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第 110 章
太子殿下派人去宣召自己那群狐朋狗友,除了薛玉泉閉門備考,其人都來了。
沒一會,人到齊,太子殿下帶著人呼啦啦往教坊司而去。
教坊司的成員兩類,一類是被招攬或者被舉薦過來的,大多一門精通的技藝,民間的百戲藝人大多愿意來鍍鍍金;另一類則是罪臣的后代,大多從小被挑選過來培養(yǎng)成樂師舞者或?qū)W習(xí)百戲技藝。
太子殿下駕臨,教坊司下都頗為緊張。
教坊使畢恭畢敬地引太子殿下入內(nèi),命官職在身的人都來見禮。
太子殿下不愛講這么多規(guī)矩,道:“沒必要搞得這么正經(jīng),我就隨便看看,你讓她們平時怎么練習(xí)這會兒就怎么練習(xí),我們自己走走就好。”
高馳幾人也是見過大世面的,往常沒少往秦樓楚館跑,這會兒見識了廢帝留下的教坊司不由些咋舌,不由悄聲和太子殿下嘀咕:“都廢帝最愛享樂,別的不,這教坊司弄得可真夠大的。”
太子殿下義正辭嚴(yán)地道:“我們是來辦正事的,可不是來玩兒的。”
高馳等人沒多言,跟著太子殿下一起在教坊司轉(zhuǎn)悠。
哪怕太子殿下吩咐眾人照常練習(xí),還是不少人偷偷關(guān)注太子殿下的到來。
太子殿下向來喜歡好的事物,沒什么“曲誤周郎顧”的閑心,只想看到最好的一面。
一見人不專心就很不滿意,邁腿轉(zhuǎn)去看別的,弄得那些想吸引太子注意的人都懊悔不已。
太子殿下溜溜達(dá)達(dá),還真選了幾個興趣的百戲,叫教坊使記下來到時候放到宮宴熱鬧熱鬧。
接著又點了幾個應(yīng)景的曲目,吩咐教坊使叫人排演出來,過了臘八來挑一次。
教坊使麻利地記下太子殿下的話,恭恭敬敬地送太子殿下到教坊司大門外,才折返去對底下的人訓(xùn)話。
尤其是剛才那些只顧著盯住太子殿下不放的家伙,更是被敲打了一番。
要知道泰帝早就命人整頓過教坊司,要是人敢打太子的主意,不準(zhǔn)這個教坊使就不用當(dāng)了!
太子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jì),最是經(jīng)不得誘/惑的,泰帝哪能容忍她們勾引太子、讓太子步廢帝后塵?
太子殿下?lián)]別高馳等人,興沖沖地回了東宮,見姜若皎正望著的積云犯愁。
太子殿下跑過去,往她臉頰啾了一下,才道:“怎么跑外頭來了?最近氣冷得很,跑出來吹風(fēng)做什么!”
姜若皎道:“聽人欽監(jiān)預(yù)測接下來幾要下大雪了,我出來看看云。”
太子殿下道:“這個你可沒我精通,當(dāng)初我去的可是治事齋!”著湊在姜若皎身邊看起了的云,順便給姜若皎擺顯自己的學(xué),“夫子過,‘臘雪花稻好,春雪不值錢’,你知道什么意不?”
姜若皎奇道:“什么意?”
太子殿下見姜若皎也不知曉的事,興頭頓時更大了,得意地解起來:“就是要是臘月下雪,年收成會好;要是等到春下雪就不合時宜了,春耕都過去了,那不得把苗兒都凍死?所以這會兒下雪是好的,正好是臘月,雪下足了年一定會大豐收!”
姜若皎笑道:“想來這便是‘瑞雪兆豐年’里的瑞雪了。”
太子殿下連連點頭,又看著的亂云道:“這云夫子也帶我們看過,你看的云亂糟糟的,還跑得那么快,一會可能要下雨夾雪了。”
太子殿下剛講完,就稀疏的雨珠從砸落下來。
姜若皎道:“你這張嘴還挺靈,一就下了。”
太子殿下更嘚瑟了:“那是自然。”
等看到雪花也緩緩飄了下來,姜若皎才覺外頭確實冷得很,便拉著太子殿下進(jìn)了屋,兩人圍著燒熱的爐子烤火看書。
正巧人送新鮮的荸薺過來,姜若皎許久沒嘗過荸薺了,索性叫人送了些過來,放了幾個到爐火里烤。
太子殿下看著覺得很稀奇,不由道:“還能烤來吃嗎?”
姜若皎道:“可以。”她很快取出在小火爐里烤得香噴噴的荸薺,削了皮遞給太子殿下嘗鮮。
太子殿下接過那顆冒著熱氣的荸薺,試著咬了一口,只覺鮮甜得很,和生吃、做餡時完全不是一個味兒。
太子殿下兩眼一亮,立刻叫人多烤一些削好皮送來給們邊吃邊看書。
兩人就著風(fēng)雪湊在一起讀書功課,時不時停下來喝喝茶吃吃點心,不知不覺又消磨到傍晚。
這的雨夾雪果然下到夜深,姜若皎本以為第二就該放晴了,沒想到雨是沒了,雪還在下,而且越下越大,東宮的人空忙碌,得及時清理掉路的積雪。
接下來大雪連下了幾,下得姜若皎些擔(dān)憂:西南的雪比較秀氣,很少像這場雪一樣沒完沒了地下,這么下下去也不知會不會鬧災(zāi)。
等到太傅來課,姜若皎便和起太傅此事。
太傅消息靈通,對朝的消息了若指掌,要是什么情況應(yīng)該比她們早知道才是。
太傅聽姜若皎擔(dān)心百姓會不會遭災(zāi),對她更是高看一眼。
笑著道:“目倒還沒收到各地報災(zāi)的奏折,不過既然你想到了這個,那你們今的功課就加一個,好好如何應(yīng)對災(zāi)情吧。”
太傅施施然布置完功課,也不管太子殿下和姜若皎是怎么個反應(yīng),夾著書慢悠悠地走了。
太子殿下瞪著太傅走遠(yuǎn)的背影老久,轉(zhuǎn)頭對姜若皎道:“你你,沒事提什么下大雪會遭災(zāi),這下好了吧,今兒我們又得熬夜功課了!”
姜若皎道:“這不是早起來看搭配的云厚得像是要壓到屋頂似的,我才找太傅一句嗎?”
太子殿下也就是埋怨幾句,倒沒真覺得姜若皎提出這個題不好的意。
姜若皎這么一,也覺得要想想雪這么下下去會不會出什么亂子了。
太子殿下哼哼唧唧地道:“算了,反正我們的功課本來就老多了,也不差這一篇策論。”和姜若皎琢磨起來,“我覺得不僅得關(guān)心京畿的情況,還得看看草原的情況。我聽人草原人特別壞,自己沒吃的就跑到咱邊境來燒殺搶掠,要是們那邊也下大雪,牛馬和牧草都被凍死了,們不準(zhǔn)又該南下了!”
這倒是姜若皎沒想到的,她建議道:“這些事應(yīng)該是記載的。趁著色還早,我們?nèi)ジ鱾€衙門查查歷年遭災(zāi)的情況,了解清楚了才知道策論該怎么。”Xιèωèи.CoM
太子殿下沒意見,與姜若皎先去了戶部衙門。
戶部須得把錢糧、丁口關(guān)的事都記錄清楚,肯定歷年的受災(zāi)損耗記錄和撥款記錄。
兩人相攜出了東宮,去戶部能不能調(diào)閱往年的籍冊。
這會兒戶部官員正埋頭搞年底的考核工作,都忙碌得很,很多人都沒注意到們的到來。
太子殿下好奇心重,湊過去瞅了幾眼,只覺腦袋暈。
這些密密麻麻的簿冊,每一本都得仔仔細(xì)細(xì)核算清楚,也不知得費多少功夫!
太子殿下這么大一個人都走到近來了,戶部官員總算察覺姜若皎兩人的到來。
們忙起身向姜若皎兩人行禮。
太子殿下道:“不必多禮。”
戶部侍郎迎來詢:“不知殿下來戶部所為何事?”
太子殿下笑道:“我們想來查查往年入冬后的遭災(zāi)情況,好把策論得更詳實據(jù)。你們忙你們的就是了,派個人領(lǐng)我們過去讓我們自己瞅瞅就好。”
聽了太子殿下這話,戶部侍郎一臉苦笑:“不瞞殿下,我們?nèi)胫鲬舨繒r往年留檔的文書全被燒光了。過去一年我們已經(jīng)沒沒夜地補(bǔ)全應(yīng)的簿冊,可還是免不了許多缺漏,只能等年多選些年輕力壯的新科進(jìn)士一起弄了。”
當(dāng)初泰帝打到京城是挺順利的,可皇城這邊還是人暗搓搓搞了不少動作,比如燒掉了許多重要文書。
若非泰帝手底下批精通文吏工作的幕僚坐鎮(zhèn)指揮,朝廷許多事情還真沒法展和落實!
太子殿下沒想到還這一出。
太子殿下看著那些簿冊密密麻麻的數(shù)字和記錄,慨道:“你們可真不容易,回頭我一定與父皇一聲,讓安排新科進(jìn)士時多挑些吃苦耐勞的過來。”
戶部侍郎聞言喜笑顏,立即投桃報李地給太子殿下指了個路:“殿下若當(dāng)真想知道歷年的受災(zāi)情況,可以去找周老尚書,我們這一整年來向詢了不少要緊題,都記得清清楚楚。不過周老尚書已經(jīng)致仕,微臣聽人老人家兒就要啟程還鄉(xiāng)了,殿下要找可得趁早。”
太子殿下一聽兒就走,二話不拉著姜若皎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跑了。
兩人走遠(yuǎn)后,人忍不住竊竊私語:“殿下怎么把太子妃娘娘也帶過來了?”
剛才姜若皎雖然沒話,也不少人注意到她的到來,自然不免要道一二。
戶部這等官衙要地讓婦道人家來送個飯已是破例,怎么瞧太子這架勢怎么像是要帶著太子妃一起去翻查戶部的簿冊?
戶部侍郎看了眼那話的年輕官員,淡淡道:“李太傅可是認(rèn)了太子妃娘娘這個學(xué)生的。”
陛下、太子和太傅們都沒什么,們幾個小小的低品京官倒是討論得挺起勁。
那年輕官員頓時噤聲不語。
怎么忘了戶部侍郎也是太子太傅的學(xu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