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半路殺出個賈希言!
張征的話,仿佛在朝堂上投下一枚炸彈。
群臣瞬間就炸了。
“腐爛發(fā)霉的食物,如何能給人治?。窟@不是荒唐嗎?”
“哼!這哪是治病,分明就是在草菅人命。”
“身為太子,怎能如此作惡……”
一片譴責聲。
炎帝臉色有些陰沉,如果真如張征所言,太子竟敢干出如此天怒人怨之事。
哪怕他這個一國之君,也絕無包庇的可能。
那混賬小子,從沒接觸過收治流民這類事件。
莫非是處理不了,嫌麻煩,所以趁著瘟疫,一不做二不休……
可王安最近的表現(xiàn),實在很難讓炎帝相信,他會做出這樣的事。
炎帝手指敲著扶手,緩緩抬起眼皮:“張御史,非是朕不相信你,你所言可有證據(jù)?”
“微臣……”
張征能有什么證據(jù),昨日和恵王商量完,就匆匆走了。
正不知如何開口,大殿一旁,忽然想起一個聲音:“父皇,兒臣有證據(jù),兒臣可以證明,張御史所言確鑿?!?br/>
說著,從袖口扯出一張紙:“這是張瀾從城外營地,派人交給給兒臣的狀紙,上面記錄了太子所作所為,有流民們按的手印?!?br/>
“你?”
炎帝看著趴在擔架上的王睿,目光幽深如潭,不知在想什么。
沉默片刻,開口道:“呈上來?!?br/>
白眉白須的老太監(jiān)李元海,立刻走下臺階,將狀紙取來。
炎帝接過狀紙,看了幾眼,臉色越發(fā)凝重。
借著機會,王睿又開始賣乖:“父皇,兒臣起初也不相信,所以又派人反復查證,此事,確證無誤。”
又嘆了口氣:“或許是兒臣才疏學淺,但,兒臣從未聽聞,天底下,有誰會用發(fā)霉的東西給人治病,這不是草菅人命嗎?”
“兒臣還得到消息,太子昨日驅趕御醫(yī)時,曾經(jīng)放言,要在今天,讓所有人患者好轉,也就是說,他今日就要對流民用藥?!?br/>
說到這,雙手撐著擔架,忍痛爬起來,看得眾人揪心。
最后,雙手作揖,聲情并茂道:“父皇,非是兒臣公報私仇,再次誣陷太子,實在是,人命關天,兒臣不能昧著良心坐視不理?!?br/>
“時間緊迫,事關萬千人生死,請父皇即刻派人前去阻止,遲則必將鑄成大錯!”
一番聲情并茂的表演,終于點燃了群臣憤怒。
“陛下,還請阻止太子!”
“沒錯,越快越好,不然來不及了?!?br/>
“太子此舉,是要掘我大炎根基,民心不可廢,請陛下聽從恵王所言?!?br/>
那些早就和張征串聯(lián)好御史,瞧準機會,紛紛出列。
“陛下,太子恣意妄為,臣請彈劾?!?br/>
“何止恣意妄為,這是草菅人命,按律必須嚴懲!”
“請陛下降旨,抓捕太子,按律治罪,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臣等附議……”
群情沸騰,滿朝文武,幾乎一半人都站了出來。
這些人,或是不同派系,甚至理念也不合,但,卻在這一刻站在一起。
一致要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必須嚴懲太子。
甚至叫囂,太子不仁,應該削去他的太子之位。
這可把王睿樂壞了,他苦心籌謀,真正的目的,就是這個啊。
面對憤怒的群臣,哪怕強勢如炎帝,也不禁感到一絲棘手。
他現(xiàn)在的心情有些矛盾。
既為王安的胡作非為感到惱怒,又不想最心愛的兒子,遭受懲罰。
況且……
朕的兒子,就算有錯,也還達不到廢黜的地步。
漫說太子還沒害死萬千流民,就算真害死了,朕不開口,誰又敢將他治罪!
當然,他不可能明目張膽的偏袒,哪怕確實心里很想。
身為帝王,起碼的公正還是要維持的。
炎帝正想找個理由,將群臣的火氣壓下再說。
突然,最前排的一名中年官員,站了出來,轉身面對群臣。
此人一身象征最高職位的紫色官服,三縷長髯,面色儒雅,正是剛剛擢升的宰相----賈希言。
“諸位大人,還請稍安勿躁?!?br/>
新任宰相發(fā)話,大家多少還是要給點面子,很快,朝堂上聲音漸小。
所有人都看著賈希言,不知他想要干什么?
只見他捋須看了王睿一會,目光深邃平靜,竟讓王睿有種被看穿的感覺,渾身都不自在。
然后,賈希言回過頭,環(huán)顧半圈:“以本官所見,太子此事,尚有蹊蹺,各位又何必急著讓陛下治罪?”
炎帝有些意外。
對于賈希言的圈子,他掌握得很一清二楚。
就那么幾個多年老友,和太子之間,可以說沒半點交集。
為何此刻,卻要冒著群臣非議,為王安說話?
要知道,他今天第一次上任,就算有不同看法,也理當和群臣站在一起才對。
炎帝可不認為,賈希言間接因為太子升官,就投桃報李。
要是此人這么膚淺,也坐不到宰相之位。
他卻不知道,賈希言昨日,和好友到城外探查民生,正好見識了王安那一番演講。
王安所謂的夢想,深深打動了他。
在賈希言看來,能說出這樣一番話的人,絕不可能會是大奸大惡之人。
他請愿相信,事有蹊蹺。
所以,主動站出來為王安辯護。
他的舉動,也讓王睿嚇了一跳,壓抑著怒氣道:“賈相的意思,是本王在說謊了?”
說著便向炎帝叫屈:“父皇明鑒,那日正陽門教訓尤在,兒臣怎敢再隨意誣陷他人?兒臣所言,句句屬實,況且還有狀紙為證……”
“呵呵,恵王何必急著辯解,本官又沒說你在說謊?!?br/>
賈希言看著他,似笑非笑:“只不過,殿下沒說謊,不代表狀紙就是真,沒準,它是假的呢?”
王睿臉色下沉:“賈相何出此言,這上面,可是有上百流民的手??!”
“手印可以作假,而且……”
賈希言不疾不徐地反駁道:“太子麾下流民,有萬數(shù)以上,區(qū)區(qū)百人的狀告,如何不是偏聽偏信?”
“所以,單憑這點就定太子的罪,證據(jù)尚嫌不足。”
這話讓不少大臣若有所思。
是啊,百十個人,比起上萬人來說,不過百分之一都不到。
這點證據(jù),好像確實不太夠。
剛才他們只是一時憤怒,被沖昏頭腦,才會忘了思考。
此刻抽離出來,細細琢磨,立刻察覺到里面的貓膩。
一時間,再沒人繼續(xù)嚷著,要嚴懲太子。
就連王睿等人,也找不到辯駁的理由,倒不如說沒想到,當朝宰相會出言維護太子。
氣氛變得微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