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擊殺張揚
    當初所有人都勸太史慈應(yīng)該在孟津設(shè)伏,趁張揚渡河之時,半渡而擊,可太史慈沒有依從,徑直放過了張揚的大軍,一連幾日,在王邑攻打潼關(guān)的時候,張揚也沒有閑著,順利渡過黃河,直接對洛陽發(fā)動了猛攻。
    一連幾日,攻勢不停,眼看就要拿下洛陽,太史慈突然分兵兩路,一路從張揚身后偷襲,另一路,則在黃河渡口伏擊。
    張揚被殺的大敗,慌忙撤退,又在黃河渡口中了伏擊,傷亡慘重,勉強帶了數(shù)千殘兵敗將逃往野王(河內(nèi)原來的治所是懷縣,因為之前太過殘破,張揚便將治所遷到了野王。
    可是,隊伍抵達野王城下,張揚卻吃驚發(fā)現(xiàn),城門緊閉,氣氛死一般的沉寂,張揚心中驟然生出一股不祥的預(yù)感,催馬向前,沖城墻上高喊“速速開城?!?br/>
    城樓上閃出一人,一身青衫,年紀才十幾歲,可是身上卻透出了遠超同齡人的沉穩(wěn),正是司馬懿。
    司馬懿輕輕搖了搖頭,微然一笑:“大人,別來無恙啊,司馬懿這廂有禮了?!?br/>
    司馬懿笑著虛行了一禮,張揚心頭一緊,司馬家族是河內(nèi)赫赫有名的名門望族,逢年過節(jié)張揚經(jīng)常過府拜望,對司馬懿自然不陌生,見他在城樓上出現(xiàn),張揚一臉的困惑:“賢侄,你為何會在此處?你不是在溫縣嗎?”
    “大人,你何其糊涂啊,你冥頑不靈,以下犯上,帶人東征洛陽,險些給河內(nèi)帶來滅頂之災(zāi),我司馬一家明辨是非,自然不可能與你同流合污,沆瀣一氣,大人,奉勸你一句,還是下馬受降吧?!?br/>
    “大膽,我命你速速開城。”張揚氣的火冒三丈,竟然被一個十幾歲的司馬懿當頭訓(xùn)斥。
    可就在這時,身后馬蹄聲急,太史慈帶人追了上來。
    太史慈催馬舞槍,人馬合一,好像一團黑色的烏云,風(fēng)馳電掣的飄了過來,身后塵土飛揚,卷起漫天黃沙,數(shù)千騎兵如洪流怒濤一般,無情的壓了過來。
    張揚聽到動靜,猛然轉(zhuǎn)身回頭,頓時渾身一抖,其他兵將也面色驚變,心底直冒涼氣。
    張揚心中發(fā)急,舉起馬鞭指向司馬懿“司馬懿,我讓你馬上開城,只要你開城,不管你做過什么,我都不會追究,如果不然,休怪……”
    “休怪怎樣?”沒等張揚把話說完,司馬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大人,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哎呀……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br/>
    司馬懿固故作惋惜的嘆了口氣,任憑張揚如何叫囂喝罵,不再理會,一眨眼的工夫,太史慈已經(jīng)帶人沖了上來,太史慈高高舉起手中鐵槍,斷然下令“不要走了張揚,沖啊——”
    話音未落,太史慈胯下的戰(zhàn)馬已經(jīng)四蹄如飛的竄了上去,馬嘶人喊,太史慈猶如一團幻影,一連挑開十幾個擋路礙事的敵兵,飛馬來到張揚的馬前,手起槍落,一槍直刺張揚的前心。
    噠噠噠。
    伴著刺耳的馬蹄聲,太史慈從張揚戰(zhàn)馬的身旁沖了過去,而張揚的戰(zhàn)馬,則變成了無主的戰(zhàn)馬,馬背上的人直接被太史慈一槍挑到了半空中。
    撲通一聲,張揚重重的摔在地上,太史慈勒馬回身,見他還在地上掙扎,不由分說,催馬上前,又在他的心窩補了一槍。
    張揚做夢也沒想到,身為當年威名赫赫的討董諸侯,竟然會死的如此凄慘,硬是被釘死在了地上。
    太史慈往下一彎腰,拽出佩劍,砍下了張揚的首級,然后高高舉過頭頂,振臂高呼:“張揚已死,爾等還不投降,更待何時?降者不殺,如有反抗,立斬不赦!”
    漢家軍的其他將士,也跟著齊聲威嚇“降者不殺,降者不殺!”
    主將已死,群龍無首,張揚的兵將見勢不妙,紛紛跪地乞降。
    司馬懿搖了搖頭“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張揚啊張揚,你連大勢都看不清,又能怪得了誰呢?!?br/>
    到現(xiàn)在為止,雖然司馬家雖然沒有輔佐趙云,但為了保全家族不受牽累,司馬家已經(jīng)兩次幫趙云分憂排難了。
    …………
    自從潼關(guān)戰(zhàn)事爆發(fā)后,位于華陰的段煨,一直在密切關(guān)注,他心里就像裝了十五桶水一樣,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雖然很欣賞趙云的做法,也想效忠朝廷,可是,段煨又擔心趙云秋后算賬,追究他過往的罪責,畢竟,段煨并不清白,他是董卓的舊部。
    這一日,又聽聞郭汜帶兵來到了潼關(guān),正在發(fā)動攻勢,段煨心里更加惴惴不安。
    可有些事,不是想躲就能躲得開的,段煨想置身事外,麻煩偏偏落在了他的頭上,忽然,有家丁跑來稟報“將軍,夏育求見。”
    “夏育?”段煨一驚,騰的一下從坐上站了起來,他知道夏育是郭汜的親信,他來見自己,一準沒有好事。
    片刻之后,夏育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見到段煨后,夏育冷冷的哼了一聲,從身上掏出一枚虎符“大司馬有令,趙云篡逆作亂,犯上作亂,死有余辜,大司馬特來讓我征調(diào)你的本部兵馬,速速趕往潼關(guān),助他拿下潼關(guān)?!?br/>
    夏育頤指氣使,有郭汜給他撐腰,根本沒把段煨放在眼里。
    段煨不敢當面拒絕,眼珠子一轉(zhuǎn),語氣委婉的說:“將軍且先回去,替我回復(fù)大司馬,我馬上準備,即刻動身前往?!?br/>
    “那你可要快點,切莫磨蹭?!毕挠滔乱痪?,轉(zhuǎn)身大步離去。
    夏育前腳剛走,段煨頓時眉頭緊鎖,額頭擰成了一個大大的川字“這可如何是好?”
    就在遲疑不決的時候,外面又跑進來一個家丁“報,太尉楊彪之子,楊修求見。”
    “哦?”
    對楊彪,段煨素來敬重,心里納悶不解,不知道楊修為何突然來到了華陰,段煨擺了擺手,“把人請到政事廳,我馬上就到。”
    段煨一頭霧水,楊修心里何嘗不是,他是奉趙云的命令來的,趙云無暇分身,得知郭汜去了潼關(guān),馬上就想到了段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