是說,論人數(shù),秦軍三倍于西涼兵團!
論戰(zhàn)斗力,雙方差不多;
論武將,西涼兵團有馬超、吳才、魏延、丁奉、龐德,可秦軍也有赫連勃勃、爾朱榮、姚萇、沮渠蒙遜、達奚武、達奚長儒、李暠、胡遵。
若是與秦軍決戰(zhàn),西涼兵團勝算渺茫,秦軍必定占據(jù)上風。
因此,馬超、龐德等人本來也沒想和秦軍決戰(zhàn),只為救援而來。
反觀吳才等人,他們自然也知道現(xiàn)在不是和秦軍決戰(zhàn)的時候,因此只為了突圍。
因為西涼兵團這邊只為了離開,既然想走,且雙方多有馬匹。
所以西涼兵團最終還是逃離了此地,秦軍也根本留不住,只能在后面繼續(xù)追擊。
由于冀城地處渭北,西涼兵團在被追擊的情況下,要想渡河南逃根本不可能。
于是乎,他們暫時選擇了前往隴西,然后繞道南下。
雙方一追一逃,一直到半個月之后,秦軍最終還是放棄了。
雖然放跑了西涼軍,使得他們逃往了武都,但一萬大軍卻也損失了將近一半。
反觀各郡的秦軍加起來尚有三萬,對西涼兵團具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何況不久之后宇文泰就下達了進攻武都的命令。
西涼兵團這邊,這才剛剛有口喘息之機,結果又聽說秦軍三路殺來。
沒辦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場大戰(zhàn)也就此一觸即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