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北方大亂(二)
石勒決定先不管冉閔怎么樣了,在劉曜率部離開后,他當即下令班師。
并非石勒心憂晉陽的安危,也不是為了去追擊劉曜,而是因為他們的糧草快要見底了。
雖然并州軍繳獲了大批的戰(zhàn)馬,但戰(zhàn)馬乃是珍貴的戰(zhàn)爭物資,并州軍哪里舍得殺馬吃肉?
因此,石勒只得下令大軍快快返回,至少要等回到了并州腹地再說。
此時,晉陽城已經(jīng)被中部鮮卑團團包圍,守軍在圍困下已經(jīng)堅持了大半個月之久。
由于中部鮮卑都是騎兵,不善攻城,因此只是圍而不攻。
可就算這樣,晉陽城內(nèi)的軍民也不好受,因為他們的存糧同樣不多。
彼時的并州境內(nèi),糧草都被集中起來提供給了前線的石勒大軍,所以晉陽城內(nèi)并無多少存糧。
而晉陽城作為并州首府,雖然現(xiàn)在的并州人口頂多只有二三百萬,但晉陽城內(nèi)卻有數(shù)十萬軍民!
這么多人每天吃吃喝喝,那可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因此并不能長久堅持。
在中部鮮卑的圍困下,晉陽城內(nèi)很快就亂了,劉聰、劉琨等人只得勉力維持。
好在中部鮮卑剛剛兵臨城下的時候,劉琨就派人突圍,隨后往四方求援去了。
彼時的并州境內(nèi)尚有七八萬兵力,除了石勒率領(lǐng)的主力外,各地還有幾支守軍。
比如雁門關(guān)、井陘關(guān)、壺關(guān)、離石要塞等處都有軍隊駐守,除去雁門關(guān)外,其他幾處尚有軍隊可以回來支援。
然而這些守軍駐守城池尚可,若是回來救援晉陽,那無疑是羊入虎口。
因此,眼下劉聰、劉琨的全部希望都已經(jīng)寄托在石勒的主力身上了,只等著石勒能夠早日率軍返回。
趁著這段時間,劉琨也已經(jīng)把事情全部搞清楚了,比如中部鮮卑是怎么南下的。
原來是代郡的麴義勾結(jié)中部鮮卑,然后派人以友軍之名騙開了雁門關(guān),隨后埋伏在暗處的中部鮮卑方能長驅(qū)直入!
要說麴義是怎么騙過雁門關(guān)守軍的?原來早在河北大戰(zhàn)后期,高歡和劉聰就成了盟友。
尤其是麴義鎮(zhèn)守的代郡,和雁門關(guān)那邊,雙方都是為了防備中部鮮卑而存在的。
按照約定,倘若中部鮮卑攻打雁門關(guān),麴義就該出兵相助才對。
反過來,倘若中部鮮卑攻打代郡,雁門關(guān)的守軍也會出兵幫助麴義。
想當初在兩年前,雁門關(guān)那邊就幫助過麴義,彼時的中部鮮卑最后才會失敗。
結(jié)果兩年后的今天,一切峰回路轉(zhuǎn),麴義居然反過來幫助中部鮮卑對付并州了。
這一下子,雁門關(guān)的守軍哪里有防備?當即就被麴義和中部鮮卑的奸計得逞了!
就當中部鮮卑從雁門關(guān)南下,往并州腹地長驅(qū)直入之時,麴義也在代郡扯旗造反。
原本麴義乃是袁紹麾下的大將,及至袁紹敗亡之后,麴義便投靠了高歡。
然而高歡并沒有重用麴義,卻也沒有虧待,麴義也一直是鎮(zhèn)守代郡的大將!
要說到麴義為什么造反?這一切也和他不受高歡重用,導致麴義的心里不平衡有關(guān)。
要知道袁紹在鼎盛時期,彼時的麴義就是一方大將,可那時候的袁紹可是雄踞冀、青、幽三州呢!
現(xiàn)在的高歡卻是只占據(jù)著大半個幽州、小半個濟州,論地盤、實力只有當初袁紹的三分之一。
而麴義的身份、地位不變,頭上的主公實力卻變了,也就等于麴義的身份、地位成了原先的三分之一!
如果麴義能夠受到高歡的重用也就算了,那麴義的心里還能平衡些,可惜并沒有!
彼時的高歡并不重用這些袁紹舊將,只將他們委以原職,平日里給他們的賞賜也少。
高歡重用的只是高昂、段韶、斛律光、竇泰、祖逖這些人,麴義本是一方大將,現(xiàn)在卻要和這些后輩平起平坐。
因此,麴義很不爽,不爽就造反!
于是乎,麴義聯(lián)系了中部鮮卑,雙方就此互相勾結(jié)在了一起。
按照約定,高歡需要幫助中部鮮卑騙開雁門關(guān),再在代郡等待高歡的平叛大軍。
等到中部鮮卑成功拿下晉陽之后,再回過頭北上,幫助麴義打敗高歡大軍。
屆時,哥兩個一個占據(jù)幽州,一個占據(jù)并州。
最后瓜分冀州,分取河北,豈不美哉?
現(xiàn)在的情況也是如此,麴義在幫助中部鮮卑騙開雁門關(guān)之后,便在代郡積極備戰(zhàn)。
此時已是四月,同一時間,秦曹之間還未開戰(zhàn)。
然而中部鮮卑卻已經(jīng)按照著和大秦的約定,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南下并州了,倒是守約的很。
如今,中部鮮卑有整整四萬鐵騎,團團包圍著晉陽城。
晉陽城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軍,被中部鮮卑攻破就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被晉陽城內(nèi)寄予厚望的石勒大軍,此時還在膚施城,也才剛剛收到晉陽城被包圍的消息。
先不說石勒能不能及時趕回,就算趕回了也要能打贏中部鮮卑,何況石勒懷有二心!
如今的石勒早就有了自立之心,如何還會管晉陽城的安危,如何還會管劉聰?shù)乃阑睿?/p>
石勒巴不得晉陽方面和中部鮮卑之間魚死網(wǎng)破,最好兩敗俱傷,到時候他才好坐收漁翁之利。
五月,晉陽城再也堅持不住,城內(nèi)劉聰?shù)热藷o奈只能獻城投降。
彼時的石勒大軍還在西河境內(nèi),他們并沒有選擇回援晉陽,只是按兵不動。
劉聰投降后,中部鮮卑大舉入城,晉陽宣告易主!
幾天之后,劉聰、劉琨紛紛被殺,中部鮮卑開始分兵攻取并州各地。
這時候,石勒大軍終于有所行動,開始朝著晉陽城進軍。
另一邊,高歡得知麴義在代郡造反之后,當即大怒。
隨后,高歡起大軍十萬,準備兵發(fā)代郡,討伐麴義。
彼時,高歡的大本營就在涿郡,涿郡與代郡近在咫尺。
高歡對于麴義的行為很不理解,畢竟雙方離得這么近,他怎么敢?
最后是高歡手下的田豐、沮授,這兩位大謀士通過分析,給了高歡一個滿意的答案!
那就是麴義與中部鮮卑勾結(jié),雖然麴義和他們近在咫尺,但他有著中部鮮卑作仰仗。
畢竟在此之前劉琨派人四處求援,也有人到過涿郡高歡處,只是高歡還沒來得出兵就收到了麴義造反的消息。
原來麴義和中部鮮卑之間,乃是東西呼應,麴義造反也為中部鮮卑拖住了高歡這一路強援!
正因為如此,田豐、沮授才能夠分析個八九不離十,并使得高歡從容北上平叛!
正因為麴義與中部鮮卑勾結(jié),雙方把并、幽二州攪成了一鍋粥,所以北方才會大亂。
然后他們都不知道,此時正有兩只黃雀在后,一只是石勒,另一只乃是青州袁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