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
吳大家的房子看起來是村子中最豪華的,房子格局有點像京城的四合院,不過院門這排沒有廂房,僅是石砌的圍墻,正對大門有五間全是石頭為墻的瓦房,兩側(cè)廂房建材沒有正房奢侈,是石墻茅草頂,院子的面積很大。
吳大的騾車剛到院門,就從院門里迎出一位五十歲左右的老頭,這老頭跑到吳大面前彎腰行禮:“東家!你可回來了,東家娘剛才還到埠頭去張望了一下?!?br/>
“彭夫!你給馬騾喂點干草?!?br/>
吳大把馬騾韁繩甩給老頭,這個老頭是他家家仆,家仆是沒資格引見給貴客的,因此吳大把騾車交給彭夫后,就轉(zhuǎn)身對著貴客拱了下手。
“此就是鄙室,請兩位壯士隨偶家進去小坐?!?br/>
吳大引領(lǐng)著楚朝輝和鄭鈺銘剛進院門,從正屋里出來三人,最前一位是三十出頭的婦人,身高155厘米的樣子,身穿深衣,衣服顏色和村婦一樣是藍青色的,不過衣服上沒有像村婦那樣,是一個顏色,而是印著藍白色碎花。婦人身邊是個6、7歲孩童,衣服是藏青碎花,頭扎兩根沖天辮,這一婦一童的身后跟著個穿著黃白顏色的襦衣襦裙老婦,年歲和彭夫相當,老婦是彭夫的老婆。
婦人臉上帶著喜意,對著吳大屈膝:“夫君辛苦了。”
6、7歲的孩童撲向吳大:“爹爹,想煞灃兒了?!?br/>
吳大一把把兒子抱起,轉(zhuǎn)頭和貴客介紹:“這是賤內(nèi),這是犬子吳灃。”
說完讓自己妻子上前拜見客人,告訴妻子,今天的兩位貴客是他的救命恩人。吳大的妻子一聽丈夫介紹,慌忙上前行大禮拜謝,她身后的老婦人也跟著主婦屈膝見禮。吳灃更是在吳大的吩咐下朝著兩位穿越人士磕了三個響頭。
兩個穿越人士對古時禮節(jié)只有個大致了解,對各色人等怎么還禮還是不太明白,全用天朝古禮抱拳禮回應(yīng)。抱拳禮也就是揖禮。
眾人在院子里見禮完畢,吳大便請貴客進了大廳上座,吳大的妻子親自端上了茶湯,就是茶葉煮過的茶水,茶水里放了鹽巴。
見到吳大家人,本應(yīng)該送些見面禮,鄭鈺銘和楚朝輝出谷沒有攜帶什么現(xiàn)代物品,只在背包里裝了食物和一只睡袋,另外還有兩個紅富士蘋果,鄭鈺銘想了一下,就掏出兩個紅富士蘋果遞給倚在吳大身邊的吳灃,在草堆旁就被鄭鈺銘重新放到背包的木頭,也被鄭鈺銘順手抱出放到了地上,木頭一下地,就溜到到吳灃的腳邊,吳灃和草堆里的兩個黑孩子不同,身上干干凈凈,木頭對吳灃沒有敵意,嗅了嗅吳灃后,還對他擺了擺尾巴。
吳灃看著紅富士蘋果,只是睜大眼睛,吳大就不同了,臉上都是驚異。
二十一世紀的紅富士蘋果個大芬香,兩個蘋果一拿出來,大廳就充滿蘋果香味,這個時代也有果子,也有蘋果,不過這里的蘋果個頭是非常小的,基本就鴨蛋大小,像這樣七八兩的蘋果,他們從沒見識過,最重要的是這個蘋果出現(xiàn)的季節(jié)不對,現(xiàn)在是冬末,土著古人要吃蘋果得再等八個月。
鄭鈺銘見到吳大吃驚表情,連忙對吳大解釋,這是他們從故土帶出的特產(chǎn),這種蘋果可以存放幾個月,因此雖然經(jīng)過幾個月飄泊,依然沒有壞掉。
吳灃得到父親同意,欣喜接過貴客贈禮,捧著兩個蘋果下堂尋他母親去了。
吳大見過蘋果,對鄭鈺銘和楚朝輝所說的海外故土有了興趣,便跟兩人打聽故土情況,鄭鈺銘和楚朝輝斟酌著說了一些,和吳大交流多了,楚朝輝也能說上幾句吳語。
鄭鈺銘和楚朝輝即使盡量說些不太現(xiàn)代化的東西,可吳大聽在耳里,卻讓他羨慕不已,直贊兩人的海外故土是人間仙境,是天上大神們才能居住的樂園,因為人人可以吃飽飯,和家家孩子有書讀的國家,是吳大不可想像的,當聽到一個家庭只生一兩個孩子后,更是睜大眼睛,在聽到海外故土的嬰兒死亡率極低后,才恍然人們不需要多生的緣故,那里人生二三個,基本全能存活,而南埠這里的村民生上五六個孩子,運氣好的,能存活兩三個,運氣不好的,可能一個都無法活下來。
吳大有過三個孩子,卻僅養(yǎng)活了老二吳灃,第一個男娃和第三個女娃都沒有滿周就夭折,吳大唏噓,如果有海外之地的醫(yī)術(shù),他的兩個孩兒也許就不會不幸,他也就不需要承受喪子之痛。
吳大對貴客的故鄉(xiāng)有了向往,但在穿越人士對海上險惡風(fēng)暴的加油添醋描述后,那點向往也只能成為感嘆,心里卻越發(fā)同情鄭鈺銘和楚朝輝的有家歸不得。
趁著吳大對他們的同情,兩位穿越人士開始向這個土著發(fā)問,開始詳細套問這個世界的社會情況。
從吳大的話語中,兩個穿越人士發(fā)現(xiàn)他們被那道藍光傳送到了一個歷史和原來時空大不一樣的世界。
這里的世界,最古的傳說里依然有堯、舜、禹三圣,有夏、商、周三朝,可是周沒有分東、西周,周朝只存在了700多年,周王位沒有來得及傳到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手中,就被秦地的諸侯給滅了,秦地的諸侯建立起了大秦帝國,這個帝國一直延續(xù)到今,據(jù)說傳承已近九百多年,當今秦王是第五十一位帝王,這個將近千年的古帝國,如今已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帝國分封的諸侯國日益強大,大秦帝國和穿越人士時空的東周一樣,已經(jīng)淪落成擺設(shè)。吳大知道的大諸侯國有六個,其他還有十幾個小諸侯國?,F(xiàn)在的天下形勢跟春秋戰(zhàn)國相似。
南埠村屬于達城管屬,達城又屬于吳國,吳國是大秦帝國的六大諸侯國之一。吳國的東面臨海,西面是楚國,北面是小諸侯國衛(wèi)國、唐國,南面是蠻夷之地,是當?shù)赝林y(tǒng)治,蠻夷國還算不上國家,是部落制為主,大大小小的部落組成了一個聯(lián)盟。跟吳國北部接壤的衛(wèi)國,北方是魯、趙,另一個接壤小國唐國的西北是大秦和齊、陳。
也就是說,六個大諸侯國是楚、吳、魯、趙、齊、陳,跟吳接壤的大諸侯國只有楚,小諸侯國是衛(wèi)、唐。達城是吳王第二個兒子的封地。吳王第二個兒子封號為蔚山君,是以蔚山為名冊封,蔚山就是包圍別墅的群山總稱。
鄭鈺銘和楚朝輝掐指算了算,按照二十一世紀時空的歷史紀年來算這個時空的年代,他們所處年代應(yīng)該是公元前后,原時空是秦始皇統(tǒng)一中華的時候,可是在這個時空,沒有始皇帝,整個大秦國都沒有一個叫嬴政的家伙。大秦帝國現(xiàn)在的秦王叫贏翟,贏是大秦國國姓。
一穿穿到兩千年以前,穿的還不是和自己時空一樣歷史的地方,面對這種離奇穿越,鄭鈺銘和楚朝輝面面相覷。
唯一讓兩位穿越人士覺得欣慰的地方,是這個時代的社會生產(chǎn)力明顯高于他們那個時空的同時代。這個時候人們穿衣以麻和獸皮為主,棉布也已經(jīng)出現(xiàn),棉布本應(yīng)該在宋元時期才逐步向中原推廣,現(xiàn)在卻提前了千年出現(xiàn),不過如今的棉布還沒有成為人們的主要衣料,只有貴族才能享受,因為珍貴,被當成了貨幣流通。人工冶煉鐵水平很高,農(nóng)具已經(jīng)大量使用鐵器,耕牛被廣泛用于耕作中。
生產(chǎn)力比原時空同時代高點,可四大發(fā)明除了指南針,其他三個發(fā)明都沒有出現(xiàn)。
人們書寫最主要是竹簡和羊皮、布帛,吳大捧出的傳家寶就是羊皮書寫的一本史記手抄本,上面的文字竟然是簡體和繁體混合。
這個時空依然只有貴族才能享受到識字的權(quán)利,吳大的祖先是吳國貴族,因得罪權(quán)貴,被流放到南埠,那時的南埠還是荒蠻之地,在南埠落地生根后,一直沒忘對子孫的文化培養(yǎng),因此吳大是南埠村少數(shù)幾個識字的一個,這是一代教一代的文化傳承,吳大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在教他兒子識字。
因為家里的這本羊皮手抄,吳大才大致知道大秦帝國現(xiàn)狀,那些不識字的村民,除了知道達城,就是知道自己的宗國吳,其他和吳接壤的四個國家,只知道臨近南埠的南蠻和楚,這還是因為有到那兩地行商的商人在埠頭停泊才知道的。
吳大外表看起來四十歲,其實他才三十出頭,吳家的老仆彭大夫妻,今年也剛四十歲左右,看起來卻都有五十幾歲,這個時空生活的艱難,除了貴族,平民百姓普遍看起來老態(tài),倒是吳大的妻子,只在家里管理家務(wù),不出去奔波,看起來和實際年齡相差不大。
吳大說起如今的世道,話語里都是感慨。
“這幾年不知道為什么,每年寒冬越來越寒冷,冬季日期越來越延長,這兩年還少雨,我們這里靠近長河,田地里缺水還可以挑水灌溉,我家的三十幾畝地,如今只顧得上精耕十畝左右,幸虧偶家販賣貨物賺到點財帛,還能勉強度日。別處缺水地就不行了,達城北方許多田地荒蕪,從北方來此地逃難的饑民越來越多,甚至還有衛(wèi)、唐兩國的人逃到此處求生?!?br/>
長河就是山谷以西的那條河,鄭鈺銘和楚朝輝誤以為的湖,其實是長河的寬闊處,長河是從西往東流的,被蔚山擋了一下,繞過蔚山繼續(xù)東流,一直通往大海,這長河好似二十一世紀的長江。
“什么時候冬天開始變得寒冷的?”楚朝輝皺眉,在路上他就發(fā)現(xiàn)土地很干,有的田地里泥土干得龜裂,田里麥苗稀疏大概就是缺水所致。聯(lián)想到山谷中裸/露了一半的河床,楚朝輝有種不好的感覺。
“我小時候冬天還不需要穿棉夾衣,可如今,冬天不穿棉夾就過不了冬?!眳谴蠡貞浟艘幌隆?br/>
聽完吳大的話,楚朝輝和鄭鈺銘兩人眼睛對視了一下,他們不約而同想起了小冰河氣候,難道在這個時空,現(xiàn)在就是在原時空明末的“小冰河時期”?如果是這樣,他們可真趕上了一個糟糕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