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膚施之戰(zhàn)(上)
自從并州軍于河北大敗之后,一群殘兵敗將只能茍延殘喘,這一局面直到曹操組建大漢諸侯聯(lián)軍才得以改變。
彼時的并州滿打滿算只有三四萬軍隊,多是敗兵,再加上各地的守軍。
雖然并州軍輝煌不再,但畢竟石勒、冉閔厲害,是為并州雙子星。
那時候的大秦國崛起,號稱有五十萬大軍,其中一支正是中部鮮卑-匈奴-奚的聯(lián)軍。
為了防止這支異族軍隊突然南下,曹操為此專門釋放了河北大戰(zhàn)中的五萬并州軍戰(zhàn)俘,只為了拉攏并州軍為其守住側(cè)翼。
當五萬戰(zhàn)俘被放回去之后,并州軍這才有了些許振作,也終于重新?lián)碛辛艘恢晕⑾駱右恍┑能婈牎?/p>
雖然石勒、冉閔十分憎恨曹操,但軍隊實在是香,且二人也不是主公!
作為主公的劉聰,對于曹操的要求自然是滿口答應(yīng)的,隨即便派石勒、冉閔、劉曜統(tǒng)帥這支軍隊。
甫一拿到軍隊,三員大將當即發(fā)現(xiàn),這些戰(zhàn)俘已經(jīng)連精氣神也沒有了!
要說在一支軍隊里什么最重要?不是武器裝備,而是軍隊的精氣神!
由于河北大戰(zhàn)的慘敗,這導(dǎo)致并州軍元氣大傷,就連軍魂也被打沒了。
原本并州軍以四處征討異族而聞名于世,面對異族的軍隊,他們卻能夠憑借步兵的劣勢反過來大破異族的騎兵。
結(jié)果就是這么一支強大的步兵,他們在河北大戰(zhàn)中慘敗于曹操的十余萬大軍,這一下子連軍魂也給打沒了。
于是乎,為了重振旗鼓,石勒、冉閔、劉曜三人廢了好大一番心血。
一直到諸侯聯(lián)軍與秦軍開戰(zhàn),并州軍才正式重振完畢,五萬戰(zhàn)俘最后卻只剩下了四萬余人。
雖然人數(shù)少了一成,但整支軍隊的精氣神卻為之改變,也不知三人是用了什么方法?
之后,三員大將便將大軍重新裝備了一番,然后便帶著后方劉聰、劉琨等人好不容易搜集來的糧草上路了。
由于并州軍的任務(wù)乃是阻擊中部鮮卑—匈奴—奚的聯(lián)軍,因此,并州軍需要開赴到上郡。
從晉陽到上郡路途遙遠,一路上有山地、盆地、河流、草原、戈壁、沙漠,整整一千里路。
并州軍走了整整三個月,直到達到上郡之時,大軍只剩下了大約四萬人。
這還未開戰(zhàn)呢!五萬并州軍便已經(jīng)減員兩成,折損了整整一萬人。
然而作為主帥的石勒卻是十分高興,因為這支軍隊的軍魂終于回來了,那支戰(zhàn)無不勝的并州軍終于回來了!
緊接著,四萬并州軍在石勒的命令下,開始在上郡治所膚施縣布防。
由于中部鮮卑的領(lǐng)地在漠南,匈奴的領(lǐng)地在河套,奚人的領(lǐng)地也在河套。
雖然異族的活動范圍極大,但石勒判斷,對方若是南下的話,那么絕對會途徑膚施!
膚施可謂是異族軍隊南下的必經(jīng)之路,因此,并州軍若在此設(shè)防就絕對萬無一失!
然而事與愿違,直到并州軍在此駐守了半年,也不見有異族軍隊的蹤影。
彼時,并州殘破不堪,糧草都是劉聰、劉琨好不容易搜集來的。
本來并州人口就不多,在鼎盛時期,并州人口倒是差不多有六百余萬。
然而異族人口卻是占據(jù)了幾乎一半,其中匈奴人有之,鮮卑人有之,奚人有之。
因此,鼎盛時期的并州軍中,異族的占比可謂是極大的。
就比如石勒他們現(xiàn)在要對付的中部鮮卑—匈奴—奚的聯(lián)軍中,諸如匈奴的赫連勃勃、沮渠蒙遜,原先就是并州軍中的叛將。
就因為如此,并州才會答應(yīng)幫助曹操,這可以說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可異族軍隊卻是始終不出現(xiàn),并州軍的糧草卻快要見底了。
彼時為了給這四萬大軍運糧,刺史劉聰可是組織了近二十萬民夫,從境內(nèi)付出了千辛萬苦才幫他們把糧草運輸過來。
如此耗費人力,這讓并州的情況更加地雪上加霜,并州都快沒人種田了。
就連并州軍現(xiàn)在吃的糧食,其中有些都是劉琨通過各種渠道,從各方諸侯那里買來的。
因此,并州軍根本沒有持久駐守膚施的能力,也根本沒有打持久戰(zhàn)、消耗戰(zhàn)的能力。
一直到今年的三月,并州軍再也堅持不住,眼看著馬上就要斷糧了!
然而就在這時,異族軍隊終于出現(xiàn),前鋒距離膚施縣只有不到二十里。
這一突發(fā)情況,讓駐守此地大半年的石勒等人十分高興,一番辛苦之下終于有了回報。
由于并州軍長于野戰(zhàn),而短于守城,因此在石勒的命令下,大軍出城迎戰(zhàn)!
四萬大軍在膚施城外五里處一字排開,冉閔在前,劉曜、石虎在左右,石勒在后。
四萬大軍分成了四座方陣,至于兵種,居然都是清一色的槍盾兵!
猶如斯巴達勇士一般,并州軍整齊地排好了方陣,并且紋絲不動。
緊接著,異族軍隊終于出現(xiàn),赫然是黑壓壓的一大片。
面對數(shù)量眾多的異族,并州軍的方陣卻依舊是紋絲不動,仿佛難以撼動一般。
隨著異族軍隊越來越靠近,位于戰(zhàn)陣前方的冉閔騎在馬上,甚至已經(jīng)能夠清晰地看到赫連勃勃、沮渠蒙遜的戰(zhàn)旗了!
來者赫然是匈奴和奚人的聯(lián)軍,人數(shù)大約有六萬之眾,唯獨少了中部鮮卑。
和秦軍一樣,匈奴人和奚人的聯(lián)軍同樣一騎配雙馬,因此有著大約十二萬匹戰(zhàn)馬!
如此規(guī)模,別說是四萬并州軍了,恐怕再來個四萬人也擋不住吧?
然而并州軍卻依舊紋絲不動,絲毫不見他們有所畏懼,有所退縮。
由此可見,并州軍真可謂是精銳之師,石勒,冉閔、劉曜、石虎四將也絕對當?shù)闷鹈麑⒅Q!
就在這時,異族軍隊中各個大將的旗幟也在逐漸向前移動,赫然是六面大旗。
從左往右,它們依次是:奚康生、達奚武、達奚長儒、赫連勃勃、沮渠蒙遜、王買德。
其中,前三個都是奚人大將,首領(lǐng)便是奚康生,號稱這支異族聯(lián)軍中的頭號猛將。
赫連勃勃、沮渠蒙遜自然不用多說,二人都是并州軍的叛將,乃是石勒等人的老朋友、老對手了。
唯獨王買德此人既不是匈奴人,也不是奚人,而是地地道道的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