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7章 禁止出京
李元海搖了搖頭,繼續(xù)道:“這兩個丫鬟,每次買菜的時候,都會跟東街菜市場的一個人見面,雙方每次都會短暫的交流幾句,不知道交流什么?!?br/>
“每次交流完之后,這丫鬟就像是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一樣,買了菜就離開了。”
“而那菜市場的老板,則會送菜去一家酒樓!”
“這一家酒樓,名叫花開酒樓,坐落在東街的鬧市之中,酒樓的老板,廚子,甚至是店小二,都是清一色的倭國人!”
聽到倭國人三個字,炎帝眸光瞬間冷冽下來。
不過他沒有打斷李元海說話,而是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繼續(xù)說。
李元海頓了頓,繼續(xù)道;“之后,我們的人又調(diào)查到,花容兒身邊的那兩個外套,有時候會不去菜市場,而是直接去花開酒樓。”
“雖然她每次去花開酒樓都是拿了酒菜出來回王府,但老奴覺得,這不過是掩人耳目的舉動罷了?!?br/>
炎帝沉聲道:“既然如此,那也只能說明花容兒此人有問題,不見得是昌王有問題,或許花容兒是倭國那邊派來的細(xì)作,昌王并不知曉此事,他只是中了倭國的美人計!”
眼看炎帝還是信任昌王,李元海苦笑道:“陛下,老奴還沒有說完?!?br/>
炎帝點點頭:“你繼續(xù)?!?br/>
“陛下,老奴的人吃驚的發(fā)現(xiàn),昌王暗中派了人盯著花開酒樓,并且通過觀察,昌王的人盯著花開酒樓,應(yīng)該不是一天兩天了。”
“花開酒樓有時候會有信鴿飛出去,昌王的人會立刻把信鴿抓下來,然后匆匆進入昌王府,沒多久再出來,把信鴿完好無損的放走?!?br/>
“老奴猜測,那信鴿腿上或許是綁著重要的信,拿入昌王府是為了拓印一份一模一樣的出來,再放走是為了不打草驚蛇?!?br/>
“老奴在想,昌王也許已經(jīng)知道了花容兒跟倭國之間的關(guān)系……”
說到這里,他不再繼續(xù)說下去了,點到為止。
因為李元海目前并沒有足夠的證據(jù)能夠證明昌王跟倭國人有直接的聯(lián)系。
目前他所得到的這些信息,都是手下千辛萬苦收集來的。
不得不說,李元海是一個人精,通過蛛絲馬跡,就能調(diào)查到這么多的事情。
同時,大炎的大內(nèi)可謂是高手如云,竟然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調(diào)查到這些并且不被發(fā)現(xiàn),沒有絕世的武功,絕對做不到這種地步!
只能說,大炎高手如云,京城臥虎藏龍,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最厲害的人,都在朝廷內(nèi)為炎服務(wù)!
“陛下,根據(jù)目前得到的這些消息,只能說昌王殿下或許跟倭國有聯(lián)系,但雙方的情況究竟是怎么樣的,暫時還不知曉,所以下一步……”
李元海偷偷觀察炎帝的表情,
下一步怎么做,是炎帝來決定的,他只是負(fù)責(zé)執(zhí)行任務(wù)的那個人。
所以,炎帝會如何選擇,他不會插嘴。
炎帝今天的大好心情已經(jīng)完全被破壞了,一個倭國已經(jīng)夠讓他憤怒,如果是自己兒子背叛了自己,更會讓炎帝憤怒到極致。
只見,炎帝額頭上的青筋都直跳了起來,但他極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爆發(fā)出來。
胸有城府,是一個帝王最基本的素養(yǎng)。
“此事暫時裝作什么都不知道,不要打草驚蛇,讓人繼續(xù)暗中跟蹤調(diào)查。”
“把花開酒樓那些倭國人的來龍去脈,給我查個一清二楚!”
“還有,花開酒樓飛出來的信鴿的信,送到了哪里,也一并給我查個一清二楚,那必定是倭國隱藏在我大炎的秘密據(jù)點!”
“找到他們的藏身之所之后,立刻控制起來!”
“秘密通知四方城門的守將,昌王不得離開京城!”
這等于是把昌王給軟禁在京城內(nèi)了,偌大的京城,昌王哪里都去得,但是不能踏出京城城門半步!
“是!”李元海點點頭。
炎帝的舉動,毫無疑問是徹底困住了昌王,就算昌王真有什么問題,他想跑也跑不掉了。
倘若等事情查個水落石出,昌王沒有問題,對于他的限制,自然會解除掉。
李元海準(zhǔn)備下去處理事情,炎帝忽然再次開口叫住了他:“等等?!?br/>
“陛下還有事情要吩咐?”李元海立刻站住腳步。
炎帝皺著沒有思忖片刻,道:“若是僅僅針對昌王,恐怕會引起他的警覺,這樣,你暗中告知四方城門的守將,凡是四品以上的官員,包括所有皇子,不得離開京城!”
這等于是直接一刀切了,所有大臣都不得離開京城,讓李元海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查。
炎帝相信,以李元海的實力和手段,能查出問題根源出來!
其實李元海的存在,類似于明朝的東廠,李元海的手下,也是錦衣衛(wèi)。
只不過,明朝的東廠和錦衣衛(wèi)都非常的高調(diào)。
但李元海和他的手下,就像是大炎的幽靈,游蕩在京城之中,為炎帝私底下調(diào)查和解決各種問題。
“是,老奴知道了。”
李元海悄悄退下。
炎帝看著他略帶佝僂的背影,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年紀(jì)大了,李元海也老了。
這大炎,需要一個明君。
一旦炎帝身體再次衰老,到時候,很多事情,他力不從心,
而身為左膀右臂的李元海,年紀(jì)越來越大,能為他做事的日子,也不多了,
大炎沒有一個合格的接班人,對大炎的百姓來說,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可惜昌王好戰(zhàn),惠王性格軟弱,若非如此,我又何必觀察他們這么久?!?br/>
炎帝輕輕嘆了一口氣。
太子王安之前無惡不作,炎帝雖然寵溺他,但對于王安的所作所為,也都看在眼里。
但他終究是皇后的兒子,炎帝愛屋及烏,不舍的懲罰他。
雖然大臣們無數(shù)次的提議彈劾太子,令惠王或者是昌王為新太子,但炎帝都保下來了。
實際上,炎帝也知道保不了太子多少年。
太子逐漸年長,屢教不改的話,廢了他是遲早的事情。
炎帝也考慮過立惠王或者是昌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