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人生真諦
人與其他動物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人類是最具智慧的物種,因此人類才可以主宰這個世界。
人又生來平等,不平等的是出身;不平等的是有人命長,有人命短。
什么人命長?
是有權力的人,富有的人,健康長壽的人。
什么人命短?
唯有倒霉的人。
但有一點特別平等,那就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無數(shù)事情需要去解決,概括下就是以下三件大事:
一是成長;二是繁衍;三是生存。
三件大事過后,最后一切都會歸于死亡。
在面對三件大事時,又會面臨無數(shù)小事,怎么去解決又是個問題。
有些人一碰到事情就跳將起來,只求順風順水,膽小怕事。
有些人會勇敢面對每一次挑戰(zhàn),但最后輸了,然后再也爬不起來。
還有些人贏了,可以繼續(xù)下一輪挑戰(zhàn),直到攀上人生的頂峰。
人生的真諦在于解決問題,處理問題;迎接挑戰(zhàn),面對挑戰(zhàn)。
就好比,為什么諸葛亮贏不了司馬懿?因為蜀漢的體量差魏國好幾倍。
司馬懿又為什么贏不了諸葛亮?因為諸葛亮比司馬懿更聰明,智商碾壓。
在國力的劣勢下,諸葛亮憑一己之力抗衡魏國,保蜀漢不失。
在智商的劣勢下,司馬懿又依靠自己的長壽熬死了包括諸葛亮在內的所有對手。
也就是說,無論多么大的事,只要有辦法解決都不是事,解決不了才是事。
對于諸葛亮來說,他最大的事就是興復漢室,這一點他并沒有做到。
對于司馬懿來說,他最大的事就是奪取魏國大權從而取而代之,這一點在司馬懿的有生之年卻是做到了。
在此之前,二人都遇到了無數(shù)難關,但都被他們給一一化解了。
所以說,其實人生很簡單,但也很難。
說穿了就是要想辦法搞定所有的困難。
就像高啟強,從一個賣魚的到大佬,靠的難道真是安欣嗎?
不!所謂讀孫子兵法,品啟強人生。
一本孫子兵法,讓高啟強明白并學會及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這才是關鍵。
不是孫子兵法牛逼,也不是高啟強牛逼,而是答案其實就擺在那里。
一萬個人看待同一個問題,可能會有一萬種不同的看法,但要怎么去解決卻也有許多種辦法。
怎么看待,怎么解決,二者合一又會衍生出無數(shù)種可能。
因此,從中又可以衍生出無數(shù)種變化,這便是人生。
于是人生的真諦便又有了另一種解讀方式,那就是選擇!遇到問題選擇怎么去解決!
………
高平城內,周瑜正在撫琴,我在一旁暢想。
“公瑾,你說咱們?yōu)槭裁匆蛘蹋俊蔽覇柕馈?/p>
“為了天下,不得不打!”周瑜回答。
“不錯!咱們是為了爭奪天下,所以不得不打,好一個不得不打啊!那你說,這一場仗,咱們?yōu)槭裁匆蚰兀俊蔽矣謫柕馈?/p>
“伯符,你派遣陳慶、吳才拿下了南陽,直接威脅到了許都的安危!為了鞏固大后方,曹操不得不放棄河北,從而退兵回去固守。最后誰成想,連年大雪,異族又崛起于西涼。當此危難之際,曹操廣昭天下諸侯,共同組建了聯(lián)軍。為此,曹操也與我方化干戈為玉帛,從而拉攏我軍一起加入!所以是為大漢諸侯聯(lián)軍共同討伐大秦國!
當然了,曹操目的不純,想要借此機會一并消滅我等。而我軍為此行反客為主之計,誰知還是棋差了一招,現(xiàn)如今也是被困在了高平!
前有秦軍,后有曹軍,我軍又糧草短缺!”周瑜侃侃而談道。
“……所以和秦軍一仗,到底該不該打?”我不禁有些無語。
周瑜答非所問,侃侃而談,簡直是和我的心情不可同日而語。
“糧草還能堅持七日,不打就撤,留下陳慶他們擋在臨涇。如此一來,咱們必能安全撤到右扶風,然后直面曹軍威脅!”周瑜說道。
“……”
“所以還是要打?”我不禁問道。
“眼下答案就在眼前,決定也是伯符你自己做的,事到如今為何還要有如此多的想法?”周瑜反問道。
“其實是我心里沒底,此戰(zhàn)干系重大,咱們卻把寶押在了伯約一人身上,萬一計劃失敗了呢?”我有些急躁地說道。
“事到如今,咱們除了相信伯約,別無選擇!”周瑜斬釘截鐵地說道。
“萬一失敗了呢?”我又問道。
“伯符,沒那么多萬一!”這時,周瑜抬起頭來,目光炯炯有神地看著我說道。
“公瑾,你說咱們要是沒行反客為主之計,沒有帶三十萬人北上,而是只帶十萬精銳的話,結果會如何?”我問道。
“盟主還是曹操,你卻做不到聯(lián)軍主帥的位置,自然也沒有調兵遣將之權!最后很可能,我也不會前往蕭關,馬家軍必然會被其他諸侯收服!但咱們合兵一處,倒可能也不會有之前的慘敗了!反而在曹軍撤退之后,咱們也能盡早撤退。只是如此一來,咱們和曹軍一退,說不定現(xiàn)在已經(jīng)打了起來!
伯符,你說咱們和曹軍誰強?”周瑜在一番分析之后,接著問我道。
“曹軍當?shù)闷鹛煜碌谝恢m然我軍先后擊敗過夏侯惇、曹仁,但不過是用了諸多詭計!若是正面與曹軍主力決戰(zhàn),曹軍猛將如云,曹操麾下又有眾多謀士。更兼曹軍真可謂是百戰(zhàn)精銳,戰(zhàn)黃巾、滅呂布、平徐州、敗并州,無往不利!
反觀我軍,自我脫離袁術自立以來,掃蕩江東,又與你先后奪取淮南、江夏,鏖戰(zhàn)韋睿、劉裕于赤壁、安陸。觀我軍對手,與曹操面對的呂布、石勒、冉閔不可同日而語!而我軍仰仗者,不過南方的地利,及我軍水師之利!離開了南方的有利地形,又沒有了水軍,在平原上與曹軍決戰(zhàn),我軍必然不敵!”我也試著分析道。
“那你覺得秦軍與曹軍誰強誰弱?”周瑜又問道。
“不好比較,但昔日并州軍能打敗鮮卑,曹軍又能打敗并州軍,估計曹軍也能打敗秦軍。反觀我軍卻是被秦軍輕易擊敗,哎!”我不禁說道。
“可以說,正面作戰(zhàn),我軍還遠不是曹軍、秦軍的對手!但正面不行,咱們卻也有機會取勝!”周瑜說道。
“什么機會?”我不禁問道。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