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曹軍撤退
“?。。?!”
突然,曹操抱著頭滿地打滾,這是頭疼病又犯了。
“丞相!”一眾人頓時大驚失色。
“快!去叫醫(yī)匠!”就在眾人手足無措的時候,還是韋孝寬最心細。
“我去!”夏侯惇心憂曹操的病情,自告奮勇道。
很快,夏侯惇就帶來了一名醫(yī)匠,經過一番治療,曹操的頭疼癥狀卻絲毫沒有緩解。
醫(yī)匠告罪一聲,也確實沒能力治好曹操的病,于是告辭離去。
“丞相的頭疼并非真的病痛,而是憂心如今的戰(zhàn)局!”還是對曹操最為了解的郭嘉說出了問題所在。
“原來如此!”韋孝寬加入曹操麾下的時間比較晚,所以并不知道此事。
“丞相,主公!事已至此,我軍只能退兵,倘若真被江東軍打下許都,悔之晚矣!”韋孝寬連忙勸說道。
“啊!頭疼死我了!”曹操卻依舊抱著頭滿地打滾。
郭嘉不由得看了看韋孝寬,心道:“單單退兵如此簡單,丞相也就不會頭疼了!”
“丞相,不如留下關羽、張飛、薛達、張遼諸位將軍在河北,由我等率主力南下,只需固守許都,再奪回宛城即可!如今,我軍在河北已無對手,留下四位將軍足以穩(wěn)住局勢!”賈詡終于開口說道。
聽了賈詡之言,曹操的頭終于不再那么疼了。
曹操對賈詡的意見感到十分滿意,于是說道:“還是文和之言深諳我心,河北的局勢是咱們辛辛苦苦扭轉過來的,倘若全軍南下,兩年的辛苦豈不白費?還是留下部分主力繼續(xù)對并州用兵,由我等退回許都即可!”
“孟德,難道咱們不去為子孝報仇了嗎?”夏侯惇突然煽風點火道。
聞言,曹操又有點上頭,一想到曹仁之死,就不禁怒不可遏。
“嘭!”
曹操一腳將幾案踢倒,然后抽出倚天劍,一劍砍成兩半!
韋孝寬看向郭嘉、賈詡二人,不知曹操突然間是怎么了。
“丞相,倘若對江東用兵,便會陷入兩線作戰(zhàn)的境地,對我軍實屬不利!”賈詡淡淡地說道。
“哎呦,疼死我了!”曹操突然間又頭疼了。
眼下,曹軍必須要退兵,如果只是退兵固守后方,那么就像夏侯惇所說的,曹仁的仇就報不了了!如果去給曹仁報仇,又難免會陷入兩線作戰(zhàn)的境地,對曹軍而言確實不利。
所以也難怪曹操又要頭疼了。
曹仁是曹操的心腹、兄弟,他的仇不能不報!河北的局勢也是曹軍辛辛苦苦扭轉的,也不能放棄。孫策要打,河北也要打,但如何能同時打兩個?這讓三位謀士不禁犯了難。
書房里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主公,眼下還是全軍撤退,固守后方要緊!”韋孝寬率先打破了平靜。
“哎…”曹操只是嘆氣。
“丞相,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還是我等退回后方,讓六位將軍繼續(xù)對河北用兵方為上策!”賈詡說道。
“賈文和,你什么意思?難道我子孝兄弟的仇不值得報嗎?”沒想到賈詡的話竟然引來了夏侯惇的不滿。
“啊?。?!”
沒想到,曹操這時候又突然發(fā)難,竟踹了夏侯惇一腳。
夏侯惇猝不及防,被一腳踹倒在地,看到是曹操踢他,默不作聲。
“元讓!你給我閉嘴!”曹操不禁大怒。
曹操的這一番騷操作,也讓原本想出言支持夏侯惇的曹洪不敢說話了。
三大謀士相互對視了一眼,看出了曹操的真實心思。
“丞相,河北和江東軍之間只能選擇一個,萬萬不可兩線作戰(zhàn)吶!”韋孝寬連忙勸說道。
話里話外的意思,倒也贊同賈詡的建議。
“哎,就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倘若子孝沒死,文和的建議未嘗不是一個好建議。但如今子孝已死,這個仇確實不能不報!許都也不能不固守!宛城也不能不奪回!尤其是孫策和江東軍該死!”曹操說著說著竟成了在咆哮。
由此可見,曹仁之死確實觸及到了曹操的逆鱗。他曹操可以吃敗仗,他的部將也可以輸,但宗族的死讓他不能忍!
“孫策、冉閔!必須死!”曹操又補充道。
“丞相,其實我軍撤出河北也未嘗不可!倘若我軍撤退,必會引得并州、高歡、袁譚三方爭奪,大打出手。屆時,我軍只需扶植其中一方,便可用驅虎吞狼之計!”韋孝寬建議道。
“哼哼,高歡此人乃本初外甥,不思為舅父報仇,卻與冉閔、劉琨勾結。由此可見,此人實乃梟雄,眼中只有利益,何來仁義?并州更是我軍大敵!唯獨顯思(袁譚),如今本初就剩這一個兒子了,要我扶植他也未嘗不可!但就這樣全軍退出河北,我又如何甘心?”曹操說道。
“嘉有一計,可解丞相憂慮!”這時候,郭嘉突然說道。
“哦?奉孝有何妙計了嗎?”曹操聞言不禁大喜,一眾謀士里就屬郭嘉最讓他喜歡。
“派出使者,與袁譚結盟,由關張二位將軍守衛(wèi)魏郡,防備并州,坐視袁譚與高歡相爭!如此一來,我軍主力便可從容退回后方,我軍一退,許都定然無憂。明年春后,再對江東用兵,豈不兩全其美?”郭嘉說道。
韋孝寬、賈詡聽了郭嘉的話,不禁陷入了沉思,曹操則撫須思索著,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如今南方已經成了一個爛攤子,劉裕被打殘,孫策已然沒了對手,所以才會對付曹仁!
在曹操的心里,就是孫策先對曹仁動手的,他不信曹仁會不顧他的嚴令,十分輕率地就率軍南下。曹操更不信曹仁、羊侃的組合竟會如此地不堪一擊!
“也罷!立即派出令兵,傳令各軍撤退,由張遼鎮(zhèn)守河東、河內一線,云長、益德、安都鎮(zhèn)守魏郡。再派出使者聯(lián)絡顯思,結為盟友!”曹操當即拍板道。
“丞相英明!”
眾人都很高興,就連夏侯惇、曹洪也一臉美滋滋地,因為曹操的這番布置,明顯是準備為曹仁復仇了!
注:袁譚,字顯思,汝南郡汝陽縣人。
漢末政治人物,大將軍袁紹長子,曾任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擊敗田楷、孔融,完全占據青州。
袁紹去世后,審配等偽立遺令,擁立袁尚為繼承人,袁譚不能繼位,心懷憤恨。
后來,袁譚、袁尚二人之間的矛盾徹底爆發(fā),袁譚聯(lián)合曹操共同攻打袁尚。
建安十年,曹操興兵進攻南皮,袁譚奮力抵抗,終于在曹操急攻之下戰(zhàn)敗,為曹純麾下虎豹騎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