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周宣中興望我皇(大結(jié)局)
百官遲疑著各自散去。</br> 比武力,他們都是文官,可顧青手里握著兵權(quán),不要命的話敢上去試試?</br> 比爭吵,天子確實還活著,說什么軟禁天子,天子本來也是從不出宮的,“軟禁”這頂帽子暫時扣不到顧青頭上。</br> 而顧青則一言擊中了所有人的軟肋。</br> 不想當(dāng)官莫BB,趕緊滾蛋,能代替你們的人多如過江之鯽。</br> 簡單粗暴的一句話,卻令所有官員都收斂了。</br> 誰會跟自己的官位過不去呢?再說……這位顧郡王的脾氣確實不算太好,一言不合就殺人的事他不是沒干過。</br> 顧青倒不是威脅這些官員,他是真不在乎。朝堂的勢力分布很復(fù)雜,但基本都要從出身來論,朝堂上有一半出身某個世家,還有一半是寒門學(xué)子金榜題名而入朝堂,無論怎樣的出身,對顧青來說都不算什么。</br> 逼宮之后,朝堂是注定要經(jīng)過一番清洗的,有些持?jǐn)硨B(tài)度的人必須換掉,顧青需要一個上下一心的朝廷,不一定對他忠心,但敵人不能留,否則必是禍患。</br> 所以顧青對這些官員態(tài)度很強硬,因為這些官員已在他裁撤的名單中。</br> 朝廷需要精簡減冗,許多官署的官員過于多余,遲早要裁撤的。顧青打算第一步便從裁撤官員開始,也算是給將來約束皇室子女和權(quán)貴立了一個風(fēng)向標(biāo)。</br> 冷冷看了面前百余名官員一眼,顧青轉(zhuǎn)身走進(jìn)前堂,邊走邊道:“諸官員有事要議可入內(nèi),若無事可說,便各自回署打理政務(wù),朝廷不養(yǎng)閑人。”</br> 站在院子里的官員們面面相覷,以李峴為首的朝臣們猶豫了片刻,許多官員轉(zhuǎn)身默默離去,還有些確實有事要議的官員則走進(jìn)了前堂。</br> 不論對顧青這個一手遮天的權(quán)臣是怎樣的態(tài)度,至少要做到公私分明,議政事的時候便不能摻雜私人感情了。</br> 于是李峴房琯率先走了進(jìn)去,后面跟著一二十名官員。</br> 第二天朝會,李亨在太極殿露面了。</br> 李亨穿著黃袍,面容憔悴,一臉病色。</br> 坐在金殿內(nèi),李亨目光有些癡呆,望向朝班里的顧青時,視線畏縮且驚懼,顯然昨日的逼宮場面給他造成的心理陰影不小,令他此刻都沒緩過神來。而李亨的一臉病色也不是裝的,而是實實在在被嚇的。</br> 今日站在李亨身邊的宦官已不是魚朝恩,而是換了個不知名的小宦官。</br> 魚朝恩自從在兩軍對峙時假傳圣旨,亂了朔方軍的軍心后,便悄然而遁不知所蹤,世上只有顧青知道他的下落,當(dāng)然,對于立了功的人,顧青向來是不小氣的,此時的魚朝恩混得不錯,顧青許諾過,待將來大事鼎定后,定會給魚朝恩一份敞亮的前程。</br> 小宦官立于李亨身旁,見李亨朝他使了個眼色,于是揚了一下拂塵,上前尖聲道:“傳圣諭,昨日反賊余孽混入宮闈,意圖行刺天子,幸得安西軍救駕及時,未成大禍,著令戶部撥付銀錢肉糧至安西軍大營,犒賞三軍。”</br> 群臣表情木然,許多人心中冷笑。</br> 好吧,君臣的說辭都一樣,這是把我們當(dāng)傻子糊弄呢。</br> 還有許多朝臣則一臉悲愴。</br> 權(quán)臣強勢,當(dāng)天子的也不爭氣,聽這前后一致的口徑,顯然天子已向顧青臣服了,分明又是第二個漢獻(xiàn)帝,大唐社稷的氣數(shù)盡矣!</br> 有人悲愴,也有人歡喜。</br> 朝堂里還有許多朝臣則一臉喜意,他們大多出身世家,世家與顧青之間達(dá)成的交易,這些朝臣早已知道。</br> 天子臣服于權(quán)臣,意味著新的時代來臨了,而這些世家出身的朝臣們便有了更進(jìn)一步的機會,畢竟顧青是靠著世家才保證了天下的穩(wěn)定,逼宮之時才將負(fù)面影響減到最低,亂象根本沒出宮闈,有世家為靠山,朝堂上世家的發(fā)言權(quán)更大了。</br> 滿殿朝臣各異的表情里,顧青神情平靜地走出朝班,朝李亨行禮。</br> “臣代安西軍將士謝陛下厚賜。”</br> 李亨努力扯了扯嘴角,擠出一抹笑容:“顧卿不必多禮。”</br> 說完李亨又朝小宦官瞥了一眼。</br> 小宦官急忙道:“傳圣諭,蜀州郡王顧青功高赫赫,平叛亂,定社稷,治萬民,教忠勵資,敬之忱聿,可晉爵關(guān)中王,可賜劍履上殿,可攝政監(jiān)政。”</br> 殿內(nèi)群臣大驚。</br> 郡王被晉為關(guān)中王不是小事,關(guān)中可是京畿所在,大唐立國至今,沒有一人能得“關(guān)中王”的爵號,更甚者,異姓封王也是少之又少,將關(guān)中的名號封給顧青,可見顧青的權(quán)勢高漲到何等地步。</br> 至于后面那句“劍履上殿”,更是極度的榮耀。而這個榮耀隱隱間已將權(quán)臣的形象烘托出來,從古至今,能夠被允許劍履上殿的臣子,大多已是權(quán)勢高過天子的權(quán)臣奸佞,今日天子莫名下了這道旨意晉賞顧青,顯然是故意讓顧青的身份達(dá)到盛極的地步。</br> 盛極之后,轉(zhuǎn)而衰。</br> 無數(shù)竊竊議論聲中,顧青皺了皺眉,抬眼望向金殿上的李亨,目光有了幾分凌厲的意味。</br> 李亨被他的目光刺激得渾身一顫,急忙笑道:“顧卿有功于社稷,功勞之大,朕實不知如何賞賜,便如此……”</br> 話沒說完,顧青語氣漸冷道:“臣多謝陛下厚賜,只是臣資歷尚淺,微末之功不足以擔(dān)此王爵,請陛下收回成命,臣不意己身,無心富貴,維持現(xiàn)狀即可。”</br> 李亨還想再勸,卻見顧青的表情已越來越冷漠,李亨情知顧青已生怒火,只好當(dāng)?shù)钚甲髁T,順便再當(dāng)著滿殿文武的面又盛贊了顧青品性高潔之類的好話。</br> 從內(nèi)心來說,顧青當(dāng)然也不愿受此王爵。</br> 沒別的原因,只是太張揚了。</br> 身處他如今的地位,手握著如此大的權(quán)力,什么樣的爵位得不到?哪怕他想當(dāng)皇帝,也不過是朝部將使個眼色的事,哪里在乎李亨給他封的什么關(guān)中王,聽起來像山寨火腿腸似的。</br> 宮廷劇變之后,朝野間議論四起,朝臣們都很清楚,發(fā)生如此大的變故,正是新舊交替之時,有些人注定會被新的時代淘汰,有些人卻會趁勢而起。</br> 如此敏感的時刻,顧青只愿低調(diào)做人,高調(diào)做事,改變朝堂以往務(wù)虛的不良風(fēng)氣,驟然被李亨晉爵,對顧青實在是弊大于利,讓朝堂內(nèi)的矛盾愈發(fā)激化,顧青將不得不浪費許多時間處理朝堂內(nèi)部的爭斗,一切都是因為李亨這道晉爵圣旨。</br> 所以顧青必須堅辭晉爵,任何賞賜都不需要。</br> 金殿內(nèi)陷入短暫的尷尬,顧青堅辭之后,許多朝臣的臉色才略微松緩了些。</br> 總算顧青識趣,而且,總算天家的體面還沒丟干凈,至少還剩一塊遮羞布。</br> 尷尬的氣氛中,李亨自己也頗覺沒趣兒,于是換了個話題道:“諸卿今日可還有事奏?”</br> 群臣沉默之時,顧青忽然道:“臣有事奏。”</br> 李亨不自覺地坐直了身子,和顏悅色道:“顧卿有事盡管奏來。”</br> 顧青平靜地從懷里掏出一本奏疏,雙手高舉過頂,道:“陛下,大唐如今叛亂已平,天下歸安,臣請奏免關(guān)中,河南,河?xùn)|,河北等諸道稅賦一年,其中河?xùn)|與河北兩道曾被叛軍占據(jù)多年,當(dāng)?shù)匕傩湛嗖豢把?,臣請免三年賦稅。”</br> 李亨笑道:“便允所請。”</br> 此時的李亨像個工具人,沒有任何決定的權(quán)力,這是顧青早已警告過的,今日既然顧青公然提出了免賦,那就說明這件事顧青早已決定了,今日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李亨不敢跟他唱反調(diào)。</br> 群臣也無話可說,顧青的這道奏疏是正事,也是應(yīng)當(dāng)之事,減免北方賦稅早在一個多月前已開始在進(jìn)奏院商議過了。</br> 接著顧青又從懷里掏出第二份奏疏,道:“臣還有一事。”</br> “顧卿且說。”</br> “天寶十二年,臣曾向太上皇陛下提出平吐蕃策,這幾年里,安西都護(hù)府以商利供養(yǎng)吐蕃土地所產(chǎn),如今得斥候所報,吐蕃境內(nèi)已有半數(shù)以上的土地改種藥材以換重利,而他們的主糧青稞等作物,大多已不足供養(yǎng)國內(nèi)百姓和將士,所用之糧食只能向劍南道商賈購買……”</br> “吐蕃國力日漸頹靡,臣以為,如今正是伐吐蕃之良機,臣請斷絕吐蕃糧道,整頓兵馬,西征吐蕃,一戰(zhàn)而平此百年大患,將吐蕃納入我大唐版圖。”</br> 殿內(nèi)君臣又驚呆了。</br> 自安史之亂后,朝臣大多沒想過“平吐蕃”這個話題,因為實在太遙遠(yuǎn)了。戰(zhàn)亂剛平,國內(nèi)百廢待興,百姓需要安定,新君即位不到一年,正需要鞏固政權(quán),梳理朝堂勢力,無數(shù)內(nèi)部事都迫在眉睫要處理,這種時候誰會想到出兵征服吐蕃?</br> 見群臣議論紛紛,李亨欲言又止,想勸又不敢勸,顧青平靜地道:“戰(zhàn)亂方平,人心思定,這些臣都清楚,只是吐蕃如今國力衰落,而土地改種藥材之計策,吐蕃的贊普和國中權(quán)貴也已漸漸緩過神來,錯過此次良機,吐蕃又將恢復(fù)國力,那時它仍是我大唐百年之患,臣以為,長痛不如短痛,趁此時機平了吐蕃,忍此一時之痛而消弭大患,益于大唐千秋功業(yè),請陛下應(yīng)允。”m.</br> 見君臣仍無人出聲,顧青嘆了口氣,道:“臣請旨,可遣安西軍將士出征,臣親自領(lǐng)軍,平此大患。”</br> 話音剛落,李亨毫不猶豫地道:“好,朕允了。”</br> 顧青暗暗冷笑數(shù)聲,表情平靜地退回朝班。</br> …………</br> 走出太極宮已是下午時分,顧青老老實實在殿外用了廊下食,與群臣一道坐在殿外廊柱下,吃光了李亨賜下的冷食,沒有任何特殊待遇。</br> 與顧青一同進(jìn)食的群臣都畏懼又好奇地看著他。</br> 顧青已是權(quán)勢滔天的權(quán)臣,權(quán)臣自然應(yīng)該享受特殊待遇的,比如這算不上豐盛的廊下食,顧青完全不必與大家一起進(jìn)食,朝會結(jié)束拍拍屁股回家便是,可顧青卻仍與所有朝臣一同坐在廊下,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權(quán)臣,實在令人費解。</br> 顧青倒也并非惺惺作態(tài),他此時最不愿的便是拉開與群臣的距離,制造階級對立。</br> 逼宮之后,顧青大權(quán)在握,他要著手改變天下了。</br> 改變天下首先要從朝廷權(quán)力中樞做起,顧青希望以自己低調(diào)的言行來影響朝堂,讓朝堂的臣子們漸生務(wù)實低調(diào)之風(fēng)氣,官員務(wù)實又肯踏實做事,天下百姓才有過上好日子的希望。</br> 用過廊下食,顧青走出太極宮,迎面遇到陳郡謝氏的謝傳經(jīng)。</br> 謝傳經(jīng)顯然是專門在宮門外等候顧青的,看樣子等了很久。</br> 見到顧青后,謝傳經(jīng)急忙行禮,笑道:“恭賀顧郡王鏟除大患,從此天下已盡在郡王殿下股掌之中。”</br> 顧青笑了笑,道:“‘鏟除大患’之類的話不可再說,傳出去不好聽,我不過是奉旨率兵肅清宮中反賊余孽而已。”</br> 謝傳經(jīng)情知失言,急忙賠罪,然后壓低了聲音道:“晚生敢問,郡王殿下接下來……”</br> 顧青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笑道:“下午時分來我王府,你與那些世家子弟都來,我有事與你們說。”</br> 謝傳經(jīng)大喜,忙不迭地應(yīng)了。</br> 下午時分,王府來了許多客人,客人皆是儀表不凡,談吐瀟灑,顧盼間盡顯風(fēng)流之色。</br> 大權(quán)奪到手了,仗也打完了,該到了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候了。</br> 王府后殿內(nèi),顧青屏退了下人,與世家子弟們聚于殿內(nèi)。</br> 顧青環(huán)視眾人,笑道:“此番僥幸得勝,顧某還要多謝各世家鼎力相助,長安宮闈雖有一時之亂,但天下州縣并未波及,亂宮闈而不亂天下,善也。此皆各世家相助之功,顧某誠心謝過。”</br> 說完顧青朝眾人長揖一禮。</br> 世家子弟們受寵若驚,急忙起身回禮。</br> 顧青直起身,緩緩道:“舉事之前,我曾與諸位的長輩有過商議,如今也該落實了……”</br> 說著顧青從懷里掏出一份名單遞給謝傳經(jīng),謝傳經(jīng)認(rèn)真看了一遍,然后含笑遞給下一個。</br> 眾人傳閱之后,顧青笑道:“接下來一年內(nèi),我要慢慢梳理朝堂,名單上的那些官位將會空置出來,各世家可商議而定,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讓真正有才干又肯踏實做事的人擔(dān)當(dāng)此任,若至任上而不稱職,我會馬上罷免,丑話說在前面,爾等莫怪我日后無情,從家族中遴選子弟時務(wù)必謹(jǐn)慎三思。”</br> 世家子弟們紛紛面露喜色,許多人恭敬地應(yīng)了。</br> 顧青臉上帶笑,心中卻有些煩躁。</br> 這是不得不對世家做出的妥協(xié),而世家占據(jù)朝堂太多位置,長久以后對天下百姓是不利的。</br> 目前只是權(quán)宜,只能將世家安撫下來,待日后局勢穩(wěn)定了,顧青還會慢慢削弱世家對朝堂的影響。</br> 顧青見世家子弟們都露出滿意的表情,于是又道:“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我有一生財之策,但是需要世家拿出東西來交換,若能成,你我皆大歡喜,若不愿答應(yīng),此事就當(dāng)我沒提過。”</br> 世家子弟們頓時正襟危坐聆聽。</br> 顧青緩緩道:“我打算從明年開始打造大唐水師,征調(diào)各地工匠造海船,從大唐的東南出海,任一精干之人為將出使各國,尋找新的陸地,那些陸地物產(chǎn)豐饒,黃金遍地,但很多都是被一些未開化的野人所占據(jù),殊為可惜,不知各大世家是否有意派遣族中子弟出海,為大唐再辟新土?”</br> 眾人都愣住了,良久,謝傳經(jīng)小心地道:“出海出使之事,前人早有過先例,只是大海茫茫,不辨方向,常有迷失航向而致船翻人亡,故而如今已無人敢出海了……”</br> 顧青笑著從懷里掏出一張碩大的紙,當(dāng)著眾人的面展開后,卻是一張比較精細(xì)的世界地圖,上面甚至用虛線標(biāo)明了航向,以及各個新大陸的形狀。</br> 眾人目瞪口呆,這份地圖可是聞所未聞,簡直是曠古爍今。</br> 顧青指著地圖上的某地,道:“這里,是我們大唐,你們看,大唐只占了地圖上極小的一部分,所以說,古往今來的書籍里,動不動就說什么‘天下’,其實,這張地圖才是真正的天下,諸位非目光短淺之輩,星辰大海那么廣闊,等待咱們有生之年去征服,你們的目光可不能僅僅只盯著自己家族那一畝三分地里……”</br> 謝傳經(jīng)眼睛都看直了,良久,拱手道:“殿下的意思是……”</br> 顧青道:“造船,征夫,出海,我們征服它們!”</br> “這些沒人發(fā)現(xiàn)過的陸地上,有著儲藏豐富的金礦,銀礦,鐵礦,有露天打個洞就能汩汩冒出黑色的石油,也有一鏟下去就能撿到無數(shù)寶石的寶礦,還有各個陸地獨產(chǎn)的物種,從糧食到蔬菜再到藥材,都是咱們大唐所欠缺的好東西,諸位,你們不動心么?”</br> 世家子弟們動心了,從他們眼中一閃而過的貪婪之色能看得出來,顧青給他們描繪的美好畫面如果是真的,他們必然拼了命也要出海搶回來。</br> 許久之后,謝傳經(jīng)的神情忽然變得冷靜,沉聲道:“殿下所言十分動人,那么,世家若欲參與盛舉,不知要付出什么?”</br> 顧青笑了,然后迅速斂起笑容,緩緩道:“需要付出土地,從朝堂權(quán)貴,到各大世家,停止圈占民間土地,將耕地歸還給百姓子民……”</br> 世家子弟們面色一變。</br> 顧青又緩緩道:“土地之利,不過只是耕種糧食,以糧得利而已,諸位,放開你們的眼界,好好看看這張地圖,相比這張地圖上的巨大利益,區(qū)區(qū)一些土地耕種出來的糧食還算‘利’嗎?九牛一毛而已,我以此地圖來與各大世家交換,而且我還會派遣精銳的安西軍將士與各大世家一同出海,所得之利除了部分上繳朝廷,余者皆歸你們,你們還有什么不滿足的?”</br> 世家子弟們面面相覷,神情充滿了猶豫。</br> 謝傳經(jīng)低聲道:“殿下,茲事體大,我們皆是族中年輕子弟,實在不敢私自做主,請殿下寬限時日,待我等與族中宿老稟報后,再行決定如何?”</br> 顧青笑道:“不急,慢慢來,過不了多久,我要率軍征伐吐蕃,待平了吐蕃班師回朝,爾等再告訴我決定也不遲。”</br> 眾人又一驚,顧郡王居然要出征吐蕃?</br> 若吐蕃被安西軍滅國,百年大患一朝被滅,那么顧青和安西軍在朝野間的聲望將會升到巔峰,顧青對朝堂和天下的掌控也將更鞏固。</br> 大唐的江山,改不改姓已不重要了,天下已牢牢掌握在顧青手中。</br> 那么造船出海之事,或許對各大世家更有利,它不僅能讓各大世家獲得巨大的利益,同時也能將自己的利益與顧青的利益牢牢地捆綁在一起,朝堂有了勢力,出海又能得到財力,世家經(jīng)過百年沉淀和被打壓,未來或許會恢復(fù)魏晉之時的風(fēng)光。</br> 謝傳經(jīng)抿了抿唇,他已決定說服族中宿老答應(yīng)顧青的條件,歸還土地的同時,出人出資造船出海,新的時代來臨,家族必須牢牢把握住騰飛的機會。</br> 世家子弟們告辭,顧青親自將他們送出王府門外。</br> 看著他們的車馬遠(yuǎn)去,顧青嘆了口氣,轉(zhuǎn)身回了府內(nèi)。</br> 張懷玉輕輕走出來,見顧青眉頭緊皺,心疼地上前為他按揉太陽穴,輕聲道:“你給各大世家畫了那么大的餅,不怕反噬其身嗎?”</br> 顧青笑了:“你怎么知道我畫的是餅?”</br> 張懷玉哼道:“你當(dāng)年胡說八道的本事可不小,拿出那張所謂的地圖,難道不是騙他們出海白跑嗎?”</br> 顧青嘆道:“那張地圖……是真的。”</br> 張懷玉吃驚地睜大了眼:“你說的‘天下’,真有那么大?”</br> 顧青點頭:“確實有那么大,一切都是真實的,不要問我地圖從哪里來,我不忍說假話騙你,總之,地圖確實是真的,造船出海,征服那些未被人發(fā)現(xiàn)的陸地,攫取那些豐饒的物產(chǎn)和礦產(chǎn),將它們聚之于大唐,也是我有生之年必須要做的事情。”</br> 張懷玉漸漸收起了吃驚之色,若有所思道:“讓世家出海,便是轉(zhuǎn)移了世家的注意力,而你,趁此機會改變大唐的土地圈占現(xiàn)象,將耕地還給百姓,而世家也因此得了巨利,算是皆大歡喜吧。”</br> 顧青點頭,道:“一個水盆里的水若裝滿了,就必須讓這個水盆變得更大,能裝更多的水,那些未被征服的陸地,便是讓水盆變大的方法。”</br> 張懷玉輕聲道:“若長久下去,世家積攢的財富足夠了,繼而生出不臣之心,轉(zhuǎn)過頭來與朝廷為敵,該如何辦?”</br> 顧青笑了:“利潤分配很重要,所以我說過,會派遣精銳的安西軍將士與他們同行,讓世家得利,但不會讓他們得太多的利,再說,世家出海歸來后,他們得到的財寶是要交一大半給朝廷的,這也是我與他們約好的事。”</br> “讓安西軍將士同行出海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斷地練兵,分批出海,分批練兵,讓這支軍隊時刻保持旺盛而精銳的戰(zhàn)斗力,有這支軍隊在我手中,朝堂里就算有任何風(fēng)波,我也能輕松平定……”</br> 張懷玉又道:“以后呢?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以后呢?大唐會變成什么樣子?”</br> 顧青悠然道:“百年以后,就不是我該操心的事了,我已將基礎(chǔ)打好,要看我們的兒孫輩爭不爭氣,若我們的后代里有一兩個英才,那么大唐的版圖將會大到不可想象,若后輩皆是庸碌無能之輩,我們在海外有了偌大的地盤,長安朝廷容不下他們,他們也可逃到海外自成一國,數(shù)代富貴是不必愁的。”</br> 張懷玉嘆道:“還是希望后輩多幾個爭氣的吧,不然你費了一生時光得到的一切,被后輩一朝敗光,我這個王妃都覺得對不起顧家的列祖列宗。”</br> 顧青不懷好意地笑道:“咱們此刻最該做的,是趕緊造幾個小人兒出來,否則才叫真的對不起列祖列宗……”</br> 張懷玉臉蛋一紅,慌張地看了看左右,嗔道:“還是大白天……”</br> “夫人,大白天有大白天的玩法,今日為夫我便傳授給你白天的玩法……”</br> “你……真是越來越荒淫無道了!”</br> “說起荒淫……夫人,我突然想到一個非?;囊淖藙?,唯有習(xí)武之人才能做得出來,夫人何妨與我一試?”</br> …………</br> 半年后,大唐至德三年春末,長安城外東郊校場上,顧青點將誓師出兵,率安西軍共計八萬將士西征吐蕃。</br> 從長安出發(fā),路經(jīng)梁州,松州,大軍直插吐蕃腹地。</br> 時年吐蕃因顧青鋪墊多年的平策,又提前半年斷絕吐蕃的供糧交易,吐蕃舉國上下陷入缺糧的絕境,吐蕃軍隊更是戰(zhàn)力下降嚴(yán)重,軍中常有嘩變者。</br> 安西軍征戰(zhàn)開始,吐蕃軍一觸即敗,潰不成軍,安西軍長驅(qū)直入,如入無人之境。</br> 三個月的功夫,安西軍攻入吐蕃國都邏些城,斬殺吐蕃贊普和本國權(quán)貴地主無數(shù),至此,吐蕃全境被安西軍占領(lǐng),吐蕃從此納入大唐版圖。</br> 安西軍因此戰(zhàn)而愈發(fā)威震天下,徹底震懾了那些蠢蠢欲動的忠皇一派。</br> 班師回朝一年后,顧家長子誕生。</br> 長子由張懷玉所出,是真正的嫡長子,顧家嫡長子出生后,安西軍常忠,李嗣業(yè),馬璘,孫九石等將領(lǐng)都松了口氣。</br> 基業(yè)后繼有人,對顧家,對安西軍上下,都是頭等大事。</br> 顧家長子出生那天,長安城張燈結(jié)彩,安西軍將士在大營內(nèi)舉杯遙祝,被人謂為當(dāng)年盛事。</br> 隨著顧家長子出生,在顧青的授意下,安西軍開始招募新軍,擴編至二十萬兵馬。</br> 至德四年,江南杭州,數(shù)十艘寶船建造完畢,顧青親至為賀。兩個月后,寶船下水,各大世家子弟和家中護(hù)衛(wèi)登船,顧青遣安西軍將士五萬隨船,近十萬人登上寶船,按照顧青的地圖出海。</br> 兩年后,寶船回歸大唐海岸,帶來了無數(shù)金銀財物,以及各地豐饒的物產(chǎn),第一次探索世界大獲成功,各大世家對顧青愈發(fā)信服,于是緊鑼密鼓開始準(zhǔn)備第二次出海。</br> 世家們著迷于世界之大,物產(chǎn)財寶之豐,而與此同時,顧青也開始著手對大唐的土地現(xiàn)狀進(jìn)行改變,按照顧青與世家達(dá)成的交易,世家漸漸退還給官府土地,官府則將土地分配給普通的百姓。</br> 至德五年十月,太上皇李隆基駕崩,同年十一月,天子李亨也急病駕崩。</br> 李亨的駕崩與顧青毫無關(guān)系,本來歷史上李亨當(dāng)皇帝也只有七年時光,父子二人是同年去世的。</br> 長安城舉辦了隆重的喪儀,朝臣聚于金殿,在顧青的提議下,皇位由廣平王李豫繼承。</br> 李豫不大情愿地坐上了皇位,登基稱帝。</br> 說他不大情愿,是因為大唐的政局變化太大了,在顧青的權(quán)勢籠罩之下,朝堂的政事早已不經(jīng)天子之手,大唐內(nèi)外大小諸事,悉由進(jìn)奏院而決,天子已成了一種象征性的存在,沒有任何實權(quán)了。</br> 沒人愿意當(dāng)這樣的無權(quán)天子。</br> 但是李豫不得不即位,因為他是法定的太子,而且顧青也堅持讓他即位。</br> 經(jīng)過數(shù)年扶持,朝堂被裁撤了一批又一批臣子,朝臣大多已出于顧青門下,尤其是當(dāng)年派去北方的一百余名官員,經(jīng)過數(shù)年成長,他們已在地方官府中占據(jù)了話語權(quán),顧青的勢力不僅分布于朝堂,地方上也被顧青的勢力所占據(jù)。</br> 天子在后宮寵幸妃子,縱情聲色,顧青則默默地培植羽翼,此消彼長之下,顧青的權(quán)勢已然無法撼動了。</br> 寶應(yīng)元年五月,河?xùn)|道按察使段無忌忽然向進(jìn)奏院上表,請顧青即皇帝位。</br> 這份奏疏引起朝野震驚動蕩,顧青當(dāng)時勃然大怒,以尚書令的名義狠狠訓(xùn)斥段無忌。</br> 朝臣們卻驚疑不定,他們不清楚這是顧青的故作姿態(tài),還是真的不想當(dāng)皇帝。不管顧青怎么想,朝臣們該表態(tài)還是要表態(tài)。</br> 于是事隔半個月,長安城大小近百余位朝臣聯(lián)名上表,請顧青即皇帝位。</br> 顧青派人在太極殿外將這些勸進(jìn)的表疏當(dāng)著君臣的面一把火全燒了。</br> 這次所有人終于明白,顧青是真的不想當(dāng)皇帝。</br> 但是早已對皇位和權(quán)力心灰意冷的李豫,卻私下向顧青表示愿意禪讓,只求能讓李家皇族有個富貴的身份足矣。</br> 顧青仍然堅決地拒絕了李豫禪讓皇位的請求。</br> 天下需要皇帝,但如今沒到改朝換代的時候,火候不對,對天下的穩(wěn)定并非好事。</br> 寶應(yīng)二年,顧青任命常忠為朔方節(jié)度使,李嗣業(yè)為北庭節(jié)度使,馬璘為河北節(jié)度使,鮮于仲通上表致仕,于是顧青任命曲環(huán)為劍南道節(jié)度使。</br> 至此,大唐藩鎮(zhèn)節(jié)度使皆由安西軍出身的將領(lǐng)擔(dān)任。</br> 各位節(jié)度使赴任之前,顧青召集眾將酒宴送行,酒宴上,顧青親自敬酒,然后坦然告訴眾將,在座各位是大唐的最后一任藩鎮(zhèn)節(jié)度使,三年后你們各自卸職歸長安,各大藩鎮(zhèn)的軍隊也將歸朝廷直屬統(tǒng)轄。</br> 簡單的說,這幾位即將上任的節(jié)度使所負(fù)的職責(zé)其實是為即將撤銷的藩鎮(zhèn)做收尾善后工作,三年后,大唐將不再設(shè)藩鎮(zhèn),所有軍政權(quán)力統(tǒng)一由中央朝廷收回。</br> 眾將本也不愿離開長安,他們皆有官爵在身,離開長安便等于離開顧青身邊,遠(yuǎn)離了權(quán)力中心,對他們的個人前途其實是很不利的。</br> 于是眾將欣然答應(yīng),三年內(nèi)將各自藩鎮(zhèn)的軍政事宜慢慢移交當(dāng)?shù)毓俑缓笮度螝w京。</br> 送節(jié)度使們上任后,顧青在進(jìn)奏院頒下了一條法令,清查皇族子弟名下田畝,對皇子公主們名下所擁的土地做了異常嚴(yán)厲的限制,超出的部分限期交還官府,由官府將土地再次分配給百姓耕種。</br> …………</br> 杭州,錢塘。</br> 繁星點點,月如鉤,海潮陣陣如松濤。</br> 錢塘是杭州的入海口,今夜細(xì)軟的沙灘附近禁衛(wèi)森嚴(yán),無數(shù)披甲將士靜靜地佇立在沙灘邊,執(zhí)戟戍衛(wèi)巡弋。</br> 沙灘正中點著一堆篝火,穿著尋常便服的顧青坐在沙灘邊,已有七分醉意。</br> 坐在他旁邊的李白更是酩酊醺然,搖搖晃晃。</br> 這次顧青來到江南,是為了送別船隊第二次出海,沒想到意外遇到了游歷天下的李白。</br> 早在至德元年,顧青因李白斬殺史思明有功,便請奏天子給他封了個縣子的爵位,又給他掛了個國子監(jiān)祭酒的虛銜,只是虛銜,沒授實權(quán),因為顧青實在不敢想象李白這樣的醉鬼教出來的國子監(jiān)學(xué)生會是什么樣子,大唐朝廷的人才庫會被他禍禍一窩。</br> 至德三年,李白向顧青辭官。</br> 他終究與官場格格不入,更向往無憂無慮的山川江河,辭官之后,李白帶著顧青給的厚厚的盤纏,開始云游天下。</br> 不同的是,李白對官場再無遺憾,圈子不同,不必強行融入,如今已六十許的李白終于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世界。</br> 這次在杭州意外相逢,兩人都頗覺欣喜,故人相見,當(dāng)謀一醉。</br> 浪濤陣陣,曉風(fēng)新月。</br> 站在松軟的沙灘上,雙手捧起酒壇,李白對著天上的明月悠悠吟哦:“……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br>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br> 顧青面頰酡紅,半瞇著眼,發(fā)出吃吃的笑聲。</br> “太白兄,千古留名者,果真只有飲者乎?”</br> 李白使勁晃了晃發(fā)昏的腦袋,嘆道:“當(dāng)年醉后戲作而已,其實,飲者所留之名,雖冠以‘風(fēng)雅’,實則百年以后皆是腐臭造作,真正留其名者,是顧賢弟這樣的國器,大才。”</br> 說著李白幽幽一嘆,道:“改變這個天下者,才有資格留名,我空負(fù)一腔志向,卻無顧賢弟之才能,時至今日我才看清自己,羞也愧也。”</br> 狠狠灌了一口酒,李白身軀一晃,直挺挺地往地上一倒。</br> 顧青哈哈大笑:“太白兄,你醉了!”</br> 李白躺在柔軟的沙子上,也大笑幾聲,接著夢囈般喃喃道:“顧賢弟,盛世……又至矣。”</br> 顧青笑容漸斂,認(rèn)真地道:“太白兄何出此言?”</br> “我在山川間聽到了樵夫的歌聲,我在市井間看到了豐衣足食的百姓,我在各個村莊里聽到了孩童們無憂的笑聲,大人們扛著農(nóng)具下田,他們一邊勞作一邊高歌,他們唱的歌,比我寫的詩更美,遙遠(yuǎn)的歌聲仿佛從貞觀永徽年間傳來……”</br> “我還看到官吏們謙遜有禮,像熟稔的鄰居般與農(nóng)戶們攀談,看到年邁的老人捧著秋天收獲的麥子老淚縱橫,說多少年不見這等豐收光景了,我還聽到許多農(nóng)家百姓夫妻在偷偷商量,說今年收成不錯,去城里換點銀錢,讓自家的孩子明年也去塾堂念書……”</br> “顧賢弟,這些……都叫‘盛世’。我沒想到今生除了大唐開元之外,還能有幸見到第二個盛世,這些都是你的功勞。”李白的聲音越來越小,仿佛快睡著了。</br> 可他的眼眶卻越來越紅,兩行淚水隨著鬢邊滑落。</br> 接續(xù)了國運,再次開創(chuàng)出盛世,何其有幸,生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br> 顧青失神地望向遠(yuǎn)處不見盡頭的海岸,嘆道:“其實,我也只是這個時代的一粒沙子,只不過海水的潮流將我?guī)蛄诉h(yuǎn)方……”</br> 靜靜地聽著江水拍打沙灘,前浪退盡,后浪接踵而至,潮汐起落,宛如歲月沖刷,英雄終歸化作一捧黃土,未來的風(fēng)起云涌,留給后人去翻覆。</br> 這輩子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抹痕跡,已是不負(fù)今生。</br> 忽然灑脫地一笑,顧青搖了搖李白,道:“又逢盛世,你我之幸也,太白兄可要多作一些千古名詩流傳后世,讓千年后的小學(xué)生痛哭流涕背誦全文,豈不美哉?哈哈。”</br> 李白沒理他,顧青嘴里常說一些亂七八糟讓人聽不懂的話,李白早已習(xí)慣了。</br> 酒是美酒,人是故人。</br> 夜已深,李白的醉意也愈深了。</br> 盯著波光粼粼的江面許久,李白睜大了眼睛,忽然驚道:“咦?水里為何有一輪新月?”</br> 顧青也醉了,呆怔著道:“天上有新月,水里自然也有新月……”</br> “不對!水中月非天上月,這輪新月是個新物事,你看它一閃一閃,是個活物。賢弟安坐,且看為兄將它生擒之!”</br> 不等顧青反應(yīng),李白忽然跳了起來,沖到江邊義無反顧一頭朝江水里狠狠扎去。</br> 撲通一聲,李白落水。</br> 顧青呆坐在沙灘上,不停眨著眼,過了一會兒終于反應(yīng)過來,于是也跳了起來,指著江面氣急敗壞地命令身后不遠(yuǎn)的親衛(wèi)。</br> “快!快把那醉鬼撈上來!他不能死!”</br> --------------------------------------------------</br> PS:《朝為田舍郎》全書完。</br> 感謝諸位兄臺一年多以來的支持捧場,老賊鞠躬拜謝。</br> 新書已準(zhǔn)備了大綱,大約八月份開書,新書是唐朝高宗年間那點事,新書該有些改變了,嗯,主角不再是草根出身。不出意外的話,應(yīng)該是我此生最后一本關(guān)于唐朝的書了,還請諸位兄臺多多捧場。</br> 先策馬奔騰幾天,再奉上完本感言,鞠躬,告退。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yuǎn),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fēng)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yuǎn)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yuǎn)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fēng)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