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番外四:小小女帝成長記(四)
一家三口回到京城,就迎來一頓炮轟,先是被御史噴他們放下正事跑出去玩兒雖然沒出什么岔子但還是要罵;接著又被下屬埋怨了一通,說他們走后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他們看,簡直讓他們渾身難受。樂文小說網(wǎng)
最后才是被開泰帝拎過去一同教訓,連小嘉禎都沒逃過一劫,畢竟開泰帝左思右想,能從他們這偷走游玩計劃的就只有小嘉禎這個叛徒了。
小皇子更是發(fā)誓再也不和小嘉禎玩。
當然,當小嘉禎拿出為他準備的禮物時,小皇子就消氣了,樂滋滋地和小嘉禎湊一起玩兒江南那邊流行的新鮮玩意。
開泰帝:“…………”
個沒出息的小子!
經(jīng)過盧皇后居中調(diào)停,一家人才算是坐下來和和氣氣地吃了頓團圓飯。
太子剛跑去那么久,開泰帝被人嚴防死守,短時間根本不可能再去多遠的地方。
一番協(xié)商之后,開泰帝決定去避暑山莊歇幾個月,讓太子殿下先頂著,實在不行再派人去找他拿主意。
太子殿下想到他爹登基十年,沒享受過什么舒坦日子,被迫勵精圖治那么久,合該歇息幾天。他一口答應(yīng)下來,并不覺得有什么為難。
這些年他也已經(jīng)逐步接手一些政務(wù),做起決定來一點都不虛。
有姜若皎和滿朝文武在,真正需要他操心的事也不多,所以就放爹娘去松快幾天吧!
現(xiàn)在唯一的爭議是,小皇子要不要跟去。
小皇子沒能去江南,已經(jīng)哭過好多場,現(xiàn)在一聽爹娘也想要拋下他,立刻原地打滾。
盧皇后一看,心疼得不得了,趕忙把人拉起來說:“好好好,帶上你?!?br/>
開泰帝臉黑了。
太子殿下偷偷笑了起來。
一個懂事孩子的破壞力和一個皮孩子的破壞力完全不一樣。
懂事孩子就算鬧騰,也會先想明白鬧騰的后果,不會不顧一切撒潑亂來;皮孩子可不管那么多,只要不順心他就鬧,壓根不管丟不丟臉、不管別人為不為難。
開泰帝有意鍛煉太子,帶走一批人去行宮避暑,剩下的讓太子看著安排。
走的這批人都是快致仕的,算是公費休個長假,不少人也都樂意給后輩讓路,交接工作做得飛快,一副迫不及待要去行宮享受假期的瀟灑姿態(tài)。
太子殿下都驚呆了,這些人怎么跑得這么快???
開泰帝帶著一群老臣呼啦啦地跑了,姜若皎夫婦倆只得迅速投入到繁忙的政務(wù)之中,連小嘉禎下學都讓朝槿和露葵去接。
偶爾休沐日出宮溜達,也只去岑家酒樓、女子書院、姜家食肆這些老地方轉(zhuǎn)悠一圈。
值得一提的是女子學堂已經(jīng)擴建成了女子書院,也學鶴慶書院開設(shè)了經(jīng)義齋和治事齋,朝中也陸續(xù)增加一些適合女子擔任的崗位和女子學院進行對接,就是考起來比較難而已。
要知道女子書院正式擴建才四年,公平競爭之下肯定考不過十年寒窗苦讀的男人。
去年女子書院去參加科舉的考生只一個及第了,弄得現(xiàn)在學生一個個頭懸梁錐刺股,表示下輪科舉要一雪前恥,恨不得連吃一口飯的功夫都背兩句經(jīng)義。
當然,專門來學養(yǎng)家手藝的、學琴棋書畫的也多不勝數(shù)。
這日太子殿下跑去和人喝個小酒,姜若皎領(lǐng)著小嘉禎去女子書院溜達了一圈,見了幾個柳先生看好的好苗子,才轉(zhuǎn)道去姜家食肆吃個面。
清平等姜若皎母女倆把面吃完,邀她們?nèi)雰?nèi)說話,似是有什么難言之隱。
姜若皎讓朝槿把小嘉禎帶去院子里玩,才問道:“你碰上什么難事了嗎?”
清平斟酌良久才說道:“昨日有個草原使團來了京城,傍晚其中幾人來食肆吃面,言語間似乎提及我的身世?!?br/>
清平剛到京城不久,就和他們說起當初似乎是有人特意把他引到京城,具體是誰他不知道,只是那個道破他母親早已病故的同鄉(xiāng)來得十分蹊蹺而已。
出于謹慎起見,清平當時就把一切都老老實實地和姜若皎講了。
姜若皎覺得清平在西南長大,又沒有去追查自己身世的想法,和開泰帝他們報備過后也就沒有再管。
“他們可能是你的親人?”姜若皎好奇地問。
“應(yīng)該吧。”清平也不太確定。他在京城開久了食肆,各種語言都有接觸,尋常的字句他都能聽懂一二。
對于親人什么的,清平也不甚期待。
他有過一個拿母親的病騙他錢的同母弟弟,不怎么相信從來沒相處過的親人會對自己有多少感情。
姜若皎道:“既然他們已經(jīng)找上門,那就靜觀其變好了。要是他們別有用心,我們不怕;要是他們真心認你,你認了也無妨。他們都已經(jīng)接受朝廷的冊封,成了朝廷的臣屬,沒什么好藏著掖著的。”
清平聽了點頭應(yīng)下。
第二日就有鴻臚寺的官員上稟,說草原上一個部族只剩上任族長的女兒苦苦支撐,現(xiàn)在對方發(fā)現(xiàn)自己有位同父異母的兄長在京城,希望能讓對方認祖歸宗。
鴻臚寺主要負責涉外事宜,得知此事后就一五一十地稟報給太子殿下。
草原部族認親的事之所以驚動太子殿下,主要是因為對方說的人不是別人,是幫太子妃經(jīng)營姜家食肆的清平。
雖說這清平與姜若皎非親非故,可姜家食肆都貫著姜家的姓了,能和姜若皎這個太子妃沒關(guān)系嗎?
姜若皎已經(jīng)和清平通過氣,便讓鴻臚寺設(shè)宴把雙方請到一起坐下聊聊,看看這事兒是怎么個解決法。
在雙方會面前,姜若皎把清平邀到東宮,和他說起現(xiàn)在的情況。
草原部族被聶家軍收拾得安安分分,一個兩個都俯首稱臣,但是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外族的臣服是最不可信的,甚至就連自家人去了外邦也不再可信。
想要把這些地方真正融合進來,除了需要有強而有力的軍隊之外,還需要有許多潛移默化的影響:經(jīng)濟、文化、教育、禮儀等等。
軍隊就算打到草原王廷,打完后還是要回家的,對草原部族的管控到底還是會逐步放松。
有清平這重身份在倒是好辦,可以對草原部族進行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初設(shè)法把清平弄到京城來的,應(yīng)當是楚王無疑。
如今楚王已經(jīng)成為庶人,過去的種種自然不必再提。
姜若皎把清平喊來,就是想看看清平愿不愿意去試試。
清平不需要做太多事,朝廷自然會安排一批人過去負責,他只需要承認自己的身份就好。
“好?!鼻迤揭豢趹?yīng)下。
清平的生父雖然風流,孩子卻都沒活下來,到最后只剩個女兒死守著。據(jù)說是因為清平長得非常像他生父,所以對方才一眼就認了出來。
姜若皎在雙方會面后又接見了清平同父異母的妹妹,那是個英姿颯爽的小姑娘,一手鞭子使得出神入化,騎射也很不錯,要不然也不可能服眾。
只是她這樣的小姑娘在群狼環(huán)伺的草原部族里生存到底太難了,單打獨斗的話她以一敵十都不怕,難就難在很多時候并沒有機會讓她單打獨斗。
對于野蠻的草原人來說,女人很多時候都是戰(zhàn)利品,什么時候輪到她一個小姑娘說話了?
所以在看到清平并且了解到清平和東宮的淵源后,這個小姑娘就準備認回這個同父異母的兄長。
就算這個兄長不擅武藝也不要緊,有她在旁保駕護航,再讓兄長生個孩子讓她從小教起,或者她自己生個孩子教好過繼給兄長,那都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
為著這個目的,哪怕只有五分像,她也決定說成十分。
太子殿下早就看清平不太順眼,現(xiàn)在有個光明正大打發(fā)走清平的理由,他立刻表示無條件支持姜若皎的一切決定,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務(wù)必盡快把清平打包到大草原上去。
小嘉禎覺得她爹一整天都樂得沒邊,有點納悶地問:“爹爹,清平叔去草原的事就讓你這么高興嗎?”
太子殿下正了正臉色,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我這是在為你清平叔高興啊,你想想,他這么出色一個人,只窩在一家小小的食肆里多浪費?讓他好好為朝廷做點貢獻多好。就算只是把食肆開到草原去,也能讓草原人愛上中原的美味,意義多么重大!”
小嘉禎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轉(zhuǎn)頭就悄悄把這話學個姜若皎聽。
姜若皎哪會不知道太子殿下那點小心眼。
她沒揭太子殿下老底,而是笑著說道:“對,每個人各得其所、各盡其能,就是最好的安排了?!?br/>
小嘉禎“嗯”地一聲,沒再嘀咕她爹瞎樂呵的事。
清平走的那日,天氣晴好。
他換了一身他們部族的服飾,高大的身形和輪廓分明的臉龐越發(fā)有草原人的味道了,就是他不常騎馬,所以膚色比周圍的族人要白皙許多,倒顯得他像個文質(zhì)彬彬的讀書人。
姜若皎叫上一群好友去相送,給清平這位新族長助助勢。
大伙時不時在姜家食肆或者岑家酒樓聚個餐,彼此間都熟稔得很,得知清平要跟著族人回草原去,自然都熱情地帶著好酒和禮物前來相送,熱絡(luò)地又給清平多塞了一車好東西,看得其他草原部族的人心驚不已:這位新鄰居在京城的人緣居然這么好?
再一細看,更了不得了,這些人有的是朝中新貴、有些是京城巨富、有些是東宮近臣,單獨拿出來全都是他們想見面都得排幾天隊的人!
清平將周圍人的敬畏全都盡收眼底,臨到真正要上馬離開時才回首看了一眼。
十年過去,當初那群少年都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
他也不能止步不前。
作者有話要說:
全勤還差區(qū)區(qū)五天!
就該徹底完結(jié)啦!
本來連廢兩篇開頭今年不想再開文的,想了想還是搞個預(yù)收好啦,四個月不開文人會廢掉,有興趣可以瞅兩眼,這篇估計會等我寫了十章確定能往下寫再開文
書名:開局繼承博物館,現(xiàn)代男主文,應(yīng)該沒啥感情戲,估計就是主角吃吃喝喝養(yǎng)養(yǎng)花擼擼貓順便通通靈的日常文吧沒寫出來我也不知道會咋樣
文案
吳普是個平平凡凡的歷史系大學生,本來正打算考個研爭取當個普普通通的歷史老師。
結(jié)果一封遺囑改變了他的生活:他繼承了一座博物館。
地方開闊,產(chǎn)權(quán)永久,展品豐富,還有免費的貓可擼。
就是展品稍微有那么一點兒奇奇怪怪,克服克服就好。
吳普:這么不靠譜的事……
吳普:那是必須要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