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飯館
費(fèi)章節(jié)
二更,求粉紅。
連蔓兒沒有開飯館的經(jīng)驗(yàn),一切只能摸索著來。不過她,有些重要的事情,是要提前確定好的。
“咱這小飯館都賣啥?”五郎問。
“咱就賣早點(diǎn)吧?!边B蔓兒道。五郎問的,正是需要確定的重要事情之一。
小壇子說山上為干活的人提供一頓晌午飯。而晚上下工之后,那些人就餐的選擇xing就多了許多。山上要求上工的早,如果他們在山下,就近提供簡單、實(shí)用的早餐,那應(yīng)該是有市場的。小壇子也說過,這些天每天早上到廟里討水的人最多。
而且,他們剛開始開小飯館,最好是從簡單的做起。當(dāng)?shù)谝话倨呤徽滦★堭^然,這并不代表他們以后不能擴(kuò)大經(jīng)營。
“我也是這么想?!边B守信和張氏都點(diǎn)頭。他們都是踏實(shí)的人,心里衡量了一下,覺得賣早點(diǎn),賺頭肯定沒有人家酒樓、飯莊的大,但卻是他們目前能夠有把握勝任的。
“咱們的早點(diǎn)鋪?zhàn)?,做啥賣好那?”連蔓兒道。
將經(jīng)營的范圍縮小到只賣早點(diǎn),但是具體賣,還是需要費(fèi)一番思量的。
只有迎合消費(fèi)者的需求,才能賺到錢。他們要面對的消費(fèi)者,目前來說,就是去山上做工的人群。連蔓兒回想著剛才在土地廟外和在鎮(zhèn)上的所見所聞,來山上做工的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人。
其中一類是比較有錢的,這些人更喜歡在鎮(zhèn)上吃。他們吃的一般是肉餡包子、油條、油餅、或者是肉湯的面條,一餐飯,花費(fèi)大概在十文錢左右。
另一類人就比較貧窮和節(jié)儉一些。他們盡可能地自帶干糧,然后期望在好心的人家討一碗熱水喝。
兩類人比較,后一類人的數(shù)量更多一些。
“要是這么說,那咱開早點(diǎn)鋪?zhàn)樱痪蜎]人來了?第一百七十一章小飯館”連枝兒聽了連蔓兒的分析,忍不住問道。
“表面上看,好像是這樣。可這也不是絕對的呀。”連蔓兒道,“我聽說,在山上做工的工錢比別處多,發(fā)錢也痛快?!?br/>
畢竟是從皇上的國庫里直接撥下來的錢,又是給沈皇后修工程,這監(jiān)督工程的人里面就有沈家的人,他們這里又是沈家的地盤。所以在工錢上沒人敢克扣,相反,在這里做工的條件很優(yōu)容?;始液蜕蚣胰艘亩际桥艌觯窃旄`l(xiāng)里的口碑。
“先說這些舍不得錢的,山上給的工錢高,活也累。他們有了錢,也不能總虧待,飯吃不好,干活也沒力氣不是。要是咱賣的實(shí)惠,來吃的人肯定不少?!边B蔓兒道。她將早點(diǎn)鋪?zhàn)拥幕A(chǔ)消費(fèi)人群鎖定在第二類人身上。
這些人舍不得吃大米、白面,但肯定心里想吃。
“娘,咱就賣三和面的饅頭咋樣?”
所謂三和面的饅頭,就是用黍米面、雜豆面加上少許的白面和面,蒸的饅頭。這是張氏的發(fā)明(在連家是這樣的,別人家也許也有這么吃的,連蔓兒表示她不),自從分家后,他們的條件一天天好起來,但還是不能頓頓大米、白面地吃。張氏就想到了這個法子,三和面的饅頭,因?yàn)榧尤肓税酌妫谕庥^和口感上都很引人的食yu,而且因?yàn)橹饕鞘蛎酌婧碗s豆面,吃起來很管飽,適合重體力勞動者。
“還沒看見哪家館子賣這三和面的饅頭那……”張氏有些沒信心。
“別人家沒有賣,咱們家有。那大家伙不都到咱家來買了嗎不跳字。連蔓兒笑,“爹,要是你在山上做工,你是買咱這個饅頭,還是去買鎮(zhèn)上白面的饅頭?”
“當(dāng)然買三和面的這個?!边B守信想也不想地道。
連守信、張氏、連枝兒、五郎和小七都很喜歡這種饅頭。而來做工的絕大多數(shù)人,家境應(yīng)該和他們差不多,只要價錢合適,他們會花錢買的。
“我看這個行。”一家人商量了一會,就定下來賣三和面的饅頭。
“光有饅頭可不行,還得有湯。”連蔓兒道。
那些自帶干糧的人,無法自帶熱水,所以才會去土地廟討水喝。因此他們的早點(diǎn)鋪?zhàn)右u熱湯。
“就用大骨頭熬蘿卜,要不就是大骨頭熬酸菜?!边B蔓兒將早就想好的主意說了出來。其實(shí)她在和小壇子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開個賣湯粥的鋪?zhàn)?,給那些自帶干糧的人提供熱湯、熱粥。
開早點(diǎn)鋪?zhàn)拥南敕?,是后來慢慢成熟起來的。既然要賣湯粥,何不索xing連主食一起賣那。
“我是這么想的,這湯咱賣的便宜點(diǎn),就是不買咱家的饅頭,光買湯,咱也賣給他?!边B蔓兒道,這樣可以慢慢地將客人引,帶動店里的生意。
“咱蔓兒這腦子真好使,就這么辦?!边B守信高興地道。
“那咱這饅頭和湯,都打算賣多少錢?”張氏提出一個新的問題。
連家做的三和面饅頭,比例是三比一,既三份的黍米面和雜豆面,兌上一份的白面。在鎮(zhèn)上的糧店里,白面要八文錢一斤,黍米面和雜豆面相對比較便宜,也要四文錢一斤。三斤黍米面/雜豆面,加上一斤白面,成本是二十文錢,這合起來是四斤面。
按張氏的說法,四斤面起碼能夠蒸出大約六斤半的饅頭來。饅頭也按張氏的做法,二兩一個,每個饅頭賣一文錢,那么四斤面大約可以賺十三文錢。
至于湯,一根大骨,一根白蘿卜,就可以熬一大鍋的湯。大骨頭可以反復(fù)熬煮,用大海碗盛湯,每一碗也只賣一文錢。這樣一鍋湯賣下來,去除大骨、蘿卜和柴禾的成本,也能有十幾文錢的賺頭。
大骨酸菜湯也是一樣的。
“每天再賣一鍋稀飯,也是一文錢一碗?!边B蔓兒算了算又道。一文錢一碗的稀飯,其實(shí)就是賣一個熱乎勁和水份,將成本計算好,一鍋也能賺十文錢。
連蔓兒心里感嘆,這么幾文錢、幾文錢的賺,和暴利的距離何止十萬八千里。小生意不好做啊。他們這是靠勤勞吃飯、賺錢。
一家人頭挨著頭,核計了半天。蒸饅頭、煮湯和稀飯這些活計,都是他們每天做慣了的,開這個早點(diǎn)鋪?zhàn)樱麄兡茏龅膩?,利潤他們也能接受,不,?yīng)該說是歡喜。
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爹、娘,我還有件事?!边B蔓兒想了想,又開口道。。
“還有啥事,說吧。”張氏道。
“除了三和面的饅頭和湯粥,咱每天再賣一籠屜包子咋樣?”連蔓兒道。
“賣包子?”
“娘,你還記得不,秋天那時候,姥姥和姥爺來看咱,都夸咱家的包子好吃。娘,你不也說,比鎮(zhèn)上陳記的肉丸包子還好吃?!边B蔓兒道。
“我記的?!睆埵宵c(diǎn)頭,“蔓兒,你是說,咱做那個灌湯包賣?”
“對?!边B蔓兒點(diǎn)頭,灌湯包這個詞,是她說給張氏聽的。
剛才的那些吃食,是實(shí)惠的,針對的目標(biāo)客戶群是第二類人。至于第一類人群,起碼目前來說,連蔓兒不認(rèn)為他們有實(shí)力能競爭過鎮(zhèn)上那些多年的老鋪?zhàn)?。不過,他們也有優(yōu)勢,他們的位置好,更靠近工程所在的大前山。
那么第一類人群,每天路過他們這里,也可以成為他們潛在的客戶。連蔓兒自認(rèn)為她做的灌湯包,還是有競爭力的。
“這個灌湯包,咱就比照陳記家的肉丸包子賣,每個兩文錢?!边B蔓兒道,算起來,她家的灌湯包不過是多了一道加入皮凍的工序,成本上并不比陳記的肉丸包子高,賣和陳記一樣的價錢,比陳記的好吃,那么既能吸引到客人,也能賺到錢。
灌湯包的利潤,要比三和面饅頭、大骨湯和稀飯的要高。
只是要創(chuàng)出口碑,招攬到大量的食客,是需要的,所以連蔓兒一開始只打算做一籠屜這樣的包子。
一家人又商量了一番,最后一致通過了連蔓兒的建議。
“咱這早點(diǎn)鋪?zhàn)?,選哪天開業(yè)的好?”連守信問。
“越早越好,就開才好那。”小七道。在他看來,早一天開業(yè),就早一天賺錢。
“早點(diǎn)鋪?zhàn)雍驮墼瓉淼乃岵俗鞣徊灰粯?,這開張的ri子得找人算算,挑個吉慶的ri子?!边B守信道。
連蔓兒也想早點(diǎn)鋪?zhàn)釉缧╅_張,但是她也明白,不只是這個時代,就是她前世那個年代,店鋪開張也是講究選個良辰吉ri。
“開業(yè)太急了,咱還有好多要買?!边B蔓兒道。比如說先得去鎮(zhèn)上,跟張屠夫訂好每天需要的豬骨頭和豬肉,還得去糧店買米買面,酸菜和白菜家里還有一些,暫時不用買。
“……店里的桌子、凳子、碗筷的,這也得置辦吧。”連蔓兒道,“還有咱這店開在哪……”
土地廟周圍的位置是最好的,只是那附近并沒有合適房屋,如果為了開店建房,用的就太長了。
“米面那些是要買?!边B守信的臉上露出笑容,“剛才我和你母親不是去廟頭看過了嗎,這開店的房子,我和你母親已經(jīng)選好了?!?br/>
“……你到我家來是客,還是給我吧?!边B葉兒的聲音在院子里響了起來。
二更,求粉紅。
是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