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終南山下(1)
“楊過摔在山坡,滾入樹林長草叢中,便即昏暈,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忽覺身上刺痛,睜開眼來,只見無數(shù)白色蜂子在身周飛舞來去,耳中聽到的盡是嗡嗡之聲,跟著全身奇癢入骨,眼前白茫茫的一片,不知是真是幻,又暈了過去。
“原來這活死人墓雖然號稱墳墓,其實是一座極為寬敞宏大的地下倉庫。當年王重陽起事抗金之前,動用數(shù)千人力,歷時數(shù)年方始建成,在其中暗藏器甲糧草,作為山陜一帶的根本,外形筑成墳墓之狀,以瞞過金人的耳目,又恐金兵終于來攻,墓中更布下無數(shù)巧妙機關,以抗外敵。義兵失敗后,他便在此隱居。是以墓內(nèi)房舍眾多,通道繁復,外人入內(nèi),即是四處燈燭輝煌,亦易迷路,更不用說全無絲毫星火之光了?!?br/>
讀到這里,我合上《神雕俠侶》,揉著眼睛:“終南山下,活死人墓……”
“神雕俠侶,絕跡江湖。”月餅很應景兒補了下半句,“南少俠,琢磨出墓在什么地方了沒?”
“金庸老師書里沒寫確切地方,”我望著覆蓋著皚皚白雪,連綿起伏的終南山,“正所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啊?!?br/>
說來慚愧,我和月餅破解了那么多晦澀的隱藏線索,唯獨被阿珠留下的這條看似最簡單的線索難住了。
本以為在終南山找到重陽宮,有個大致范圍,再根據(jù)竹簡記載,尋找附近聚氣之地。憑著我對地勢格局的理解,那還不是“水缸里捉烏龜——手到擒來”的事兒?
然而,如果烏龜不在水缸里面呢?導航搜索,我們面面相覷:重陽宮和終南山壓根不在一個地兒!
更讓人沮喪的是:終南山東起盛產(chǎn)美玉的藍田縣,西至周至縣最西界的秦嶺主峰太白山,綿延二百多公里,滿山找尋幾十平方米的“活死人墓”,難度不亞于在太平洋找一座不知名的小島。
當年我和月餅跳下飛機,在印度洋的荒島當現(xiàn)代版魯魯濱孫,遇到蠱族控蟻部落的族長,隔了一年多才被路過的韓國郵輪搭救(詳情請見《印度異聞錄》、《韓國異聞錄》)。
往事歷歷在目,我越想越覺得沒希望,索性繼續(xù)看《神雕俠侶》解悶兒。
月餅也沒什么主意,一手搭方向盤一手抽著煙,擺出一副“就算我不知道怎么辦可是我依然很帥”的嘴臉。
“兩位根骨清奇,萬中無一,想來也是至終南山出世,隱居修道吧?”
我們想不出辦法,煙抽得很兇,滿車煙霧像是著了火,開著車門散煙,冷不丁冒出個人來了這么一句。
我嚇了一跳,再仔細看,想大笑又覺得不禮貌,咬著腮幫子硬憋,肚子里快把腸子笑斷了,著實不易。
請允許我用評書的方式進行人物描寫,因為實在是太歡樂了:
南曉樓、月無華困于終南山下,尋不到活死人墓,眼看日頭偏西,沒了主意。正躊躇間,忽聞車外有人高誦道號:“無量天尊!二位少俠至終南寶地,可是尋修道求仙之術?”
南、月二人聞言大驚,定睛一看:此人腳蹬藏藍翹頭厚布靴,鞋幫濕泥半指有余。藏藍八卦衣破破爛爛,油污锃亮的亂發(fā)胡亂挽了個髻,筷子長短的樹枝橫插。
再看此人相貌,淡眉塌鼻,薄嘴唇正中凸出兩顆焦黃兔牙,面黃肌瘦,腮幫子沒有二兩肉,招風大耳盛了三錢灰垢,一雙綠豆大小的眼睛滴流亂轉,盡往車內(nèi)打量,滿是羨慕之色。
“這是個道士?”月餅聲音壓得低,聲調(diào)卻暴露了“忍俊不禁”的本質。
“難不成是和尚?”我低聲反問,隨即高聲回道士話,“仙長從哪里來,自哪里去?”
此時這哥們兒就算來一句“貧道自東土大唐而來,往西天而去”,我也不覺奇怪。
“有吃的么?”道士那雙老鼠眼都快放綠光了,死盯著櫥柜上面的幾包方便面狂咽口水,“大過年的,該下山的下山了,該上山的也都不來了。餓死我了!”
南、月二人終于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長有此雅興,鄙車蓬蓽生輝?!?br/>
二
“失戀、投資失敗、高考失利這些看破紅塵的人,有幾個真是修道尋仙?”老鼠眼把方便面湯水喝得連個渣都不剩,“小哥,麻煩您再泡一碗,好幾天沒吃象樣東西了。”
月餅笑瞇瞇遞過一根煙,老鼠眼點頭哈腰雙手接過,臉湊到火機旁單手遮火,使勁嘬了一口:“白將,山東煙,夠勁兒!”
我倒開水泡面,聽著老鼠眼繼續(xù)口沫橫飛:
“都說終南山有五千隱士,其實真正的隱士不超過十個。大多數(shù)所謂隱士啊,無非是帶著裝x的心,做著發(fā)財?shù)膲簟?br/>
“士是什么?《漢書》曰:‘學以居位曰士’;《后漢書》曰:‘以才智用者謂之士’。要不然就成了比爾·波特寫的美國隱士,‘只是喜歡自個兒待著的人,往往都有點神經(jīng)質’?!?br/>
“道長淵博啊。”老鼠眼一席話頓時讓我刮目相看,往方便面里放了個蛋,“古往今來,中西結合,大才!”
“加點蔥花,香。”月餅也來了興致,往方便面里撒了把蔥花。
老鼠眼接過方便面,半截煙懟著鞋底蹭滅,小心地夾在耳朵:“混口飯吃,混口飯吃。要不怎么騙那些有錢人掏銀子算命求個平安?!?br/>
別看老鼠眼滿臉市儈氣,秉性倒是不錯,人也善談。我和月餅正好沒啥思路,聽個單口相聲倒也有趣。
“去年來了個小伙子,高考失利被家里打,跑終南山隱居,每天喝山水吃野菜,連個房租都交不起。”
“還有房租?”我心說商業(yè)觸角真是無所不至啊。
“?。‘斎挥辛?,當?shù)厣矫窭陷吜粝碌钠莆?,一個月百十塊錢,好點兒能有二三百。”老鼠眼吹湯拌面,挑起長長一條“呲溜”入嘴,“就這點兒錢,那個小伙都交不起。頭倆月還能跟著別人采個草藥換個錢,沒多久就嚷嚷著嫌累,干脆躺石頭上一動不動,說是已經(jīng)領悟成仙之道,正處于‘采日月精華辟谷’狀態(tài),很快就會進階地仙。后來讓他爹找到,暴打一頓拖回家了。”
“這都從哪學的?”月餅眉頭微微一皺,多少動了些“小伙子年輕輕不學好”的氣。
“還能從哪兒?書店里那么多修真成仙的小說,”老鼠眼義憤填膺,“糊弄了多少啥也不懂的學生?”
我干咳一聲,默默地打消了前陣子冒起的寫套修真小說的念頭……
“還有個公司總經(jīng)理,功成名就,于紅塵了無牽掛,隱居遁世。”老鼠眼絕對是無聊時的好聊伴,有自帶話題的屬性。
“那真是了不起!”我特佩服這類“萬花叢中過,片葉了無痕”的塵世奇人。
“屁!”老鼠眼狠狠咬了口雞蛋,“他那叫什么?叫待價而沽!炒作!隱居?呵呵!每天用手機掌握商業(yè)咨詢,發(fā)微博朋友圈顯示清高。還不是為了引起更好公司的興趣,拿份更高的薪水?!?br/>
“結果過去大半年,沒公司找他,以前的競爭對手都比他過得好,繃不住勁兒,灰溜溜下山了。”
“敢情山上就沒有真正的隱士???”我被這峰回路轉的結局又逗樂了。
“還真有?!崩鲜笱酆鋈皇掌鹜媸啦还У淖炷槪⌒目纯创巴?,壓低了嗓音。
此時天色已黑,山林夜梟嗚啼,穿過殘雪老樹的山風透著刺骨的冷。彎月懸在山尖,倒像是把整座山懸掛在漫無邊際的深黑夜幕。樹林隨著山風綽綽輕擺,遠看似大片無意識的人木然走下山。
“據(jù)說,山中有個千年仙人墓,住著好幾個修成地仙的人。每逢子時,就會登至山頂,迎風朝南跪拜,尋登入仙階之道?!?br/>
“你怎么知道的?”半躺瞇著眼的月餅繃直了身體。
“我看見過?!崩鲜笱鄢聊蹋旖俏⑽⒊榇紫?,望著遠山那輪明月,眼中透著一絲恐懼。
三
以下是老鼠眼的講述——
六七年前,原是靠著坑蒙拐騙,在當?shù)鼗斓眯∮忻麣獾母窬窒壬鷱埡胫荆ɡ鲜笱郏?,給一家開業(yè)公司看布局,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勾搭上了老板的小蜜。被發(fā)現(xiàn)后一頓毒打,放話“見一次打一次”,在當?shù)貙嵲诨觳幌氯チ耍艿浇K南山冒充得道隱士,賣賣符水畫畫符,再沒敢下山。日子雖說過得不如從前,倒也能“有瓦遮頭,有糧果腹”。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一眾江湖騙子見到如此商機,蚊子見了血一樣聚到終南山當了“隱士”。
“一斤豬肉一個人吃,那叫有滋有味。十個人吃,當然誰也吃不飽。”“失節(jié)事小,餓死事大”,眾“隱士”們?yōu)闋幍乇P客源,大打出手。
作為入山最早的“前輩”張弘志,自然成了后輩們合伙攻擊的第一目標。
挨了幾頓打,張弘志哪敢多待,又沒膽子下山,只好找租個偏僻地兒的破屋,撿些晚輩們的零落客源,有上頓沒下頓地打發(fā)日子。
眼瞅著人都快比破屋門口的枯樹還瘦,客源都快比枯樹上掛著的殘葉還少,張弘志無奈跟著當?shù)厮庌r(nóng)上山采藥,手熟路通后,也能自己背著藥簍藥鋤入山。
張弘志本就無賴,全然不在乎“一人不入山”、“春草不可摘”之類的藥農(nóng)規(guī)矩。唯獨有=帶他入山的藥農(nóng)講過的一事一地,他牢記在心,萬萬不敢觸犯。
藥農(nóng)姓馬,祖輩傳的采藥手藝。至他曾爺爺那輩,一次入山采藥,回來就定了“馬家再不許采藥”的家訓。若不是馬藥農(nóng)生性執(zhí)拗,不聽家訓,又眼毒手狠,隔著幾百米都能發(fā)現(xiàn)峭壁生長的好藥,剜藥時連根帶土不留些許根須,這門兒手藝可能早就失傳。
至于馬大爺為什么定這個規(guī)矩?說起來倒是件百年前的詭異往事。
凡是入山采藥,均一師一徒。師徒二人觀察懸崖有無藥材,崖底有無逃生線路。要是找不到,崖上的藥材再多、再珍貴也只能放棄。
準備就緒,確定此藥能采,需一人腰系繩子下崖,一人在山上放繩。有些藥材如石耳,往往長在崖壁的凹處。
此時采藥人身體是懸空的,藥鏟鏟不到,只能像蕩秋千似的把身子蕩到凹處鏟下藥,有時要蕩多次才能完成。
馬家歷代采藥手段高超,通常都是單獨入山。馬大爺趕在年根時分,入山采“壓歲藥”,相傳除夕前半個月采的藥,經(jīng)一年日月風雨,藥性最佳。此藥采了并非外賣,而是贈予家族孩童,由父母妥善保管。若孩童突發(fā)天花、肺癆、癲瘋等急癥,尋對癥草藥服下,三天痊愈。故稱為“壓歲藥”。
馬大爺早在開春,就尋摸好了一處十多株各類好藥的懸崖。入山第三天,他趕至懸崖,圍著松樹系好繩子放下,邊采藥邊向下滑。
那天上好藥材很多,馬大爺采著采著,竟忘記了山上采藥有條不成文的禁忌,“珍時貪辰,朝生暮死”。
大概意思是,采藥時要留意時間,白天采藥至天色將黑,再好的藥也不能采,否則生路將變成死路。
馬大爺察覺時,日已落西山,峭壁還有些許夕陽余暉。他心知不妙,觀察周遭有無落腳之地。又如此下滑十幾米,發(fā)現(xiàn)崖壁有一巖洞,洞不大僅能容納一人而已。
他想反正已經(jīng)回不去了,不如在那個巖洞過夜,這也是藥農(nóng)采藥常有之事。
剛爬進巖洞,他突然看到洞中有一具白骨骷髏,盤腿坐著背靠洞壁,這一下把他嚇得汗毛都豎起來了。
這時候天色大黑,再離開巖洞,就無處可去了。留在洞中,骷髏占了大部分空間,別說躺,就連坐也難坐。
馬大爺進退兩難,只能面對骷髏三叩九拜:“晚輩不知先輩在此,攪了先輩清修。今晚我無處可去,請先輩屈尊,挪點位置給晚輩坐一晚?!?br/>
拜完以后,馬大爺身披毛氈,緊挨著骷髏坐了下來。這一夜哪還能睡著?馬大爺頭都不敢動,生怕看到骷髏頭忽然轉向他,兩截臂骨搭到他的肩頭,牙床開合咬向脖子……
從骷髏顏色來看,此人在死在山洞不知多少年。生前會是什么人?怎么會死在這里?洞內(nèi)除了幾根早已腐朽、三寸長短的桃木殘渣,再無他物。
說明這人既不是獵戶,也不是藥農(nóng),更不能是游山玩水的游人。
這么胡思亂想著,月至中天,已是子夜時分。他忽然聽到山體“轟轟”作響,就像山神搬動巨石挪路。洞外不遠處的對面山頂,忽地冒起團團碧綠色的火。
火焰飄忽不定,像是有人提著綠色燈籠跑來跑去,映得整座山頂一片慘綠。
馬大爺被所見景象嚇得喘著粗氣,偏偏視野離不開半分,完全忘記身邊還有具骷髏存在。
就在此時,山頂樹林里“索索”亂響,直挺挺地并排走出三人,嘴里念念有詞,高聲呼喝著什么。時至隆冬,山風甚響,根本聽不清楚。
隱隱約約“南?!薄ⅰ霸?、“深重”、“生世”幾個字隨風刮進耳朵。
馬大爺正尋思這幾個字的意思,那三人“撲通”跪地,對著南方重重磕了十八個頭,方才起身,僵直地邁著長度相同的步子,沒入林中。
馬大爺探頭張望,走在最后的那人,突然回頭,一雙沒有瞳孔的血紅眼睛直勾勾盯著他。那目光就像一團燒灼心臟的烈火,馬大爺只覺心頭一陣熱辣疼痛,慘叫一聲,仰面摔倒,把骷髏撞得七零八碎,骷髏頭正砸在他的臉上。
連番驚恐哪里承受得???馬大爺白眼一翻昏了過去。
次日晌午,他才悠悠醒來。想起昨晚發(fā)生之事,“嗷”的一聲蹦起,卻忘記山洞矮窄,腦殼撞到洞頂,眼前一黑,差點又昏過去。歇了好半晌,他才恢復神智,卻發(fā)現(xiàn)那具撞散架的骷髏不見了!
這一驚更是非同小可。馬大爺收拾藥簍,抓著繩子爬回山頂,一路跌跌撞撞下了山。
回至家中,馬大爺大病一場,終日渾渾噩噩,滿嘴胡言亂語,睡時更是忽喜忽悲,大聲吆喝著誰也聽不懂的話。
村民都說這是驚了山魈尊體,招此橫禍,活不過半個月。
就在家人偷偷為馬大爺準備后事時,村里來了一位身著黃衫的老人,一路打聽來到他家。黃衫查望馬大爺病情,取銀針十三根,刺入十三個穴位(聽到這里我心中一動,這是詭門十三針。據(jù)記載,此術可將瀕死的人救活,有起死回生之效)。
說也奇怪,一炷香的工夫,馬大爺嘔出幾口腥臭黑汁,立刻痊愈。
黃衫詳細詢問馬大爺當夜發(fā)生的情形后,留下了“山中有神仙墓,擾了地仙清修,遭有此劫”的話,入山而去。
村民本對此話將信將疑,但是黃衫神秘莫測,醫(yī)術高超,便也信了。
幾代口口相傳,成了“神仙墓方圓十里不得入內(nèi)”的規(guī)矩。
四
張弘志雖說貪財好色,對這些神神道道的事卻深信不疑,采藥多年不敢越禁地半步。
偏偏這年終南山著了雹子,草藥驟減,十天半個月也采不到幾株好藥。張弘志尋思著,再這么下去別說溫飽,用不了幾天他也進階地仙了。本著“寧可嚇死,不能餓死”的生存法則,他動起了神仙墓的心思。
馬藥農(nóng)曾對他說過,神仙墓那處懸崖,崖頂向外突起十多米一塊巨石,遠看如巨傘,形成遮風擋雨的天然屏障,生長于峭壁的草藥極少受天災,又有“不得采摘”的規(guī)矩,故草藥種類繁多,珍稀圣藥也多生于此。
“要是采到千年靈芝、百年何首烏,成了形的人參,賣了錢風風光光回家,女人還不乖乖倒貼上門?”張弘志打定主意,當夜收拾齊備采藥工具,連夜入了山。
按照馬藥農(nóng)“迎月一時辰,虎頭三只眼,松柏前有火,巨石后有水”的說法,張弘志朝著月亮的方向走了兩個小時,一方形狀虎頭的巨石很突兀地橫立于怪石亂林,三處半人多高的風洞呈“品”字形洞穿虎頭石。山風穿過風洞,“嗚嗚”聲似小兒夜哭,群樹隨風晃動,樹葉摩擦“索索”作響,倒顯得虎頭石如同活物,齜牙咧嘴逼近張弘志,隨時張開巨口把他吞噬。
張弘志打了個哆嗦,咬咬牙壯膽爬過石洞,方才出的冷汗被山風吹透,寒意浸骨,狠狠打了幾個噴嚏。想起馬藥農(nóng)講述傳說的種種詭異之處,多少后悔此舉冒失。
他喝了口水抽煙歇腳,瞇眼遠望,此時月色正好,方圓十多里地照個通透,愈發(fā)顯得寂靜。時至午夜,百鳥棲木而眠,百獸入洞而休,只有幾種夜行動物,出沒于山林,偶有聲響傳來。疊嶂起伏的群山樹林,時有夜梟悄無聲息地飛入林中,隨著幾聲及其凄慘的小獸嘶叫,一只山鼠或野兔成了夜梟的口糧。片刻,夜梟振翅掙扎聲、“咕咕”慘叫聲、草木碰撞聲像是搖滾樂隊演奏的尾聲,喧囂過后,戛然而止……剛準備享用晚餐的夜梟,已經(jīng)成了狐貍或者黃鼠狼口中美味。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自然法則,無比深刻地烙印在一人幾獸的靈魂深處。
張弘志把煙頭狠狠丟掉,緊了緊藥簍準備起身,一道陰影如同黑布將他劈頭蓋臉遮蓋,他頓覺眼前一黑,剛攢足的勇氣就像戳破的氣球,瞬時泄個干凈。
再仔細一看,不由啞然失笑。原來是月亮偏西,不遠處一座山峰遮擋月色,山影吞噬著月光所不能觸及的自然萬物。
他穩(wěn)了穩(wěn)神,正待出發(fā),卻從那處山峰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景象。
月光沿著山峰邊緣籠了一層耀眼的月芒,像是鍍了一層白銀鑲邊,映得山體明亮清晰。由此看到,山峰與山腰群林相連之處,冒出大片烈火熊熊燃燒般的紅。
再細細一瞧,張弘志心下恍然——時至初秋,原來“松柏前有火”,是指這片紅透了葉子的楓樹林。
穿過楓樹林,找到“松柏、水源附近的巨石”,應該就是神仙墓所在。
(講到這里,張弘志老鼠眼瞪得滾圓,瞳孔渙散,雙手捂著心臟位置呼吸急促,臉色煞白。月餅遞過二鍋頭,張弘志一口灌了大半瓶,擦著嘴角殘留酒漬,劇咳幾聲才緩緩說起……)
張弘志走了幾步,地底忽然傳來地動山搖的巨石挪動聲,整座山似乎都在抖動,群樹更是鐘擺似地大幅度搖擺。無數(shù)小獸從洞中鉆出,撞著野草雜木,擦著張弘志雙腿蜂擁而逃;林中驚起大片飛鳥,嘰喳嘶鳴著亂飛亂撞;碎石像是燒煮沸騰開水冒起的水泡,“砰砰”彈起……
又是一聲巨響,依稀能見山峰正中裂出一道透著耀眼白光的石縫。光影中魚貫而出三道人影,圍著山峰走了九圈,好像在重復說著同一句話,并排走向橫突山峰的一塊巨石,迎著月亮跪拜。
五
“張弘志說的話靠譜么?”我舉著夜視望遠鏡尋找狀如虎頭的巨石,故意不去想那個始終縈繞在心的幾個疑問。
張弘志雖然油嘴滑舌,人品欠佳,但是絕不會瞬間編出這種邏輯嚴謹,活靈活現(xiàn)的故事。按他所說,馬大爺遇見的很有可能就是葬著阿珠母親的美人墓。
問題就出在這里:
一、墓里為什么會走出三個人;
二、他們絕不是玄乎其玄的地仙;
三、這三個人是誰?又是誰把他們?nèi)齻€關在墓中?他們的詭異舉動原因何在?
最重要、也是最不愿面對的問題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圓臉黃衫,這次只出現(xiàn)了黃衫,圓臉去哪里了?馬大爺在峭壁山洞見到的尸骨,有個不起眼的細節(jié),“洞內(nèi)除了幾根早已腐朽、三寸長短的桃木殘渣,再無他物”。
這分明是黃衫常用的桃木釘,也是月餅獨一無二的名片。結合海島瀑布石刻推測——圓臉死在了生死洞的生洞,黃衫順著線索來到秦嶺,醫(yī)好馬大爺獨身入山探尋美人墓。
可是,馬大爺在黃衫醫(yī)治之前,就在山洞里發(fā)現(xiàn)了放著桃木釘?shù)暮」恰?br/>
關鍵性的時間節(jié)點完全混亂!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送走張弘志,我們討論了半天,依著月餅的聰明,也是完全沒有頭緒。
“要想發(fā)現(xiàn)真相就去接近真相”,我們索性不想,一覺睡到第二天下午,收拾了裝備,照著張弘志告別前畫的草圖入了山。
深冬秦嶺,植被枯萎、落葉盡凋,唯有數(shù)株松柏林雖是青蔥,也不愿和寒冷抗爭,有氣無力地托著殘雪。黃土、白雪、綠葉夾雜,盡顯冬的破落。
這種景色,游客自然不喜,我們卻有些高興。目力所及,幾乎沒有遮擋,尋找虎頭石也好,藏匿美人墓的山峰也罷,省了不少事情。
可是按照路線,迎著滿月走了三四個小時,哪里有什么虎頭石?“我總覺得張弘志隱瞞了某些關鍵點?!痹嘛炑劢嵌嗔藥讞l細紋,盡顯疲態(tài),“曉樓,我很后悔把你卷進這些事情?!?br/>
月餅這句話觸發(fā)了我的莫名情愫。之前從未意識到,貫穿這場探索之旅的“圓臉黃衫”,給予我們無比強大的信心,甚至會在潛意識里把自己主觀代入成他們。當圓臉黃衫在傳說中一一離去,對我們信心的摧毀無比致命。
我點了兩根煙,遞給月餅一根,兩人默默抽煙,誰也不知道該說什么。
午夜,滿月,銀河悄悄隱退,星星黯然疏落,夜空像泉水沖刷干凈的墨硯,透著油亮的黑。月芒凄冷柔和似水,拂灑了千百年來緊隨著斗轉星移的永恒,緩慢移動著山影樹蹤。
月餅仰望夜空,煙已抽了大半,煙圈剛剛吐出,卻被山風吹得支離破碎,轉瞬而逝。月餅盯著煙霧消失的方向,茫然的眼神忽地凝聚,揚揚眉毛,嘴角揚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張弘志果然沒有說實話,”月餅迎著風走向懸崖邊沿,衣服緊貼著豹子般精悍的身體獵獵作響,指著懸崖對面的三座山峰,“虎頭石,不是一塊巨石……你看……”
三座山峰兩遠一近呈倒著的“品”字形,滿月垂懸于中間山峰凸起的巨石,乍一看毫無端倪。然而,三座山峰映出的影子交互重疊,映在斜對面的一處崖壁,居然形成了一副惟妙惟肖的虎頭形狀。山峰間的兩處光隙,恰似兩只虎眼,巨石影子頂端的月光,就像長在虎額的第三只眼。
就在那顆“虎眼”中,有一處生滿枯黃雜草,極隱秘的半人高山洞。
崖壁目測一百米左右的高度,山洞居于中,崖頂突兀橫出一塊黃色巨型巖石。巨石極后延伸至枯樹林立的懸崖,一方十幾米高的崖石隱隱現(xiàn)于林中。
我拿起望遠鏡看得仔細,那方崖石正壁光滑,明顯有人為鑿痕的四邊輪廓,兩株殘雪覆蓋,依然郁郁蔥蔥的松柏張牙舞爪地分立崖石兩側。崖石后還有一處白色山峰,月色波光流轉,好似從峰頂激流而下的瀑布。
“潛龍入淵(月光形成的瀑布),壽如松柏(崖石兩側松柏樹),金玉滿堂(黃色巨型巖石為金,白色山峰為玉),生者富貴”,竹簡里關于“美人墓”的記載全對上了!
“張弘志這個王八!”我回過味兒狠狠罵了一句,想起那雙看到微x轉賬透著“又有人被忽悠”的狡詐老鼠眼,心里更是有氣,“把道聽途說的傳說講的和真事兒似的,難怪請他當向導死活不干,白轉了666塊錢給他!”
“真相往往傳于謠言,去偽存真就會得到答案?!痹嘛灥故窍氲瞄_,揚揚眉毛長呼口氣,“能找到就好。南少俠,會爬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