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一九四二 第六章(3)
三、賣人情況。逃荒途中,逃荒者所帶的不多的糧食很快就會被吃光。
接著就吃樹皮、雜草和干柴。白邊走邊看到,許多人在用刀子、鐮刀和菜刀剝樹皮。
這些樹據(jù)說都是由愛好樹木的軍閥吳佩孚栽種的。榆樹剝皮后就會枯死。
當(dāng)樹皮、雜草、干柴也沒得吃時,人們開始賣兒賣女,由那些在家庭中處于支配地位的人,去賣那些在家庭中處于被支配地位的人。
這時同情心、家屬關(guān)系、習(xí)俗和道德都已蕩然無存,人們唯一的想法是要吃飯,饑餓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
九歲男孩賣四百元,四歲男孩賣兩百元,姑娘賣到妓院,小伙子往往被抓丁。
抓丁是小伙子所歡迎的,因為那里有飯吃。如我的花爪舅舅。四、狗吃人情況。
由于沿途死人過多,天氣又冷,人饑餓無力氣挖坑,大批尸體暴尸野外,這給饑餓的狗提供了食品。
可以說,在一九四三年的河南災(zāi)區(qū),狗比人舒服,這里是狗的世界。白修德親眼看到,出洛陽往東,不到一個小時,有一具躺在雪地的女尸,女尸似乎還很年輕,野狗和飛鷹,正準(zhǔn)備瓜分她的尸體。
沿途有許許多多像災(zāi)民一樣多的野狗,都逐漸恢復(fù)了狼的本性,它們吃得膘肥肉厚。
野地里到處是尸體,為它們的生存與繁殖提供了食物場。有的尸體已被埋葬了,野狗還能從沙土堆里把尸體扒出來。
狗可能還對尸體挑挑揀揀。挑那些年輕的、口嫩的、女性溫柔的。有的尸體已被吃掉一半,有的腦袋上的頭肉也被啃得一干二凈,只剩下一個骷髏。
白將這種情況,拍了不少照片。這些照片,對日后的沒被狗吃仍活著的災(zāi)民,倒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五、人吃人情況。人也恢復(fù)了狼的本性。當(dāng)世界上再無什么可吃的時候,人就像狗一樣會去吃人。
白說,在此之前,他從未看到過任何人為了吃肉而殺死另一個人,這次河南之行,使他大開眼界,從此相信人吃人在世界上確有其事。
如果人肉是從死人身上取下的倒可以理解,反正狗吃是吃,人吃也是吃;但情況往往是活人吃活人,親人吃親人。
人自我兇殘到什么程度?白見到,一個母親把她兩歲的孩子煮吃了;一個父親為了自己活命,把他兩個孩子勒死,然后將肉煮吃了。
一個八歲的男孩,逃荒路上死了爹娘,碰到湯恩伯的部隊,部隊硬要一家農(nóng)民收容棄兒。
后來這個孩子不見了。經(jīng)調(diào)查,在那家農(nóng)戶的茅屋旁邊的大壇子里,發(fā)現(xiàn)了這孩子的骨頭;骨頭上的肉,被啃得干干凈凈。
還有易子而食的,易妻而食的。——寫到這里,我覺得這些人不去當(dāng)土匪,不去合伙謀殺,不去組成三K黨,不去成立恐怖組織,實在辜負(fù)了他們吃人吃親人吃孩子的勇氣。
從這點出發(fā),我對地主分子范克儉舅舅氣憤敘述的一幫沒有逃荒的災(zāi)民揭竿而起,占據(jù)他家小樓,招兵買馬,整日殺豬宰羊的情形,感到由衷的歡欣和敬佩。
一個不會揭竿而起只會在親人間相互殘食的民族,是沒有任何希望的。
雖然這些土匪,被人用浸油的高粱稈給燒死了。他們的領(lǐng)頭人叫毋得安。
這是民族的脊梁和希望。(未完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