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人才制度有問題!
“父皇,兒臣有話要說?!?br/>
沒等王安開口,王睿忽然站出來,譏諷地看了王安一眼:“兒臣覺得,太子所謂的高手在民間,本身就是個笑話,并不值得父皇如此重視?!?br/>
“哦?”
炎帝沒有說話,靜等下文。
王睿掃了一眼群臣,接著道:“眾所周知,我大炎選拔人才,除了科舉,還有舉薦制度。
“若是民間真的有人才,早就被各地官員層層推選上來,為朝廷所用,哪有那么多鄉(xiāng)野遺賢?!?br/>
這話一出口,頓時得到一票人的響應(yīng)。
“恵王言之有理,我大炎上下收攬人才,向來不遺余力,不拘一格,太子之言,未免言過其實?!?br/>
“沒錯,縱然其間真有疏漏,漏掉的也是極少數(shù),這點人才對朝廷來說,并不算多大損失。”
“還望太子殿下說話之前,調(diào)查清楚,若是信口開河,誤導(dǎo)了朝廷的政策可就不好了……”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賈希也沒想到,自己一句自責(zé)的話,竟給王安惹來這么大的爭議,連忙主動道歉,希望能平息事端:
“諸位同僚言之有理,不過,此事皆因本官而起,相信太子殿下只是無心之失,大家還是不要太較真的好?!?br/>
“賈相此言差矣,選賢任能,事關(guān)國本,若是被有心人誤導(dǎo),對我大炎的未來,將會百害而無一利?!?br/>
王睿不依不饒,不放過任何給王安潑臟水的機會。
看似為朝廷著想,其實有他自己的小算盤。
畢竟,一旦炎帝被王安的話題勾起興趣,極有可能,會委派后者去收羅那些鄉(xiāng)野人才。
如此一來,王安的勢力定會隨之不斷增強。
作為競爭對手來說,王睿是絕不可能坐視王安壯大的。
所以,不管是高手在民間,還是失手在陰間,王睿都不會給他任何機會。
不過,炎帝卻似有不同看法,等王睿說完,便向王安問道:“太子,你覺得恵王和諸位愛卿的話如何?”
“全都是在放屁!”
王安一石激起千層浪,無視群臣的指責(zé),掃了一圈,語氣不屑道:“都說鄉(xiāng)野無遺賢,那只是因為,你們?nèi)狈σ浑p發(fā)現(xiàn)的眼睛?!?br/>
王睿冷哼一聲反駁道:“太子,你別胡攪蠻纏,本王說過來,我朝兩套人才遴選制度,絕不可能遺漏人才?!?br/>
“那是,如果所謂的人才,只是飽讀詩書,洞察世情之輩,確實沒有什么遺漏?!?br/>
王安譏諷完,隨即話鋒一轉(zhuǎn):“不過,那只是你們的標(biāo)準(zhǔn)?!?br/>
“我們的標(biāo)準(zhǔn),也是朝廷的標(biāo)準(zhǔn),這難道有什么不對?”王睿冷笑道。
“在你們那里,這當(dāng)然是對的,不過在本宮這里……”
王安頓了頓,輕笑著搖搖頭:“這樣的選拔制度,本宮愿稱之為幼稚,說句不好聽的,如果只用你們所謂的人才,那大炎最終,也逃不掉一個亡國的命運。”
砰!
炎帝一掌重重擊在龍椅扶手上,目光如電,雷霆震怒:“混賬!胡說八道!”
無形的威嚴(yán),猶如潮水般從大殿中間席卷而過,群臣一陣心驚肉跳,紛紛俯首:
“陛下息怒。”
王睿彎腰時,若有若無地瞥向王安,臉上掛著一絲幸災(zāi)樂禍。
敢在炎帝面前,說大炎最終會亡國,這不是自己找死嗎?
他忽然覺得自己今天有些沖動,這種沒腦子的白癡對手,真的值得自己全力以赴嗎?
大殿里落針可聞,死一般安靜。
良久,炎帝從震怒中醒來,直直盯著王安,目光依舊凌厲:“太子,你可知罪?”
王安心里有些打鼓,面上卻很平靜地行了一禮:“敢問父皇,兒臣何罪之有?”
“你還敢說你沒罪?”炎帝沉著臉道,“朕問你,朕遵行祖制,收羅天下人才,怎么亡國了?”
“因為時代變了?!?br/>
王安把心一橫,索性豁出去了:“兒臣也問父皇一個問題,敢問大炎的前朝,甚至更早的幾個朝代,哪一個不是用大炎現(xiàn)今這種人才選拔制度,它們?nèi)缃襁€在嗎?”
“……”炎帝語塞。
其實,答案顯而易見,甚至都根本不用問。
這些朝代若是還在,又哪有如今的大炎皇朝。
“殿下話不能這么說,我大炎的選拔制度,其實在前朝的基礎(chǔ)上,做了不少改進,兩者又豈能相提并論?”
有大臣為了拍炎帝馬屁,出列幫忙解圍。
王安看了那人一眼,笑道:“你也說了,是在前朝基礎(chǔ)上加以改進,本質(zhì)上換湯不換藥,又有什么不同?”
那大臣笑著解釋道:“當(dāng)然有所不同,我朝吏治清明,任人唯賢,選拔人才也更加透明、公正……”
“哈哈哈……”
話還沒說完,就被王安的笑聲打斷:“透明、公正、任人唯賢……這話你自己信嗎?且不說地方官員,徇私舞弊,任人唯親,拉幫結(jié)派,就是在座的各位,又有幾個能做到呢?”
這話可謂不留情面,把幾乎所有大臣的臉都打了一遍。
群臣自然不會承認,紛紛怒斥反擊。
“殿下何出此言,我等為朝廷盡心勠力,哪敢有任何私心?”
“沒錯,殿下這話,是在侮辱我們的人品?!?br/>
“豈有此理,陛下,請你為臣等做主啊……”
炎帝眉頭緊皺,朝中是什么情況,他比王安更清楚,自然不會相信群臣這些話。
別說是他,恐怕京城隨便找個百姓問一下,也不會相信。
但,政治就是這么一種奇妙的東西。
有時候,明明看破,卻沒辦法捅破。
比如炎帝,為了維持朝堂的和諧,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呵斥道:“好了,太子,又在胡言亂語,我大炎上下,君臣一心,風(fēng)清氣正,哪有你說的那般齷齪!”
“多謝陛下,還是陛下明白臣等的一片苦心,有殿下這番話,臣等誓為大炎鞠躬盡瘁,肝腦涂地?!?br/>
有了炎帝的背書,眾人腰桿一下硬了起來,一邊謝恩,一邊得意地看向王安。
似乎在說,小子還是太年輕,跟我們斗,你說了不算,知道不?
他們正準(zhǔn)備借此發(fā)難,讓炎帝教訓(xùn)一頓王安。
豈料,王安居然主動認錯:“父皇教訓(xùn)得是,是兒臣一時糊涂,才有此誤會,沒想到諸位大人,竟對我大炎如此忠心耿耿,實在令人感動。”
“呵呵,殿下過譽了,此乃臣等的本分……”
群臣露出勝利的姿態(tài),暗嘆這紈绔太子倒是會見風(fēng)使舵,看來也是曉得利害的。
誰知,王安接下來一句話,又讓他們變了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