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打家具
李隊長那邊還是沒消息,葉青有些忐忑,在椅子上蹭來蹭去,總是坐立難安。
椅子太硬了吧
房間里除了鍋碗瓢盆都收放在長條幾案上,偌大的外間除了一張方桌兩把椅子和靠墻的小架子,還是空蕩蕩的。
要是有張沙發(fā)就好了,現(xiàn)在可以躺著發(fā)愁。
還要有個茶幾,泡上茶,擺好零食點(diǎn)心,一邊吃一邊愁。
最后葉青把自己的心煩意亂歸結(jié)為家居風(fēng)水不好,下定決心要置辦齊家具。
新南市唯一一家百貨商店再婚難逃1總裁,蓄謀已久。
葉青終于找到本市唯一售賣的一對單人沙發(fā),樣式就不計較了,葉青想試試手感和舒適度。
“哎哎誰讓你坐啦知道那是啥不新發(fā)明的高檔薩發(fā)做壞了你賠啊”
女售貨員高亢的嗓音引來不少人側(cè)目。
葉青無語,也沒了好脾氣:“這位同志,您別嚷嚷這么大聲行么我給你科普下,最早的軟墊座椅是中國漢代的玉幾,國外的這個薩發(fā)上世紀(jì)就傳到咱們國家了,不是什么新發(fā)明的東西。有空多學(xué)學(xué)知識,以后舌頭屢直了說話,別用鼻孔看人”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留下一商場的人大眼瞪小眼。
這都什么態(tài)度忍這些服務(wù)員售貨員好久了,真有手藝的大師傅也沒幾個這樣的,他們牛氣個什么勁
早知道在上海就都買回來了,還有浴缸洗漱盆,葉青后悔不已。
歸根到底還是沒錢。
葉青現(xiàn)在雖然沒有收入來源,但是只要供日常開支的話還真用不了多少錢。
二十一斤口糧標(biāo)準(zhǔn),最貴的大米一毛七一斤從沒供應(yīng)過。玉米面九分,薯干六分,更便宜的三分四分,全買完也沒幾塊錢。
水電不收錢,房租沒有,交通靠走,幾乎沒有需要用錢的地方。
從上?;貋?,葉青之前賣大米的錢花的干干凈凈,給鄰居們捎帶的錢都斂回來,零零碎碎就十幾塊。田婆婆給的銀元又在新南市的銀行兌換了幾十塊,過日子一時半會兒的倒也沒問題。
可是想要添置大件就費(fèi)勁了,沙發(fā)一百二十塊大衣柜一百六十塊,其他茶幾書柜斗櫥更是價格不菲。
工業(yè)券不說,去哪兒弄錢
空間里的物資就那么多,賣一樣少一樣,變賣家業(yè)可是敗家子的作風(fēng)。何況黑市交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倒賣經(jīng)商賣什么啊什么東西都是統(tǒng)購統(tǒng)銷,同樣貨品,從北京到南京,價錢一摸一樣。不是國營單位正規(guī)渠道,廠家連零件都不賣你。
葉青越想越是煩躁。
煩躁歸煩躁,沙發(fā)還得要買要舒舒服服躺著煩躁。反正年后還有招工,實(shí)在不行就工廠上班掙工資去
葉青懷揣著一袋子白面來到新南市一個角落,大家心知肚明卻不宣于口的黑市。
人跡稀少,幾個同樣鬼鬼祟祟的人都彼此拉開距離。
自家門口干這事,葉青尤其謹(jǐn)慎,把圍巾包裹的更加嚴(yán)實(shí),躲在墻角偷眼觀察這些人。
老規(guī)矩,都是糧食不放在身上,遇到買主才領(lǐng)人去藏匿地點(diǎn)。
葉青突然就看見有個人和大家不同,他手里舉著兩塊木料。
紅松
好奇走過去,葉青摘下圍巾:“柴禾怎么賣”
男人三十來歲,瘦小身材,小眼睛泛著精光,上下打量葉青好幾眼半衾寒。
“小姑娘,這些都是好木料?!?br/>
男人是個心思活絡(luò)的,那年大家伙舉著斧頭沖進(jìn)一家家宅院,砸的砸燒的燒。唯獨(dú)他留心著不起眼的小物件,趁人不注意揣懷里帶回去。
后來解放軍戒嚴(yán)封鎖了不讓亂砸,一件件家私擺設(shè)都入庫貼上了封條。砸爛的燒剩半截家具的卻堆的滿街都是,半夜趁黑他都悄悄拉回自己家。
也就靠著自己當(dāng)初的小精明,一家人才沒太餓著肚皮,還給自己娶了個漂亮大姑娘。
可惜這年月再好的東西也買不上價錢,到了今年年底,家底也賣光了。
媳婦吵鬧著要吃白面,兒子要吃肥肉,家里就剩這堆座椅破木頭堆在柴房沒啥用處。當(dāng)柴禾舍不得燒,打家具也不是成塊的板材,今天這才拿到黑市上試試運(yùn)氣。
葉青裝內(nèi)行掂量了下說:“你這柴禾太潮了,壓分量?!?br/>
男的有些生氣:“你不懂別瞎說這是好料子,當(dāng)然沉”
葉青皺眉,看樣子不太滿意又有些舍不得:“不如買煤球劃算”
男人心急,馬上就要過年了,怎么著也得給媳婦兒子包頓餃子吧
咬了咬牙一狠心:“兩塊五一旦不管送,你要是要就都給你”
一旦是一百斤,男人家有兩千多斤。
柴禾幾毛錢到二塊不等,看干濕度和耐燒性。街上有郊區(qū)的農(nóng)民來城里賣柴,一旦一百斤修理的整整齊齊只要塊八毛,卻很少有人買。
一個家庭正常開伙做飯每月大概要燒四百多斤干柴,一百來斤引火的細(xì)柴,這樣就是近十塊錢的開銷,可不是小數(shù)目。通常柴禾都是自家孩子去撿,上學(xué)勞動課撿,放了學(xué)還要去撿,除非是實(shí)在不夠燒了才買上一旦。
葉青一看差不多也就這價錢了,于是問了地址,貨都不看就回去找人找車。管他都是什么木料,劈柴價錢買的反正也不虧。
回到小洋樓,找到倒班休息的鄭大春,叫上七八個壯小伙,借了兩輛排子車。大家跟著葉青浩浩蕩蕩的到了南城郊區(qū),找到那男人的院子。
男的一看來了這么些人,好幾個都是穿工作服的煤礦工人,不敢怠慢,趕緊的打開柴房讓人裝東西。
大家伙兒看清楚里面的東西,不由得就是一怔
“哎呀葉妹子,你這是讓人給坑了吧這都啥玩意兒啊當(dāng)柴禾燒還不把你熏成黑人啊”
“就是,你看看這堆破爛,破布麻團(tuán)彈簧都有,都占著分量呢,兩塊五一旦當(dāng)你冤大頭了”
“這還有石頭的呢,嘿你小子拿石頭當(dāng)劈柴賣,礦山上要多少有多少,我賣你幾旦唄”
這些人都是上回托葉青從上海捎過東西的,一聽說葉青找人幫忙,二話不說都跟了來,見她吃了虧都紛紛抱不平。
葉青看到那堆東西,壓抑住狂熱的心情沒表露出來,淡定跟著劃價專屬緋聞。
“老鄉(xiāng),你別欺負(fù)我年輕不懂啊你這不是坑我嗎”
人多勢眾,男人也嚇得沒了主張,忙說不能燒的不算重量。
兩邊討價劃價,兩千多斤柴禾最后按照八百斤折算的錢。
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难b了兩車,往返了兩三趟才都弄回小洋樓。
“呦,你們從哪弄這么多破爛啊”李玉坤問。
馬上有人解說:“別提啦,讓人給坑了,要不是我們跟著,葉妹子吃虧就吃大方了”
葉青連連道謝,這些人幫她把這堆破爛都扛到二樓走廊,老么高的一大摞,都快把門給堵上了。
送走這些人,葉青隨手拎了件回屋。
干布細(xì)細(xì)擦掉灰塵油煙漬,露出圓弧竹節(jié)造型的一截紅木,燒掉一半的支架看起來像是個太師椅。
又拖進(jìn)來一件,嵌大理石面的黃花梨花架少了兩條腿。
還有幾件大家伙,彈掃干凈能看到上面的碎布頭是織錦面料,露出椅座下面的棕麻彈簧海綿,一層層做工精湛,木料是東北的大紅松
清理大半天,除小部分破損嚴(yán)重的木頭茬子留在外面,大部分都被葉青弄到屋里,“斷肢殘骸”鋪了一地。
“田婆婆,你看誰能干這活兒”葉青興沖沖詢問。
還是受上海裁縫鋪的啟發(fā),衣服能改,家具又豈不能拼湊
田婆婆笑道:“精工出巧匠,跟他們祖師爺比,這點(diǎn)活算不上什么,就看木匠師傅愿不愿意耗這個功夫。”
葉青就知道一定能行,忙問清楚姓名和住址。
轉(zhuǎn)天一早,葉青帶上禮物登門造訪。
雜亂的大院子,橫七豎八晾曬的襖面棉花套,葉青又想起在惠安縣大雜院借住的情形。
“請問,魯師傅家住哪”葉青詢問門口洗衣服的婦女。
婦女抬頭上下打量葉青好幾眼,才抬起下巴朝西邊一間廂房指了指。
葉青道過謝,撥開晾衣繩上擋住視線的破舊衣服,看見那間屋子大門敞開著。
一張木條板支起來的單人床,瘸了腿的破桌子墊著磚頭,一口木條箱上面鐵釘子釘?shù)钠吲ぐ送帷?br/>
這是木匠師傅的家葉青有些質(zhì)疑。
“魯師傅在家么”
好半天,房間陰暗處才站起個人。
中等個頭,穿著一身臟兮兮的藍(lán)色工作服,頭發(fā)花白了大半,臉上溝壑縱橫。
“您是魯師傅”葉青問。
“是我,你有什么事”沙啞的嗓音名門婚寵。
“特意來拜訪您的,我能進(jìn)去么”葉青舉了舉手里的兩瓶酒和一塊豬肉。
魯師傅疑惑的眼神打量半天,還是讓葉青進(jìn)來。
屋里沒有椅子,葉青只能站著。
“魯師傅,我想請您幫我做幾件家具?!?br/>
“誰告訴的你我會做家具”魯師傅語氣戒備。
“我住在小洋樓二樓,和田婆婆是鄰居。”
魯師傅一怔:“田玉茹”
葉青點(diǎn)點(diǎn)頭。
魯師傅嘆了口氣:“說吧,你要做什么家具都有什么木料。”
葉青松了口氣:“您跟我去看看就知道了。”
禮物放到桌上,葉青先一步出來在門口等著。
魯師傅沒耽誤,隨意收拾了下就鎖門出來,跟著葉青來到小洋樓。
“你住這間房”
站在葉青家門口,魯師傅語氣有些激動。
葉青點(diǎn)頭笑笑,拿出鑰匙開門,請人進(jìn)來。
魯師傅沒有看腳下那一屋子破損家具的殘骸,目光直愣愣的,腳下不受控制般朝那個隔斷多寶格走去。伸出手輕輕觸摸,就像是見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
葉青也不打擾他,燒水泡茶備上點(diǎn)心。
“魯師傅請坐。”
見差不多了,葉青招呼他喝茶。
魯師傅坐下,這才注意到一地的破爛,搖頭苦笑道:“你想讓我用這堆東西做什么”
葉青笑嘻嘻給他續(xù)上茶:“要一對單人沙發(fā),一個軟墊臥榻,一個大理石面茶幾,嗯,其他的你看著做,總之這些木料要全部都用上。”
魯師傅沒有半句廢話,隨意掃了眼就胸有成竹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
“明天開始,我下了工就過來?!?br/>
葉青也沒多詢問,痛快答應(yīng),恭恭敬敬送人出去,工料工費(fèi)這些全然沒談。
轉(zhuǎn)天一大早,葉青剛要出門去郵局,就見李玉坤氣喘吁吁跑來。
“葉妹子,你電報”
葉青忙接過,就站在原地連忙拆開。
“已銷戶?!?br/>
李隊長的電報終于來了,葉青興奮的險些叫出聲,果然是風(fēng)水問題,師傅一進(jìn)門,問題就解決了
上樓收拾一番,葉青背上皮包就出了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