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周瑜心思(下)
“大都督,亮認為黃公覆將軍極有可能真的戰(zhàn)死了,韋睿故布疑風,引誘我軍主動進攻!而荊州水師極有可能已經(jīng)布好了陣勢,就等著我軍自投羅網(wǎng)!”諸葛亮說道。
聞言,周瑜只是微微皺眉,對于諸葛亮的話并沒有太聽進去。
雖然在戰(zhàn)后,黃蓋確實失蹤了,但要說戰(zhàn)死的話,可能性也不大。
雖然黃蓋的武力值還沒到那么逆天的程度,但畢竟水性極佳,在水戰(zhàn)中戰(zhàn)死的可能性并不大。
雖然當時敵軍人多,我軍人少,寡不敵眾。
尤其是黃蓋的前軍還受到了敵軍床弩、投石機的重創(chuàng),使其更加吃虧,但黃蓋因此戰(zhàn)死也是不至于的。
畢竟要在戰(zhàn)場上擊殺一名武將很難,尤其是黃蓋這種級別的將領,那更是難上加難。
畢竟武將級別越高,其所穿戴的裝備越好,身邊的護衛(wèi)力量也越足。
加之,黃蓋水性極佳,就算到了關鍵時刻,他也可以跳水逃生???
因此,在周瑜看來,黃蓋戰(zhàn)死的可能并不大!
反之,韋睿畢竟是劉裕的人,并非是龐、蒯的人。
原本在荊州水師之中,將領就只有馮習、張南二人,其中馮習還已經(jīng)戰(zhàn)死了。
也就是說,韋睿手底下就只有張南一人可用,再無其他幫手。
韋睿手下人才奇缺,當此之時,若是黃蓋投降,韋睿也未必不會接受!
正因為如此,周瑜之前才會認定黃蓋乃是詐降,而韋睿此人極有可能被蒙在鼓里!
哪怕黃蓋是二世老將又怎么樣?他之前和孫權關系不睦,換了主公也沒什么問題吧?
若是站在韋睿的角度,他確實有接受,并確信黃蓋就是真投降的理由!
想到這里,周瑜對諸葛亮之言,更加地不置可否。
周瑜原以為諸葛亮會有什么高見呢?沒想到只會說天書,看來也不過如此了。
見到周瑜無動于衷,諸葛亮聰明地意識到,這番話并不足以打動周瑜。
說到底,這一切還是諸葛亮沒有證據(jù),否則周瑜不會不信的。
就在這時,諸葛亮從懷中掏出一物,仔細一看竟然是一封信件。
“嗯?”周瑜不由得一愣。
“大都督,此乃吾師王景略送來的信件!”諸葛亮說道。
“怎么來的?”周瑜不禁疑問道。
“此乃魯子敬軍師到來之時,受到吾師囑托,親自交給亮的!”諸葛亮說道。
“子敬?景略?”周瑜不禁狐疑。
說完,周瑜從諸葛亮手中接過書信,然后查看起來。
誰知,當周瑜將書信看完后,其臉上卻露出了震驚之色。
“這封書信還有誰看過?”周瑜不禁問道。
“亮看過!”諸葛亮說道。
“魯子敬和主公看過沒有?”周瑜又不死心地問道。
“哎,恐怕這封信,除了吾師與你我之外,并無人看過!”諸葛亮不禁嘆了口氣。
“哎…!”聞言,周瑜也不禁嘆了口氣。
要說信上說了些什么,其實也沒什么,只是王猛講述了一下——韋睿、龐統(tǒng)、二蒯身邊可能會利用到的一些人才。
原來,龐統(tǒng)除了與二蒯、劉裕勢力聯(lián)手外,還暗中聯(lián)系了江東軍之中的一些將領。
龐統(tǒng)是真的鐵了心要和我方抗衡到底,甚至妄圖想要顛覆,從而讓二州換個主人!
而王猛在信上提到之人,大多是些小嘍啰,但也有幾個相對重要的人物!
對此,周瑜只是嘆了口氣,并感到理解。
畢竟這些人也確實有理由背叛于我,他們不僅沒有享受到高官厚祿,甚至也并不受我看重!
正因為有這幾個人在,諸葛亮才會判斷黃蓋已經(jīng)戰(zhàn)死了,畢竟若書信是真的,那么這個可能性確實很大!
要說那幾個人是誰?那就是陶侃、昌義之和傅士仁了,這三個人了。
其中,昌義之本就是劉裕的部將,也是被逼無奈才投降我方的。
當初,周瑜坐鎮(zhèn)臨湘,昌義之乃是長沙都尉。
后來,周瑜移駕江陵坐鎮(zhèn),擔任荊州刺史,昌義之也就跟著一起到了江陵。
再后來,大漢諸侯聯(lián)軍組建,周瑜隨我一起北上雍涼。
周瑜離開后,陶侃繼任刺史之位,昌義之則依舊是南郡都尉。
可是誰能想到,大漢諸侯聯(lián)軍會慘敗,天下也就此變天!
之后,孫權在龐統(tǒng)的暗中幫助下上位,給很多郡縣來了一次大換血。
陶侃因此受到牽連,被下官免職,從此不見了蹤影。
而荊州刺史、南郡太守也因此換了人,分別被換成了韓玄和蒯越,再之后又變了天。
總之,不管荊州和南郡怎么變天,萬變不離其宗的都是昌義之在擔任南郡都尉。
最后,昌義之也順理成章地又回到了劉裕的麾下,現(xiàn)在正幫著韋睿在一起打理水師。
至于陶侃,書信上說他投靠了韋睿、龐統(tǒng),周瑜對此是不信的。
可不管周瑜信不信,可萬一陶侃真的投了呢?那黃蓋的投降也就有可能的。
可諸葛亮卻說黃蓋可能已經(jīng)戰(zhàn)死了,這又是怎么回事呢?這件事正和傅士仁有關!
傅士仁本是江陵當?shù)氐氖孔?,因為黃蓋長期將水師駐扎在江陵的緣故,所以傅士仁也算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了。
總之,傅士仁憑借自己的能力和關系,在這兩年時間里做到了黃蓋心腹的位置!
黃蓋作為水師大將,有幾個心腹也實屬正常,周瑜對此也表示理解。
可偏偏這個傅士仁本事有,對黃蓋也忠心,就是有些好色!
要說好色也就算了,這個傅士仁還賤淫婦女,結果被黃蓋知道了!
那一次,黃蓋差一點就拿傅士仁咔嚓,以正軍法了。
最后,由于他人的求情,加上黃蓋一時心軟就放過了他。
之后,雖然傅士仁得以活命,但也被打了八十軍棍。
可誰知傅士仁一直對此懷恨在心,從此也對黃蓋有了怨恨,伺機想要報復。
最后還真被傅士仁給逮到了機會,于是他暗中投靠了韋睿、龐統(tǒng)等人,并幫助他們一起對付我方水師!
要說之前一仗,周瑜是怎么被韋睿有心算無心的?這可真是多虧了傅士仁。
若非有這個內奸在,韋睿又怎么能夠計劃得逞,周瑜又怎么會?。?/p>
再者,有傅士仁在,趁機對黃蓋發(fā)難的話,那黃蓋確實有戰(zhàn)死的可能!
可僅僅只是這樣,諸葛亮之言也只是分析加猜測,也體現(xiàn)他不出的牛逼之處了!
周瑜對此卻是不動聲色,畢竟大軍已經(jīng)出發(fā),眼下勝負如何也只能靠我和魯肅了!
對此,周瑜的心思也很簡單,那就是希望黃蓋并沒有諸葛亮所說的那樣已經(jīng)戰(zhàn)死了。
倘若黃蓋還活著,又確實是詐降,那么我軍還有機會贏。
反之,我方就等于是被韋睿給算計得死死的了,那這一仗也必敗無疑了。
然而現(xiàn)在說什么也晚了,水師已經(jīng)出發(fā)了,也確實有著不得不出戰(zhàn)的理由。
其一是為了盡快平息這場荊州的內亂;
其二是為了盡快找到黃蓋;
其三是為了盡快打敗荊州水師,從而打通水路,然后發(fā)兵救援甘寧!
總之,現(xiàn)在就只有一個字,那就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