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天下
,無限體驗人生 !
自從驅(qū)逐了海沙幫和水龍幫之后,孫陽掌管的區(qū)域好像突然風平浪靜了一樣,百姓們安居樂業(yè),不再被戰(zhàn)亂和災荒所侵擾。
孫陽是很鼓勵商業(yè)的,因為自古都是無農(nóng)不穩(wěn),無工不富,無商不活,農(nóng)業(yè)方面自己也插不上手,畢竟搞什么高產(chǎn)糧食不是孫陽的強項,孫陽覺得,回頭自己來一次遠行,到美洲去把土豆和玉米弄回來。
科技方面也沒有什么好發(fā)明的,無非是魯妙子弄了幾種更好的水車和磨坊,讓孫陽所掌管的區(qū)域農(nóng)業(yè)更輕松一點。
最重要的就是商業(yè),互通各地有無,這是孫陽最看重的,川蜀大商人安隆,是天蓮宗的宗主,更是石之軒的追隨者,石之軒歸順孫陽之后,安隆就立刻來到這里開設店鋪,把各地的東西販賣到這里,增強這里的經(jīng)濟。
別的不說糧食是足夠?qū)O陽所管區(qū)域百姓無憂,畢竟川蜀是大糧倉,供應孫陽這里一些糧食還是沒有問題的。
孫陽也趁機弄了一些東西,比如蒸餾酒、海鹽,這些東西在這個時代可是好東西,清澈如水的白酒,一壇的價格是那些濁酒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還有海鹽,這個時代人們吃的更多是井鹽,就算海沙幫弄得海鹽,也是雜色十足,當白如雪的海鹽出現(xiàn)之后,成為了市場上的寵兒。
就憑這兩樣,就讓孫陽賺的缽滿盆盈,甚至是給東溟派兵器的貨款都沒有動用楊公寶庫的黃金。
在孫陽每天小日子過的舒服的時候,孫陽得到線報,宇文化及去揚州了,而且殺入石龍道場和石龍打了一架,而石龍不敵重傷而死,這個消息讓孫陽感覺到劇情要開始了,距離自己進入雙龍的世界已經(jīng)過去快兩年了。
雙龍的情報孫陽也有,當初孫陽搶了長生訣之后,石龍就沒有辦法繼續(xù)在城外潛修了,而是回到了石龍道場,雙龍機緣巧合之下,進入石龍道場,被石龍收為徒弟,雙龍也算是百里挑一的練武奇才,很快就達到了三流高手的水平。
同時他們也成立了雙龍幫,但是比起原著里的雙龍幫,他們的雙龍幫就是小打小鬧,更像是地痞流氓一樣。
傅君婥也來到了中原,準備刺殺楊廣,而且已經(jīng)來到了孫陽的地界,孫陽沒有搭理她,雖然在原著中相當?shù)恼?,但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孫陽對她沒有多少好感,這是種族之間的仇恨,楊廣征高麗沒有什么不對,只是有人扯后腿才導致失敗,楊廣征高麗為的是削弱關西士族,這是為國為民的好事,可惜內(nèi)憂外患讓他功虧一簣。
至于高麗,管你去死,你們做小國的就要有做小國的覺悟,當然,站在傅君婥的立場上,楊廣就是仇人,是殺戮了大量高麗百姓的大壞蛋,刺殺楊廣,她就是民族英雄。
孫陽對傅君婥不感興趣,但是對她師父傅采林倒是很有興趣,傅采林是高麗的宗師,以奕劍術聞名天下,孫陽當初就是打算以棋入道,但是有了靈兒和小倩之后,孫陽已經(jīng)準備放棄劍術,改練重兵器,充當好肉盾,但是對蹂躪一個宗師孫陽還是很感興趣的。
宇文化及在殺了石龍之后,就回江南了,孫陽敢肯定,宇文化及肯定知道長生訣在自己手中,但是他沒有實力從自己的手中搶走,就直接放棄,但是孫陽敢肯定,自己和宇文閥之間,恐怕已經(jīng)偏向敵人了。
這兩年中,大隋已經(jīng)徹底沒落,北邊李唐已經(jīng)出了太原占據(jù)了長安,瓦崗寨也是趁機興起,隨時都有可能進攻洛陽,在冀北竇建德叛軍占據(jù)了冀北大片土地,自封為夏王,建立夏國,杜伏威是已經(jīng)被孫陽收服,要不然杜伏威也是一方豪杰。
北邊群雄并起,南邊也不差,有巴陵幫、江南道、宇文閥、嶺南宋家,雖然他們還沒有公開反叛,但是也差不多了,因為他們掌管的地方,已經(jīng)自己任命官員,隋帝的公文已經(jīng)無法出宮,就連隋帝都是被宇文閥軟禁起來。
另外突厥、吐番、契丹等外族虎視中原,每當中原處于亂世之時,外族就會趁機入侵,當年的五胡亂華,還有大唐建立之后的的渭水之盟,孫陽以后可不會輕易地放過這些外族。
現(xiàn)在孫陽手下已經(jīng)有了近十萬的軍隊,幾乎都是精兵猛將,有了孫陽未來的訓練章程,加上營養(yǎng)充足,士兵不說都是大力士吧,至少出去一干二是沒有問題的。
同時有了飛馬牧場的馬匹,孫陽有了一支近一萬人的騎兵部隊,讓孫陽最滿意的就是這支騎兵部隊的統(tǒng)帥是跋鋒寒。
跋鋒寒是孫陽一年前招攬來的,孫陽一直讓云玉真注意跋鋒寒的消息,果然打聽到了一個在中原到處挑戰(zhàn)的突厥人,他就叫跋鋒寒。
得到跋鋒寒的消息之后,云玉真立刻把人請到了江都這里,孫陽見到跋鋒寒之后,直接告訴跋鋒寒,自己有能力讓跋鋒寒以后超越畢玄,能夠讓他打敗畢玄,接著給跋鋒寒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實力,跋鋒寒就徹底拜服在孫陽腳下,孫陽也收了跋鋒寒為記名弟子,誰讓跋鋒寒要學習自己的武功,所以要把跋鋒寒收為弟子。
同時跋鋒寒也成了大周軍的騎兵統(tǒng)帥,把人馬合一術進行簡化,反正也是跋鋒寒研究出來的,他對人馬合一術再了解不過了,簡化一下沒有任何問題,然后把簡化的人馬合一術教給騎兵,孫陽敢肯定,現(xiàn)在自己的騎兵絕對不比玄甲軍差。
東溟派已經(jīng)把他們所有的工匠都遷徙到了江都附近,專門為大周軍提供兵甲,在大周軍,就算最基礎的步兵,也是有精良的武器和簡單的護甲,這在目前華夏來說是獨一份的。
“少主,外邊有一個自稱秦川的人和一個叫侯希白的求見。”
孫陽在書房里琢磨今后的發(fā)展的時候,云玉真來到孫陽身邊,靠在孫陽身上對孫陽說道。(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