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十萬聯(lián)軍(下)
爾朱天光命人吹響了進攻的號角,一千余騎隨即排成鶴翼陣,企圖突破兗州軍的封鎖。
然而謝石卻笑了,若是爾朱天光下令列成錐形陣再發(fā)動進攻,那還有可能成功。
但若是鶴翼陣的話,那無疑是送死的行為,謝石對此十分有信心。
戰(zhàn)斗開始,爾朱天光帶著一千余騎開始了沖鋒,倒也威勢赫赫。
然而,一萬五千北府兵卻是絲毫不懼,一方面是因為爾朱天光只有一千余騎。
另一方面則是謝石治兵向來嚴謹,這些軍隊雖然都是新兵,但也只是沒有經歷過戰(zhàn)斗罷了。
隨著爾朱天光的騎兵越來越近,北府兵卻是一動也不動,甚至進入了射程范圍也沒有射出任何一支箭矢。
爾朱天光見狀,他笑了,笑容十分燦爛。
然而下一刻,爾朱天光的笑容停止了,因為他看到擋在前面的兗州軍竟然開始變陣了。
只見一萬五千北府兵一分為三,兩翼各五千人開始移動,朝著爾朱天光包抄而來。
這種情況對于鶴翼陣十分不利,畢竟鶴翼陣是殲敵的陣型,并非突破的陣型。
爾朱天光大意了,很想要挫一挫兗州軍,所以采用了這一陣型。
結果沒想到的是,謝石也是不俗,先是擺了個一字長蛇陣,結果還能繼續(xù)變陣。
此時,一萬五千北府兵已經成了天地三才陣,企圖將爾朱天光包圍。
隨著兩翼的合攏,北府兵的一字長蛇陣就如同一只張開翅膀的大鳥一樣,迅速完成了包圍。
爾朱天光帶著騎兵撞上了謝石親自率領的五千人方陣,但北府兵的兩翼也完成了合攏,然后組成了天地三才陣。
原本北府兵的陣型十分松散,爾朱天光這邊不少人都突破了謝石的封鎖,然后直接穿過。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謝石本部五千人的后面竟然還有一支五千人的方陣,兗州軍竟然傾巢而出!
這后面的五千人不同于謝石的本部,他們的陣型并不松散,相反十分緊密。
而且是標準的步兵方陣,刀盾兵在前,槍矛兵在中,弓弩兵在后。
爾朱天光帶著數(shù)百騎剛剛突破,結果就遭到了迎頭痛擊,這后面的五千人方陣朝他們射出了一波接著一波地箭矢。
這還不算完,由于事起突然,包括爾朱天光在內,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后面還有五千兗州軍。
因此,爾朱天光帶著數(shù)百騎一邊挨著箭矢,一邊又一頭撞上了步兵方陣。
結果毫無懸念,爾朱天光帶著數(shù)百騎全軍覆沒,無一幸免!
當初,馬騰帶著一萬馬家軍劫營,正是爾朱天光狠狠教訓了他。
結果僅僅不到半年的時間,爾朱天光就被人用幾乎同樣的方式給狠狠教訓了一頓,并且導致了自己的死亡。
另一方面,處在包圍圈中的爾朱騎兵也遭到了屠戮,他們困在陣中失去了機動性和速度。
騎兵受阻就會變成待宰的羔羊,何況,這個天地三才陣還是由謝石在親自指揮。
結果也是毫無懸念,爾朱天光和他的一千余騎全軍覆沒,甚至連富平都沒有經過。
戰(zhàn)斗結束了,謝石下令打掃戰(zhàn)場,清理尸體,救治傷員。
兩萬北府兵大戰(zhàn)一千余爾朱騎兵,前者大獲全勝,后者全軍覆沒。
而北府兵的傷亡不過兩百余人,這是爾朱天光帶著騎兵在突破謝石本部時候造成的,后面北府兵幾乎沒有傷亡。
雖然兩萬打一千多讓人不齒,但爾朱天光所部甚至一個也沒有逃脫,謝石取得了他想要的結果。
之后,謝石帶著得勝之師返回了富平,然后繼續(xù)等待其他方面的消息。
與此同時,爾朱榮還不知道爾朱天光已經嗝屁的消息,他正和爾朱兆帶著兩萬騎在馳援西邊戰(zhàn)場。
在那里,三萬秦軍已經與三萬豫州軍、青州軍對峙快一個月了,秦軍已經不耐煩了。
聯(lián)軍主帥——謝石讓后軍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作為后軍主將的蕭道成也不想和秦軍硬碰硬,因此,謝石的決定正中蕭道成下懷。
但此時的蕭道成并不知道爾朱榮即將帶著兩萬騎兵到來,他還在和秦軍對峙,并憧憬著未來。
另一邊,桓沖率領的三萬徐州軍,作為十萬聯(lián)軍的前軍。
這一路上,城池都是他們打下的,因此他們所立的戰(zhàn)功也最多。
眼下,整個北地郡從西往東,就只差最后一座城池了。
只要把這座城池打下來,桓沖就會率軍返回富平,然后與謝石的兗州軍匯合。
然而,這座城池卻是塊難啃的骨頭,徐州軍已經進攻了半個月,但都沒有打下來。
就在這個時候,桓沖得到了謝石那邊,讓他們撤退的命令。
倘若他們服從命令,那就意味著前面半個月的努力都白費了,死傷的將士也白犧牲了。
戰(zhàn)功是他們徐州軍的,傷亡也是他們徐州軍的,那謝石的命令聽不聽也無所謂了。
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
在戰(zhàn)略上,謝石聽從孫策的調遣,帶領聯(lián)軍切斷了北地郡南北的聯(lián)系。
同時,桓沖也聽從謝石的命令,一路打了過來。
現(xiàn)在,謝石又要他們撤退,卻沒有任何的解釋,這讓桓沖如何能夠接受?
桓沖(328年~384年),字幼子,東晉時期名將,譙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宣城內史桓彝第五子,大司馬桓溫之弟,桓楚武悼帝桓玄之叔。
在歷史上桓溫死后,桓沖忠于晉室,雖然桓氏與陳郡謝氏有所沖突,但桓沖仍以國家為重,然后犧牲宗族利益,將原本桓溫時取得的揚州刺史職位讓給謝安,自愿出鎮(zhèn)外地。
后來,桓沖與謝氏于東西兩邊協(xié)力防御前秦的進攻,助東晉于淝水之戰(zhàn)中獲勝。
太元九年(384年),桓沖逝世,享年57歲。
在歷史上,桓沖與謝安家族關系友好,在淝水之戰(zhàn)中親密無間,相互配合。
但這一世,桓沖受到了桓溫的影響,同樣成了對曹操的死忠。
如今,謝石的兗州軍聽從孫策,桓沖的徐州軍卻聽從曹操,因此處處都要對著干!
之前,謝石的命令有利于徐州軍,因此桓沖愿意聽從。
但現(xiàn)在,謝石的命令無益于徐州軍,因此桓沖決定開始和謝石對著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