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周瑜之謀(二)
馮習(xí)、張南二人的歸降,為水師彌補了自蘇飛、趙大戰(zhàn)死后,將領(lǐng)方面的不足。
二人在劉表時期,本是荊州水師的中層軍官。后來,劉裕奪取了荊州水師,命韋睿擔(dān)任大都督,荊州水師又經(jīng)歷了兩輪大清洗,二人則因為能力出眾,于是被韋睿提拔為了校尉。
本來韋睿對二人是有知遇之恩的,二人理當(dāng)以死相報。但在赤壁決戰(zhàn)時,韋睿父子的臨陣脫逃,也讓二人和眾多降卒感到心寒。
用馮習(xí)的話來說:“韋睿大都督對我等不薄,但其人竟然在戰(zhàn)敗后拋棄了我等,實在令我等心寒!如今恩怨兩清,我等與荊州軍再無瓜葛!”
用張南的話來說:“在下本是廣陵人士,就應(yīng)當(dāng)在江東軍中擔(dān)任將校!”
于是,二人便心甘情愿地投降了周瑜,并為周瑜說降了萬余降卒。
周瑜大喜,不僅依舊令二人擔(dān)任校尉,還安排在中軍擔(dān)任了徐琨的部將。
除此以外,周瑜又將王二調(diào)撥到了甘寧的前軍之中。
如此一來,便是甘寧、蔣欽、王二三將的前軍,兵力方面還有八千人。
黃蓋、董襲、李四三將的后軍,還有八千人。
徐琨、馮習(xí)、張南三將的中軍,兵力還有近九千人。
而在宋謙、賈華帶著五千人返回后,周瑜也終于又擁有了自己的部眾。
現(xiàn)在的水師還有三萬人,但距離滿編還差兩萬之?dāng)?shù)。
兵力不足,加上久戰(zhàn)疲憊,所以水師自赤壁戰(zhàn)后,便一直都在休整中。而且其中傷員也有不少,都需要得到治療。
所以,目前全軍只有周瑜的部眾,每日在宋謙、賈華的帶領(lǐng)下進(jìn)行著操練。
六天后,又一批傳令兵從新市而來,并帶來了關(guān)于前線的最新情報。
“劉裕在新市城內(nèi)留下了兩萬傷員?還有數(shù)量多達(dá)十余萬的民夫?”周瑜聽了傳令兵的話感到有些震驚。
“主公要想消化掉這么多人,對后勤可是沉重的負(fù)擔(dān)。大都督,不如就由您來寫書信一封,勸主公率主力直接北上!”徐琨建議道。
“徐琨將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公的做法其實是對的。你想想,倘若主公這時候率軍北上,糧道必然會被這些民夫所阻斷!畢竟這些可是饑民,并不是普通民夫。”周瑜解釋道。
“啊?那也就是說主公的做法是不得已而為之咯?”徐琨說道。
“也并非如此,主公想要趁此機會收獲這些人的民心和軍心,這一點我倒也是贊同的!”周瑜說道。
“可是這么多的民夫,難道咱們真的要將他們一一送回原籍嗎?這豈不是為劉裕作了嫁衣?”徐琨覺得有些可惜道。
“這倒也不是,主要咱們得順從民意。倘若有人愿意從軍,這當(dāng)然是極好的;又倘若他們實在不愿意留下,那也只能送回去了!”周瑜解釋道。
“大都督,既然如此,那咱們是否可以用這些人來做些文章呢?”徐琨詢問道。
“你的意思是?”周瑜好奇地問道。
“咱們可以派將士混入其中,然后攻打城池!”徐琨說道。
“嗯,這是個好辦法!不過還是先將船隊開過去再說吧!不管怎么樣,都得先把人接回來再說!”周瑜說道。
“大都督說的是!”自赤壁一戰(zhàn)后,徐琨對周瑜的敬仰之情就如那滔滔江水一般,所以說話也越來越恭敬,越來越客氣了。
“不知主公還有何吩咐?”周瑜問傳令兵道。
“主公讓大都督派出軍隊接應(yīng)!”傳令兵回稟道。
“要接多少人過來?”周瑜又接著問道。
“荊南的民夫三萬人,南郡和襄陽郡的有八萬人!”傳令兵回答道。
“嘶——!這么多?”徐琨震驚道。
“咱們的艦船有五百艘,裝下這么多人倒是沒有問題,只是再加上接應(yīng)和沿途護(hù)送的軍隊,怕是就不夠了!”周瑜沉吟道。
“我等在臨行前,主公曾有吩咐,說可以分批送回,先將荊南的民夫送至此處,再將南郡的民夫送回北岸!”傳令兵說道。
“主公想得倒是周到!”徐琨不由地贊嘆道。
“既然如此,徐琨將軍就由你和馮習(xí)、張南率部走一趟吧!將三萬民夫先送來這里,然后從陸路送他們回家,到時候由你擔(dān)任主將,沿途攻打城池!”周瑜下令道。
徐琨在赤壁一戰(zhàn)沒立什么太大的功勞,此時聽了周瑜的安排不由大喜:“謹(jǐn)遵大都督之令!”
“去吧去吧!”
周瑜大手一揮,但想想還是有些不放心,跟著一起出去,然后又問道:“民夫們現(xiàn)在在哪里?已經(jīng)到安陸了嗎?”
“回大都督,我等是在五日前從新市出發(fā)的,估計這會伯陽將軍已經(jīng)帶著民夫到安陸了吧?”傳令兵有些不確定地說道。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徐琨將軍,等你到了安陸之后,要是沒有見到民夫,還請立即派人回來稟報于我!”周瑜叮囑道。
“大都督,這是為何?您有什么不放心的嗎?”徐琨不解地問道。
“非也,而是現(xiàn)在的局勢瞬息萬變,傳令兵們離開新市城已經(jīng)有五日時間了,我怕到時候會出什么變故!”周瑜有些擔(dān)憂地說道。
“大都督放心,包在末將身上!”徐琨想了想又欲言又止。
“這一次你只需要帶三萬人回來即可,艦船不必全部帶去,你就挑二百艘艦船前去吧!”周瑜叮囑道。
“喏!”徐琨回復(fù)道。
“等你們回來之后,我會把興霸的前軍、公覆的后軍一起帶走,徐琨將軍到時候留下赤壁大營,讓武昌的全柔都尉派人來接管,然后只管帶著民夫南下即可!”周瑜再次叮囑道。
“大都督,咱們這些兵力夠嗎?”徐琨問道。
“整個荊南,如今只有臨湘一座堅城,到時候徐琨將軍你只管一路攻城拔寨,不需要留下士卒守城,中軍的九千兵力足矣!”周瑜解釋道。
“喏!”
一個時辰后,馮習(xí)、張南已經(jīng)帶著部眾登船,徐琨在幾名傳令兵的陪同下也隨即登船,然后率領(lǐng)著二百艘艦船,揚帆出發(fā)。
注:張南,字文進(jìn),廣陵海陵人。原本是三國時期蜀漢將領(lǐng)。劉備攻伐吳國時,張南擔(dān)任前部。后劉備被陸遜擊敗,張南兵敗戰(zhàn)死。在這個世界,本是荊州水師將領(lǐng),在赤壁之戰(zhàn)韋睿大敗后,歸降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