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清白人間
功比開疆,爵升郡王。</br> 圣旨在長安城各處張貼,廣為告之,長安臣民震動。</br> 一時間各種傳聞喧囂塵上。</br> 今日安西軍突然調(diào)動兵馬入城,事情本就大不尋常,有些清醒的朝臣們當然不會被李亨的一道圣旨騙過去。</br> 這年代調(diào)兵入城是必須要有極其嚴格的流程的,從圣旨到兵部調(diào)兵文書,從魚符到朝堂明示眾臣,這些都是必須要走的流程。</br> 從大唐立國以來,從未有過突然調(diào)兵入城的先例。</br> 有確實是有,李世民干過,武則天干過,李隆基也干過,可人家那是兵變,是奪取皇位。</br> 從正常流程來說,突然調(diào)兵入城并包圍皇宮,此事絕非尋常。天子就算突然調(diào)兵,也斷不可能派兵把自己住的皇宮包圍。</br> 至于說什么誅滅李輔國謀反,那就更扯淡了。</br> 李輔國是什么人?一個閹人而已,在朝中既無黨系,也無羽翼,說什么串通宮人謀反,他有那膽子么?難道殺了皇帝他就能當天子了?就算他要弒君,太極宮里還有三萬朔方軍,串通區(qū)區(qū)幾個宮人,朔方軍伸個小拇指就把這群跳梁小丑碾壓了,何至于要調(diào)動素來被天子深深忌憚的安西軍入城勤王?</br> 這件事疑點太多,漏洞多得像篩子,在朝為官的臣子們個個都是人精,怎么可能相信?</br> 無奈李亨的圣旨是親筆所寫,而且寫得頗為生動靈現(xiàn),仿佛真發(fā)生過似的,朝臣們盡管心中起疑,甚至有些人隱隱已猜到真相八九不離十。</br> 但既然圣旨上這么寫了,朝臣們便不敢多言,里面的水太深,沒有顧青那樣的實力,最好不要胡說八道,否則就算天子能饒了自己,顧青的脾氣怕是不怎么好。</br> 至于長安市井民間的百姓商賈們,有些能接觸宮闈秘密的人自然也不大信圣旨的內(nèi)容,但絕大多數(shù)吃瓜群眾卻并不懷疑。</br> 這年頭圣旨在民間的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既然天子都這么說了,那一定是真的,沒看到顧公爺因為調(diào)兵勤王功比開疆,都封了郡王了嗎?這說明天子念著顧青的好呢,君有危難,忠臣率軍保護,忠臣立功,君主不吝封賞。</br> 真正是君圣臣賢,好一派盛世即將恢復的清明光景。</br> 至于長安城里的各種傳聞,甚至有些傳聞已經(jīng)非常接近事情的真相了,但它們并不重要。</br> 一道圣旨基本已經(jīng)堵住了所有人的疑問,剩下那些傳聞只能淪為八卦小道消息,完全取代不了主流的聲音。</br> 于是在李隆基,李亨和顧青君臣三人合力掩蓋之下,一樁驚天的兵變大事就這樣化作和風細雨,消弭于無形。</br> 只是,已經(jīng)撕破了的臉,還能恢復如常,真的當作什么都沒發(fā)生過嗎?</br> 押著李輔國等人去城外難民營的路上,顧青一路沉默,一句話都沒說,臉色陰沉得可怕。</br> 矛盾是一件件事情積累的,沖突是隨著矛盾的無法調(diào)和而越來越尖銳的。</br> 今日率軍逼宮,使得顧青與兩位帝王的矛盾愈發(fā)尖銳了,已經(jīng)快到了圖窮匕見之時,離雙方真正撕破臉發(fā)生戰(zhàn)爭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br> 一場兵變,仿佛一座里程碑,碑文上描繪著天空的顏色,也畫著城頭的旗幟,旗幟下躍馬揚鞭,劍指前方的人,姓李還是姓顧?</br> 見顧青凝眉不語,旁邊騎馬的段無忌忍不住問道:“公爺,您在想什么?”</br> 顧青嗯了一聲,道:“城外的難民越來越多,開春以后怕是會以十萬計,難民有家有口,有手有腳,總是依靠咱們的賑濟也不是長久之計……”</br> “公爺?shù)囊馑际?amp;hellip;…”</br> “離開春不遠了,應該馬上給他們分配土地,官府重新給他們落籍,關中近年因為叛亂,死傷了不少百姓,有的村莊甚至滿村被屠,將這些難民落到那些村莊里,以后便是關中百姓了,安西軍調(diào)撥一部分將士出來,去各個村落給他們搭建屋子,丈量土地,分發(fā)糧種,不能誤了春播。”</br> 段無忌點頭:“公爺?shù)姆ㄗ邮侵伪局?,遠比賑濟他們要強得多。”</br> 顧青又道:“順便也讓將士們感受一次靈魂的洗禮,深入到百姓中去,讓他們別忘了自己的出身,將來征戰(zhàn)之時,至少不是純粹為了賞錢而拼命。”</br> “無忌,回頭你以我的名義寫一份奏疏,奏難民落籍分地事,將我剛才說的那些全都寫進去,另外,奏請?zhí)熳诱訇P中河南各州刺史太守進京述職議事,趕在開春前將此事落實下去。”</br> “是。”</br> 段無忌應后,沉默片刻,忍不住道:“公爺為了難民生計殫精竭慮,可難民們卻仍在指責謾罵您,朝野間對您有種種不公之論,學生想想就為公爺不值……”</br> 顧青淡淡地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事情做出來不是為了讓別人夸,而是自己覺得應該這么做,那么就繼續(xù)做下去,不要管別人如何議論評價。”</br> …………</br> 難民營里充斥著各種難以言喻的腐臭味道,幸好是冬天,人群聚集地的某些傳染病沒有散播得那么快,再加上宋根生按顧青的建議采用分區(qū)隔離之法,將有癥狀的病人提前隔離到病區(qū),所以盡管難民們?nèi)兆舆^得艱難,至少沒有爆發(fā)瘟疫,算是不幸中的萬幸。</br> 此刻難民營里群情激憤,原因是一名女子。</br> 清晨時,萬春公主出現(xiàn)在難民營里,她領著上百名羽林禁衛(wèi),大搖大擺走到人群最集中的地方,然后……雙手叉腰,抬起手橫掃了一圈,指著這些難民的鼻子就開罵了。</br> 很難想象一位金枝玉葉的公主,罵起人來居然那么難聽。</br> 田舍奴,忘恩負義,白眼狼,禽獸尚知報恩,人卻反噬恩人等等,越罵越難聽,難民們被激怒了,紛紛圍了上來,神色不善地盯著她。</br> 幸好萬春今日帶了上百名禁衛(wèi),又大明大亮打著公主的旗號,否則今日早被難民撕碎了。</br> 難民們雖不敢對萬春動手,但萬春也被圍了整整一上午,萬春卻凜然不懼,從上午一直罵到下午,罵得喉嚨冒煙嗓子嘶啞也不肯住口。</br> 總有人在偏僻的角落默默關注著顧青。</br> 長安城流言喧囂,刀刀直指顧青之時,萬春便已聽說了,當時又急又氣,她很想用盡全身力氣在長安城疾呼,為顧青辯白,直到今日,萬春終于忍不住了,帶了禁衛(wèi)親自來到難民營。</br> 想不出辦法為顧青辯白,至少能痛快罵他們一頓,也算為顧青出氣了。</br> 心思單純的萬春做事就是這么天真爛漫。</br> 整整罵了半天,萬春越罵越起勁,當然,也成功地激起了難民們的怒氣。</br> 萬春卻毫不在乎,任何傷害顧青的人,都是她的敵人,對敵人不必太客氣,能氣死他們更好。</br> “……禽獸受了恩惠都知道感恩,烏鴉亦知反哺,給看門的狗扔塊骨頭,它會搖尾巴,你們呢?你們這些天吃了安西軍多少糧食,反倒在背地里罵安西軍,罵顧國公,你們的良心被狗吃了?”</br> 被難民重重圍住,萬春仍雙手叉腰,茶壺狀對難民們指指點點,她的四周被禁衛(wèi)們團團保護,苦了這些禁衛(wèi),用長戟長矛死命地攔阻著四面八方圍過來的難民。</br> “……你們吃的糧食是安西軍的軍糧,明白嗎?是將士們從他們的軍糧里分出了一半給你們,因為顧國公和安西軍將士不忍你們餓死,若顧國公不管你們,安西軍也不管你們,任由你們在城外自生自滅,你們今日圍著我的這些人還有幾個能活著?有幾個有力氣罵顧國公?”</br> “一個個瞎了眼,不知道誰養(yǎng)活了你們,誰救了你們的命,反倒信了那些謠言,吃著安西軍的糧食,吃飽了又罵安西軍,我大唐從立國到如今,何曾見過你們這等忘恩負義之輩?”</br> “中毒死了一百來人,你們?nèi)值桨参鬈婎^上,安西軍若真想害你們,會拿自己的糧食來賑濟你們嗎?一個個豬腦子,分明是有人陷害顧國公,陷害安西軍,偏偏爾等蠢不可及,居然信了謠言,真為顧國公和安西軍不值,早知今日,當初那些賑濟你們的糧食拿去喂狗都比被你們吃了強,至少喂了狗它還會搖尾巴。”</br> 話說得很難聽,難民們的憤怒的躁動卻不知不覺停了下來,許多人露出若有所思之態(tài),還有那些清醒得更早的人,早已面露羞慚,垂頭不語。</br> 萬春卻越說越氣,氣得眼眶都泛紅了。</br> 她這些日也很辛苦,顧青想出慈善募捐的法子,萬春響應得最積極,從早到晚都在為難民募捐,四處拜訪長安城的權(quán)貴,從他們手里摳出一些錢糧,想到自己的努力能救活無數(shù)條性命,萬春感到很滿足,再辛苦也值了。</br> 可她沒想到難民們信了謠言,竟然反過來責罵顧青和安西軍,萬春頓時覺得自己多日的努力白費,更為顧青感到委屈不平,脾氣向來傲嬌的她當然受不了這等委屈,于是今日便氣勢洶洶地來到難民營,對這些忘恩負義的難民們開罵了。</br> 痛快淋漓地罵過后,萬春的怒氣不僅未消,這些日子受的辛苦和委屈反而越來越放大,頓時氣得流下淚來。</br> “為眾人抱薪者,卻使他凍斃于風雪,你們太讓人寒心了!”萬春哽咽道。</br> 人群里,激憤的情緒漸漸消失,那一張張麻木和饑餓的臉龐上已看不到怒氣,只有深思和慚愧,他們就這樣注視著萬春的眼淚,一滴一滴落在雪地里。</br> 顧青來到難民營時,看到的便是萬春的眼淚。</br> 剎那間,顧青心里忽然涌起一股難言的滋味,是感動還是心疼,他也說不清。</br> 他只知道,今生能夠為他奮不顧身的女子,不止一個。</br> “顧公爺?shù)剑?amp;rdquo;韓介扯起嗓子大吼。</br> 難民們一驚,紛紛自覺讓開一條路,無數(shù)人低垂著頭,心虛地躲開顧青的視線。</br> 萬春擦了把眼淚,使勁吸了吸鼻子,轉(zhuǎn)身看著他。</br> 陽光與白雪互相照映的光暈里,萬春的淚痕格外清晰,像蜿蜒的情絲。</br> 顧青情不自禁地伸出手,為她擦了擦俏臉上殘留的淚痕,柔聲道:“你不必如此的。”</br> 萬春扭過身,冷冷地道:“憑什么受了委屈便不能罵人了?為何要忍氣吞聲,你又不欠他們什么。”</br> 顧青看著她仍然布滿淚痕的臉蛋,又看了看周圍難民們一個個低垂的頭,忽然笑了起來。</br> “為眾人抱薪者,只是心懷慈悲,并不在乎榮辱,也不在乎自己是否會凍斃于風雪。世事皆有目的,唯獨‘慈悲’沒有目的,純粹而為,不求回報。”</br> 顧青語氣平靜地說完,扭頭對韓介道:“把他們都帶過來,事情該了結(jié)了。”</br> 韓介大聲應是,隨即親衛(wèi)們將捆綁著的李輔國和一眾察事廳的主事,以及那名投毒的潑皮都押到人群中。</br> 韓介用劍鞘狠狠地朝潑皮的膝彎處一磕,潑皮撲通一聲跪下,然后涕淚橫流,在難民們面前將自己受人指使而投毒的事情說了出來,說得非常詳細,從指使受命,到如何接近熬粥的大鍋,如何趁人不備將毒藥投入鍋中,條理非常清楚。</br> 接著便是李輔國和察事廳的主事們,在親衛(wèi)們的刀口下,這些人嚇得魂不附體,跪在地上顫聲將整件事的陰謀完整地說了出來。</br> 所有人都說完后,顧青冷著臉沒說話,韓介環(huán)視難民,神情憤怒地大吼道:“都聽清楚了嗎?投毒與顧公爺無關,與安西軍無關,是朝中有人陷害,爾等愚昧無知,信了謠言,顧公爺和安西軍為你們四處籌集糧食,不忍見你們餓死,卻落得千夫所指的下場。”</br> “你們不去罵那些漠視你們受苦的權(quán)貴,卻來辱罵賑濟你們的善人,這世上果真是好人沒好報么?”韓介越說越氣,怒道:“既然好人沒好報,安西軍便停了你們的糧食賑濟,由你們自生自滅吧!”</br> 顧青拍了拍韓介的肩,苦笑道:“行了,再說就過了。”</br> 韓介余怒未息地哼了一聲,閉嘴后退幾步。</br> 顧青冷冷地朝李輔國等人瞥了一眼,尤其見到李輔國臉色灰敗的樣子,顧青心里忽然想起這位歷史上著名奸宦的評價,然后笑了。</br> 在如今這個年代,李輔國沒來得及成為大權(quán)在握的權(quán)宦,卻莫名被兩位帝王出賣,狠狠栽在這么一樁小事上,也算是天道有輪回了。</br> 沒有了李輔國的世界,會不會少幾許陰暗?</br> “韓介,明正典刑,全部斬了!”顧青冷冷地道。</br> 韓介大聲應是,親衛(wèi)們隨即揚起了手中的刀,難民人群立馬迅速后退幾步,驚駭?shù)乜粗厣瞎蛑囊慌湃朔浮?lt;/br> 李輔國大驚,怒道:“顧青,我已交代清楚了,此事非我主謀,你不能殺我!”</br> 顧青微笑道:“大唐是有王法的,害了那么多條人命,你覺得自己還活得下去?李廳長,來世就算做不了好人,至少做個無害的人。”</br> 笑容一斂,表情忽冷,顧青伸手扣住萬春的肩,將她整個身子往后一扳,避開殺人流血的場面,另一只手隨意地揮了一下。</br> 韓介立馬喝道:“斬!”</br> 親衛(wèi)們動作統(tǒng)一,手中的刀狠狠揮落,鮮血噴濺,頭顱滾動,難民們嚇得再次往后急退,抬頭再看那道背影,人們的眼中充滿了敬畏。</br> 直到這時人們才徹底明白,這位顧公爺不是沒有脾氣的,看他對待這些犯人的雷霆冷酷手段便知,他只是不愿將這些手段用在難民身上,而他們這些難民卻仍然無知無畏,在背后肆意辱罵顧公爺。</br> 回想種種,人們頓時覺得自己何等的無知,又是何等的幸運。</br> 潮水退去,大浪淘沙,淘過之后方知本色。</br> 仰望灰蒙蒙的天空,天上仍飄落片片白雪,顧青忽然覺得有些意興闌珊。</br> “走吧,回城。”</br> 說完顧青與萬春并肩離開。</br> 萬春仍被顧青摟著肩,神情羞澀地垂著頭,一時間所有的委屈不平全化作濃濃的甜蜜,臉上仍殘留著淚痕,嘴角卻不知不覺揚了起來,有一種興奮雀躍的沖動。</br> “韓介,張懷玉和思思去南方籌集糧食,應該快回來了,糧食運到長安后,馬上分發(fā)給難民營。”顧青邊走邊道。</br> 韓介不甘不愿地應了。</br> 萬春不滿地道:“他們?nèi)绱巳枘懔R你,為何還要賑濟他們?太不公道了。”</br> 顧青沉默片刻,道:“你覺得我善良嗎?”</br> 萬春毫不思索地道:“當然善良,你救了幾萬條命呢。”</br> 顧青笑了:“我的善良是不是很廉價?”</br> 萬春遲疑,然后搖頭。</br> 顧青語氣低沉地道:“被誤解,被辱罵,可我依然做自己覺得應該做的事。”</br> “真正的善良,是在經(jīng)歷了黑暗之后,依然選擇追逐光明。”</br> 萬春似懂非懂,只是目光迷離地看著顧青。</br> 這個男人說的話她或許不懂,但這個男人的擔當和魅力,卻是實實在在看得見且摸得著的。</br> 這就夠了,他就是這么迷死人。</br> 二人身后,難民們?nèi)跃奂磩?,所有人怔怔看著顧青的背影,臉上的羞慚之色越來越濃。</br> 忽然,人群里一位老人蹣跚地走出來,對顧青的背影大聲道:“老朽糊涂,誤會了顧公爺,承公爺多日恩惠,請受老朽一拜!”</br> 說完老人推開身邊攙扶他的人,重重地跪在地上,頭磕在隆冬冰冷刺骨的雪水和泥土里,久久不動。</br> 緊接著,所有難民跟著老人一同跪下,面朝顧青的背影叩拜,頭磕在地上長跪不起。</br> 顧青的腳步一頓,回頭看著身后長跪的難民們,神情頓時變得很復雜。</br> 良久,顧青忽然展顏一笑,道:“罷了。”</br> 說完顧青繼續(xù)摟著萬春的肩,朝城門走去。</br> “罷了”的意思,就是罷了。</br> 恩怨罷了,委屈罷了,不公也罷了。</br> 愚昧不可怕,能醒過來就好。</br> 萬千難民久久跪拜在泥地上,直到顧青的身影走進城門,眾人仍未起身。</br> 大雪落在人們的肩上,身上,每一片雪花看起來都那么的無辜。</br> 雪下得真大,掩蓋了世間一切丑惡后,舉目皆是一片清白人間。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