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猛將來投
    場面一下子冷了下來,司馬懿也覺得尷尬,忙挨個給眾人敬酒。
    過了一會,管家跑了進(jìn)來,來到趙云近前,道“趙將軍,外面來了兩個人,想要見您。”
    “找我的?”
    趙云愣了一下,心想:誰會跑到這里來找我?難道是洛陽那邊派來的,該不會發(fā)生了什么大事了吧?
    趙云忙起身離席,到了府門前,見門外站著兩個精鐵一般的壯漢,都騎著高頭大馬。
    一個滿面虬髯,肩頭扛著一個大鐵錘,生的虎背熊腰,威猛過人;另外一個,黝黑壯碩,壯的跟野熊一樣,半敞著胸,露出鐵石一樣的肌肉,大身板,虎頭虎腦,咧著大嘴,相貌非常的嚇人。
    “武安國?”
    趙云一眼就認(rèn)出了拿鐵錘的那一個。
    “武安國,果真是你,你怎么來這里了?”
    一別多年,趙云幾乎都快把武安國給忘記了。
    武安國哈哈一笑“趙將軍,唉,一言難盡啊,我這次來,可是專程來投奔你的,本打算從河內(nèi)繞道去洛陽,聽街上有人說你來到了溫縣,起初我還不信,想不到,你果真在這里。”
    武安國說著,翻身從馬背上跳了下來,三步并作兩步來到趙云的面前,一把拉住了趙云的手,激動的都不知說什么好了。
    上一次見面,還是八年前,當(dāng)初諸侯討董,在虎牢關(guān)趙云仗義援手,替武安國擋住了呂布。
    “怎么回事?”趙云忙問道。
    “唉,孔北海已經(jīng)被招進(jìn)了許都,當(dāng)了當(dāng)朝少府,我粗莽慣了,可不想去許都受那鳥氣,這不就來投奔你來了。”
    “喂,你們兩個嘰嘰歪歪,啰里啰嗦,說起來沒完沒了,是不是把我給忘了。”
    見兩人越說越起勁,那個黑大漢不樂意了。
    趙云誤以為這個黑大漢是武安國的親隨,見他表情不滿的吵嚷起來,忙問道“這位壯士是?”
    武安國嘿嘿一笑,“他啊,是我半路遇到的,叫管亥,也無處投奔,被我一起給拉來了,不瞞趙將軍,管亥以前做過黃巾渠帥,算起來跟我還是敵對的關(guān)系,但現(xiàn)在他的隊伍也散了,還望趙將軍能不計前嫌,予以收留。”
    趙云有些意外,別看之前沒見過,卻并不陌生。
    管亥統(tǒng)帥黃巾,縱橫北海徐州一帶,在三國中曾跟關(guān)羽激戰(zhàn)過一場,雖然最后丟了性命,但也跟關(guān)羽打了幾十個回合,不失為一條好漢。
    趙云點了點頭“好,之前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你們落草為寇,也是迫于無奈,可以理解,現(xiàn)在能棄暗投明,愿意為朝廷效力,我自然舉雙手歡迎,但是丑話說在前頭,日后再不許侵略百姓,濫殺無辜。”
    “那是自然,趙將軍只管放心。”
    司馬懿也從府中走了出來,想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見門外一下子來了兩個門神一樣的壯士,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投奔趙云來了,司馬懿暗自驚嘆,這趙云的號召力果然不簡單,來給我賀喜的功夫,就收了兩員悍將。
    司馬懿忙上前道“恭喜將軍,賀喜將軍,喜得兩員猛士。”
    趙云也難得有時間單獨跟司馬懿說話,當(dāng)即拱手一禮“仲達(dá),應(yīng)該給你道喜才是。”
    “趙將軍,想不到你竟然親自來了,仲達(dá)真是受寵若驚。”
    趙云笑了笑:“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客套,咱們相識也有幾年了,明人不說暗話,我此番前來,一者是給你道喜,這二來嗎,你心里也清楚,眼下關(guān)中正是用人之際,還望你不要推辭。”
    趙云一向直來直去,表里如一,心里想什么,嘴上便說什么。
    司馬懿笑了笑“趙將軍一番盛情美意,仲達(dá)愧領(lǐng)了,小可實在當(dāng)不得將軍如此厚愛,我那點微末之才,算不得什么,將軍一再相邀,一片赤城,小可實在心中惶恐。”
    司馬懿表面客套,心里卻有自己的打算,眼下時局不明,他是不會冒然出仕的,況且,有件事他也不便告知別人,不久前,他剛剛接到了寒蟬發(fā)來的詔令。
    雖然寒蟬不會強迫任何一個家族,接到詔令,完全可以不理不睬,寒蟬絕不會挾恨報復(fù),可是,寒蟬也輕易得罪不起,那些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積淀的家族都很清楚,寒蟬始終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寒蟬所做的一切,正是為了保護世家豪門的利益,誰加入寒蟬,誰就會受到庇佑。
    當(dāng)然,天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必要時,寒蟬也會下達(dá)一些指令,要求這些家族的成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司馬懿之前接到的詔令,寒蟬要把他吸納進(jìn)去,成為寒蟬的成員。
    寒蟬之所以,能數(shù)百年經(jīng)久不衰,正因為非常重視吸納有潛力的新鮮血液,他們對司馬氏關(guān)注考察了很久,在司馬氏眾多家族子弟當(dāng)中,唯獨看重了司馬懿。
    如果司馬懿不肯加入,或者拒絕為寒蟬做事,那么后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司馬氏家族就此脫離寒蟬。
    所以,司馬懿很難輕易的答應(yīng)趙云的請求,因為在寒蟬的計劃中,趙云并不被看好。
    上次接到詔令后,戲志才曾提到過,江東孫堅馬上就要喪命!
    戲志才這么做,是為了讓司馬懿見識一下寒蟬的實力。
    當(dāng)時,孫堅如此中天,還沒有出兵壽春,可是兩個月之后,孫堅就死了!
    可趙云的誠意,司馬懿心里也很感動,但是司馬懿也清楚,趙云坐鎮(zhèn)的司隸,幾乎沒什么像樣的豪門世家,相比上層名門,趙云更得底層百姓和將士的擁戴,就憑這一點,寒蟬絕不會認(rèn)可他,今后一旦讓趙云平定亂世,對寒蟬來說,無疑于滅頂之災(zāi)。
    司馬懿并沒有當(dāng)面拒絕趙云,只說自己剛剛大婚,不急于匆匆出仕,等考慮清楚后,一定會給趙云一個答復(fù)。
    趙云輕輕的嘆了口氣,這種事強求不來,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次來溫縣,在酒席上趙云也結(jié)識了幾個不錯的河內(nèi)子弟,言談之中他們也有意要去關(guān)中效力,加上又得到了管亥和武安國,趙云也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