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搞定丁原
丁原聽了這道圣旨,頗覺得不好,可他比何苗要低上一級,何苗又是宣旨,丁原也不得插話。對于呂布無他的將令點兵出擊,他好像沒什么感覺。張凡搖搖頭,如此掌軍,難怪呂布殺他就像殺雞一般。
“丁原丁建陽接旨!”何苗又道。
丁原叩了個頭,跪前一步。
“朕聞丁建陽武勇而忠義,受使不辭難(史書評價),當此國難之時,愛卿誠為國之擎天保駕之臣也!特封卿為驃騎大將軍,駐守洛陽城西三門,望卿不負于朕,公忠體國,以揚青史之名也!欽此!”
“臣敢不誓死效命!”丁原重重地叩了九個響頭,站起身來,兩眼滿是感動的淚水。
張凡看了這老將的老淚,忍不住為其忠勇稍稍感嘆,可惜董卓二十萬兵馬要從西門入城……
張凡讓小皇帝騎馬上前接見丁原,自己護在身邊。
小皇帝上前下馬,握住丁原的手,兩眼含淚,竟哭了起來。
皇上如此信任,便是鐵石之人也會感動,何況是情緒易于激動的武夫?丁原慌忙跪地,道:“臣必用一腔熱血,誓保陛下平安。”
張凡道:“驃騎將軍,自從昨天袁紹曹操勾結(jié)段珪等人作亂,陛下蒙塵,未得安歇熱食,將軍是否可以準備一桌酒席?”
“是末將之過,請陛下入營安歇!”丁原忙道。
張凡又道:“我北軍將士連夜救駕,輕裝上陣,也請將軍接濟一些糧草,并請將軍容許我等入營歇息一宿?!?br/>
讓北軍進大營?丁原有些不愿意,問道:“閣下是?”
“在下衛(wèi)將軍張凡張涉遠!”張凡道。
胡子都沒黑的衛(wèi)將軍?丁原吃了一驚,看了皇上一眼,見皇上沒有反駁,只好相信眼前這小孩真是衛(wèi)將軍。一想,他也理解了,他自己還不是幾個月內(nèi)從一個刺史提拔到執(zhí)金吾,再到目下驃騎將軍,還加了個大字。
“原來是衛(wèi)將軍,將軍真是年輕有為??!請將軍率北軍入營吧!”丁原道,此人粗直,有話便說。
張凡笑道:“那便多謝驃騎將軍!”
說完,讓北軍分批入營。這一營兩軍,就跟一籠兩虎似的,稍不注意便擦槍走火,當此亂世更有可能引起兩軍廝殺。也就是丁原這等粗心之人才會讓人進營,張凡是絕無可能讓一支與自己實力相當?shù)能婈犎霠I的。
當下兩軍分左右駐扎了,并州軍分出一批營帳讓北軍安歇,張遼高順也取了各自軍輜歸到北軍駐地。張凡并不懷疑他們,二人都是大丈夫,一言既出,想讓他們反悔可千難萬難。
皇上進了中軍大帳,中軍大帳就在兩軍正中,也有兩軍共同守護。
“張讓?”丁原看著張讓出現(xiàn),大吃一驚,何進召他進京就是為了殺張讓,怎么如今何進已死,張讓反倒活得好好的?丁原擎劍在手,就要誅殺張讓,何苗忙將他按住,道:“驃騎將軍且慢!昨夜袁紹曹操勾結(jié)段珪等九常侍作亂,謀殺大將軍,更火燒皇宮。多虧張常侍護著陛下逃到北邙山,才得北軍護駕?!?br/>
“這……”張讓是忠臣?丁原睜著眼睛不敢相信。
“驃騎將軍!”何苗道:“先帝曾云:十常侍便無一二忠心之人嗎?國難見忠臣,事實證明先帝說得對,當此國難,十常侍中果有張讓張常侍忠貞無比,先帝圣明!將軍以為呢?或者先帝歸天不久,將軍忘了先帝之恩?”何苗道。
張凡面帶微笑,仿佛毫不介意,手卻時刻準備抽出湛瀘一劍砍翻丁原。若是丁原不識趣,只能就勢殺了他,看能不能奪了并州軍。張讓不正名自己就不得正名,自己不得正名就只能做喪家之犬。
一時營中大見緊張,兩軍將校各自警惕,就等著丁原表態(tài)。
好在任誰也不敢說先帝說得不對。因為靈帝說過,十常侍中必有一二忠心之人,如今十常侍中九個都死了,如果說張讓不忠心,豈不是說先帝錯了?
丁原想起先帝之言,不敢質(zhì)疑張讓。又想到如今張讓保著皇上奔逃至此,也算忠心,丁原是粗心之人,竟真?zhèn)€以為自己不知宮中情況錯怪了張讓,直爽道:“想不到張常侍真是忠貞之士,本將軍以前倒是看錯了!”
張凡放聲大笑,道:“看錯了有何關(guān)系,改了便無礙了嘛!”
眾將校陪著大笑,一時營中氣氛輕松,兩軍將校又是談笑風生。
至此,袁紹曹操勾結(jié)段珪等人叛亂算是定了性,不過,張凡還得拉一個更狠的人來為此事備書,到時才算真正蓋棺定論。
此案必須做成鐵案,要讓袁家手下那些士人都懷疑袁紹,因為可以作證的只有千余軍士,全是袁紹曹操的手下,而知情的太監(jiān)都已經(jīng)死了,就算沒死他們說話也沒人信?,F(xiàn)在真相都是大家猜測,重復一千遍,謊言也就成了真理。
張凡不知道曹操也有準備,已經(jīng)將張讓段珪謀殺大將軍、劫持皇上之事在京都士人口中做成了鐵案。
當下上了酒席,眾人談笑吃喝。
幾十個人中,最顯眼的便是鐘重,這家伙大吃大喝,好像根本不用嚼,大塊的肉直接往嘴里塞進去,后來不得不再開一席,讓他一個人吃兩份,將這家伙樂得不行。
吃喝過后,皇上又取了詔書,從丁原帳中取了筆墨,將丁原的賜封圣旨寫了一份,便是張凡的賜封圣旨也補了一封。
張凡本要交還那封血書,卻聽十歲的陳留王道:“將軍何不將此龍血圣旨留下,早晚見此圣旨,便想起救駕之功,想起陛下之信任重托?”
小皇上道正是。
張凡謝恩收起兩份圣指,看了小陳留王劉協(xié)一眼,這小家伙怪聰明伶俐的。
此時,歷史已經(jīng)完全變了樣,袁紹曹操不知道能不能從呂布手下逃得性命,而歷史上被董卓收服的北軍已經(jīng)進了自己的口袋,張凡的先知先覺也基本到了頭了,此時他唯一的優(yōu)勢是知道歷史人物的性格。
“驃騎將軍,不知天亮后護衛(wèi)陛下回宮將軍可有安排?”張凡道。
“掌握南北兩軍平定叛亂是衛(wèi)將軍之職,明日你我兩軍一同護衛(wèi)陛下進京,如何?”
“如此正好!”張凡笑道:“天明之后便點軍護送陛下回宮,依我看如今兵馬混亂,京城四方還須并州軍、北軍、西涼軍以及禁軍羽林軍共同護衛(wèi)才是,陛下以為如何?”
小皇帝此時稍稍安心,連忙點頭,他巴不得天下駐軍都集中起來,他實在是被玩怕了。
丁原見皇上點了頭,也道如此正好。
各將校回了營帳安歇,丁原老將感恩,竟要親自為皇上守夜看門,當此國難天下離心之時,一軍之主這樣忠心耿耿,張凡不得不佩服這老將。(丁原45歲,久經(jīng)沙場,看起來老。)