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大學生不可能來你這里工作
李可灼之所以要自己挑選,主要是因為他擁有系統(tǒng),只需要花費一點點積分,就能從中挑選出最貧困的學生來。
對于李可灼的要求,縣府書記很快就答應了。
二十個名額不算很多,但是只要他宣傳的好,這也能作為他的一項政績。
在答應了二十個名額后,李可灼和劉志強當天就離開了。
李可灼還有三四個學生沒有找到,所以時間開始很緊的。
幾天后,李可灼和劉志強終于回到了湘省,同時李可灼一路也是收到了10個天才學生,以及一些這些天才學生的兄弟姐妹。
“李老師,昨天云省平縣教育局發(fā)來了一份傳真,是一些學生的名單,說是你讓他們發(fā)的?!?br/>
李可灼剛回到學校,朱校長就找到了李可灼。
聽到朱校長的話,李可灼點點頭。“是我讓發(fā)的……”
隨即,李可灼就把他在云省的事情說了一遍。
聽到李可灼的話,朱校長沒有再說什么了。
現(xiàn)在是新學期開學,又有兩千多名新生要入學,還有省里安排的上百名老師入職,所以他的事情非常多。
李可灼拿到平縣發(fā)來的名單后,隨即花了一個積分,想要讓系統(tǒng)幫忙從名單中甄別二十個貧困生名額。
“宿主,很遺憾的告訴你,這份名單中,沒有一個貧困生,全都是關系戶?!崩蠗钤谀X海中朝李可灼說。
聽到老楊的話,李可灼多少眉頭就皺了起來。
他答應給平縣每年二十個貧困生名額,沒想到平縣竟然這樣敷衍他,一百個學生名單中,竟然一個貧困生都沒有。
“宿主,你準備怎么處理?”老楊朝李可灼問。
“打回去讓他們重新擬定名單吧?!崩羁勺普f。
“要是我,我就取消答應他們的名額。”老楊說。
聽到老楊的話,李可灼說道:“要是我取消了,別人還以為我說話不算話呢,算了,還是讓他們重新擬定名單吧?!?br/>
隨后,李可灼就給平縣教育局發(fā)去傳真,直言這份名單不符合貧困生的要求,讓他們重新擬定一百人名單。
并且直言這是最后一次機會,如果不珍惜以后就沒有了。
接到李可灼的傳真,平縣領導們多少大驚,他們不明白李可灼為什么知道這些學生都不符合條件的。
他們報學生信息的時候,都只是填寫名字,性別以及年齡等等,并沒有介紹家庭背景。
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是和平縣領導們有關系的。
“大家看看李老師發(fā)來的傳真,說說怎么處理吧?!?br/>
“我不知道李老師從哪里知道的,但是他明說了,這是最后一次機會,所以我覺得,我們還是按照李老師的要求做吧?!?br/>
“唉!看來只能如此了?!?br/>
很快,平縣教育局就再次統(tǒng)計了一份名單,這份名單,有很多都是貧困生,并且成績比較優(yōu)秀的。
傳真再次發(fā)過去,很快,小安鄉(xiāng)中學就再次回復了,回復了二十個學生的名字,表示這二十個學生可以來小安鄉(xiāng)中學報名讀書。
收到回函,經(jīng)過稍微一對比,平縣的領導們立馬就發(fā)現(xiàn),李可灼選的學生,是一百個學生中最貧困的二十個人。
這一刻,所有人都驚到了,他們無法想象李可灼是怎么在短時間之內查到這些學生信息的。
“可能李老師能夠調閱市里或者是省里的學生卷宗,也可能是李老師在這邊有人,派人打聽了這些學生的消息。”有人猜測說。
不過不管平縣這邊如何驚訝,回到小安鄉(xiāng)中學的李可灼,卻是忙的團團轉。
今年,省里再次安排了兩千多個新生,李可灼作為教導主任,他不可能看著其他老師忙碌而自己悠閑。
就在李可灼忙著招生的事情時,作為鄉(xiāng)書記的二爺爺李明超找到了李可灼。
“小灼,你說暑假要開辦電子廠,大家已經(jīng)把廠房都建起來了,你的機器什么時候才能到???”李二爺爺李明超朝李可灼問。
“機器是從島國購買的,不僅要海運,還要過海關,辦理很多手續(xù),可能還要一段時間到。”李可灼說道:“二爺爺你讓大家放心就行了,機器很快就到了?!?br/>
聽到李可灼的話,李明超終于松了一口氣:“有你這話,我就能和大家交代了。”
李可灼在島國的時候,不僅購買了很多專利技術,還購買了兩條液晶屏生產(chǎn)線。
另外,他還買了一條電子表生產(chǎn)線,這條電子表生產(chǎn)線,就是他準備在小安鄉(xiāng)開辦的電子廠。
至于液晶屏生產(chǎn)線,李可灼則是準備開在深城。
以后李可灼還會搞芯片生產(chǎn),這些他都準備開在深城。
當然,芯片的研發(fā),他準備在游戲機賺錢了之后,在小安鄉(xiāng)建一所試驗室,技術研究就在家鄉(xiāng),生產(chǎn)的話放在沿海地區(qū),這樣也能控制成本。
就在九月開學后的一個星期后,李可灼購買的電子表生產(chǎn)線終于運到了小安鄉(xiāng)。
生產(chǎn)線有十幾臺大機器,幾十臺小機器,一開始由鐵路運輸?shù)角〕鞘校缓笤儆尚“侧l(xiāng)服裝廠的運輸隊分成好幾次才運回來。
同時,跟隨生產(chǎn)線一起回來的,還有李可灼從島國聘請的工程師。
雖然李可灼購買的是七十年代的電子表技術,但是沒有工程師的話,有生產(chǎn)線也沒辦法運轉。
生產(chǎn)線弄回來后,安裝調試就要很久,還需要培訓員工,以及找配套企業(yè)采購原料等等。
想要這條生產(chǎn)線正常運轉,李可灼估計應該要到幾個月后的暑假去了。
不過生產(chǎn)線運回來后,小安鄉(xiāng)的老百姓們終于相信了鄉(xiāng)里沒有騙他們,李老師是真準備辦電子廠的。
就在小安鄉(xiāng)開始調試電子表生產(chǎn)線的時候,李可樂在深城給李可灼打來了電話。
現(xiàn)在的李可樂已經(jīng)大四實習了,所以李可灼就讓他負責兩條液晶生產(chǎn)線。
“哥,液晶生產(chǎn)線已經(jīng)開始在安裝調試了,試驗室也在建,但是我試驗室的運轉需要很多專業(yè)人才,我發(fā)現(xiàn)咱們國內基本上沒有研究液晶技術的,就算有我們可能也招不到,想要繼續(xù)研究液晶技術的話,可能需要從國外招收人才。”李可樂在電話里朝李可灼說。
“需要專業(yè)人才啊?這就有些難辦了……”
聽到李可樂說需要很多專業(yè)人才,李可灼頓時就皺起了眉。
在八十年代的中國,一家私人企業(yè),想要邀請到液晶技術的專業(yè)人才,幾乎不可能。
就算是招收大學生自己培養(yǎng),那也是扯淡,大學生都是國家包分配的,誰會自甘墮落去一家私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