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五大軍團
回到大帳,眾人一一坐定。
隨即,我便向眾人問起了西昌那邊的情況。
程普作為代表,向我說道:
“主公,自末將和叔弼帶著兩萬山越青壯抵達西昌后,距離大戰(zhàn)結束已經過去了十多天。
全城的軍民,包括陳將軍的廬江上甲在內,全都十分地疲憊。
末將當時問過了張?zhí)?,據張?zhí)厮f,這一戰(zhàn)山越軍民以及西昌軍民損失了二十五萬之多。城內、城外,尸體都堆積如山,張?zhí)嘏c是郡丞組織軍民,在陳將軍帶著廬江上甲的協助下,攻下了城外的山越大營,又收降近十萬之眾。
之后,眾人一起清理了尸體,全部進行了焚燒。再之后,徐將軍和孫將軍又陸續(xù)帶著近二十萬山越軍民抵達。
三方匯合,總計得到了六萬山越青壯,以及三十萬山越百姓!”
程普在說話的同時,我聽得也很認真,隨后我又問道:“在你們抵達前,我發(fā)出的飛鴿傳書都收到了嗎?”
程普因為不知道此事,所以看向了陳武。
陳武自然明白我和程普的意思,隨即說道:“回主公,就在程將軍率眾抵達西昌的十天前,末將等便已經收到了主公發(fā)出的飛鴿傳書!之后,是郡丞接任太守之位,張大人則表示要留下來先進行下工作上的交接!再之后,便是程將軍、徐將軍、孫將軍等陸續(xù)率眾抵達,西昌的賀將軍便在末將等的協助下,開始收降山越青壯,并對三十萬山越百姓進行安置!”
“不錯,不錯!”
聽到大家收到了飛鴿傳書,這讓我十分高興,同時山越軍團已經開始重建,也讓我感到十分欣慰。
“不知賀公苗是如何安排那些山越青壯的?”我接著又問道。
“主公,賀將軍他按照主公在飛鴿傳書上的指示,把幸存下來的將士全部安排在軍中擔任軍官,從伍長、什長,再到校尉,所有軍官皆是我軍將士在擔任,末將在了解過后也是對賀將軍的安排感到贊不絕口!”程普回答道。
“不知校尉一級又有何人?”我問道。
“嗯,按照主公的吩咐,賀將軍將擔任山越軍團主將。而賀將軍以下,孫伯常將軍擔任副將,然后是末將帶去的丹陽山越首領費棧,接著便是原先賀將軍麾下的祖郎、金齊、毛甘,以及孫伯常將軍麾下的徐詳、胡綜,總計三將五校尉!”程普一五一十地向我匯報道。
三將五校尉!以及六萬余大軍,這便是山越軍團目前的兵力情況,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發(fā)展,恐怕人數能夠達到十萬之眾,這已經是現在人數最多的一個軍團了。
西昌之戰(zhàn),賀齊承擔了守城任務,但說實話,在守城這塊,賀齊的能力并不突出。
而賀齊的能力應當體現在野戰(zhàn)和攻城上面,廬陵、會稽以南便是交州。我之所以組建山越軍團目的便是為了日后攻略交州,畢竟交州也是山地較多,十分適合山越人,也能讓賀齊發(fā)揮他的價值。(以前是山越軍區(qū),承擔鎮(zhèn)撫山越的作用,那時候所謂的山越軍團是相對而言的,但現在的山越軍團才是名副其實的一個軍團)
有了山越軍團,日后的江東不僅固若金湯,在未來攻略交州的時候也將會是一支主力軍。
而周瑜那邊,周泰、孫瑜、全琮三將,雖然都在桂陽,名義上也是為了對付交州的陳霸先,但說實話也就起到個防守作用。
三將麾下區(qū)區(qū)一萬五千將士,防守桂陽綽綽有余,但要是用來攻略交州,對付陳霸先,那恐怕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所以日后攻打交州的任務,舍賀齊的山越軍團還能有誰?
至于周瑜的荊南軍團,說實話現在兵力太過單薄,再加上作戰(zhàn)任務十分繁重。既要防守荊南,防范江陵的劉磐、交州的陳霸先,還得看著劉裕不讓他輕易地奪取益州。
不管是劉裕,還是陳霸先,亦或者是能力超級加倍后的劉磐,都不是易于之輩。
而這也是當初周瑜讓我把大將軍幕府設在江夏的原因之一。
眼下,我的地盤雖然有兩個州,但實際上卻可以劃分為四個區(qū)域,分別是淮南、江東、荊南和荊北。而江夏正好就在這四個區(qū)域的中間位置,不管是到哪個區(qū)域的距離都差不多。
周瑜的眼光可謂是十分毒辣的。
倘若在戰(zhàn)時,由我親自坐鎮(zhèn)江夏,進行調度,甚至還能做到對各個區(qū)域進行有效而又快速地支援!
畢竟走水路的話,都能到達這四個區(qū)域。
現在江東軍團的主將已經選好了,將士們也已經返回,這也意味著江東軍團已經建立。
也就是說,現在我的手里已經有了五個軍團,分別是:
一、淮南軍團所屬:
都督徐琨,坐鎮(zhèn)壽春,并直接指揮淮南水師;
呂蒙,淮南都尉,壽春令,坐鎮(zhèn)壽春;
丁奉,臨淮都尉,坐鎮(zhèn)歷陽;
陳到,蘄春都尉,麾下龔都、劉辟兩位得力干將,坐鎮(zhèn)弋陽;
到彥之,校尉,鐘離守將,坐鎮(zhèn)鐘離。
總兵力約三萬。
二、山越軍團所屬:
主將賀齊,副將孫暠,麾下費棧、祖郎、金齊、毛甘、徐詳、胡綜。
另有會稽都尉朱然,正在會稽境內清剿山越殘余。
總兵力約有七萬人。
三、荊南軍團所屬:
主將周瑜,坐鎮(zhèn)臨湘,身邊還有本部校尉宋謙,長沙都尉昌義之;
防備益州方面,主將甘寧,率領麾下“車下虎士”,坐鎮(zhèn)公安,節(jié)制王二、李四二將;
水師方面,主將黃蓋,節(jié)制蔣欽、馮習、張南三將;
防備交州方面,主將周泰,節(jié)制孫瑜、全琮二將。
總兵力約有六萬。
四、荊北軍團所屬:
主將太史慈,節(jié)制陸遜(副軍師)、廖化,暫時坐鎮(zhèn)安陸;
“解煩軍”,同時也是前軍主將韓當;
左軍主將沈慶;
右軍主將孫河;
后軍主將潘璋,節(jié)制馬忠;
炮灰營主將魏延,副將羊侃。
總兵力約為六萬。
五、江東軍團所屬:
主將,同時也是前軍主將程普,節(jié)制孫翊;
左軍主將黃忠;
右軍主將徐盛;
后軍主將朱桓(重傷未愈),節(jié)制董襲;
“廬江上甲”統(tǒng)帥陳武。
總兵力約為三萬五千人。
除此以外,還有“無難軍”主將孫賁,節(jié)制霍峻,鎮(zhèn)守新市;
“白袍軍”主將陳慶,副將吳才,暫時坐鎮(zhèn)宛城。
五大軍團,再加上我的本部五千人,總兵力約為二十八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