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名分
大災(zāi)過后三日。
隨著一支支明軍巡邏隊,趁亂進入震中地區(qū),不但沒有殺人放火,還在幾座綠洲里開始發(fā)放糧票。
很快明軍在敦煌古城賑災(zāi)的消息傳開了,有糧吃,有棲身之所,甚至還有醫(yī)館……
各地牧民,聞風(fēng)而來。
人人手中都緊緊攥著巡邏隊發(fā)給的糧票。
沒幾天,敦煌古城已是人頭攢動,手握糧票的牧民排成了長隊,在明軍的警戒下完成了登記,按手印,報上姓名,族譜,一系列手續(xù)之后。
便可領(lǐng)走一袋米面。
一下子敦煌古城變成了整個西北的熱點……
“嘶?!?br/>
龍門掌教穆清風(fēng),一干全真高道倒抽涼氣。
“好計謀!”
“好算計!”
大都督這番作為,真是讓全真教高層開了眼,瞧著城內(nèi)城外,牧民們拖家?guī)Э谂牌鹆说拈L龍。
全真眾道不由得瞪圓了眼睛,一個個眼珠子都紅了,趕忙上前盤桓一番,連連作揖,打個稽首。
老鄉(xiāng),信教么?
可熱臉貼在了冷屁股上,響應(yīng)者寥寥無幾,本來嘛,人家漠西蒙古有自己的教派,喇嘛教。
可眾道士毫不氣餒,依舊十分和善的迎了過去。
老鄉(xiāng)不信也沒關(guān)系,可你這還流著血呢,治一治吧,咱全真教有草原上最好的金瘡藥。
瞧著眾全真道人搖身一變,紛紛從馬背上取出了藥箱,擺出一副救死扶傷,悲天憫人的高光姿態(tài)……
明軍將官們?nèi)硕忌盗恕?br/>
“真真是高人吶。”
瞧見沒有,這就是江湖!
周世顯在一旁瞧著,也不由得嘖嘖稱奇,這全真教里頭都是人才呀,非但劍法超群,會畫符咒,驅(qū)鬼,醫(yī)術(shù)了得。
竟然還懂得多種語言,什么回回語,蒙語都爛熟無比,完全可以做到無障礙交流。
“人才呀!”
五百多年了,全真教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呀。
可真是難為這些道長了,為了在西北傳道,硬生生將自己逼成了文武全才,也真是拼了命了。
“高人吶!”
瞧著城內(nèi)人頭攢動,正在給災(zāi)民治傷,發(fā)放米糧的道人們,周世顯笑的合不攏嘴,勸勉一番。
加油,努力吧。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br/>
說起來,這事兒還真是挺玄妙的,一場地震竟然加速了全真教在西北的傳播……
他已經(jīng)給全真教搭好了戲臺子,接下來這出戲該怎么唱,得看這些道長的本事了。
全真教果真不負眾望,靠著深厚的底蘊,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職業(yè)精神,不出一個月便聚攏了一批信徒,又將這些信徒發(fā)展成了骨干分子。
對這些骨干分子,自然是要許以厚利。
再讓這些骨干信徒回去宣講。
一傳十,十傳百。
就這么折騰了一陣子,全真道人都是活菩薩,大善人的名聲不脛而走,昔日荒涼凋敝的敦煌古城,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便煥發(fā)了生機。
隱隱有煌煌大教的氣象了。
正所謂,拿人的手軟,吃人的嘴短,這年月牧民多是文盲,見小利而忘義,改信全真就有飯吃,有好處拿……
還真有大把人改換門庭,從佛祖的光輝之下,投奔了活菩薩一般的道祖,并且人數(shù)還越來越多。
這人頭攢動,香火鼎盛,還不都是拿龍元,米糧硬生生砸出來的。
一個月后,城內(nèi)。
“呵。”
周世顯手握哈密,吐魯番各城戶籍黃冊,哈哈大笑起來:“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墻角挖不倒?!?br/>
全真教忙著傳道。
他忙著修訂戶籍黃冊,這東西可太重要了,這就相當(dāng)于古代的身份證,凡拜入全真門下之人都登記在冊。
還領(lǐng)到了一枚身份牙牌。
擁有牙牌者吃的好,穿的好,不但可自由出入道宮,每個月領(lǐng)取米糧羊腿,還能得到明軍庇護。
這樣的人,在部族中自然便高人一等。
于是乎。
全真教仗著大明朝廷的勢,在嘉峪關(guān)外,西北之地展開了一場瘋狂的擴張,各種道觀如雨后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呵……”
周世顯伸了個舒適的懶腰,走回帳內(nèi)。
帳內(nèi)檀香縈繞,女兒香更是怡人。
玉真擺開紫薇命盤,正在推演紫微斗數(shù),見他露出罕見的慵懶神情,不由得捂著紅潤小嘴,吃吃嬌笑。
這位大都督眼下的神態(tài),活脫脫就像一個小偷。
“咯咯?!?br/>
這一笑如花枝亂顫。
抖呀抖的……
“呵呵?!?br/>
周世顯灑脫一笑,在她對面席地而坐,將雙腿伸展了出去,卻只覺得足心處一軟,引來佳人的一聲嬌呼。
“抱歉?!?br/>
玉真俏臉一紅,忙道:“不妨事……”
又低頭研究她的紫薇斗數(shù)去了。
“哎。”
佳人如玉,檀香,女兒香沁人心脾。
大都督嘆了口氣,如今吶,活到他這個份上,以他的身份地位來說,想要什么樣的女人沒有。
這大明,朝鮮,東瀛,南洋,也不知多少豪門顯貴,世家望族想要將美人兒塞進他房中。
也不知多少閨中少女,絕色佳人想半夜爬到他床上。
但凡他開口……
怕是早已妻妾成群,后宮佳麗三千,他也并非是食古不化的偽君子,只是沒什么興趣。
如今竟享受起情調(diào)來了。
相處日久,他和這位絕色玉真,亦師亦友,竟放下了男女之防,頗有幾分紅顏知己的意味。
“嗨?!?br/>
周世顯摸了摸頭,這不是那些才子佳人戲里頭寫的么,看來但凡是人都不能免俗,他竟然有些小資情調(diào)了。
如此這般也好。
玉真與他雙足相抵,不免嬌羞,心中卻是極敬佩的,這位大明戰(zhàn)神一來到西北,這才短短兩個月。
未動刀兵,不傷人命,他只用了三招兩式,花費了區(qū)區(qū)十萬石米糧,硬生生將西北這團亂麻解開了。
這樣的手段讓人汗毛一根根倒豎起來。
這樣的才智過于可怕了。
“多智乎,近乎妖?!?br/>
良久無言,又響起男子調(diào)侃的輕笑聲:“推演的如何了?”
“嗯?”
一說起紫微斗數(shù),玉真便有些赧然,不愧是出自易經(jīng)的五大神術(shù)之首,太過于玄妙了,以她的才智想要推演明白也不太容易。
玉真揚起雪白脖頸,抿嘴一笑:“還需要些時日……”
此時外頭響起腳步聲,兩人尚且來不及分開,便又有一個絕色女子徑直闖了進來。
這女子端莊雍容,鼻梁高挺,瞧著不似中原女子。
“叮鈴鈴?!?br/>
隨著女子腰身款擺,裙裾擺動,身上五顏六色的吊墜響了起來,年紀雖然不小了,卻容顏甚美,充滿了異域風(fēng)情。
可絕色女子樣貌雖美,卻神色不善。
一沖入帳內(nèi)便柳眉倒豎,邁開窈窕有勁的長腿大步走來,狠狠一把揪住了大都督的領(lǐng)子。
檀口微張,又狠又辣:“周世顯,你不當(dāng)為人!”
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見大都督被人揪住了衣衫,玉真還不知深淺,警覺的伸纖纖素手摸向了短劍,可是……
“哎?”
周世顯將她要拔劍動武,趕忙手忙腳亂的攔住,有些尷尬道:“別,自己人?!?br/>
“啊?”
玉真一呆,睜大了美目,便瞧見大都督一臉無奈,被那嬌艷無禮的潑辣女子拽著走了。
“這……”
瞧著二人拉拉扯扯走出帥賬,玉真才漸漸回過神了,唇角微微上揚彎起了一個弧度。
“哼?!?br/>
她是個極聰穎的女子,心中瞬間了然,十有八九是大都督的姘頭到了,看樣子還是老相好。
瞧著大都督對她放任的態(tài)度,想必是平時寵溺慣了的。
“呵?!?br/>
她自幼潛心修道,矜持貞潔,這一刻心中醋意大起,姑娘家的脾氣上來了,便撇著唇角,拿起紫薇星盤……
十分不悅的拂衣而去。
隔壁,不遠處的一間蒙古包。
一路被娜木鐘拽了進來……
“哎……撒手!”
一個不留神,被相好的千里迢迢殺上門了,周世顯尷尬道:“好些人看著呢,你這樣拉拉扯扯,成何體統(tǒng)。”
娜木鐘怎么肯善罷甘休,叉腰戟指:“好你個周世顯,昧了良心,幾日不見又勾搭上一個……”
一年多沒見。
她倒是越活越年輕了,興許是性子直爽,沒心沒肺,倒是比上一次瞧見她時又年輕了幾歲。
“慎言!”
周世顯自然不認,高聲抗辯:“是你心太臟,好端端一位全真高道,硬被你說的如此不堪。”
“呵?!?br/>
娜木鐘咬著香唇,媚眼兒瞇了起來,陰陽怪氣道:“是么,那倒是妾身的不是了?!?br/>
說話間兩人更是拉拉扯扯,糾纏不清,可是漸漸的,帳中女子清脆嬌媚的聲音越來越小,轉(zhuǎn)弱,微不可聞。
終究是干柴烈火點著了。
一夜無話。
翌日,清晨。
、日出東方,鮮紅似火。
周世顯有些慵懶的從寢賬里走出,伸了個懶腰,拍打著酸痛的老腰,賬內(nèi)衣衫凌亂,娜木鐘仍擁被高臥。
“咳?!?br/>
隨手將帷幕拉上,在親兵灼灼目光的注視下,大都督老臉一紅,輕輕咳嗽了起來。
“這娘們兒……”
再想找玉真卻已經(jīng)尋不到了,看來是道門仙子的女兒家小脾氣犯了,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嘿?!?br/>
周世顯摸了摸頭,回身往帳內(nèi)看了一眼,咧了咧嘴:“這娘們兒……真該好好收拾她!”
也不知是誰收拾了誰。
若不是咱周某人有求于她,堂堂大都督怎會受這種氣,可終究是有些心虛,只好訥訥的蹣跚而去。
步履竟有些虛浮了。
兩日后,又是一個清晨。
一個大消息在準格爾草原上傳開了,大元太妃娜木鐘,與林丹汗遺腹子一同駕臨準格爾。
并且宣布了一個大消息,大元太妃母子已拜入全真門下……
這消息自然非同小可,這代表著時隔三百年后,大元正統(tǒng)再一次向道門正統(tǒng)低下了頭。
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
這一天秋高氣爽。
一大早,敦煌古城便被前來觀禮的人群擠滿,青磚打造的高大祭壇上,諸位道人翩翩起舞。
全真龍門派第十一代掌門穆清風(fēng)開壇收徒,在上萬名漠西蒙古人的矚目下,北元太妃娜木鐘,周阿布母子同時下拜。
人群中。
前來觀禮的周世顯,與眾道人言談甚歡。
“恭喜,恭喜?!?br/>
“同喜,同喜?!?br/>
又偷偷瞧著眾道人身后那一抹靚影。
此刻玉真也是杏目圓整,氣鼓鼓的,萬萬沒想到一轉(zhuǎn)眼,情敵竟然變成了師姐妹……
這叫什么事兒呀?
熙熙攘攘,紛紛亂亂,隨著娜木鐘母子二人拜入全真,一瞬間,讓全真教在西域變成了正統(tǒng),擁有了大義名分。
消息好似瘟疫一般在草原上傳播著……
大義,名分這事兒可真是太重要了,當(dāng)北元正統(tǒng)這桿旗幟在西北立了起來,漠西蒙古各部難以避免的陷入了慌亂。
這殺傷力可太大了,漠西各部分裂已經(jīng)不可避免,你不服大明可以,不信全真也可以,可如今大元正統(tǒng)站了出來。
你若不服便是亂臣賊子!
若不服。
大明天兵便要主持正義,幫助北元來討伐你!
一時間吵鬧聲喧囂直上,好些漠西各部的王公,貴族們吵的臉紅脖子粗,吵來吵去人心也就散了。
這大殺器威力十足。
沒過幾天,便有一些對北元心懷執(zhí)念的王公,貴族率部來投,改換門庭成了全真門下。
趁熱打鐵。
又過了一個月,等到局勢穩(wěn)定了下來,周世顯以大明都督府和北元王庭的名義,頒布了一系列政令。
按照信徒對全真道的忠心程度,在教中地位高低,功勞大小,授予財富,草場,房舍。
又規(guī)定每個月,信徒都要來敦煌全真宮朝拜,供奉香火。
還有最狠的一條政令。
規(guī)定塞外蒙古各部,每家,每戶有三個男子,必須出一個到宮中出家修行,五個男子就得出兩個……
這一招是跟清廷學(xué)的。
如此這般隨著政令推行,剿,撫并用,各種手段層出不窮,在短短三四個月的時間里。
西北大定。
隨之而來的是天氣轉(zhuǎn)冷,入秋了。
綠洲上的草場開始枯萎,為生計所迫的漠西人信全真,入道宮修行的越來越多了。
當(dāng)?shù)谝粓龃笱┞湎隆?br/>
紛紛擾擾,暫且安靜了下來。
“沙,沙。”
清晨,與美同行。
道宮尚未修建完成,可祭壇已經(jīng)建好了,一尊老子騎青牛雕像,也從龍門洞搬了過來。
道祖斜握在青牛之上,笑瞇瞇的瞧著……
雕塑兩旁,香火縈繞,好些災(zāi)民在道宮里搭起了蒙古包,在全真道人的幫助下學(xué)漢話,學(xué)法咒。
輕撫著一個災(zāi)民少年的額頭,周世顯微微一笑:“哎,乖……”
這孩子長的虎頭虎腦,不修道可惜了。
此時,玉真子的氣早就消了,一大早便爬了起來,身背長劍,跟隨在后,卻又不自覺的看了看娜木鐘豐盈的身段。
好似頗為雄偉。
她又看了看自己的……
“呵?!?br/>
道門仙子抿嘴發(fā)出一聲輕哼,比就比,誰怕誰呀。
“嘿?!?br/>
一旁,黃得功眾將見此情景,早已眉開眼笑。
瞧瞧,瞧瞧咱大都督來了西北,一槍沒放,仗還沒打,就這么一邊泡著妞,美人相伴,一邊就把西北平定了。
這真是神仙一般的手段呀!
雪后,天山腳下。
成群結(jié)隊的準格爾騎兵,從雪窩子里鉆了出來,搓著手,一個個凍的鼻青臉腫,又將所剩不多的肉干拿出來,費力的咀嚼著。
準格爾原屬于蒙古瓦拉部,后來被韃靼部打壓,被迫西遷,占據(jù)了嘉峪關(guān)以西,吐魯番以北的龐大地盤。
向北與沙俄接壤。
甚至還建立了一個汗國,準格爾汗國,這個汗國信奉喇嘛教,以宗法統(tǒng)治自己的諾大領(lǐng)地,甚至還頒布了一部法典。
更甚至,這個野心勃勃的蒙古部族,還以蒙文為基礎(chǔ)發(fā)明了自己的文字,這也是為什么清廷,周世顯一定要滅掉它的原因所在……
不滅掉這個毒瘤,后患無窮。
“阿嚏!”
準格爾汗王巴圖爾在結(jié)冰的河流前翻身下馬,打了個噴嚏,瞧著天寒地凍的天山腳下,一時間欲哭無淚。
這場雪來的太早了,將他的部署完全打亂。
早在四個月前,明軍大舉來襲。
巴圖爾以準格爾汗王的名義,領(lǐng)著自己的幾個兒子,召集各部組成了聯(lián)軍,很快拉扯起了五萬精騎,在天山東段,在吐魯番等次苦苦守候。
他的這支聯(lián)軍實力堪稱強大,陣容十分豪華,其中包括和碩特,杜爾伯特,車臣部……
可以說兵強馬壯了。
這些部族本來一個個都桀驁不馴,野心勃勃,在天山腳下耐心的埋伏著,等著不知深淺的明軍主動撞上來。
滿心以為明軍初來乍到,騎兵力量也不強,只需要打上幾個伏擊,多半也就縮回河西去了。
可是……
接下來發(fā)生的一切顛覆了他的認知,明軍沒有貿(mào)貿(mào)然攻入綠洲,也沒有進入草原,竟然在敦煌一帶當(dāng)起山大王來了。
還在敦煌古城修道宮,傳教,挖他的墻角……
這一切,都讓自視甚高的汗王看起來像個沒腦子的莽夫,可等到他回過神來,局勢已經(jīng)無法挽回。
一場地震過后,各部都遭了災(zāi),人心惶惶,明軍又使出了一系列懷柔政策,讓他麾下的兵馬越來越少。
如今,四個月過去了。
他麾下五萬聯(lián)軍,人數(shù)已經(jīng)少了一半,昨夜一場大雪過后,又跑了不少,如今只剩下區(qū)區(qū)兩萬騎。
“阿嚏!”
巴圖爾又打了個噴嚏。
憋屈呀。
仗是怎么打成這樣的,他云里霧里,愚鈍的腦袋瓜子有點不夠用,可就在此時,在遠處游蕩的偵騎發(fā)出警訊。
“嗚嗚嗚。”
隨著曠古悠遠的牛角聲響起,一個個草原騎兵放下手中的肉干,看向了東南方向的大地盡頭。
“砰,砰?!?br/>
人未至,聲先聞,幾聲凌亂的火槍爆鳴過后,同樣成群結(jié)隊的紅色騎兵出現(xiàn)在了山口。
“明軍來了!”
激烈而短暫的交鋒過后,爆鳴的火槍好似摧枯拉朽一般,將山口游蕩的準格爾輕騎擊潰,又向著巴圖爾的兩萬主力軍沖過來了。
“撤!”
天山腳下,響起汗王沙啞的嘶吼聲:“快撤?!?br/>
他知道這個仗打不下去了。
翻身,上馬。
兩萬多草原騎兵好似被踩了尾巴的貓,無心抵抗,而是向著北方奪路而逃,再往北便是廣闊的沙俄南部地區(qū)。
要說準格爾人與沙俄沒有勾結(jié)……
誰信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