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拌嘴
接下來幾天,府中很平靜。
沒了五娘子,很多時候氣氛都好了很多,七娘子每天早上起來練一百個大字,和九哥一起吃過早飯,同路到夾道里再各自進(jìn)家學(xué)讀書,先生的課雖然無聊,但她也聽得很認(rèn)真,每日里抄寫女訓(xùn)、女內(nèi)訓(xùn),字是越來越好看了,先生還夸了她一次。
六娘子一點都不喜歡文化課,自然就沒有和七娘子爭勝的心思。
四娘子說好聽了是文雅嫻靜,說得難聽,就是三棍子都打不出一個屁來,平日里和這些不同母的姐妹,兩三天都難得說上一句話,就算是在大太太跟前,也都是除了請安,別的一句話不說。七娘子的字寫得是好是壞,和她自然沒什么關(guān)系。
三娘子在讀書上一向是好的,和二娘子一樣,都有滿屋子的書,七娘子的這點進(jìn)步,雖然還不能對她構(gòu)成威脅,但是三娘子的心情也不大好。
七娘子也不管三娘子的臉色,每日里早睡早起,過著平靜的生活。
不管四姨娘在掌權(quán)期間會有什么小動作,都和她無關(guān),她現(xiàn)在要保的人,要做的事都只有兩個字:九哥。
只有九哥好好的活著,只有他健康成長,七娘子才有在正院繼續(xù)往上爬的本錢。
很快,就到了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三月中旬。
四姨娘很早就來了西偏院和王媽媽商量祭祖的事。
雖然楊家的祖墳、祠堂都在陜西,但禮不可廢,大太太在家的時候,眾人也都要聚在一起到念先祠拜祭老太爺、老太夫人。
往年拜祭完了,眾人怎么也要在一起吃一餐飯的。
王媽媽和立春都不想請這頓飯了。
倒不是為了錢,只是在求穩(wěn)。二太太的心思,在楊家沒有誰不知道,九哥和她在一個屋子里,大太太都不放心,更不用說在一起吃一頓飯了。
四姨娘很為難,“老爺還特意吩咐我,今年太太不在,讓我們好生侍候著二太太,不要怠慢了她。”
王媽媽和立春對視了一眼,王媽媽就板起了臉。
氣氛一時沉悶了下來,四姨娘看了看王媽媽,又看了看立春,才要說話,七娘子和九哥一前一后進(jìn)了門。
眾人忙互相見了禮,七娘子就和九哥分頭進(jìn)了東西里間。
四姨娘看著兩人涇渭分明的景象,眼睛就像是飄著霧的湖水,迷迷蒙蒙,說不清道不明,半日,才笑道,“往年都是在聚八仙吃飯的,今年還是在那里吧。雖說少了大太太,但二太太的身份,和我們比是天上地下,還是和往年一樣,設(shè)三席?”
二太太往年都是和大太太一席,姨娘們一席,孩子們再一席。
王媽媽和立春雖然都有些不悅,但好像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白露忽然笑吟吟地掀了簾子,從東里間踱了出來。
“姨娘、媽媽、姐姐喝茶?!彼Y數(shù)周全地捧出了一個琺瑯景泰藍(lán)游魚小茶壺。
四姨娘看了眼神一閃,又看了看身后的多寶格。
上頭立著的,有秦窯五花油彩瓶,有一整套甜白瓷瓶罐,有楚窯雨過天晴仕女聽風(fēng)瓶……都不是便宜的貨色。
才不到三個月,七娘子已是儼然換了一副富貴的氣概出來。
她又看了看白露身上的穿著。
半新不舊的水紅色長褙子,掐著月牙色的邊,料子倒是尋常的官緞……看來,大太太只是做了些表面功夫,倒還沒有真的寵信上七娘子。
四姨娘沒來由地就松了一口氣。
這一對雙生姐弟,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九哥且不去說他,七娘子的那安詳大方的風(fēng)度,哪里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七歲小孩能具備的?她心里的彎彎繞繞,要比看起來多多了!
九姨娘是怎么生出這一對鬼精靈似的玉人兒來的?
四姨娘笑吟吟地喝了一口白露倒出來的茶,稱贊,“這龍井味道純正?!?br/>
“老爺特意派人去翁家村搜羅來的?!蓖鯆寢屟劾镩W過一絲得意。
江浙一帶年年出產(chǎn)上千斤龍井,只要是西湖附近摘、炒的,都號稱正宗,但楊家人都知道,只有翁家山西北的廣福寺周圍兩畝地出產(chǎn)的龍井,才能說得上是色綠香郁,味甘形美。楊老爺雖然貴為江南總督,但一年也不過能得上兩三斤這樣正宗的明前龍井。
四姨娘就算再得寵,再有本事,也只能喝獅峰山上的明前龍井,七娘子雖然是庶女,只是到了大太太院里,隨手拿出來招待客人,泡的都是這么好的茶。
王媽媽對七娘子就多了一分好感:這孩子,行事很有分寸,該炫耀的時候,是不會手軟的。
四姨娘的笑也有點掛不住了。
白露看在眼里,就開口打岔,“說到這事,”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眼東里間,“方才九哥身邊的小雪來求我,說是九哥看了幾本《金玉兒女傳》,就有些走火入魔了,想要學(xué)著書里,讓眾人分開坐,分了小碟子上菜,自己倒酒……又不好意思和王媽媽說的?!?br/>
四姨娘似笑非笑地看了白露一眼,白露微微笑著,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
大宅門里,很多事就是這樣,就算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丑陋事實,也要用漂亮的借口掩蓋起來,才能擺到臺面上來講。
不論是九哥還是七娘子,都沒到看《金玉兒女傳》的年紀(jì),只是這個主意,又必須要從少爺小姐的口中說出來,才能有足夠的分量。
九哥當(dāng)然是最好的人選,男孩子看看這種胡言亂語的話本小說,也不能算是什么大的罪過,更何況《金玉兒女傳》這幾年來,大江南北無人不讀,無人不說——都傳到宮里去了,九哥好奇起來,翻看一下,也是有的。
立春眼睛一亮,興奮地說,“”好主意,這樣一來,二太太也不至于獨個一席了。
是啊,姨娘們一向是到偏室自成一席的,這樣一來,二太太可以和少爺小姐們坐在一起,如果是按排行來就坐,九哥要坐在最末,離二太太就遠(yuǎn)了。
防二太太到這個地步,也算是楊家的奇觀了。
四姨娘臉上明明白白地閃過了一絲諷刺,“好,九哥要這樣做,那當(dāng)然就得這么做嘍?!彼鹆松恚髟兊乜粗鯆寢?,“這安排宴席的事,就請王媽媽操心了?”
“哎?!蓖鯆寢屚赐纯炜斓卮饝?yīng)了下來,“四姨娘只管到時候陪著二太太說話就是了?!?br/>
四姨娘笑著點了點頭,“噯,大姐不在,咱們這留守的就得打點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免得出了什么差錯,惹人笑話!”她站起了身,“昨日陪老爺?shù)浇鸺腋把?,相識的幾個夫人,都爭先恐后地問起大姐的去向,說是這小半年少了大姐主持局面,她們要寂寞了!”
楊老爺位高權(quán)重,大太太當(dāng)然也就是社交圈里的領(lǐng)袖,平時和幾個夫人,走得很近,往往互相到對方家里做客。
白露和立春笑盈盈地送走了四姨娘。
“不過是帶著她到那些個輕浮浪蕩的場合去見識了一番世面,就當(dāng)自己是個正經(jīng)太太了?!蓖鯆寢屢Σ恍Φ卣f,唇邊帶了幾分厲色。
白露笑了笑,沒有接王媽媽的話頭,直接進(jìn)了東里間。
大太太屋里,難免也分了派系,白露是梁媽媽的干女兒,和王媽媽走得太親近,各方面影響都不好。
王媽媽撇了撇嘴,正要說點風(fēng)涼話,立春就忙把她拉到了自己日常起居的小屋里?!爱?dāng)著九哥的面,可不能亂說話?!?br/>
王媽媽雖然不以為然,但也沒有多說什么,倒是立春若有所思地問王媽媽,“媽媽說,四姨娘這幾次出去,會不會是說三娘子的親事去了?”
大家女眷,除了正經(jīng)太太小姐,可以出門做客之外,姨娘出門的次數(shù)太多,是會招人非議的。
王媽媽心頭一緊。
身為大太太身邊的干將,她哪里不知道大太太對四姨娘兩個女兒的觀感?
若是被四姨娘神不知鬼不覺地說成了親事,大太太不知道要有多生氣!
她想了想,又搖了搖頭,“說親是正經(jīng)的事,哪家的太太也不會和姨娘搭這個腔!傳揚出去,是要叫人恥笑的!”
立春就覺得王媽媽說得也有道理。
“媽媽經(jīng)過的事情多,還是您看得準(zhǔn)。”她笑著奉承了一句,“清明的事該怎么安排,我聽您的吩咐。”
王媽媽心里的一點點氣,也就消于無形了。
兩個人商議定了,就分頭去辦事。
下午七娘子進(jìn)朱贏臺的時候,三娘子正在和六娘子說笑。
“一般的人家,哪里會讓女兒看《金玉兒女傳》!”她的笑聲很動聽,就好像清泉打在了石頭上,“被人知道,羞也羞死了!要是我呀,恨不得去撞南墻!”
七娘子看了她一眼,笑著招呼,“三姐姐?!?br/>
她的聲音和以往比,多了三分甜味。
三娘子喜氣洋洋地回了禮,“七妹妹好!四姨娘方才去正院,打擾你午休了?!?br/>
雖然是客氣話,她的語氣也很軟,但三娘子到底是不是在客氣,眾人都心知肚明。
六娘子一皺眉,不再搭理三娘子,回頭專心致志地分線去了。
黃繡娘卻從繡屏上抬起眼,饒有興致地看著七娘子。
七娘子眼珠一轉(zhuǎn),故作無知,“什么《金玉兒女傳》,三姐,你可別胡亂編排我……我連那里頭說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噯呀,怎么,你沒看過嗎?”三娘子一邊說,一邊沖七娘子擠了擠眼,一副你我心照的得意樣子,語氣里還帶著幾分不屑,“那怎么是你的丫鬟去和四姨娘說,想和《金玉兒女傳》里一樣,各人分開坐了,各自吃平素里愛吃的那幾樣菜?”
三娘子最大的毛病,就是很容易沾沾自喜。
“原來如此!”七娘子點了點頭,“三姐姐不愧博學(xué)多識,知道得這樣清楚!連《金玉兒女傳》里有這樣的段落都曉得!”
三娘子的笑聲就哽在了喉嚨里。
六娘子卻忍不住輕聲竊笑了起來。
四娘子皺起眉,深深地看了三娘子一眼。
“你、你,你可別亂說話!”三娘子有些發(fā)急了,圓臉上的喜氣消失無蹤,余下了深深的怒氣。
七娘子看了三娘子一眼,微微一笑。
她雖然不喜歡生事,卻也絕非任人欺凌之輩。在深宅大院里,若是連自己的尊嚴(yán)都維護(hù)不住,只會讓所有人看不起。
“三姐這滿嘴里《金玉兒女傳》、情呀愛的……”她搖搖頭,“倒不是我愛嚼舌頭,三姐今年都十三歲了……比不得我們還小,總要留心話語,小心禍從口出。”
六娘子趴在桌子上,臉都憋紅了,吃吃的笑聲,還是爭先恐后地從她嘴里跑出來。
三娘子也快到說親的年紀(jì)了,七娘子卻才七歲,誰愛看這種兒女情長的話本,一目了然。
四娘子冷冷地看了七娘子一眼,又瞪了瞪自己的姐姐。
“都別說話了!”她語調(diào)僵冷?!霸蹅兪莵碜鲠樉€的,還是來嚼舌頭的?誰不學(xué),偏學(xué)那起子爛舌頭的老婆子!”
“就是!”七娘子馬上跟了一句,“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什么地兒呢!什么捕風(fēng)捉影、以訛傳訛的事,都能拿到朱贏臺來說?!?br/>
六娘子的笑聲更大了。
要說嚼舌頭,誰也比不上三娘子,中午白露才說起了《金玉兒女傳》,下午她就用來嘲笑七娘子。
三娘子漲紅了臉,眼淚已在眼眶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四娘子氣得說不出話來,狠狠地拍了拍桌子。
“夠了沒有!”黃繡娘沉聲厲喝。
屋內(nèi)頓時靜了下來。
幾個女兒都起身向先生請罪,楊家最是尊師重道,在黃繡娘面前,沒人敢擺小姐架子。
黃繡娘也沒有多加苛責(zé),眾人就又坐下開始繡花。
六娘子一邊擦著眼角笑出的淚,一邊又快又準(zhǔn)地刺著眼前的大紅鑲金邊的蘇絨。
“二姐姐展眼就要出門子,我想做個荷包給她,”她悄聲對七娘子說。
七娘子心中一動。
別看六娘子平時沒心沒肺,其實,行事很有章法。
二娘子在姐妹中人緣不算好,和五娘子也不如三娘子、四娘子親近,可又是大太太的心頭肉。
六娘子送她荷包,又討好了二娘子,又在大太太跟前露了好。
七娘子沉思了片刻,就放棄了效法的念頭。
六娘子討好二娘子,是六娘子的事,她是庶女,沒有在正院過活,總是要想辦法在大太太跟前獻(xiàn)點殷勤的。
她和九哥之間的聯(lián)系,已經(jīng)夠讓大太太忌憚的了,若是再巴巴地上趕著和二娘子、五娘子親近,只會讓大太太覺得她貪得無厭,都有了九哥的照拂,還要再找靠山。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路線,六娘子的做法再討巧,不適合她的,就不能學(xué)。
七娘子緩緩地繡著一朵芍藥花,心不在焉地思忖著。
不知道清明那天,二太太會有什么表現(xiàn)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