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陳慶之的強敵
宛城失守,世子高澄被活捉,這一消息傳開,北齊各鎮(zhèn)盡皆震動!
變故發(fā)生的太快了,以至于各鎮(zhèn)的守將都難以置信。
擁有三萬守軍的主城,被白蓮軍攻陷,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一些鎮(zhèn)子上書投降,更多鎮(zhèn)子的守將持觀望態(tài)度。
雖然宛城因為防備空虛被對方趁虛而入,但北齊神武皇帝高歡實際執(zhí)掌的大軍超過了三十萬。
這個時候急著站隊,那就是找死。
“是時候打開師父的錦囊了。”
唐賽兒攻下宛城之后,想到張華提前交給她的錦囊。
“如果高歡回軍,則退出宛城,經(jīng)武關(guān),前去關(guān)中。”
張華提前留在錦囊的命令,簡單明了。
“放棄宛城?”
唐賽兒見張華對高歡也有些忌憚,很快明白張華的意圖。
張華讓唐賽兒在后方制造混亂,只是為了迫使高歡退兵,即使唐賽兒攻克了宛城,也難以堅守。
要是唐賽兒不及時離開,一旦被高歡的三十萬大軍圍攻,必敗無疑。
“帶走宛城的金銀財寶,舍棄宛城。快!”
唐賽兒琢磨清楚張華的想法,又推測高歡得知宛城淪陷,肯定會回師,于是第一時間選擇退出宛城。
“就這樣舍棄宛城?”
吳璘有些意外。
他好不容易才往宛城守軍之中安插內(nèi)應(yīng),攻下高歡的主城,結(jié)果唐賽兒決定主動舍棄宛城,這種魄力,并不常見。
“難道你有把握擊敗正在返回宛城途中的三十萬北齊軍?”
“……”
吳璘搖了搖頭,他手中只有幾千宋軍。
雖然這幾千宋軍是當(dāng)時最強的一批宋軍之一,但還是無法阻擋高歡的三十萬大軍。
唐賽兒、吳璘的部眾擴張至十幾萬人,白蓮軍大肆抄掠北齊的金銀財寶和盔甲、戰(zhàn)馬,將值錢的物品裝至馬車上,足足裝了上千輛大馬車。
“不行,東西太多了,這樣會被對方的騎兵追上。”
唐賽兒之前差點被慕容紹宗擊敗,知道軍團機動力的重要性。
此時白蓮教抄掠了太多金銀財寶,反而會成為累贅。
白蓮軍本來就是步兵,行軍速度緩慢,再加上千輛大馬車,要是高歡派遣輕騎兵晝夜兼行,白蓮軍估計還沒有抵達武關(guān),就會被輕騎兵截殺。
“只帶走干糧、黃金、戰(zhàn)馬,其余東西,盡皆舍棄!”
唐賽兒輕咬薄唇,果斷拋棄影響行軍的物品。
與張華學(xué)習(xí)兵法之后,唐賽兒的決策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人口才是亂世最重要的資源,帶走十幾萬青壯,對高歡的北齊勢力就是不小的破壞。
方城夏道,三十萬北齊軍南下,士氣低迷,眾多將士皆有沮喪之色。
高歡率領(lǐng)北齊大軍討伐河洛,圍攻汝州,結(jié)果無功而返,損失慘重。
敕勒族武將斛律金背著角弓,盔甲布滿裂痕,見眾將士心情低落,于是在途中高聲吟唱敕勒族的民謠,聲音低沉渾厚:“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高歡親自和唱,仿佛回想到了在北魏邊鎮(zhèn)生活的時光,又想到受挫于汝州,哀感流淚。
“陛下……”
眾多北齊文臣武將見猛男落淚,也不由傷感。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北齊軍將士齊聲合唱著名的敕勒民謠,氣氛更加陰沉,不少鮮卑人開始懷念在大草原上生活的日子。
高長恭、段韶出生在漢地,倒是無法與高歡感同身受。
北齊軍戰(zhàn)斗力不一定是各個封建王朝最強,但北齊軍在音律上的天賦,卻首屈一指。
《敕勒歌》、《蘭陵王入陣曲》,這些傳世經(jīng)典,都是出自于北齊。
方城鎮(zhèn),鎮(zhèn)將堯雄率領(lǐng)鎮(zhèn)兵,出城迎接領(lǐng)主高歡和三十萬北齊大軍。
宛城雖然失守,但北齊武將堯雄的三萬大軍,一直坐鎮(zhèn)方城,為高歡防守這一座重地。
只要控制方城夏道,高歡就可以順利撤回南陽盆地,而追擊的夏軍會被阻擋在方城。
一員勇猛剛毅、虎背狼腰的猛將出現(xiàn)在高歡的戰(zhàn)馬前方,抱拳道:“末將堯雄,叩見陛下!宛城失守,汝州失利,末將不能盡一份力,請陛下治罪!”
高歡翻身下馬,一掃之前的陰霾,英姿勃發(fā):“愛卿鎮(zhèn)守方城,萬無一失,已經(jīng)是大功一件。至于宛城如此迅速,就被白蓮軍攻下,朕也意想不到,這不怪你。”
高歡拍了拍堯雄的肩膀,可以感受到堯雄體內(nèi)渾厚的真氣。
這是一個很強的鎮(zhèn)將。
同時期的南梁名將陳慶之、西魏名將韋孝寬都有在此人手下吃過虧。
因此,高歡才會讓堯雄鎮(zhèn)守方城夏道。
一個從宛城方向逃來的北齊武將火急火燎,見到高歡:“陛下,白蓮軍在宛城大肆抄掠,而后帶著世子殿下,退出宛城,逃向武關(guān)方向,疑似前往關(guān)中!”
“白蓮軍的決策,竟如此神速,背后指定有高人指點!”
高歡才剛剛回到方城,唐賽兒已經(jīng)退出宛城。
唐賽兒的決策能力,根本不像是一個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
高歡不難想到,在唐賽兒背后,是一直沒有露面的張華在進行操縱。
“還真是一個強敵……”
在高歡心目中,張華的難纏程度,已經(jīng)不亞于他曾經(jīng)的死敵宇文泰。
堯雄主動請戰(zhàn):“陛下的騎兵在汝州征戰(zhàn),戰(zhàn)馬疲憊,末將愿率方城的騎兵,前去追擊白蓮軍,救回世子殿下!”
“如此甚好。長恭、彭樂,你們領(lǐng)兩萬騎兵,與堯雄的三萬騎兵追殺白蓮軍。段韶代替堯雄,鎮(zhèn)守方城。”
高歡派出蘭陵王高長恭、豫州刺史堯雄,還有北齊猛將彭樂,一共三員猛將,追殺撤退的白蓮軍。
至于高敖曹、斛律光,高歡擔(dān)心夏軍突然攻擊方城夏道,不得不重兵布防。
高歡還要花費精力,鎮(zhèn)壓各地叛亂。
被白蓮教在后方這么一折騰,高歡焦頭爛額,各項計劃都被打亂,僅僅宛城損失的戰(zhàn)馬就有幾萬匹。
“駕!”
高長恭、堯雄、彭樂三員武將率領(lǐng)五萬騎兵,大舉長驅(qū),快速追擊白蓮軍。
眾人之中,高長恭最為心急,原因也很簡單,高澄是高長恭的父王,白蓮軍抓走了他爹……
“據(jù)說陳慶之也在夏軍之中,真是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再與之交手。”
堯雄在行軍途中,卻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堯雄、陳慶之、高歡,這些武將,實際上是一個時代的人物。
堯雄已經(jīng)有些期待再次與陳慶之交手。
歷史上堯雄擊退陳慶之時,陳慶之的白袍軍已經(jīng)遇到山洪,全軍覆沒。
因此堯雄期待與全盛時期的陳慶之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