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電影哲學(xué)
目標(biāo)過億,一點五億算好。
乍一聽不顯眼,隨手一搜,票房排行榜上動輒就是數(shù)億、數(shù)億的數(shù)字,然而那些數(shù)億影片的背后是虧吐血的中小影視公司。
全球票房中,美國是毫無疑問的第一票倉,好萊塢的電影制作水平又位居全球第一層次。
去年,也就是2010年,美國一共上映了1065部影片,其中票房過億的影片是30部——這個數(shù)字很一目了然了,連總體的零頭都不夠。
當(dāng)然,有些影片屬于玩票性質(zhì),有些影片還有刨去北美的全球票房,但即便如此,殘酷也可見一斑。
《無法觸碰》的投資成本是950萬歐元,折合美元大概是1100萬,這是沒有計算宣發(fā)費用的數(shù)字,如果算上這個成本,大概是再加上300萬美元左右全球宣發(fā)。
也就是說,這部影片的票房達到5000萬美元就是盈利點,5000萬以下虧本,5000萬以上多出來的都是賺的。
不過對于華納而言,僅僅是5000萬的不虧本還不夠看,他們需要看到的是阿甘身上的價值,所以安迪所說的“過億”就是對一名華人戛納影帝想要獲得華納集團支持、競爭奧斯卡影帝的及格線。
這是有些苛刻,但也是安迪所能以此說服集團的數(shù)字了。
“要不……”甘敬心中有數(shù),知道票房的概念,他思考了一會,對著安迪試探著說道,“咱買買票房?”
安迪差點沒一口氣嗆死自己,他沒好氣的看了眼阿甘,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用字正腔圓的漢語說道:“我是一名正直、不知變故的洋鬼子。不要提這個事了?!?br/>
“再說了,買票房這點小伎倆拿來蒙行家?你是想咱倆都不好了?”安迪直搖頭。
甘敬作罷,悻悻然:“我就是說說而已?!?br/>
“好好做宣發(fā)活動吧?!卑驳纤伎剂艘魂嚕拔矣X得你在東亞應(yīng)該還是有號召能力的。這部影片拍的還不錯,5000萬美元的票房應(yīng)該沒大問題,只看能到多少。”
“其實吧,亞洲因為我是黃皮膚,大家會給點面子?!备示搓种赣嬎?,“法國因為我是戛納影帝,又是法國公司投拍,大家會給點面子?!?br/>
“然后,西班牙,我曾經(jīng)給面子去給人家頒獎,大家也給點面子?!?br/>
“再然后,意大利……嗯,大家會給面子?!?br/>
“最后,美國,大家不給我面子,也得給華納面子吧?”
甘敬高興的說道:“這樣算一算,信心莫名的多了呢?!?br/>
安迪陷入沉思,這種面子計算法真是簡單易懂啊,到時候可以開會的時候拿著去說說,沒準(zhǔn)有奇效,當(dāng)然,這是要在票房數(shù)字有一定支撐的情況下。
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安迪心情也輕松了一些:“對,信心確實多了些。這樣看來,自我欺騙有時候果然很重要呢?!?br/>
兩人對視一秒,都是哈哈大笑。
事已至此,就先宣發(fā)、后上映,盡人事、聽天命吧。
見完了安迪,甘敬與華納發(fā)行部門磋商了下,然后又打電話聯(lián)系了李安溝通行程,最終確定下來后面的站臺活動。
七月十五,霓虹國東京首站,隨后持續(xù)一周去各大城市。
八月十五,韓國首都首爾,時間同樣持續(xù)一周。
九月十五,德國首都柏林,繼續(xù)一周。
十月底,甘敬將會和劇組全體成員亮相法國巴黎,開展首映會,畢竟,這算是一部法國文藝片,本土屬于重點攻略票倉。
這樣的活動毫無疑問會縮減少年派拍攝時間,不過李安之前和他約定檔期的時候就考慮過這些事,甘敬作為一位大牌演員,這事那事的肯定不少,所以他們的時間是往寬限的來算。
在把宣發(fā)的事情確定了一下之后,甘敬又簡單詢問了優(yōu)步方面的投資工作,隨后就匆忙的返回了寶島。
少年派,少年派,不論我要上映什么電影,你都是我的最愛。
嗯,這話不能對李安說。
有點過于肉麻。
休整了一天,安穩(wěn)了下情緒,甘敬重新變成李安手下的那個漂流在海上的印度青年。
前言有云,海上漂流的戲份對于甘敬這種演員是難度不大的,需要注意的點就是特效部分的結(jié)合,例如胳膊要彎多大空間才可以容納一只老虎的頭、手臂距離多遠(yuǎn)才不會碰到老虎的爪子……
這些是細(xì)節(jié),是精益求精的鏡頭,也是最耗時間的事,但不論是李安、還是甘敬、又或者華夏影視特效公司,三方都能耐下心來認(rèn)真打磨這部作品。
一個好萊塢最佳導(dǎo)演,一個華人難見戛納影帝,一個是幾乎集合華夏頂尖人才的特效公司,他們合力拍攝,隨著時間流逝,漸漸拍的越來越有默契。
少年派在劇本中是擺放了兩個故事出來,拍到現(xiàn)在已然是進度過半,甘敬漸漸能窺視出李安執(zhí)導(dǎo)的思路。
第一個故事是人和動物漂流求生,第二個故事是人吃人黑暗獨存,前者占據(jù)了影片的絕大部分內(nèi)容,后者只是通過回憶口述。
最后,中年的派詢問聽故事的人:“那你更喜歡哪個故事?”
聽者回答:“有老虎的那個?!币簿褪堑谝粋€奇幻的故事。
可李安自己相信的是哪個故事?
劇本中直到最后也沒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主角對于聽者相信第一個故事給出回應(yīng):“它更接近上帝的旨意。”
然而李安想告訴觀眾的真實故事究竟是哪個?
很顯然,是第二個。
這位大導(dǎo)演狡黠之處就在于他把想告訴觀眾的事實用隱喻和謬誤表現(xiàn)了出來——其中最為明顯的謬誤就是漂流中遇到了一個滿是狐獴的食人島,這些動物傻傻的任由派抓取、食用。
狐獴是群居的哺乳動物,白天活動,夜晚休息,擅挖掘,居洞穴,四肢勻稱,體型修長,最重要的是,它們主要分布在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
一種生活在沙漠的物種出現(xiàn)在廣袤無垠的海洋島中,這是不合理的,李安也正是運用這種不合理來暗示觀眾,第一個故事是假的。
第二個故事在影片中沒有一個鏡頭,李安正是用第一個有鏡頭故事的荒謬來反證第二個口述故事的真實……
“你這樣拍累不累?。俊碑?dāng)甘敬看明白這些,拼湊出導(dǎo)演的用意之后覺得特別無語,直接找到了李安。
“很有趣,很開心。”李安理所當(dāng)然,甚至有些得意,“讓觀眾想一想才能明白是種樂趣?!?br/>
“嗯,也是種哲學(xué)。”李安補充了一句。
這大概是屬于他的電影哲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