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又要封關了
    平胡突然說出要去當兵,圍觀的商人們紛紛一陣懵逼。
    平胡的生意雖然不算大,但勝在每天都有進賬,而且還很穩(wěn)定。
    函谷關每天只有一個時辰的開關時間,所以商隊想要在這一個時辰內(nèi)通關,就必須要提前來這里,然后車輛提前占位置排隊等候。
    人員自然不可能一直跟在車旁,所以他這里也提供住宿。
    不說多的,一天掙個一二十錢還是沒問題的。
    這個放在民間,散戶們身上,已經(jīng)算是超高的收入了。
    況且除了住宿餐飲以外,他們也不是沒有別的收入方式。
    這些本地人往往會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幫人在夜間看管車輛貨物不受損失。
    平胡也是組織了一撥人在干這事的,而他這個簡易的客棧,穩(wěn)定的客戶,都是來錢的路子。
    而且平胡的腦子還比較靈光,他甚至推出了吃飯住宿看管貨物的套餐。
    甚至更高級一點的,連消費多少免費看車看貨這種活動都搞出來了。
    所以這些商人們自己估計著,除去每日的開銷,平胡一個人每天自己落個十錢是絕對不能問題的。
    “你沒事吧?你干這個賺的可比當兵多,還不用去受那苦!”游商滿臉驚訝的問道。
    “賺的再多又如何?這門生意我不做了,還可以交給我的兒子來做,這都是一樣的。”平胡情緒略顯激動的接著說道:“我聽說接下來朝廷會有動作,所以導致兵力不夠,陛下又不想征發(fā)兵役影響接下來的春耕,今年的新兵還有兩個月才能到邊境去,而現(xiàn)在前面的軍隊一旦動了,整個西邊和北邊就沒有軍隊能夠去駐守了,到時候西邊的那些人若是有點什么想法,便可以長驅直入。”
    “陛下?lián)年P中等地會遭受敵人的入侵,所以陛下便令禁軍大將軍張不衣帶著四萬禁軍駐扎邊境,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見到的鎮(zhèn)西軍。”
    “陛下因為不忍影響春耕,竟然連自己的安危都不顧了,我平胡雖然年紀大了點,但這點血氣還是有的,就算死在前線,也算是對得起我這個名字了!”
    平胡憤慨的大聲說道。
    “你這個年紀,恐怕軍隊是不會要了吧?”游商說道。
    打去年開始,軍隊在收人的時候就開始傾向于招募年輕人了。
    三十五歲往上的,基本上就不招募了。
    而今年聽說條件更高了,三十歲往上的就不招募了,若想當兵,就只能去當城防軍了。
    城防軍跟正規(guī)的部隊很不一樣,沒有鎧甲,兵器也是先前的老兵器。
    說白了就是負責一下看守城池,維護一下城內(nèi)治安。
    而平胡的年齡顯然超過了這個要求。
    “不要我那就讓我兒子去,不要我兒子,我就捐錢捐糧!”平胡臉上的表情異常堅定。
    原本平胡還是幸福的一家人,雖然日子過的苦了點,但勉強也能支撐下去。
    亂世那幾年,他們家也跟著遭了殃,先是與家人失聯(lián)。
    兩人同在章邯麾下效命,但卻始終沒有見過面。
    當然,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兩個都是被慫恿著加入了周文的部隊。
    周文敗了以后,被章邯整編,編入了后勤。
    他的大兒子就是在這個時候受傷的,大腿被箭矢射中,雖然沒有丟掉性命,但卻成了瘸腿。
    后來章邯戰(zhàn)敗,投降了漢王王不餓,他們兩個又被整編。
    平胡急于回家尋妻兒,所以就沒有選擇留下,而他的兒子因為成了瘸腿,漢軍也就放他回家了。
    倆人雖然最終相遇了,可平胡的妻子和二兒子小女兒卻不見了蹤影,到處找都找不到,一直到現(xiàn)在,也依舊是杳無音訊。
    在離開漢軍的時候,平胡加入了斥候,他也通過斥候系統(tǒng)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妻兒,仍舊沒有任何的音訊。
    “哎,別那么激動,早晚會找到你的妻兒的!”游商無奈的勸說道。
    關于平胡的家事,他們都是知道的。
    為了尋找妻兒,平胡才開了這家店,來往的商隊行人,幾乎都知道平胡在找他的親人。
    也許是希望利用這種方式將消息擴散,也許那不知道在哪的親人聽到消息以后,會自己回來呢?
    “你們知道當年我在漢軍的時候,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什么嗎?”平胡的情緒稍稍冷靜了一些。
    眾人紛紛搖頭,他們沒有加入過漢軍。
    “永遠不要指望著在家門口打仗,永遠也不要想著今天打完明天就能回到家中,作為大漢的男兒,應該決心要將戰(zhàn)場放在千里之外,甚至是萬里之外,這樣即便我們戰(zhàn)死了,我們的家人也是安全的。”剛剛平復一些情緒的平胡又一次激動了起來,雙目通紅的接著說道:
    “我就是親歷者,沒有人比我更清楚家門口的戰(zhàn)爭給我?guī)砹硕啻蟮膫Γ羰乾F(xiàn)在我不能站出來,人人都不站出來,就這么等著朝廷去被動應付,早晚有一天,發(fā)生在我身上的悲劇,也會發(fā)生在關中百姓身上的,甚至是中原百姓的身上。”
    “我絕不能容忍這種事情再一次發(fā)生,所以哪怕他們不要我,不要我兒子,我也要捐錢捐糧,有什么捐什么,讓這場戰(zhàn)爭在邊境就結束,甚至到對方的領土上去打!”
    平胡的話引起了眾多商人的認可,也算是感同身受,雖然他們的妻兒并沒有因為戰(zhàn)爭而走散。
    但這一番話是很有道理的。
    家門口的戰(zhàn)爭,沒人想要發(fā)生。
    誰也說不準哪天戰(zhàn)火就會燒到自己家里面。
    平胡的五口之家,現(xiàn)在瞬間成了兩口人,不對,是三口人。
    平胡的兒子瘸了腿,根本就討不到妻子。
    腿瘸了,意味著干不了太重的活,這種人不說是廢人,也算是半個廢人了。
    這也就是平胡做起了生意,家境慢慢的好了一些,這才在去年給他兒子‘買’了個妻子。
    即便如此,他兒子現(xiàn)在每日也覺得很自卑,干不了太重的活。
    于是每日拼了命的去賺錢,白天熬粥,晚上帶著人去看管車輛貨物。
    也許只有這樣,才能讓他自己覺得自己還有點用,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廢物。
    平胡的生意,注定了他這里的人流量不會小。
    平胡的身份,讓他的上級注意到了他,于是選擇了將他這里設為麾下一個重要的情報收散點。
    這一次平胡的確是接到了命令,但是當兵,捐錢,捐糧食,這卻是平胡自己的感觸,他是真的有感而發(fā),也不希望自己身上的悲劇再一次發(fā)生。
    沒有人喜歡戰(zhàn)爭。
    列國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打了數(shù)百年。
    秦一統(tǒng)天下,百姓聞之欣喜若狂,終于不用再去遭受戰(zhàn)亂了。
    秦始皇時期雖然壓力很大,但勉強還能活下去,能活著,不用打仗,百姓也就心滿意足了。
    到了二世時期,朝廷經(jīng)常朝令夕改,徭役,稅賦越來越重,律法也越來越殘酷,這才導致了農(nóng)民起義的爆發(fā)。
    而到了現(xiàn)在的漢國。
    就算是那些原先心中不服的人,現(xiàn)在也不得不承認,在漢國的治下,現(xiàn)在的百姓,是五百年來最幸福的時刻。
    律法的寬松,不在隨意牽連別人,彈性化的法律制度,重罪重治,輕罪輕治,改革農(nóng)具,修建水渠,鼓勵工商,三、六年免稅。
    說好的每年二十天徭役,結果到現(xiàn)在,漢國建立已經(jīng)是第四個年頭了,三川郡今年都該交稅了,可他們這三年服徭役的時間竟然是零,這你敢信?
    百姓家中的米缸漸漸的厚了起來,冬日里也可以幫朝廷勞作來獲取報酬。
    農(nóng)忙還可以耕種官田來抵稅或者拿報酬,這樣的好日子,放在以前他們誰敢想?
    而在此之前,一些文人騷客更是認為漢朝必須要用十年以上的時間來廣施仁政,才能獲得天下的民心。
    然而朝廷很快就打了這些人的臉,做到這些,朝廷僅僅只用了一年的時間。
    百姓滿意,也就意味著國家內(nèi)部的穩(wěn)定,內(nèi)部的穩(wěn)定,就意味著重燃戰(zhàn)火的幾率被降到了最低。
    游商也在感慨,不正是因為朝廷的這一系列動作,穩(wěn)定了國內(nèi)各郡,讓百姓漸漸的有了些家底,他們這些商人們才能有利潤可以賺嗎?
    “吾翁……”
    商人們正想感慨的發(fā)表一番自己的言論,卻被門外平胡的兒子給打斷了。
    平定瘸著一條腿,一高一低的匆忙跑了進來。
    平胡老臉一黑,厲聲訓斥道:“你不去看著車輛貨物,來這作甚?不想看就直說,或者讓人來通知我去替你,平日我是怎么教你的?”
    “哎呀翁,大事!大事啊!”平定也顧不上老爹的訓斥,臉色匆忙道:“剛才我聽關內(nèi)的人說了,朝廷剛來了命令,接下來五天開關通行,五天后封關,接下來朝廷要征召徭役運糧去前線,什么時候能開關沒有說,估摸著最少得幾個月……”
    平定的話讓一群商人們瞬間不知所措,臉上也漸漸的露出了慌忙的神色。
    “什么???”
    “關中又不是沒有糧食,為什么非要從中原運過去呢?”
    “完了!完了!搞不好這次要在關中回不來了……”
    “五天的時間根本就不夠啊……”
    平胡皺了皺眉頭,有些意外道:“你們等著,我再去問一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