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隱秘的刀
安慶緒看起來有點虛,常年被酒色掏空的樣子,眉眼懶洋洋地耷拉著,酒色之外的任何事都仿佛提不起他的興趣。</br> 哪怕如今的他在叛軍部將中的身份已是妥妥的未來太子了,他仍然是一副即將英年薨逝的樣子,讓人對這位未來太子很沒信心,一不留神就只能被追封的那種無奈。</br> 史思明算是安祿山麾下的第一大將,但在安慶緒面前仍非常恭敬,行禮敬酒皆是以東宮之禮事之,恭敬的態(tài)度令安慶緒很滿意,沒精打采的神色也變得開朗起來。</br> 馮羽作為一位商人,在安慶緒面前更是畢恭畢敬,態(tài)度諂媚得仿佛剛認(rèn)了個干爹。</br> 安慶緒在史思明面前猶有幾分客氣,但在面對馮羽時,安慶緒的態(tài)度就很冷淡了,馮羽用盡各種借口敬酒,安慶緒卻連酒杯都沒碰,神情冷漠得很。</br> 不是針對馮羽這個人,而是針對馮羽的商人身份。</br> 作為毫無爭議的未來太子,安慶緒的身份是斷然不可能跟商人同座的,能勉強(qiáng)允許馮羽作陪已經(jīng)算是給足了史思明的面子,態(tài)度方面就莫強(qiáng)求了,雖然老爹還在創(chuàng)業(yè)階段,但創(chuàng)業(yè)階段的少東家也是干部,跟商人同座已經(jīng)很掉價了,如何指望他對馮羽和顏悅色?</br> 三人的酒宴才剛開始,氣氛便有些尷尬了。</br> 馮羽的性格頗為開朗,自然不會讓氣氛繼續(xù)尷尬下去,安慶緒在他眼里可是一只肥羊,今日必須要讓這只肥羊?qū)λa(chǎn)生好感,否則白白浪費了史思明精心組的這次飯局了。</br> 于是馮羽拍了拍掌,大帳的門簾掀開,從帳外盈盈走入三名姿色頗為不俗的年輕女子,三位女子垂頭羞怯地行禮,然后長袖掩唇,只露出一對撩人心弦的眉眼。</br> 安慶緒頓時看呆了,喉頭不自覺地蠕動了幾下。</br> 史思明也呆住了,忍不住道:“馮賢弟,這是……”</br> 馮羽得意地一笑:“愚弟半生紈绔,一無所長,此生唯好‘酒色’二字,別的本事沒有,但隨時隨地弄幾位看得過去的女子還是頗為拿手的,這三位女子便是愚弟趁咱們義師開拔潼關(guān)時,半路上從寧州城找來的,本來寧州戰(zhàn)亂,許多青樓姑娘沒了營生,正艱難度日,愚弟找了一些離散的青樓姑娘,選了幾個姿色不錯的,重金將她們包下,悄悄帶進(jìn)大營里,呵,以供太子殿下和史將軍賞玩。”</br> 安慶緒一喜,第一次朝馮羽投去友善的眼神。</br> 興趣相投,志同道合,這位可引為知己啊。</br> 但安慶緒還是努力維持威嚴(yán)的架子,淡淡地道:“莫稱呼什么‘太子殿下’,我不是太子。”</br> 馮羽卻不在乎地道:“馬上就是了,待義師打下長安,節(jié)帥登基稱帝,您便是毫無爭議的太子殿下,小人不過是提前幾日稱呼罷了。”</br> 安慶緒的表情頓時如春風(fēng)化雪,露出了笑意。</br> 馮羽指了指三名女子,道:“你們小心侍候太子殿下和史將軍,若有差池,你們便等著淪為卒妻吧。”</br> 三女嬌軀一顫,急忙分坐到安慶緒和史思明身旁,殷勤地為二人斟酒布菜。</br> 有了美色的加入,再加上馮羽玲瓏剔透的性格,酒宴的氣氛頓時不再尷尬,充滿了歡聲笑語。</br> 酒過三巡,馮羽從懷里掏出一顆嬰兒拳頭大的明珠,恭敬地雙手捧給安慶緒,笑道:“太子殿下,如今非常時節(jié),時局太亂,小人也尋摸不到好東西,數(shù)月前從一個落難的商人手里收來這顆明珠,應(yīng)該價值不菲,作為小人覲見太子殿下的見面禮,還請殿下莫嫌棄,收下小人這點微薄的心意。”</br> 安慶緒瞇眼打量這顆明珠,一眼瞥過,神情愈發(fā)欣喜,竟連基本的客氣話都沒說,伸手便將明珠拿過來往懷里一揣,笑道:“馮賢弟有心,我便笑納了,往后你我便是知己朋友,共享富貴。來日我父若登基,我定向父親舉薦你為開國功臣,爵封王侯。”</br> 馮羽大喜,立馬躬身下拜,恭聲道:“小人多謝太子殿下恩典。”</br> 從最初的嫌棄鄙夷,到此刻的兄弟相稱,馮羽一共花了不到一個時辰。</br> 這就是本事,天生的本事,誰也無法復(fù)制的能力,只能說,馮羽天生是干這一行的料,顧青太有識人之明了,他很清楚什么人應(yīng)該放到什么位置上才能發(fā)揮他的才能。</br> …………</br> 月黑風(fēng)高,夜宴興盡而散。</br> 馮羽踏著踉蹌的醉意,走到大營外一處刻著特殊標(biāo)記的木柵欄邊,等了半晌沒動靜,身后不停有巡弋的叛軍將士經(jīng)過。馮羽索性撩起下擺沖著柵欄便打算來一發(fā)。</br> 黑暗中,一道清冷的聲音輕悄傳來:“你若敢露出那個東西,我便一劍割了它!”</br> 馮羽嚇得一激靈,急忙縮了回去。</br> 借著大營遠(yuǎn)處微弱的火光,李劍九那張俏麗而淡漠的臉龐出現(xiàn)在馮羽的視線中。</br> 李劍九穿著夜行黑衣,躲藏在柵欄外,身子伏在草叢里,身形很隱秘,就算有叛軍經(jīng)過她的身邊也很難發(fā)現(xiàn)。</br> 馮羽扭頭看了看身后剛剛經(jīng)過的一隊叛軍,幸好這些日子馮羽在叛軍大營內(nèi)混了個臉熟,叛軍將士大多認(rèn)識這位史將軍的座上賓,見他獨自站在大營的柵欄邊也不懷疑,以為他在方便,故而沒人過來盤問。</br> 見李劍九熟悉的淡漠模樣,馮羽嘻嘻一笑,蹲下身子與她平視,笑道:“阿九,多日不見,我為何覺得你胖了些?最近吃了啥長肉的好東西了?”</br> 李劍九聞言一驚,情不自禁地低頭打量自己的身材,脫口道:“胡說!我才沒胖!”</br> “何必自欺欺人,你明明胖了,你看你,胸前鼓得那么高,比以前大了不少,若不是長胖了,難道是懷里藏了寶貝?我來摸摸是啥寶貝……”</br> 馮羽剛伸出手,立馬感到一陣劇痛,痛得他差點慘叫出聲,幸好理智制止了他。</br> “瘋婆娘有病嗦?知道這是哪里嗎?稍有動靜你我便是人頭落地的下場。”馮羽怒極低聲喝道。</br> 李劍九冷哼道:“誰叫你不規(guī)矩!”</br> 使勁瞪了他一眼,李劍九道:“你在此做了標(biāo)記,讓我來尋你,有何重要的事趕緊說,莫浪費時光。”</br> 馮羽嘆了口氣道:“我今日與安祿山的二公子安慶緒交上了朋友,打聽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這些事情還望你傳遞出去,轉(zhuǎn)告顧阿兄。”</br> 李劍九神情嚴(yán)肅地道:“你說。”</br> “安祿山素有暗疾,聽說是身上長了膿瘡,發(fā)作時非常痛苦,又痛又癢,所以他這兩年脾氣越來越暴躁,愈發(fā)喜怒無常,對部將士卒尤為刻薄,動輒打殺斬首……”</br> 李劍九道:“為何要將這件事告訴顧侯爺?”</br> “顧侯爺會明白我的意思。安祿山如今只能走順風(fēng)路,經(jīng)歷不得挫折,一旦聽到壞消息,他的部將和身邊人便倒霉了,輕則被他毒打,重則丟掉性命,聽今夜安慶緒和史思明的言談,兩人似乎對安祿山有些不滿了,此二人挨過安祿山不少打,已對安祿山生出怨恨之心……”</br> 李劍九茫然道:“你的意思是……”</br> 馮羽嘿嘿一笑,道:“對我來說,這是個機(jī)會,看情形我只需再挑撥幾次,仇恨的種子便種下了,若能引得安慶緒和史思明擊殺安祿山,叛軍從內(nèi)部先亂了,顧阿兄平叛自是一馬平川,順風(fēng)順?biāo)纛櫚⑿植粸殡y的話,不妨請他領(lǐng)軍多給叛軍幾次挫折,讓安祿山的脾氣愈發(fā)暴躁,如此更有利于我在叛軍大營內(nèi)的謀劃。”</br> 李劍九擔(dān)憂地注視著他,輕聲道:“你做的事情越來越危險了,我真怕有一天你會失手,從而萬劫不復(fù),做完這件事就撤出來好不好?我……你那般輕薄過我,必須要給我一個交代,你不能死。”</br> 馮羽輕佻地笑道:“我輕薄過你嗎?我怎么不記得了?阿九,大家熟歸熟,可莫胡亂誣陷于我啊,我可是守身如玉,不能壞我名節(jié)。”</br> 李劍九氣得渾身直顫:“你,你你這個登徒子,這就不認(rèn)賬了么?我……非殺了你不可!”</br> 粉嫩嫩的小拳拳綿綿無力地打來,馮羽忽然握住了她的拳頭,眼里一片濃濃的深情。</br> “阿九,做完這件事,我大概便能安然撤出了,待我回來,你嫁給我好不好?咱們回石橋村去,你為我相夫教子,余生平平淡淡度過,好不好?”</br> 李劍九仿佛全身失去了力氣,紅著臉癱軟而不知所措,任由他握著自己的手,慌亂地躲避他的目光。</br> “你……你為顧侯爺立下如此大的功勞,將來他定保舉你升官封爵,從此富貴顯赫之極,你舍得放下唾手可得的富貴么?”</br> 馮羽淡淡一笑,道:“我做這些玩命的事,只是為了報顧阿兄之恩,我從來沒指望過升官封爵。”</br> “讀了幾年圣賢書,總想見識一下外面的天下,做幾件常人不敢做的事,做成了,我便覺得有趣,覺得沒有枉來人世一遭。如今青史成敗,已與我有了干系,我終究在這幾頁史書里留下了痕跡,這便足夠了,斗金饌玉,鐘鼎錦衣,我何屑哉。”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yuǎn),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fēng)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yuǎn)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yuǎn)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jī)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fēng)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jī)會。</p>
良久之后,機(jī)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