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山越撤退(下)
在作出繼續(xù)圍城的決定之后,山越軍團(tuán)再一次安靜了下來,好在守軍在接下來也沒有再選擇突圍。
這使得雙方都不用再付出傷亡,可守軍不突圍,也就意味著他們暫時還不會斷糧!
山越軍既高興于不用再死人了,同時,他們也為此感到犯愁。
好在漸漸地冬去春來,開春了,山越人開始在城外屯田。
每天,無數(shù)老弱婦女在城外操著農(nóng)具犁地,青壯們也時常前去幫忙。
這一切都由費棧、祖郎兩位首領(lǐng)在主持,其他三位主將則是繼續(xù)帶兵,以防守軍出城偷襲。
一連過去了幾天,城內(nèi)、城外都是一片祥和,結(jié)果從西陵出發(fā)的信使卻是到了!
信使走水路,從長江轉(zhuǎn)入贛水,然后在向?qū)У囊I(lǐng)下一路翻山越嶺。
之后足足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信使才終于抵達(dá)番禺,不禁欲哭無淚。
原本送信就是辛苦活,這信使卻是千算萬算沒算到,來一趟番禺居然會這么麻煩?
作為主帥的賀齊第一個見到信使,隨即展開書信一看,賀齊傻眼了!
“退兵?”賀齊驚呼道。
“敢問信使,這真的是來自西陵中樞的命令嗎?”賀齊質(zhì)疑道。
雖然賀齊作為山越軍團(tuán)的主帥,一直率軍駐扎在廬陵、會稽屯田,遠(yuǎn)離荊州。
但賀齊也知道西陵中樞的存在,要不然之前也不會在接到命令之后,毫不猶豫地率軍南下。
現(xiàn)在西陵又有命令來了,結(jié)果不是督促他們快快攻城,卻是要他們撤退?
倘若撤退,他們這大半年來的努力就白費了,一萬五千將士也等于是白死了!
因此,賀齊對此命令提出了質(zhì)疑,于是連忙向信使求證。
“確實是來自西陵中樞的命令,此乃兩位軍師一起下達(dá)的命令!”信使確認(rèn)道。
“兩位軍師?難道是魯子敬和王景略?”賀齊當(dāng)然也知道此事。
“回將軍,正是魯軍師和王軍師!”信使回答道。
“太好了!王軍師于三年前曾隨主公一起北上雍涼,既然是二位軍師的命令,那就等于是主公的命令無疑了!”賀齊卻是不驚反喜。
很快,賀齊傳令三軍,準(zhǔn)備撤退回廬陵、會稽。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賀齊滿心歡喜地要撤退了,結(jié)果孫暠、朱然、費棧、祖郎卻是不干了!
四人齊聚中軍帥帳,來向賀齊興師問罪,賀齊為此不禁感到頭疼不已。
“將軍!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為何要撤退?”孫暠作為軍團(tuán)副帥,第一個詢問道。
“是啊是??!咱們在此地屯田,省吃儉用些,等到秋收后又能得一波糧草,一直撐到明年都沒有問題!可城內(nèi)守軍還能有多少糧草?咱們早晚都能破城,為何要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撤退?”費棧也提出了質(zhì)疑道。
二人的問話得到了朱然、祖郎的認(rèn)可,四人對此都感到不理解,于是一起前來詢問。
“說實話,本帥也不知道原因,可這是來自西陵中樞——魯軍師和王軍師的命令!
爾等應(yīng)該也知道,之前王軍師曾隨主公一起北上雍涼,如今王軍師回來了,主公也一定回來了!因此,來自二位軍師的命令就等于是來自主公的命令,這還需要咱們多問嗎?”賀齊說道。
原先賀齊在山越軍團(tuán)中威望甚高,眾人對他心服口服,可這一次卻是有人不服了。
孫暠乃是宗族將領(lǐng),一聽是主公的命令,當(dāng)即也不說話了。
朱然則是我的死忠,一聽是來自我的命令,當(dāng)即也選擇閉口不言了。
唯獨費棧、祖郎,二人本就是山越首領(lǐng),因此考慮的自然也是自家山越人的利益。
這一戰(zhàn),他們付出了積攢兩年的家底,同時還付出了一萬五千人的傷亡。
若是能夠打下番禺,攻占南???,他們這一波還不虧。
可要是這時候選擇撤退,他們不僅等于是白打,而且還血虧!
別以為山越人已經(jīng)徹底臣服于江東的統(tǒng)治,從此就是良民了,說穿了他們的投降也是為了自保。
想當(dāng)初,他們要是不投降,最后的五萬青壯也得死。
他們的投降是為了讓種族得以延續(xù),也是被江東軍給打服了,因此才投降。
之前孫權(quán)要他們打仗,要他們山越人流血;
現(xiàn)在孫策又要他們撤退,讓他們山越人白流血。
因此,費棧、祖郎怒了,這孫家人太不把他們山越人放在眼里了!
“我等不走,不退!要么你們自己走,靠我們山越自己也早晚能打下番禺,我們?yōu)槭裁匆??”費棧怒道。
“費首領(lǐng),這是主公的命令!”賀齊不禁皺起了眉頭。
“你們江東軍,一會孫權(quán)做主公,一會孫策做主公!孫權(quán)做主公就要我等山越人來攻打番禺,現(xiàn)在孫策做主公又不要我們打了,玩我們呢?”費棧氣得不禁對著賀齊吹胡子瞪眼。
“是啊是??!賀將軍,不是我等不想撤退,實在是現(xiàn)在撤退的話血虧??!您看,我等已經(jīng)傷亡近兩萬人了,這一退不就等于讓兄弟們白死了嗎?”祖郎故意夸大其詞道。
聽到這里,賀齊也當(dāng)即明白二位首領(lǐng)為什么不肯退兵了,原來問題是出在這里!
“二位首領(lǐng)息怒!雖然本帥也不知道為什么要撤退,但以本帥想來,不外乎只有三種原因:
其一,可能是桂陽已經(jīng)被交州軍給打下了,因此我等不得不撤退。
其二,可能是淮南或者荊北有變,因此我等也不得不撤退。
其三,可能是主公和軍師他們有什么計劃,因此我等還是不得不撤退!”賀齊分析道。
當(dāng)聽到“其一”的時候,孫暠不禁嚇了一跳,畢竟他的弟弟孫瑜還在桂陽呢!
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大,但等到孫暠聽到“其二”、“其三”的時候,他只覺得可能性更大了。
而在賀齊作出一番分析之后,其他人也不說話,而是紛紛在沉思著分析這些可能性。
所謂旁觀者清,當(dāng)局者迷,費棧、祖郎只看到了山越人的利益。
反觀賀齊、孫暠、朱然不是山越人,因此他們不會只看眼前的得失,而是可以放眼整個大局。
許久之后,雖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費棧、祖郎也不得不為大局低頭。
“二位首領(lǐng),此番山越人的損失,本帥相信西陵那邊一定也會有所補(bǔ)償?shù)?,還請二位不要太多掛懷!我等的主公也向來賞罰分明,待我等返回廬陵、會稽,本帥也一定會將此戰(zhàn)經(jīng)過寫明,然后送于主公處!”賀齊抱拳說道。
聽到這里,費棧、祖郎才作罷,終于答應(yīng)撤退了!
最終,山越軍團(tuán)還是選擇了撤退,這無疑對周羅睺來說是一場大勝!
而且周羅睺沒有多想,只以為對方是糧盡無奈退兵,壓根沒往陰謀上去想。
于是乎,周羅睺立馬命人寫了一封捷報,然后送往桂陽——交州軍主力處。
與此同時,山越軍團(tuán)全軍撤退,一直到退回了廬陵、會稽境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