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水師問題
大軍再次出發(fā),周瑜卻駐足站在夏湖邊,久久不動。
“公瑾,該出發(fā)了!”我不禁提醒道。
“哎,伯符,我坐慣了戰(zhàn)船,這長途行軍起來還真有些吃不消!”周瑜感嘆道。
“汗,將士們也都在咬牙堅持著呢!可有什么辦法,在南方可以坐船,到了北方可就只能徒步了。咱們又沒有那么多馬匹可供數萬大軍騎乘,到時候前往關中不還是得徒步?我也知道將士們辛苦,但既然說了要整訓,那就得從這時候的行軍開始!”我對周瑜說道。
“哈哈哈,罷了罷了,那我就權當陪你們操練了!”周瑜笑著說道。
“你呀,在水上是大都督,以后在陸地上也是大都督!可不能除了水戰(zhàn),野戰(zhàn)、攻城戰(zhàn)、守城戰(zhàn)不如人??!”我說道。
“哼,那你真是小看我了,可別忘了荊州是誰打下來的!”周瑜不服。
“哈哈哈,說的也是!不過公瑾,這一次北上面對的乃是異族軍隊,以騎兵為主,我軍若是面對異族,戰(zhàn)斗力不容樂觀啊!”我不禁感嘆道。
“這些等到了西陵再說!伯符,我問你,日后水師該怎么辦?”周瑜問道。
“水師嗎?眼下益州未平,水師還有大用場。不過等到益州也平定了,恐怕水師的作用就會越來越??!現在荊州水師和淮南水師,哦不,是金陵水師,加起來總共有三百艘戰(zhàn)船。其中,武裝艦船有二百艘,剩下一百艘都是普通戰(zhàn)船。水師雖然強大,但說實話不打水戰(zhàn)的話也確實無甚用處,甚至留著也顯得累贅。所以我想,等到南方徹底平定后,除了武裝艦船外,其他戰(zhàn)船全部裁減掉改為運輸船?!蔽蚁蛑荑そ忉尩馈?/p>
“哎,真是可惜了!昔日的荊州以水師稱雄天下,在擊敗荊州水師之后,我軍便是天下第一水師。但隨著我方的地盤越來越大,水師的重要性反倒是越來越低了?!敝荑げ唤行┚趩省?/p>
“但水師真的會沒用嗎?公瑾,我看未必!”相比周瑜,我卻目光堅定。
“哦?此言何意?”周瑜問道。
“咱們雖然和曹操結盟了,但早晚還會有一戰(zhàn)的。哪怕這次遠征,我軍大獲全勝了,和曹操治下的幾位刺史也難保不會有一戰(zhàn)!公瑾你想啊,到時候不管是我方進行防御,還是主動出擊!在中原地界,尤其是面對豫州、徐州的時候,水師也依舊能派上用場不是嗎?”我對周瑜說道。
周瑜聽了我的話后,不禁沉吟不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見周瑜不說話,我也只能陪著他一起沉默,就靜靜地望著眼前的湖面。
許久之后,周瑜從沮喪中走出來,好似下定了什么決心一般。
“伯符,聽說原先在金陵造船廠,你派人在研究什么龍骨技術,什么遠洋海船?”周瑜問道。
“這是機密,公瑾你又是從哪聽來的?”我不禁打趣道。
“哈哈哈,你別管我從哪聽來的,你就說是不是這樣吧?“周瑜笑著說道。
“是,我下了重金,并許以高官厚祿,就為了日后能夠擁有一支遠洋艦隊!公瑾,海上可不比江上,那里遼闊著呢!”我對周瑜說道。
“海上嗎?相比大漢十三州,在大海上恐怕會更有趣!”周瑜好似又滿是憧憬和向往。
“除了咱們揚州以外,交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皆是沿海!倘若海船研制成功,我軍便可以從海上進攻這幾個州!如此一來,若要一統(tǒng)天下,豈不是事半功倍!”我說道。
周瑜不禁眼前一亮,有些醍醐灌頂,被我這么一說瞬間就醒悟過來。
“妙啊!伯符,你這主意真是太妙了!”周瑜不禁感嘆。
我心想,因為這個時代的局限性,恐怕壓根沒人會往大海去想。
什么遠洋艦隊,什么海軍,什么跨海進攻等等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公瑾,怎么樣?如此一來,你還覺得水師在日后會沒有用武之地嗎?”我不禁問道。
“伯符,我今日算是徹底地服了,可真有你的,奇思妙想竟然這么多!”周瑜大感佩服。
我又心想,可惜周瑜不是穿越來的,否則以周瑜的才智,要是在未來待過的話,恐怕比我厲害的多了。
正因為如此,在來到這個世界以后,我才會建學校、醫(yī)院,然后統(tǒng)一礦廠、造船廠、兵工廠、工坊等等設施。
我相信以古人的智慧,只需要稍一點撥就能擁有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這個世界的未來可期!
“公瑾,等日后遠洋戰(zhàn)船被研制出來,吳郡那邊的船廠就會開始大規(guī)模生產。日后,水師將會從長江轉移到大海上,而不在局限于內陸的江河湖泊。大海是廣闊的,還是充滿未知的一個地方,一切都需要有人去探索。當然,到時候我會成立一支海軍,畢竟打仗才是第一要務!到時候,我希望公瑾你能出任第一位海軍大都督,再替我訓練一支強大的海軍!”我對周瑜說道。
周瑜就這么注視著我,聽著我的設想,只覺得渾身充滿了能量。
“伯符,我答應你!”周瑜應下了。
隨即,周瑜又說道:“我自信這天下無人能在水上勝過我,無論是在長江還是在淮水,亦或者在大海上!伯符,到時候你就放心地把海軍交給我吧!我一定會為你訓練出一支無敵的海軍艦隊!”
“我相信你,公瑾,你一定可以的!”我對周瑜同樣也感到信心十足。
開玩笑,整個三國兩晉南北朝,雖然時間長達三百年之久,但大規(guī)模水戰(zhàn)有且只有赤壁之戰(zhàn)一次。
哪怕是和水有關的戰(zhàn)役,恐怕也只有西晉滅吳戰(zhàn)役、淝水之戰(zhàn)和鐘離之戰(zhàn)這三次了。
雖然這三次戰(zhàn)役都和水有關,但卻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水戰(zhàn),充其量只是有水師參與而已。
因此,在這個世界,在水戰(zhàn)上能夠勝過周瑜的恐怕真沒有。
就連在歷史上指揮并取得鐘離之戰(zhàn)勝利的韋睿,在水戰(zhàn)上都不是周瑜的對手,更何況其他人呢?
如果說我是“江東戰(zhàn)神”的話,那周瑜就是“江東水神”!江東的水戰(zhàn)之神。
周瑜再無疑慮,隨即與我一起胯上戰(zhàn)馬,然后追趕大部隊去了。
注:中國的造船技術在歷史上一度處于領先地位,在7000年前就已經能夠制造獨木舟和船槳了。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建造用于水戰(zhàn)的大型戰(zhàn)船。
三國時期,有高三、四層的“樓船“以及“蒙沖“、“走舸“、“赤馬“等多種船型,并且已有風帆戰(zhàn)船。
南北朝時期,發(fā)明車船(亦稱車輪船、輪槳船),以腳踏木輪推進。
公元11世紀,已經能夠將指南針用于舟師航海。
唐、宋時期,使用了水密隔艙、減搖舭骨,艦船建造工藝方面采用畫“船樣“設計施工、鐵釘聯(lián)接、桐油加麻絲捻縫技術、船渠修造、仿照船模造船、滑道下水等,木質艦船建造技術已達到比較成熟的階段。
但真正意義上海軍的出現還得到明朝!
明代已有關于造船的專著《南船記》、《龍江船廠志》;關于航海技術的專著《指南正法》、《渡海方程》,以及涉及大量戰(zhàn)船武備的《武備志》等。
在明末抗擊后金的斗爭中,登萊巡撫袁可立已有成建制的海軍參與戰(zhàn)斗,并取得了良好戰(zhàn)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