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壯士斷腕
十月,蜀軍在我軍的包圍下已然是大勢已去,可劉裕卻依然還是不死心。
原本劉裕帶著三萬大軍南下,后面還跟著五萬民夫,帶來的糧草也整整有著十萬之數!
劉裕的本意是為了增援當陽,并固守當陽,從而擋住我軍的北上。
結果倒好,在劉裕率軍抵達前,我軍便已經攻下當陽了。
之后,雙方圍繞著長坂坡大戰(zhàn)了一場,我軍得勝,劉裕落敗。
最終,劉裕率軍后退十里,并一直固守大營到現在。
十萬石糧草,足夠六萬余人吃上三個月,但也僅僅只是三個月而已。
畢竟劉裕和他的軍隊是被我軍包圍的局面,糧草再多也有吃完的一天,這就是無解的命題。
在這兩個月里,劉裕一直在等著我軍主動進攻,可我當然不會這么干!
直到陳慶帶著白袍軍南下,如此一來,我軍在外圍也就有了整整三個軍團的兵力了!
其中,江東軍團和荊北軍團都是滿編的五萬人,只有近衛(wèi)軍團的情況比較特殊。
首先是陳慶的白袍軍只有五千人了,姜維所部倒是一萬人的滿編,鄧羌麾下的炮灰營卻是有著整整兩萬之數!
這些所謂的炮灰本是蜀軍降卒,原本有三萬余人,但其中有一萬余人都是襄陽本地人,所以被勒令解散了。
然后是凌統(tǒng)、黃敘統(tǒng)領的宿衛(wèi)虎騎,有且只有三千人,因此整個近衛(wèi)軍團只有三萬八千人!
不過近衛(wèi)軍團雖然人少,但卻極具戰(zhàn)斗力,這得益于其兵種的多樣性。
近衛(wèi)軍團中不僅有白袍軍這樣的騎馬步兵,還有宿衛(wèi)虎騎這樣的重騎兵,姜維、鄧羌更是有著組建戰(zhàn)車部隊和突擊隊的經驗。
因此,近衛(wèi)軍團的戰(zhàn)斗力是我軍所有軍團中最強的,近衛(wèi)之名也實在是名副其實。
之后,我下令讓人散播消息,告知蜀軍——我軍已經放棄上庸的消息。
蜀軍不傻,原本他們是不信的,可白袍軍都來了也由不得他們不信!
在這兩個月中,劉裕、曹景宗、劉遵考、法正、向朗、向寵等人每日都在練兵,因此蜀軍和民夫都已經成正規(guī)軍了。
只不過蜀軍畢竟沒那么多的武器、甲冑,劉裕也做不到武裝六萬五千軍隊,因此只能擇優(yōu)挑選補充進軍隊。
最后,劉裕得兵三萬,分別由自己、曹景宗、劉遵考率領。
現在消息散播出去了,蜀軍中的一半人果然失去了斗志,全都嚷嚷著要回家。
眼看著局勢失去控制,劉裕也果然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大丈夫,他當即下令放三萬五千人離開!
除了三萬正規(guī)軍之外,其他所有人都離開了蜀軍大營,就連向朗、向寵也出來了。
在我軍的包圍下,在蜀軍的見證下,這么多人全都投降了。
我不禁有些傻眼,沒想到劉裕這么果斷,偏偏這么做之后還不損他三萬精銳的士氣!
只不過投降的人實在太多了,我軍在此地本來就有十四萬大軍,一個月消耗的糧草就得七八萬石,再多三四萬人哪養(yǎng)得起?
于是乎,在魯肅的建議下,我決定放他們離開!
不過新的問題又隨之出現了,這些人從此地前往上庸,一路上都是我方的地盤,萬一他們反水了再攻城略地怎么辦?
想到這里,我有些沒辦法,只能下令讓陳慶率軍沿途護送他們離開。
而且這么多人至少要走五百里路,起碼得走個十天半個月,一路之上還至少需要兩萬石糧草呢!
于是乎,我又只好命令姜維率軍一起跟隨,并充當輔兵運輸三萬石糧草。
這些突發(fā)情況都是當初我和魯肅始料未及的,我本以為在計劃開始之后蜀軍會全軍崩潰,沒想到劉裕在如此壯士斷腕之下反而略微占據了上風!
這下好了,我軍為了護送這么多人離開,還被迫分出了兩支軍隊和部分糧草。
反而是蜀軍在人數減半之后,原本只夠一個月的糧草,現在又可以多撐一個月了。
而且意志力薄弱的人都走了,蜀軍留下來的都是精銳,現在的蜀軍反而比之前更不好的對付了!
為此,我只得繼續(xù)和魯肅商議破敵之策,以求再想個辦法出來以達到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最后,我兩還真想出來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鄧羌帶著炮灰營演戲!
畢竟鄧羌的兩萬炮灰營,原本都是蜀軍降卒,現在讓他們在劉裕和蜀軍面前演一下投降戲碼也是可以的。
說干就干!
這天,兩萬炮灰營在十幾萬人的見證下,統(tǒng)統(tǒng)穿著蜀軍軍服,然后進行了一場“投降”表演!
畢竟都是真正的蜀人,蜀軍的衣服一穿,那氣質“噌”地一下就上來了。
最后還真別說,這一頓表演下來,三萬蜀軍精銳的士氣立馬下跌了三成!
原本蜀軍被包圍又糧草不足,他們的士氣就不高了,其中更是有大半人都想好了要投降。
結果就是劉裕壯士斷腕,放想走的人離開,留下的反而都是精銳了。
可現在我又安排蜀軍降卒們進行投降表演,蜀軍們在見識過后,他們不免想起了主力全軍覆沒的事情。
畢竟連十幾萬主力都覆滅了,他們這三萬人又能怎么樣?因此蜀軍的士氣不可避免地就暴跌了。
然而蜀軍卻是再無一人出來投降,這是因為劉裕用雷霆手腕處死了部分意志不堅定者,更何況劉裕本就是蜀人們心目中的戰(zhàn)神!
主力輸了又怎么樣?輸的又不是劉裕!這就是劉裕最后的底牌!
所以,劉裕在殺了人立了威之后,蜀軍的士氣又立馬恢復了。
沒辦法,蜀軍不愿意投降,那就只有繼續(xù)包圍或者強攻了。
若是繼續(xù)包圍,那就得等到蜀軍徹底斷糧之后,那就至少還要等上兩個月的時間。
若是采取強攻,蜀軍還有三萬,我軍有十二萬。
雖然我軍穩(wěn)贏,但也絕不可能毫發(fā)無傷,不必要的傷亡卻也實在沒必要。
畢竟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取勝的,我為什么要采取強攻呢?所以還是選擇繼續(xù)包圍下去唄!
然而我軍不強攻,劉裕卻也不打算繼續(xù)固守了,蜀軍反而開始有了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