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袁紹的野心
年關(guān)將至,這一日,太史慈前來請辭,他想回老家探望一下家中的老娘,趙云卻笑了“子義,我看你就不必回去了?!?br/>
太史慈連連搖頭“這可不行,自從來到遼東,已近兩年有余,又在你這呆了這么久,再不回去,那我豈不成了不孝之人,兒行千里母擔(dān)憂,我必須回家探望老母,對不住了子龍?!?br/>
經(jīng)過這段日子的相處,太史慈打從心底佩服趙云,趙云也曾多次邀請他加入,但太史慈一直牽掛家中的老母,遲遲沒有下定決心。
趙云神秘一笑“子義,剛才我沒有把話說清楚,其實,我已派人接你母親去了,估計這兩日就能到了,所以,你就沒必要回去了?!?br/>
“嗯?”
太史慈先是一愣,隨即激動的笑了起來“還是你想的周到,不過,你這么做,是不是有點……”
話才說了一半,太史慈就哈哈笑個不停。
趙云毫不在意,用力拍了太史慈的肩頭一下“子義,恕我直言,我是真舍不得你走啊,我擔(dān)心你牽掛家中的老母親,所以,為了免除你的后顧之憂,沒有事先告訴你,我就派人把您母親接來了,你不會怪我吧?”
太史慈嘆了口氣“我倒是沒什么,只是這里氣候干冷,深處邊塞,我擔(dān)心母親會不習(xí)慣。”
太史慈至純至孝,替母親想的很周到,可是,他還是多慮了,當(dāng)太史慈的母親見到趙云后,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趙云,當(dāng)即拍板,贊成兒子留在趙云身邊。
一方面是因為趙云殺了董卓,是海內(nèi)揚名的蓋世英雄,再者,趙云的人品和氣度,也讓太史慈的母親非常滿意。
兒子跟著趙云,老人家心里一百個放心。
將老人家安頓在陽樂,大伙一起,過了一個非常熱鬧的年節(jié)。
轉(zhuǎn)過年來,公孫瓚和袁紹的大戰(zhàn)勢頭越發(fā)明顯,為了師出有名,在道義上占據(jù)上風(fēng),公孫瓚決定讓趙云出使長安,一來向朝廷表明盡忠的決心,二來,自然是希望能夠得到天子的許可。
無巧不成書,公孫瓚決定派人去長安,劉虞也決定派人去長安,趙云將身邊的事情安頓好之后,帶著太史慈一同上路,還沒到涿郡,就遇到了劉虞派來的使臣,一個是劉虞的兒子劉和,一個是之前有過一面之緣的齊周。
劉和年紀(jì)不大,一身書生氣,儀表不俗,彬彬有禮,跟劉虞長的很像。
他跟趙云一見如故,執(zhí)意一同前往長安,盡管齊周心里很不情愿,也不好說什么。
一路之上,見冀州大地動蕩不安,趙云深有感觸,先是黃巾肆虐,接著是董卓亂政,然后十八路諸侯舉兵討伐董卓,讓本就生活困苦的冀州百姓,生活更加窮苦。
一路行來,沿途所見所聞,冀州百姓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這讓趙云深感痛恨,從內(nèi)心深處,他討厭戰(zhàn)爭,可是,趙云也知道,戰(zhàn)爭根本無法避免。
“子龍,若是真的開戰(zhàn),你當(dāng)如何?”
劉和嘆了口氣,接著說道“是不是,你也會帶兵奔赴前線,跟袁紹決一死戰(zhàn)呢??”
趙云沉默了一會,點了點頭“此戰(zhàn)無法避免,我身為公孫瓚將軍的部下,責(zé)無旁貸,何況,對袁紹,我本來就沒什么好感?!?br/>
劉和面露難色,猶豫了一下,引馬靠近趙云,壓低了聲音說道“不瞞你說,討董之初,袁紹曾派人游說家父,他有意讓家父當(dāng)皇帝。”
趙云愣了一下,氣的握緊了拳頭“袁紹此人,看來野心不小啊,鼓動劉刺史當(dāng)皇帝,我大概也能猜到緣由?!?br/>
因為討董之戰(zhàn),持續(xù)的時間并不長,劉和無法理解袁紹的做法,見趙云似乎對此事看的非常透徹,劉和按耐不住,忙虛心請教。
“愿聞其詳?!?br/>
他對趙云非常有好感,尤其是趙云擊敗了烏桓,并成功的讓樓班舉眾歸降,這讓劉和對趙云非常欽佩,之前雖未見面,可劉和卻對趙云神交已久。
趙云沉思了一會,這才解釋道“因為盟軍雖然代表民意,可是董卓當(dāng)時手里畢竟掌握了皇帝這張王牌,跟董卓相比,盟軍在軍事上并不處于弱勢,可唯獨缺乏政治聲望。董卓控制天子,握有最高的政治資源,順理成章的成為正統(tǒng)權(quán)利的代言人,行事自然隨心所欲,盟軍雖然順應(yīng)民心,打出反董的旗號,畢竟缺乏正統(tǒng)權(quán)利賦予的依據(jù),也就是說,這場戰(zhàn)爭,并沒有得到天子的授命和支持?!?br/>
劉和反駁道“當(dāng)時天子正被董卓所操控,想得到天子的支持,談何容易?!?br/>
趙云點了點頭“所以,袁紹便想另立一個朝廷,如此一來,既能從政治上跟董卓平分秋色,也能借此達(dá)到袁紹號令天下的野心,你父親若是真的當(dāng)了皇帝,大權(quán)一定會掌握在袁紹的手中,到那時,袁紹獨攬大權(quán),掌控朝野,跟董卓就沒有什么區(qū)別了?!?br/>
劉和聽的冷汗直冒“果真如此的話,那袁紹他豈不真的變成了第二個董卓,順天伐逆,重整漢室,豈不成了一句戲言?”
趙云劍眉微微挑起,冷笑道“難道你以為他袁本初真的是漢室忠良嗎?我跟隨主公曾一起參加過討董,別看口號喊的震天響,可各路諸侯一連兩月,只知道置酒清談,飲酒作樂,袁紹身為盟主,不以身作則,反而帶頭飲酒縱樂,之后,董卓派人殺了袁家滿門,可進(jìn)兵占了洛陽之后,本該一鼓作氣,乘勢追殺董卓,可是袁紹卻按兵不動,他的心思,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討董對他來說,只是個借此平步青云的舞臺,自始至終,他都沒有任何實質(zhì)性的行動。戰(zhàn)后,他先后接管了張揚和王匡的兵馬,又假意跟我家主公聯(lián)合,以此威脅韓馥,不費一兵一卒奪了冀州,這就是袁紹所做的事情,你覺得,他能成為漢室股肱棟梁嗎?”
劉和聽了后,驚的目瞪口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路經(jīng)朝歌的時候,遇到了韓馥,韓馥一家坐了一輛馬車,身邊只跟了幾個仆從,行色落魄,路旁冷冷清清,連個送行的都沒有。
趙云遇見后,心中唏噓不已,才幾個月沒見,當(dāng)初威風(fēng)赫赫的冀州刺史,竟然落到這般境地,跟逃難的災(zāi)民,也沒多大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