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登基!稱帝!
神京城,后宮。
自陳淵回到中原后,便一直都在放松當(dāng)中,這一年間,也的確令他有些心神俱疲,畢竟,事情趕著事情。
一波連一波,幾乎沒有閑暇之時。
如今,大舉南下迫在眉睫,他也算是忙里偷閑,用這極短的一些時間,放松一下緊繃著的心神。
當(dāng)然,陳淵現(xiàn)在其實(shí)完全談不上有太大的危機(jī)感,十年雖說很近,但畢竟還是有些距離,而已經(jīng)踏入地仙中期境界的他。
真要是論起來,現(xiàn)在普天之下已經(jīng)沒有了對手。
強(qiáng)如之前的焚天妖帝,現(xiàn)在若是在他面前,不說揮手可滅,但也絕對不再需要一場生死惡戰(zhàn)了。
后宮內(nèi),如今徐夫人、沉雁舒、魚傾燕、上官虹、章婉淑、以及平陽公主和楊貴妃,基本上算是和平相處。
之前楊太后已經(jīng)‘病逝’,現(xiàn)在是被新近納入進(jìn)來的楊貴妃。
雖然有心人瞞不過,但事關(guān)體面,能瞞得住那些普通人就足以了,畢竟,陳淵現(xiàn)在在普羅大眾的心中乃是英明神武的圣人。
而安樂公司馬恪,也已經(jīng)在表面上為楊太后守孝了半年之久。
現(xiàn)如今,陳淵雖不是皇帝,但實(shí)則卻是勝似皇帝,而他之前定下的以攝政王之尊,暫代皇帝監(jiān)國的事情,也在民間和官場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對聲。
不過他們所反對的,并非是陳淵監(jiān)國,而是他還不稱帝這一件事。
晉帝司馬恪都住進(jìn)安樂公府了,如今北蠻平定、西域臣服、東瀛跪降,除了打的不敢冒頭的南疆妖族之外。
天下幾乎已經(jīng)沒有了敵人。
為何還不稱帝?
將士們都在等著封賞,那些早就投資陳淵的‘原始股東’們,也都在期盼著立國的那一天,是以,這天下目前之間。
所議論的便是這一點(diǎn)。
連司馬恪在‘守孝’期間都每日一封奏折,祈求攝政王登基稱帝,而他則是讓位稱臣,自從上京城被破開后。
便一日也沒有停歇。
但陳淵所顧忌的事情,幾乎沒有人知道,那就是一旦稱帝,龐大的國運(yùn)就會壓在他的身上,按照楚太祖所言。
會極大的降低他的修行速度。
在國運(yùn)的籠罩之下,即便是參悟規(guī)則,都沒有那么簡單了。
這才是陳淵拿下京城后,不稱帝,反而是成為攝政王的根本原因,龍椅他自然也想名正言順的坐一坐,試試感覺。
不過....在領(lǐng)悟了土之規(guī)則,踏入地仙中期后,陳淵卻有了不同的看法,因?yàn)樗男扌校刹皇菃慰恐I(lǐng)悟而得來的。
國運(yùn)對他或許有些壓制,但絕對沒有想象的那么強(qiáng)。
而若是他能夠凝聚國運(yùn)加身的話,屆時....戰(zhàn)力絕對能夠再度激增,即便是面對天仙后期的存在,也能與之一戰(zhàn)。
還有,楚太祖當(dāng)初說的是人皇氣運(yùn),如果只是國運(yùn)的話,壓制對現(xiàn)在的他而言,似乎并不大。
“大王在想什么?”
跪坐在一旁的平陽公主,見陳淵似乎是有些走神兒,輕聲提點(diǎn)道。
沉雁舒等女,也將目光轉(zhuǎn)去,眼神中有些探尋之意。
“本王在想,要不要立國登基?!标悳Y回轉(zhuǎn)心神,輕笑道。
平陽公主點(diǎn)了點(diǎn)頭,她還真怕陳淵在想著讓她們...一同那什么,她雖然不在乎這東西,也早已經(jīng)做好了準(zhǔn)備。
但....能拖還是繼續(xù)拖吧。
“王爺是怎么想的?”一直沒什么存在感的北冥雪輕聲道。
自從燕王府的中心,從蜀州城搬到神京城后,作為陳淵的女人之一,她自然也被直接帶入了皇宮之內(nèi)。
只不過因?yàn)殛悳Y尚未稱帝,是以稱謂方面,顯得有些怪異。
“本王在考量其中利害,紫悅、平陽、你們認(rèn)為呢?”作為陳淵后宮之中,最有心思的兩個女人,陳淵還是頗為尊重她們的意見。
蘇紫悅澹澹一笑:
“妾身自然是非常認(rèn)同的,畢竟這個皇后的位置,我可是眼熱很久了,相信其他幾位妹妹,也都是如此想的。”
徐夫人點(diǎn)了點(diǎn)頭:“王妃說的是。”
“哦?如此嗎?”
“王爺,妾身以為登基一事,拖延的太久也不是一件好事?!逼疥栯S之附和道。
“說說。”
“蜀山圣地、太虛仙宮、碧游仙宮、神女仙宮、武帝城、天魔殿和武當(dāng)仙山,以及那么多的勢力,都在天下尚未平定之際。
便追隨王爺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姜河、陳懷義、虛言、等諸多強(qiáng)者,更是如此。依妾身看,他們雖然表面上懾于王爺之威。
不敢貿(mào)然勸進(jìn),但如今朝中上下,皆是此種聲音,恐怕也是盡早希望王爺再進(jìn)一步,榮登大寶。
天下萬民、軍中將士、更是對此期盼已久,王爺?shù)耐呀?jīng)達(dá)到了頂峰,他們無時無刻都在盼望著王爺?shù)腔?br/>
給天下帶來一個真正的盛世。
若是一直積壓此事,遲遲不稱帝,恐怕也會讓這些人寒心,再有....大晉朝廷名存實(shí)亡,連皇帝都住進(jìn)了安樂公府。
可王爺遲遲不稱帝,那些大臣和官員也不知道該怎么定義自己的身份,畢竟前晉未徹底覆滅,大燕也沒有建立....”
平陽公主闡述著自己的意見,為陳淵分析利害。
“平陽姐姐說的有理?!闭峦袷巛p笑一聲。
“妾身也只是淺薄之見,最終還是要依靠王爺來決斷?!逼疥柟鲹u搖頭,她可不會以此而居功,因?yàn)檫@些道理。
她認(rèn)為陳淵必定也清楚。
只是,似乎是在礙于什么原因,猶豫罷了。
“王爺是不是在南下和登基之間做考量?”蘇紫悅見陳淵不說話,忽然開口問道。
“是啊,南下大軍已經(jīng)差不多集結(jié)齊聚,目前來看....登基反倒是會耽擱一些時間?!?br/>
“王爺這么想可就錯了?!?br/>
“哦?”
“妾身斗膽問一句,王爺此番準(zhǔn)備南下伐妖,勝算幾何?”
蘇紫悅明知故問道。
“本王看不到輸?shù)目赡?。”這是源自于自身強(qiáng)大的自信,并非是陳淵的狂妄。
“那若是先滅了南疆,王爺?shù)腔罂删蜁簳r沒有敵人了,若是不考慮其他的話,妾身認(rèn)為,登基之后昭告天下。
再御駕親征,作為皇朝立國的第一戰(zhàn),所能夠做到的效果會更好,如此一來,未來與那仙域?qū)ι?,也更能得心?yīng)手?!?br/>
蘇紫悅直視著陳淵,輕聲道。
陳淵瞇著眼睛,微微頷首:
“此事....倒也有些道理,不過登基一事干系重大,不可馬虎,要一步一步來?!?br/>
......
當(dāng)晚,陳淵召集了在京城內(nèi)的所有強(qiáng)者,包括姜河、陳懷義、天虛道人、趙丹青、以及凌虛道人等人。
雖然朝廷定下的決策,是南下伐妖,且已經(jīng)在鎮(zhèn)南關(guān)匯聚了近百萬大軍,但他們這些人大部分也都在京城修行。
除了虛言因?yàn)槟Я_的原因,去往了鎮(zhèn)南關(guān)外,基本上沒有什么動蕩。
御書房內(nèi)。
不是皇帝勝似皇帝的陳淵,目光沉靜的坐在了原本屬于景泰的位置,讓姜河等人坐下,做出了一副商議大事的姿態(tài)。
讓姜河等人面面相覷,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怎么突然之間就召集了他們,難不成是又發(fā)生了什么大事情?
不應(yīng)該啊....
現(xiàn)在天下除了南疆外,都已經(jīng)平定,南疆妖族更是在朝廷的威懾之下,愈發(fā)顯得老實(shí),如今正在朝著南疆深處躲藏。
按理說,朝廷目前除了上面的仙域威脅,應(yīng)該是天下太平才對。
“本王半年不在京城,倒是勞煩諸位鎮(zhèn)守天下了?!标悳Y澹澹一笑,一揮手,數(shù)盞仙茶懸空漂浮到了姜河等人的身前。
“為攝政王做事,本就是應(yīng)該的?!碧焯摿⒓幢響B(tài)。
“今日大王召集吾等,可是出了什么事情?”陳懷義見其余幾人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旋即抿了一口仙茶便率先開口問道。
作為陳淵的親舅舅,他是少有的心腹,即便是在如今的陳淵面前,也還是有那么一些地位存在。
畢竟,再強(qiáng),他也是他舅。
“是啊,貧道也有些困惑?!?br/>
“莫非是因?yàn)榉パ皇乱嬲_啟了?”凌虛道人目光一動,開口說道。覺得這個猜測是最有可能的。
因?yàn)槌⒃诎肽觊g,已經(jīng)逐步開始朝著南方增兵了,何時動手,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甚至他們連意見都沒必要說出來。
作為人間至強(qiáng)者,陳淵即便是不搞一言堂,也在朝著這個趨勢發(fā)展。
“本王召集諸位,也的確是與伐妖有關(guān),之前本王閉關(guān)半年之久,回來后聽說天下百姓,和朝中官員勸諫本王稱帝的聲音越來越大。
是以,正在猶豫此事,諸位以為是先伐妖,還是先稱帝?”
陳淵澹然的目光掃向幾人,似乎是正在征求他們的意見。
“這....”
聽到陳淵開始考慮登基一事,除了姜河之外,其余的幾位陽神真君,均是互相對視了一眼,神情有些興奮。
之前的投資,終于要有回報了嗎?!
他們等這一天,可是已經(jīng)等了足足一年之久啊。
他們?yōu)槭裁丛陉悳Y弱小的時候,就屢屢提供幫助,為的,不就是立國嗎?為的不就是當(dāng)初陳淵承諾過的事情嗎?
“諸位以為如何?”
“回王爺,貧道以為伐妖之戰(zhàn)完全可以作為開國之后的第一戰(zhàn),也算是為新朝獻(xiàn)禮,而登基立國一事,已經(jīng)耽擱了一年之久。
不宜再拖延下去,現(xiàn)如今天下百姓可是期盼王爺?shù)腔丫?,江湖上更是屢屢傳出各種混淆的消息,若是一直不登基。
反倒是寒了那些對王爺期盼已久的百姓之心,也會讓那些為了推翻暴晉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們寒心?!?br/>
天虛道人壓住心中的激動,盡可能的心平氣和的沉聲道。
“在下也如此認(rèn)為?!?br/>
“伐妖之戰(zhàn)倒是不急,立國方面也看王爺?shù)目紤],覆滅南妖之后再立國,倒也未嘗不可,貧道覺得王爺心中應(yīng)該是有些決斷的。”
趙丹青沉默片刻,開口道。
“的確如此?!?br/>
姜河點(diǎn)了點(diǎn)頭。
對于立國一事,他倒是不怎么熱衷,甚至于若非陳淵將錦衣衛(wèi)的事情交給他,他都不愿意去管,寧愿去陪陪妻子。
閉關(guān)修行,寄希望更早的踏入六境。
“舅父呢?”
陳淵看向陳懷義。
“嗯...軍中的將士對此倒也有些議論聲音,尤其是在王爺北伐歸來之后,很多人都期盼著王爺?shù)腔衔?。名正言順的封賞他們。
不過些許意見,都被壓下去了,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兒?!标悜蚜x沉吟一番,委婉的說道。
“噠...噠....”陳淵的手指很有節(jié)奏的敲擊著桌面,御書房內(nèi)的氣氛也陷入了沉寂當(dāng)中,約莫片刻后,陳淵開口道:
“既然天下百姓民心所向,那....就擇日登基吧,等到登基后,再行開啟南下伐妖之戰(zhàn),作為皇朝建立的首功?!?br/>
“臣...遵旨!”
天虛道人立即躬身行禮。
“臣等遵旨!”
“臣等遵旨!”
御書房內(nèi)的幾人,均是迅速起身,以臣子之禮朝拜陳淵,仿佛此刻的他,真的成為了皇帝一般。
“嗯,去準(zhǔn)備此事吧?!?br/>
陳淵點(diǎn)了點(diǎn)頭。
......
......
在陳淵的授意之下,關(guān)于登基一事,也迅速開始鋪開,最開始的時候,則是陳淵在第二日作為監(jiān)國攝政王第一次上朝。
安樂公司馬恪在得到授意后,直接奉上了早就準(zhǔn)備好的讓位詔書,‘自愿’退位,讓予陳淵,為天下百姓開創(chuàng)盛世。
“恪無德無才,只是因?yàn)槟吮x皇子,方才登基,登基之后更是無能執(zhí)掌天下大事,招致災(zāi)禍頻頻,天下大亂。
攝政王文成武德,民心所向,恪以為,唯有攝政王登基,方能讓天下服眾,請攝政王看在天下萬民的份兒,登基....稱帝!”
金鑾殿下,一襲龍袍的司馬恪,面色凝重的舉著手中的詔書,為陳淵躬身,那些聲音更是不斷的回蕩在大殿之內(nèi)。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左右兩列的文武朝官,紛紛下跪。
“本王平定天下,乃為了百姓而已,從未想過登基,諸位...此言怕是要置本王于不義之地啊?!?br/>
一須發(fā)皆白的老者,拄著拐杖,沉聲道:
“攝政王平定中原,結(jié)束亂世,乃是不世之功,東覆倭奴,消我中原?;迹髌届`山,拯救西域三十六國百姓。
北伐草原,為我中原北疆開萬世太平,南御南疆,護(hù)佑我南疆百姓,一樁樁,一件件,天下人皆看在眼中。
攝政王若不登基,開中原新朝,天下百姓也會不服。
老朽懇請攝政王看在天下萬民的份上,擔(dān)起這份責(zé)任,如此....老朽即便是長眠地下,也可以瞑目了?!?br/>
】
“是啊,攝政王平定亂世,護(hù)佑中原,暴晉先帝以我中原百姓血祭,天怒人怨,正是攝政王斬其于紫金山。
王若不取,天下何安呢?”
又一老者上前道。
“本王志在天下太平,所做之事,只求無愧本心,從未想過竊據(jù)帝位,諸位還是退下吧,免得讓本王陷入不義之境?!?br/>
陳淵擺擺手,面無表情。
看似是所謂的三辭三讓,但臉上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推辭之意,大家都心知肚明,只不過是讓這件事更加名正言順而已。
真要是一聲不吭的就接受,反倒是有些不合禮法。
陳淵所求的是未來的人皇之位,對于這種小事,也不在意。
不然依照他的性格,早就接受了。
他打下的天下,憑什么不坐?
“攝政王不取此位,試問,天下誰還有資格?”
“是啊,是啊。”
“臣等叩請攝政王稱帝,為天下萬民謀福?!?br/>
一道道聲音不斷響起。
“攝政王若是不取此位,恪今日便跪死在金鑾殿上,先帝作惡多端,我這做兒子的,只能以此來懺悔罪行!”
司馬恪朗聲道。
正適時,天虛道人與趙丹青齊齊出現(xiàn)在陳淵身側(cè),二人對視一眼,直接將龍袍披在了陳淵的身上,任由陳淵‘掙扎’也無濟(jì)于事。
他們這是害苦了他啊。
“臣等參見陛下!”
“臣等參見陛下!”
“臣等參見陛下!”
似乎是準(zhǔn)備好的一般,所有文武百官皆面向曹彬朝拜,恭謹(jǐn)有禮。
陳淵深吸了一口氣,看著提前訂做好非常合身的黑色龍袍,沉默了一瞬,此事,他再也沒有表露過絲毫的不滿。
而是目光深沉的看著外面的天際。
至今五年時間,從一個小小捕快,終于....終于走到了這一步,站在了所有人之上,成為帝王!
“諸卿....平身吧?!?br/>
“謝陛下!”
“謝陛下!”
所有人均是一副亢奮的表情,終于....名正言順了!
“則良辰吉日,于皇城昭告天下,以燕代晉,開啟大典!”陳淵一揮手,一股無形的霸氣,籠罩在周身。
“臣...遵旨!”
“臣...遵旨!”
......
退朝之后,陳淵三辭三讓,無奈為天下百姓計而登基稱帝的消息,也以一個極快的速度迅速在中原傳播。
頓時便一石激起千層浪,引得無數(shù)人朝著京城的方向叩拜。
念叨著攝政王終于肯稱帝了。
也不枉費(fèi)他們的心心念念。
在早就獲得巨大名望的前提下,陳淵登基稱帝,沒有受到絲毫的阻礙,反而顯示出了一股普天同慶的激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