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痛憐深惜
然而無論她怎么逗小孩說話問小孩家住哪里姓什么叫什么樣的名字因何到郎夢郡這里來那小孩都是一言不空洞的眼睛只“看”了她一眼就低下了頭如果能說他那也是“看”的話他就一直在那里靜靜地凝視著手中的那管玉笛。
憐詩詩一怔這時她才第一次近距離的看清小孩手中的玉笛那是一管通體剔透的白玉橫笛玉質(zhì)圓潤晶瑩顯然不是凡物。這時她就注意到了玉笛之上的那個白衣凌波的女子以及笛面之上題鐫的小詩:人生苦短相思漫長。
但生有義其死何傷?
她試探著問道:“你會吹笛子?”
小男孩沉默半晌忽然搖了搖頭。
雖然他沒有說話但總算第一次露出一點表情憐詩詩喜不自勝“那姐姐教你吹笛子好不好?”
小男孩半晌也沒有點頭但也沒有搖頭只是靜靜的凝視著手中的那管玉笛憐詩詩一愣但他沒有搖頭應(yīng)該就沒有拒絕她微笑了一下:“你等一下!”起身從一邊一個雕琢精美的盒子中拿出一管碧綠色的短笛知道那小孩看不見于是她伸出手去想要抓起小孩的手小孩手指縮了一下憐詩詩第二次去抓他的手時他卻沒有再拒絕他的手冰涼憐詩詩伸手握著他的小手一一指點笛子上六個笛孔的音讓他摸熟它們的在笛子上的位置方才手把手的教那小孩吹笛第一教給他的曲子就是一曲《望海潮》: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fēng)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影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fù)蕖GT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柳耆卿的這《望海潮》流傳極廣青樓女子無不能歌當(dāng)年遼戰(zhàn)國南王高越熏率所部萬八千人竟爾長驅(qū)直入漢之中原奪取廬州南上功業(yè)三郡。致使南唐七郡只剩其四而高越熏之所以大動兵戈據(jù)說就是因為這曲《望海潮》里面的那兩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而引起將南唐之地據(jù)為已有的念頭。
按說這曲子說難不難說易卻也不易不想那小孩天賦之高簡直是駭人聽聞僅只聽過一遍他就已能生疏的按著節(jié)拍吹奏出這《望海潮》。雖然因為不太熟練致使一句中間經(jīng)常間斷使得聽起來沒有一點《望海潮》的神韻但憐詩詩仔細聽去每一個音節(jié)卻都分毫不差這可還是一個剛剛連笛子七音都不會吹的小孩子??!
憐詩詩也知道貪多嚼不爛所以教給他這一曲子之后就任他在那里自已摸索他對音節(jié)把握的感覺之高直是憐詩詩平生僅見所欠缺的唯有熟練而已假以時日只怕可以直追昔日樂器宗師左騰遷了。前途不可限量。
但隨后的事更讓憐詩詩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只用了半個時辰小孩所吹的笛子其指法之嫻熟手指之靈動已經(jīng)比起她這個練習(xí)樂器十多年的大家絲毫不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是獨辟蹊徑異想天開創(chuàng)出許多她從所未見過的指法出來。
這時憐詩詩已經(jīng)不能用驚訝來形容了什么是天才原來她從來不相信這世上有天才這一回事認為只要勤奮努力總有一天能夠追上那些樂曲大家這時方知天賦一說果然不假有的人天生就對某一種東西感興趣東西到了他們手上就像是水乳交融自然貫通仿佛生來就會一般。
每一個人都是天才只是也許有的人一輩子被人罵為蠢才是因為他們畢生沒有找到一門他們所適合的東西而已。
她看小孩也有些累了便趁機說道:“好了先休息一下吧以后再練學(xué)東西要講究一張一馳稍事歇息之后再學(xué)郊果比之一直苦練不綴還要好上數(shù)倍的呢?!?br/>
小男孩聞言果然收起玉笛只是對憐詩詩已經(jīng)不那么排斥了身上的冷漠也隨之淡下去許多。
憐詩詩欣慰的笑了笑柔聲說道:“要不姐姐去給你打點水來你洗一下身子換件衣服等下我再教你其他的曲子好么?”
小孩沉默半晌終于點了點頭。
憐詩詩大喜馬上下樓打上來一桶溫水替小孩一切弄好方才轉(zhuǎn)身關(guān)上門退出屋外。
過了半晌覺得差不多了于是回進屋來果然小孩已經(jīng)穿戴整齊那套衣服雖舊但卻不掩小孩那一種天生卓然清拔的氣質(zhì)因為眼肓更有一種常人沒有的清澈滌塵平淡若水之感。
看著小孩那張小大人的臉蛋憐詩詩忍不住俯身在他額上親了一下贊道:“好漂亮!比之王侯公子都要帥氣嘿嘿以后肯定有不少女人要迷倒在你那氣質(zhì)之下了呵呵!就連姐姐看了都覺得心動?!?br/>
小孩低下頭去沒有說話。
憐詩詩笑道:“好了你在這坐著等姐姐一會?!睂⑺谷ピ偬崃艘煌皽厮蟻淼谷朐柰爸性倬粕弦恍┟倒寤ò瓯汩_始寬衣解帶小孩雖然看不見卻似有所覺握著笛子便欲開門出去。
憐詩詩問道:“你要去哪?”隨即明白過來笑道:“你是個小孩子又看不見怕什么?不用出去就待在這里吧。”
小孩躊躕了一下慢慢走了回來鼻中聞著一股如蘭似麝的幽香但他卻似是毫無所覺站在一角默默一言不。
忽然憐詩詩柔聲道:“來把姐姐的衣服拿過來一下就在你左手邊?!?br/>
小孩猶豫了一下方才拿起桌上那疊放得整整齊齊的女兒衣物又香又軟光滑如綿。遲疑了一下他才抱起那身衣服遞到憐詩詩手中近得身前一股沐浴后的處子幽香更是直沖腦海。讓他臉頰上破天荒的出現(xiàn)一抹酡紅。
今天你投票了沒有?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天下有雪第十一章痛憐深惜(中)
(更新時間:2oo7-9-122o:31:oo本章字數(shù):2192)
憐詩詩卻毫不避嫌接過衣服便穿戴起來將一切收拾好之后方才微笑著向小孩道:“餓了吧走姐姐帶你去吃點東西要不餓久了以后可就長不大了??!”
小孩對憐詩詩似乎已不再有多少敵意憐詩詩似乎也有點摸著了他的性子只要是他沒有直接拒絕的事多半就是答應(yīng)了于是牽著他手走下樓來見著之人無不暗暗好奇這個一向不近男子的憐詩詩什么時候跟一個小孩這么親熱了?
來到廚房憐詩詩挑出一些東西給他吃了小孩也確是餓得狠了什么東西都是拿起就吃直吃到七分飽左右便停下了手抬起頭來示意他已經(jīng)吃飽了。憐詩詩不由看得暗暗稱奇。大凡久餓之人第一餐都不能吃得太飽歷來因此而死的人不在少數(shù)想不到這小孩不用提醒便懂得適可而止實在是一件難得的事。
隨后回到屋內(nèi)憐詩詩又教了小孩一曲《虞美人》?,F(xiàn)在她明明確確的感覺到了小孩對她終于消失了戒意而且生出來一種特殊的依賴感覺這也是她會在沐浴之時讓小孩留在屋中的本意想要打破他的心防就不能用普通的方法不知道為什么自從那一日在大街之上見到小孩那一雙死寂空洞的眼睛她就有一種強烈的**想要將他留在自己的身邊。
想到這里她不由得暗暗高興起來唯一可惜的是無論她問他姓名來歷或是愛吃些什么玩些什么他都是一言不憐詩詩想了想終于沒有逼他她房間是內(nèi)外兩間內(nèi)間是她平日的住處而外間本來是丫環(huán)婢女們因為要隨時聽侯主人吩咐也設(shè)置了一張床鋪只是憐詩詩不愿讓人服待所以情兒姐妹從小就是居住在下樓此刻正好整理一下暫時讓他安睡。
隨后的幾天小孩都一直很平靜在憐詩詩要去訓(xùn)練的時候自己獨自一個人坐在房間呆兩眼一動不動的凝望著遠處似乎那里有什么東西特別吸引他想要去追尋的奧秘一般而有的時候無事可做就拿出玉笛練習(xí)憐詩詩教他的新曲。
他進步神一日千里只幾天吹出的曲子就已經(jīng)遠憐詩詩的境界隨后青水樓上下無不知道憐詩詩收留了一個奇怪的小孩而為其笛聲吸引而來的士子們更是專程前來只為聽一下他那恍如鬼魅的笛音洞淵清徹恍恍惚惚讓人沉溺其中難以自拔。
為此青水樓老鴇還特意帶人氣勢洶洶的想要憐詩詩將小孩趕走但憐詩詩卻緊緊地護住他不容商量的說:“若要他走那就別想我參加明春的花魁大賽。”老鴇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從未料到一向柔弱的憐詩詩會突然爆出如此強硬的一面只得灰溜溜的走了但隨后所造成的轟動居然有不少專門為了聽他一個小孩的笛子而來此的士子卻讓老鴇始料未及樂得合不攏嘴。
而郎夢郡諸青樓之間這一幕更是傳得飛快。青樓女子任人欺辱而一向溫順的憐詩詩卻為了一個小孩不惜大動干戈然后傳言這小孩多么漂亮多么神奇一時之間憐詩詩在郎夢郡名聲大噪雖然花魁會尚未舉辦卻有不少人知道了她的名字。
當(dāng)然那個奇怪的小孩更是成為了茶樓酒館人們無聊之間經(jīng)常提及的對象。但憐詩詩所居的煙畫閣屬于后院尚未開放所以也很少有人真正見到小孩的面目傳言卻越傳越奇最后簡直就把他傳說成了一個顛倒眾生無所不能的傳說。
但這一切于小孩卻全然無關(guān)他每天只坐在樓上默默呆坐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誰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來自何方有時呆呆望著一處一望便是一天而有人順著他所望看去卻白茫茫一片那里的天空跟其他的地方也沒有兩樣。
青兒自那日之后就處處刁難于他但小孩卻從不怒其實是從來沒有人見過他笑一笑別人問他話他都只會點頭搖頭卻從來不說一句話后來青兒實在是忍不住了說出早就存在于所有人心目中的猜想:“莫非他是一個啞巴!”
再過一段時間他還是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就連憐詩詩也認為他真的是不能夠說話對他更加憐惜但他不說話就根本無法跟他們溝通只會簡單的點頭搖頭有一次憐詩詩突奇想拿來紙筆本來想他一個肓人不大可能寫得出字。
那時候非大戶人家子女貧民之家少有識字的人而他如此落魄是大方之家的可能性只是微乎其為就算是大方之家他一個十歲的小孩子就算以前眼睛未肓即便學(xué)過字也只是稍微認得幾個而已只是萬般失望之后聊為一試不想小孩不但會寫字而且那一手字簡直就是當(dāng)朝大家王右軍的翻版端秀清新極為漂亮令得憐詩詩不由得大為訝異。
但就算有了溝通的方法小孩的孤僻還是讓眾人無可奈何問他姓什么叫什么來自哪里他一概不答只寫了一個“琬”字從這里憐詩詩也猜不出什么東西來但總算有了一個可以叫的名字于是就叫他“琬兒?!鼻鄡簯蛘f這是女孩兒的名字那小孩也不分辯。
青兒似乎極為看他不順眼經(jīng)常借故對他冷嘲熱諷有時故意難他一次竟然拿來百年前青水樓一個神秘客人留下來的三問來問他:月重幾何?海深幾何?如何不死?
這三問自那人問出之后就成為了一則傳奇天下多少驚才絕艷之輩自恃才學(xué)驚天之士來解答這三問最后都是不了了之?dāng)?shù)十年來無人可解也就逐漸被人淡忘有人將它與戰(zhàn)國屈原的《天問》并列號稱不可解青兒拿它來問琬兒就是故意要看他的笑話。
《天問》上說: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三天更了三萬不說了兄弟該投票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天下有雪第十二章痛憐深惜(下)
(更新時間:2oo7-9-138:12:oo本章字數(shù):2438)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惟茲何功孰初作之?斡維焉系?天極焉加?八柱何當(dāng)?東南何虧?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隈隈多有誰知其數(shù)?
而此共一千五百余言一百七十余問可以說是奇氣縱橫千古絕唱無人可答。而這三問卻也是無雙絕對難以解答。
果然小孩因此而緊鎖眉頭半天不見稍解青兒冷嘲熱諷哈哈笑著離去在她走后蔣琬就坐在園中半天一動不動額頭之上滲出細細密密的珠汗。
夜里憐詩詩才覺他的反常以往他從來未曾如此之早便就寢的啊坐到他床畔伸手一觸他額頭只覺他呼息急促兩頰如有火燒竟是因此得了一場大病昏迷倒在床上而他身旁壓著一張揉捏得皺皺巴巴的白紙上面幾個觸目驚心的大字:在月重幾何四字下面寫著月重六百八十七萬四千零五十一斤海有多深下面寫著一石之距四個小字而在何能不死之下則寫著薪盡火傳生生不息八個大字。
在這些字上面沾染上了許多醒目的血絲顯是他為解此題為之耗盡心血竟致吐血的地步。她略一凝神便明白定是青兒搗鬼心中不由得又是痛惜又是吃驚。
看著這三個答案雖然莫名其妙但憐詩詩本就不笨只略一細想便明白這幾個“天問”根本無法回答而蔣琬的答案卻從不能回答之處給出了答案。
月重幾何?蔣琬說是六百八十七萬四千零五十一斤之重你說不對那你能給出一個可以讓大家都能算出的重量嗎?所以他的答案明知是錯誤的但卻無人敢說他錯在哪里。
而第二問海有多深蔣琬回答說是一石之距仔細一想海底凹凸不平深淺不一所以也是不可能有一個統(tǒng)一的答案但蔣琬卻用一石之距巧妙的回答了這個問題任何之處你扔下一塊石頭它徑直落下海底所以就是這處海域的深度。
因此來說一石之距之個答案也是正確的。
而最后一問:何能不死?人們都追求長生不死為此秦始皇廣招方士并命徐福帶領(lǐng)三千童男童女去往海上尋找仙山以求長生不老之術(shù)而隨后各朝皇帝無不以服丹為念紛紛煉治仙丹以求長生不死所以說這最后一個問題是涉及人之生命的至高之問。蔣琬回答:薪盡火傳生生不息。卻是拋開生命載體而探尋到生命本體的長存不朽。
薪盡火傳生生不息!
他這樣一個小孩子怎么可能回答出這種沒有答案的問題無數(shù)人為之想破了腦袋但自己在此時此刻卻從自己房中一張毫不起眼的紙張之上承載了人間那至高無上的欲知命題。
說出去又有誰會相信?
她趕緊將這張紙湊盡燭火直到它一點一點的燃成灰燼化作飛灰她才暗中松了口氣心中忖道看來是要給青兒一點教訓(xùn)了她若再將《天問》拿來問琬兒只怕就不僅只是吐血那么簡單了若是青兒知道他解出了三問再要難他就算蔣琬確是天縱奇才只怕也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到時若是因此而廢寢忘食熬干心血最低也會陷入瘋癲甚至丟掉性命。
才智累人古往今來多少驚才絕艷之人因為深陷其中最后落個凄涼收場。
這一件事一定要緊守秘密絕對不能夠讓任何有心人知曉他才是一個年方十歲的小孩子身負如此天縱之才若是那些各大勢力知曉只怕他就要從此深深卷入宮廷天下之爭不得安寧了。
才華是人生之累它往往帶給人雙重壓迫第一是越趨近天才便愈能感覺到天人之際的悲哀而這種形而上的悲哀是致命的毒液并無人間的良藥可解。
同時在險惡的人生中才華還會引起像嫉妒、排擠、迫害甚至危極自己身邊至親至愛之人等等無聊之極的陷害只要這個社會以平庸為平衡那么這種厄運便永遠不可以避免。而這卻是憐詩詩最不能夠忍受的事情。
看著臉頰赤紅躺在床上呼息急促的小男孩憐詩詩只感覺到一陣莫名的心悸她喃喃道:“為什么你偏偏是這樣一個天縱奇才呢?雖然現(xiàn)在我能夠為你隱瞞真相但日月之光又怎么能夠掩藏得住總有一天你會光照天地到時候就將是你離開我的時候了吧!總有一天你會從我身邊消失的?!?br/>
想到這里她驀然覺得一陣恐懼喃喃地道:“不我不會讓你離開我的從今之后我不要你跟任何人接觸你是屬于我的誰也不能把你從我身邊奪走?!?br/>
“姐姐會保護你的直到永遠永遠!”
蔣琬這一病就是一個月因為恐懼別人知道他的天賦奇才憐詩詩不許任何人靠近“煙畫閣”一直都是她自己悉心在照顧蔣琬青兒以為蔣琬絕對解答不出那三問見蔣琬病了也就逐漸忘了這件事而蔣琬自己卻是絕對不會主動跟別人說一個字的所以這件秘密也就涅沒在了憐詩詩的刻意隱瞞之下除了憐詩詩與蔣琬再也無一個人知曉。
蔣琬病中無聊而憐詩詩所會的曲子他只用了半個月就已完全學(xué)會舉一反三現(xiàn)在任何一曲子只要知道詞牌名他就可以自己吹奏出來根本不用人教所以憐詩詩便找來幾本詩詞集每晚回來念給他聽蔣琬只要聽過一遍大抵就能熟背如流但天下詩詞千千萬萬無窮無盡倒也不愁他學(xué)得太快。
這一日憐詩詩回來又看見蔣琬在一張紙上寫寫畫畫她還以為又是在借所記詩詞來練習(xí)書法走近一看卻見寫的是一完全沒有見過的七言詩: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兔走鳥飛東復(fù)西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疏九河湯伐夏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冢南北山上臥土泥。
來時歡喜去時悲空在人間走一回。
不如不來也不去也無歡喜也無悲。
每日清閑自己知紅塵之事若相離。
她看后奇怪的問道:“琬兒這詩是誰教你的?。俊?br/>
蔣琬搔了搔頭“看”了憐詩詩一眼有些困窘的拿過一張紙?zhí)峁P寫道:“不我自己寫的?”
憐詩詩不敢相信的道:“這詩是你你自己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