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節(jié) 許攸覲見
這個叫志才的男子,眼中精光一閃,說道:“沒有一個普通百姓愿意受士族的欺辱,他們只想安安穩(wěn)穩(wěn)的生活。而董卓的領(lǐng)地內(nèi)就能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若是有人想破壞他們的生活,便會有百倍于士族的力量相助于董卓。”</br></br>他的眼睛瞬間回復(fù)了平淡,繼續(xù)收拾著包裹。</br></br>這個奉孝的男子略有所思,嘆道:“志才,董卓若是有你相助,說不得就會實現(xiàn)他的愿望。”</br></br>“非也,董卓能有今日,手下絕非沒有謀略出眾之士。我此去,只不過是錦上添花也?!彼聪蛄朔钚ⅲ斐隽擞沂?,說道,“他日戰(zhàn)場之上,若為其主,奉孝可不能手軟也?!?lt;/br></br>“啪”兩掌相交,奉孝說道:“定不會讓你失望!”</br></br>志才,慢慢離開了書院,背影在遠(yuǎn)處越來越模糊,直到再也不能看清。奉孝嘆道:“志才,希望董卓不會令你失望吧······而我也該準(zhǔn)備去訪問明主了。”(他們的字都出來了,三國迷都知道了吧)</br></br>我的招賢令來到了冀州,冀州的甄家對我的命令當(dāng)然是時刻放行。</br></br>冀州的一對兄弟見之,面色丑陋的一人大喜道:“大哥,我們的機會來了?!?lt;/br></br>他旁邊站著的一人卻是英俊不凡,他大笑道:“二弟,以我倆打遍冀州無敵手的勇力。做個將軍,那還不是手到擒來!”</br></br>兩人各自提上自己的兵器,大聲喊道:“參軍,建功立業(yè)去了!”(后文介紹,不過你們也猜到了吧)</br></br>兗州之地的才人,像滿寵、呂虔等人還在觀望。畢竟董卓實力強大不假,但是士族也不是吃素的。董卓與士族之間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說不得董卓就戰(zhàn)敗了呢?他們還得為自己考慮考慮的。</br></br>還有更多的人則根本不看好我。他們都是士族之人,雖然他們只是寒士,但是也是士族,對我殘殺洛陽士族之事,有著深深的芥蒂!</br></br>一個治國能與諸葛亮比肩的人物,被世人稱為一代名相的——顧雍。</br></br>顧雍——關(guān)于顧雍這個人,看官你可能沒有聽說過,其實這也并非羅老先生對他有什么偏見,他不出名也不是偶然的,因為他不是一個貪功好利之人,即使處在高臺上,顧雍也一樣一塵不染,不與其他人爭功,更不貪污枉法。歷史是公正的,這樣品德高尚的一個人,我們后世人當(dāng)然不能就這樣把他給忘掉。</br></br>此時,顧雍以弱冠之年,卻被州郡官吏表舉推薦,擔(dān)任合肥長。(治理一塊小地方的官)。突然接到他恩師蔡邕的親筆信,細(xì)讀一番,馬上回到族中,找到了他的父親,將此書信交與他的父親查看。</br></br>他父親知道他的兒子是一個有抱負(fù)的人,問道:“元嘆,(顧雍的字)不知你的想法如何?”</br></br>“孩兒愿意到董卓軍中效力!”顧雍直接了當(dāng)?shù)恼f道。</br></br>“元嘆,你也應(yīng)該知道董卓馬上與士族大戰(zhàn)了,何不等此戰(zhàn)之后,再定奪去留?”</br></br>“孩兒又怎能不知?但是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此時去才是最好的時機!”顧雍自信道。</br></br>“你就知道董卓與士族大戰(zhàn),能勝焉?”他父親疑惑的問道。</br></br>顧雍說道:“若是我手中有30萬將士,攜有虎牢、汜水關(guān)之險,士族得用100萬將士的性命才能取得勝利。父親您說,士族有一百萬大軍嗎?再者,孩兒并不擅長軍事,而董卓本身就是天下聞名的勇將,身旁的戰(zhàn)將無數(shù),西涼鐵騎功名赫赫。只要不出現(xiàn)意外,此戰(zhàn)董卓必勝!”</br></br>他的父親嘆了口氣,說道:“也并不是父親對董卓有偏見,而是我顧家乃是江東豪門,遠(yuǎn)離洛陽不說,他董卓對洛陽士族殘害如此,又怎么能容忍我們顧家呢?”</br></br>“父親有所不知,我已經(jīng)與揚州牧劉繇有一面之緣。但是孩兒看得出,此人雖是皇室中人,有些威望,但是卻無什本事。不過數(shù)年,揚州定被他人奪去。孩兒此去董卓處,雖對家族沒有什么幫助。但是在此乃亂世之中,孩兒能在關(guān)鍵之時,解除家族之危也?!?lt;/br></br>顧雍見他的父親仍在沉思之中,下跪道:“父親,揚州之地有才之人眾多,多孩兒一個不多,少孩兒一個也沒人會在意,不如讓孩兒出去闖蕩一番。上不負(fù)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下不負(fù)恩師的教導(dǎo)之情。”</br></br>顧雍的父親見此,也只得無奈的同意了。</br></br>袁術(shù)看到我的招賢令,大笑道:“董卓竟然會想到此等辦法?看來董卓技窮矣!”</br></br>袁術(shù)真的該大笑,所有的士族都對董卓恨之入骨,但是他卻對我很是“看好”,常常在心中暗贊:董卓,我要怎么謝你呢?把司隸的士族趕了出來。好啊,就是要全部趕出來。</br></br>只是可惜啊,竟然有7成來到了我的南陽之地。給我?guī)砹舜罅康腻X財與人才,像朝廷之中的官員,侍中周瑟,校尉伍瓊、議郎何顒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還有善于治理地方的司馬孚、司馬朗,自己的實力可謂大增。若是有一個皇帝,自己都能組成一個朝廷了。</br></br>各地的豪門,他們家中的家奴就有數(shù)千,兵力不足之時,嘿嘿,借用一下,也無關(guān)緊要······</br></br>要是這么算來,袁術(shù)他還真的要好好的感謝,我這個士族之中人人憎恨的屠夫了。</br></br>身旁的主簿李豐說道:“主公,豐為主公舉薦一位英才?!?lt;/br></br>“是誰?”袁術(shù)疑惑道。</br></br>“許攸、許子遠(yuǎn)?!?lt;/br></br>袁術(shù)lou出了一絲冷笑,這個許攸,當(dāng)年可是和袁紹一伙的,完全和自己作對的家伙?,F(xiàn)在自己實力強勁了,就來投kao我?哼,看我怎么羞辱于你!</br></br>袁術(shù)佯裝大喜道:“原來是許攸,傳言他可是大才也。李豐,還不快傳?”</br></br>眼見許攸已經(jīng)跨入了大門,袁術(shù)閉著眼睛坐在座位之上,完全是一臉休息、不理許攸的模樣。</br></br>許攸也知道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不過現(xiàn)在袁術(shù)是所有諸侯之中最強的。他為了出人頭地,自然要想盡辦法留在袁術(shù)的身邊。</br></br>許攸一見袁術(shù)的模樣,心中雖然還是有些芥蒂,不過為了自己的將來,馬上變成了笑臉,下拜道:“小人許攸參見袁大人。”</br></br>袁術(shù)迷糊的張開了雙眼,說道:“這不是子遠(yuǎn)嗎?都怪袁某日理萬機,一時不察,竟然睡著了?!?lt;/br></br>許攸贊道:“袁大人果然是英明之主也。”</br></br>袁術(shù)佯裝疑惑的問道:“子遠(yuǎn)不是常年與我大哥,和孟德為伍嗎?怎么今日到了這里來了?”</br></br>其實袁術(shù)又怎么不知道袁紹的去向。當(dāng)他聽到袁紹被董卓關(guān)起來以后,他整整高興了一天,一天到晚都是咧開嘴,笑個不停,還大罵蠢貨。倒是把手下們嚇壞了。</br></br>“本初被董屠夫關(guān)了起來,曹操現(xiàn)在也是待罪之身。誒······”許攸重重一嘆。</br></br>袁術(shù)見此,也是微微“嘆息”道:“真是苦了我大哥了。”又向許攸問道,“不知子遠(yuǎn)此來是為何也?”</br></br>許攸馬上拋開憂慮,自信一笑,說道:“特有驚世之策向袁大人獻(xiàn)上!”</br></br>袁術(shù)微微一愣,不喜不悲,只是淡淡的說道:“莫又不是那種隨意被董卓識破的小計吧。孟德可是把子遠(yuǎn)在洛陽的計策說得一清二楚啊?!?lt;/br></br>許攸眼中閃過一絲厲芒,立刻又隱去,笑道:“計謀分陰謀與陽謀,陰謀不行,只得換陽謀了。此計可助袁大人成霸王之業(yè)也。不過袁大人既然不想聽,子遠(yuǎn)就此告辭了。”說著轉(zhuǎn)身就向外走去。</br></br>“慢著!”袁術(shù)心中大驚,成霸王之業(yè),若是真的能成功,那么自己多年的皇帝夢,豈不是······</br></br>許攸聽見他的話,停下了腳步,嘴角xian起了一絲笑意。只要能引起他的注意,自己飛黃騰達(dá)的日子也就不遠(yuǎn)了。</br></br>袁術(shù)一來到汝南,就派人占領(lǐng)了汝南。馬上又招兵買馬,招到孫堅,殺掉了南陽太守張咨與荊州刺史王睿,自己獨占南陽,隱隱有向整個荊州擴張的趨勢······</br></br>這些都是他回到南陽之后打聽到的,既然袁術(shù)有這樣的舉動,也就有稱霸的野心。那么成霸王之業(yè),豈不是符合他的心意?許攸lou出自信的笑容。!~!</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