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主動請罪
昌王臉色已經(jīng)鐵青了下來,一雙眸子更是陰沉如水,他肺都差點氣炸了,若不是因為這里是朝堂上,他早氣得要掀桌子大發(fā)雷霆了。
他寄予厚望的兩個蠢貨,都干了什么?強搶民女?色誘太子?
最重要的是,最后還把他昌王帶上了。
這不是擺明了說,他們干的事情都是昌王指使的?
這讓炎帝怎么看他昌王?
太子出征,你昌王搞窩里橫?
昌王呼吸都因為憤怒而變得急促起來,此時此刻,他殺了張弓李凌二人的心都有了。
“這兩個蠢材,千刀萬剮也不為過!”
徐懷之亦是氣得一陣牙癢癢。
“都看完了?”炎帝朝廷百官的眾生相,特意在昌王身上多停留了兩秒。
“啟稟陛下,都看完了,臣覺得太子做得對!”徐忠年立即開口,
“我大炎的將士,拿的是朝廷的軍餉,而朝廷的軍餉,都是黎明百姓上交來的,因此,將士保護百姓,乃是順應(yīng)天道,而張弓李凌二人,竟然欺男霸女,強搶民女,更是抓了人家的父母,逼迫女子腐蝕太子,簡直是罪大惡極,這已經(jīng)是違背了天道,更是違背了朝廷,按理來說應(yīng)當斬首示眾,以儆效尤,而太子僅僅只是革職,在微臣看來,已經(jīng)是法外開恩,太子殿下仁厚??!”
其他人一聽,紛紛斜眼看向徐忠年,這徐忠年不愧是太子的人,真能扯淡,連違背天道這種話都說出來了。
往年來,不僅僅是大炎,世界各國,軍中干出張弓和李凌這種事情的人還少嗎?
只不過其他人干這種事都沒事,只是李凌二人碰到太子出了事而已。
“嗯,徐愛卿言之有理?!?br/>
炎帝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后看向惠王,近段時間來,他發(fā)現(xiàn)惠王明顯跟以前有些不太一樣了,少了幾分銳氣,多了幾分頹氣。
“惠王,此事,你怎么看?”炎帝問道。
惠王愣了一下,這件事情問我怎么看?張弓和李凌又不是我的人,問我干嘛?不應(yīng)該去問昌王嗎?估計現(xiàn)在文武百官都想聽昌王怎么回答呢。
心里這么想著,嘴上卻是回答道:“啟稟父皇,兒臣覺得太子此事不無不妥,父皇英明?!?br/>
“嗯,昌王,你呢,如何看待此事?”炎帝視線轉(zhuǎn)向了昌王。
文武百官也都唰唰看向昌王,神色各異。
大家都知道張弓李凌跟你昌王走得近,這次太子送過來的奏折上,明里暗里都在暗示是你昌王讓他們二人這么干的。
他們倒要看看,昌王這次會如何解釋。
若是解釋得不好,只怕炎帝心里,會對昌王有芥蒂??!
昌王心里一沉,行禮道:“父皇,兒臣有罪!”
“哦?你何罪之有?”炎帝有些意外,昌王上來就請罪,這是幾個意思?
“父皇,兒臣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不知道張弓和李凌二人,竟是如此禽獸不如之人,偏偏兒臣識人不明,竟然相信他們,并且推薦他們二人輔佐太子,險些釀下大錯,故此兒臣有罪!”
昌王突然噗通一聲,直接跪在了地上,一字一頓道,“請父皇責(zé)罰兒臣!”
“這……”
諸多大臣紛紛愕然,沒想到昌王會來這么一出,直接讓炎帝懲罰他,同時,將張李二人干的那點破事跟他撇干凈了。
這昌王,真是隨機應(yīng)變,太子有這種對手,怕是危機很大啊。徐忠年心里暗暗想著。
對于昌王的請罪,炎帝很意外。
對于張弓和李凌的做法,是否是昌王指使的,已經(jīng)不重要了,炎帝也不會深入去追究,因為他知道,有些事情,經(jīng)不起追查,若是查得深了,他可能會失去一個兒子。
皇子之間互相不對付,有些小手段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事情沒有鬧大,炎帝還能鎮(zhèn)得住,他就會盡量把事情化小,掌控在自己的可控范圍內(nèi)。
“昌王,那你知道朕是怎么想的嗎?”炎帝緩緩開口。
“兒臣惶恐,兒臣不知?!辈鯎u頭。
“呵呵,哈哈!”炎帝突然大笑起來,“你是朕的兒子,朕從小看著你長大,自然是知道你的秉性,你的性格高傲,肯定是不屑去干這種低級又下三濫的手段,在朕看來,李凌說出你的名字,不過是擔心自己的性命安全,故此搬出你來,想要讓太子看在你這位兄長的份上,饒他一命罷了,而太子,給了你這位兄長面子,確實饒了他們二人性命,僅僅只是革職而已?!?br/>
這話說得,文武百官們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
按照炎帝的說法,昌王,太子,炎帝幾人,簡直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啊!
炎帝這是在做夢呢,誰都看得出來,太子和昌王之間,已經(jīng)爭斗起來了。
當然,他們也清楚,炎帝不想看到自己的子嗣們爭斗,故意說的這種話。
事實上,大臣們心里都覺得,炎帝肯定認定張弓和李凌的做法就是昌王指使的,只不過炎帝不想昌王太難堪而已。
而剛剛說的那些話,是提醒,也是警告昌王,你們是兄弟,不要自相殘殺。
這是皇族的內(nèi)部紛爭,大臣們一個個心里跟明鏡似的,但沒人會不知好歹的去插嘴觸霉頭。
“太子一番苦心,兒臣銘記心中,永世難忘!”昌王連忙說道。
可不是嘛,上來就搞了他手下兩員大將,這種事情能忘得了才怪了,要永遠記在心里,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行了,你起來吧,你也沒什么罪,只是識人不明而已,以后眼睛擦亮一點?!毖椎厶郑疽獠醪挥霉蛑?,對于昌王,他沒有責(zé)罰,不過以后昌王有什么舉動,炎帝肯定會比現(xiàn)在要更上心一些。
這就叫做,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張弓李凌二人的一通操作,直接讓昌王在京城內(nèi),變得麻煩纏身,至少以后要做什么,需要變得更隱蔽了。
“兒臣謝過父皇。”昌王站了起來,老老實實站在了一邊,低著頭,眼底盡是陰霾。
徐忠年則是眼珠子急轉(zhuǎn),張弓和李凌已經(jīng)沒了作用,但計劃還是要繼續(xù)進行。
那么,如何才能繼續(xù)進行計劃?找什么人來代替張李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